核心素养导向下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构建思路与实施方法

2024-01-07 10:50常宪梁
中国学校体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跨学科长征情境

常宪梁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跨学科融合一直是学生提高运动能力、学习健康知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并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部分主要立足于核心素养”。笔者以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为契机,基于教学原则与课程理念,立足核心素养,阐述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构建思路和实施方法。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构建思路

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设计逻辑应基于目标层、内容层、方法层、评价层实施[1]。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路径为主题设置、情境选择、教学实施、学习评价等方面[2]。笔者对以上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构建中始终坚持《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主动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从多维角度探究课程内容的融合创新,让学生体验具有整体性的知识学习,结合课程目标,以“明确主题→目标先置→创设情境→问题驱动→综合评价”的思路对跨学科主题活动进行构建。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施方法

(一)明确主题,剖析教材内容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首先要明确主题,寻求特色主题需要考虑3个出发点:课标参照点、教材内容相通点和学生兴趣点。首先,《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并提供五大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结合校情和学情,从案例中挑选适宜的主题方向,能够更有效地促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落实。其次,各学科教材内容并非由独立学科的知识架构而成,学科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从分析教材内容出发,思考与教材知识相关联的多学科知识内容,并将其融合重组,围绕教材内容融通点创设体育跨学科主题;最后,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经验,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长征精神”主题活动,笔者在设计时,首先基于课标参照点,选取了《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跨学科主题案例中的国防教育内容。其次,寻找教材内容相通点,体育运动与国防教育具有许多共通之处,如,都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合理运用战略战术和发展体能,强调纪律意识、勇敢顽强、不畏艰难、责任担当等。最后,考虑学生兴趣点,小学生对红军长征的故事都已有所了解,对这段历史普遍感兴趣,最终确定了跨学科学习活动的主题为“长征精神”。将红军长征的革命精神贯穿于体育课堂,既能够体现战略战术和体能技能的合理运用,又能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责任担当等。围绕主题建立学科之间的横向交叉,综合运用音乐、科学、语文等知识搭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体验感(表1)。

(二)目标先置,融合学科素养

确定主题后,需要确定学习目标,确保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有的放矢,切实发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调动生活体验、激发兴趣等效果。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设置既要有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还要呈现出跨学科素养目标。面对超越单一学科范畴的复杂问题时,整合两门或多门学科知识、方法以促进认知发展的能力[1],即主要聚焦在知识和技能的“跨学科理解与运用”,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角,在复杂的情境中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养成。

如,在“长征精神”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笔者首先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为导向,设置目标为:运动能力方面,通过任务驱动的情境活动掌握和运用连续跨越、快速攀爬、低姿匍匐、匀速慢跑相结合的移动性技能学练方法,认识到体能和运动技能发展的重要性;健康行为方面,在情境学练中了解障碍避险的知识与方法,并运用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体育品德方面,养成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能够迎难而上,表现出自信和抗挫折能力,承担不同角色时认真履行职责,有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其次,设定跨学科素养目标:掌握多元化的问题分析、价值判断和抉择能力;重温经典古诗词,感悟诗词魅力;赏析红色歌曲,增强爱国热情;明确角色担当,树立责任意识;了解地形地貌勘探,激发运动兴趣与创新能力。

(三)创设情境,丰富活动内容

情境的创设能够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笔者以“红军长征路”为主线创设情境,并创设子任务群,即“观长征之路、军旅生涯、筑长征之路、探长征足迹、寻长征诗句、悟长征精神”。

1.课前准备

“观长征之路”。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有关“长征”的视频,赏析红军英勇作战的纪录片,体会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感悟红军的伟大革命精神。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结合信息课程的《自主检索》教学内容,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巩固计算机操作能力,了解红军长征历史,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2.开始部分

“开启军旅生涯”。在课的开始部分,组织学生在场地内散点跑动,听口令快速捡拾地标垫,并按照颜色与数字找到其他队友,快速完成组队任务。紧急集合整队,建立学生对情境角色的清晰认知,展现出一名红军小战士的精神面貌(图1-1、图1-2)。通过“开启军旅生涯”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练热情,充分活动身体,明确小分队成员。

3.基本部分

(1)“筑长征道路”

在课的基本部分,教师利用展板展示红军长征重要地标名称以及故事简介,学生根据故事提示,利用提供的器材,小组内设计障碍物。如,第一障碍区域——“飞夺泸定桥”,小战士们在指定区域内,结合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情境,用体操垫等器材搭建障碍、设计任务,利用拔河绳作为攀爬工具完成任务(图2)。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科学课所学的地形地貌知识,分析长征路上障碍的地形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并動手实践操作搭建障碍物并通过障碍,既发展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动手能力等,又提高了运动技能。

(2)“探长征足迹”

教师打破学科壁垒,通过“寻访”任务,进一步激发学生挑战兴趣。长征之路坎坷不断,学生根据划分的场地与标识,结合所描述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行尝试性穿越所设障碍。如,“巧渡金沙江”,在场地上摆放标志杆,小组内根据标志杆的放置特点,分析快速绕过障碍杆的方法,利用敏捷素质、方位判断能力等进行绕杆,教师提示学生思考身体重心的变化。又如,“翻雪山”,学生不间断地连续跨越障碍物,在掌握正确动作的基础上体会栏间节奏变化,培养塑造勇敢挑战的精神(图3-1、图3-2)。

(3)“寻长征诗句”

学生闯关成功后,可以获得对应关卡的长征诗句,各组完成闯关后返回,拼凑出完整的《七律长征》诗句,解读诗句意思,品读赏析诗词。

4.结束部分

“悟长征精神”。在课的结束部分,以放松身心为主。伴随舒缓的音乐,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放松活动,调整身心状态。教师总结本课,评价学生在情境任务中的整体表现以及最终完成情况,并组织大家畅谈“长征之路”的感悟,引导学生谈论自身感受。在进行自我评价的同时,升华育人价值。

(四)问题驱动,引导解决问题

在情境活动中,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将设问贯穿于整个跨学科主题活动。如,开始部分设问:“我们应该铭记人民英雄,重温历史故事。请告诉老师你印象最深刻的红军故事是什么?”由此问题导入本节课的主题“长征精神”,回顾学生课前的预习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又如,在基本部分最后的耐力跑环节,教师设问:“在漫长的征途中,如何才能增加最终抵达的概率?”由此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耐久跑中合理分配体能,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能够通过自主实践和合作探究等方法回答问题,真正做到从运动实践中探寻结论。通过问题驱动,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尝试性学练等学习方法,逐步解决现实问题。

(五)综合评价,构建评价体系

为保障和验证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目标达成度,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评价的方式需要多元化,从角色维度看,需要有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社会家庭评价;从时间维度看,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从评价内容看,既包括反应速度、敏捷性等运动能力,又包括团结精神、规则意识、坚强意志等体育品德,以及合理分配体能等健康行为的常识和习惯。通过本次跨学科主题活动的学习,有的学生能够掌握规避障碍物的技能方法,有的学生表现出了对诗词的高度兴趣,有的学生能够利用科学知识解读地形地貌变化等。因此,教師需要让评价的结果成为促进学生积极生活和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在多学科知识融合的学习活动中真正有效提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于素梅,陈蔚.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多维特征、设计逻辑与实践指引[J].体育学刊,2022(6):7-10.

[2]王晖,杨瑞.《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施下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学习的价值定位和路径——基于高阶思维的视域[J].体育教育学刊,2022(16):9-11.

猜你喜欢
跨学科长征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