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阶段基本运动技能课堂教学策略

2024-01-07 10:50李定琛
中国学校体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学练幼小篮球

李定琛

幼小衔接阶段的体育课堂,应在巩固儿童原有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基础,增强能力。应从学生的身体发展特征着手,采用激趣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基本运动技能的发展。笔者通过富有安全感、存在感和成就感的幼小衔接体育课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为今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安全感

幼小衔接阶段,进行基本运动技能教学时,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情,并创设符合学情的情境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安全感,将兴趣转化为效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提升学习动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1.深度了解学情,遵循身心发展规律

在幼小衔接阶段的体育课堂学习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深度了解学情,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幼小衔接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平稳过渡,得到足够的课堂安全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如,在《操控性技能:小篮球与游戏》一课中,教师在分析水平一(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开小篮球车”游戏创设生动的“交通通行”情境,融入生活中“开车”的场景,将篮球喻作“汽车方向盘”,引导学生学练篮球“手指拨球、眼看四周行进拨球”的基础动作:教师扮演“交警”,模拟生活中交警指挥交通的场景,观察学生的学练情况,不断提醒动作要领,遇到不規范的情况,会“开罚单”,及时予以纠正;学生扮演“司机”,一边开着“小篮球车”做技术动作,一边注意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在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学生以快乐的心态、良好的情绪,在富有安全感的状态中,体验球类操运动,学练操控性运动技能。由于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关注了幼小衔接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了符合学生实际的动作技能,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能有效掌握篮球“拨球”的操控性基本运动技能。同时,教师创设生活中“交通通行”的真实情境,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调动“看、听、动”的感官,在宽松、趣味、安全的学习氛围里,学生将兴趣转化为效力,主动参与篮球操控性技能的学练活动,提升了学习效果。

2.让学生“够得着”,建立自信增强动能

在幼小衔接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要学习的基本运动技能讲解清晰,对各项学习活动做好要求,能做到反复耐心提醒。同时,在教学组织方面,应优化游戏规则,使之更加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满足学生需求,并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动能。如,在《操控性技能:小篮球与游戏》一课中,教师在帮助学生建立学练兴趣的基础上提高难度,细化讲解篮球行进间拨球的动作要求,强调“小篮球车”要开得稳、开得快。学生在教师的反复强调中,对动作要领、游戏规则等能听清楚、学明白。根据学生学练情况,教师不断调整练习方法,让学生在“够得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我,有效提升学习自信心,使学生将自信转化为学习动能,掌握“手指快速拨球、行进过程会判断方向”等技术动作要领,逐步形成良好的篮球拨球基本运动技能,为养成良好的锻炼行为习惯打下基础。

二、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找到存在感

幼小衔接阶段,在基本运动技能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做到“眼放低、手放低、心放低”,学会“缓说破”,在问题提出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思考;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倾听;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交往;在展示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表达。

1.设置任务难度,促使学生在努力中找到价值感

幼小衔接阶段的基本运动技能学习中,教师帮助学生打好基本运动技能的扎实基础,通过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在不同任务难度的“学、练、赛”过程中,感受到努力所获得的价值感,同时使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如,在《操控性技能:投掷掷远与游戏》一课中,教师针对掷远的学习目标设置进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多重挑战中,提升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投掷“挥臂”基本运动技能动作学习时,首先,创设“火箭球”活动,即将球垂直挥甩在地上,球反弹越高,说明挥臂的速度快且力量大。学练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进行自主尝试练习,根据自己的能力选定目标,确定能弹到哪一个目标物的高度,在目标任务的引领下,增强学习的“推动力”。其间,对于出现的问题,教师做到“缓说破”,让学生自主发现“弹不高、弹偏方向”的问题所在,思考解决的方法,体会“快速挥臂、甩腕”的基本运动技能动作,在不断调整中感受自主学习的快乐。其次,安排2名学生为1组进行个人积分赛,比一比谁的球反弹得高,学生为达成目标,层层突破,努力冲击,在提高学练兴趣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投掷“挥臂”基本运动技能动作,形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使投掷基础动作更加扎实。最后,全班学生与教师共同比赛,统一选定一个高度的目标物,鼓励大家都向达成目标而努力。在目标的引领下,学生们跟着教师的指令齐心挑战,教师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目标高度,学生在持续挑战中保持学练积极性,在努力中产生价值感。

2.耐心等待成长,让学生在鼓励中享受快乐课堂

灵活运用激励的评价方式,赋能幼小衔接阶段的体育课堂学习,教师通过积极的沟通,使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敢于充分表达,给予学生充分的成长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平稳度过从没经验到有经验、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渡期,让学生在鼓励和表扬中慢慢成长,从而激发出“我能行、我可以”的信念,帮助学生形成积极阳光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提升学习动力,享受运动的快乐。如,在《操控性技能:投掷掷远与游戏》一课中,基本运动技能的习惯形成是缓慢渐进的,在学生积极学练的基础上,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火箭球”动作,鼓励学生将自己摸索的“挥臂”基本运动技能动作成果展现出来。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对展示出正确“挥臂”基本运动技能的学生,及时给予“贴纸积分”和语言的肯定,一方面增强师生间的信任感,另一方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建立自信,使学生享受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对于不能做出正确动作的学生,充分给予耐心,引导学生对动作深入思考,寻找破解策略,使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促进基本运动技能的形成,给成长以时间和方向。在幼小衔接阶段的基本运动技能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让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能被看到,让他们在被接纳的快乐课堂中能积极行动起来,提高学习自信心,为未来的学习带来持续的动力。

三、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1.创设学习小组,使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幼小衔接阶段的基本运动技能课堂学习中,一些学生由于身体素质较弱,难以在短时间内融入团体学习中。对此,教师应采用分层教学,一方面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和难度,另一方面给予学生自主决策的时间和空间,在合作中发展个人才干,锻炼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社会意识。如,在《移动性技能:立定跳远与游戏》一课中,教师设置小组展示环节,创设以学习小组为中心的课堂,设计1m、1.2m、1.3m、1.4m、1.5m等不同远度的目标,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练习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非常重视自我所展示的动作质量,希望为小组的成功展示贡献力量。而对于学生在“挥臂”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则卖个“关子”,先保持沉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寻、集思广益,在相互辨析和纠正的过程中,学会认真地倾听、深入地思考、积极地沟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教师根据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情况,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探寻正确答案,使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2.结合生活实践,在培养技能的同时注重习惯养成

幼小衔接阶段的基本运动技能课堂学习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基础以及文明素养的培育。生活是文明思想的最终落地点,生活实践伴随学生的情感,带给学生“温度”,生活实践、生活习惯能够帮助我们应对挫折和变故,而实践与情感的并进,会让学生记忆更深刻,思路更加开阔,能力更加夯实。如,在体育课堂中设置“认识自然”的环节,遇见“晴天”时,学生在平静的河面上运用单双脚跳的基本运动技能“过河”;遇见“雨天”时,在波涛汹涌的河面上通过跨越的基本运动技能“过河”,由此让学生在巩固基本动作技能的同时,了解天气对河面动态的影响。又如,在课堂上设置“认识地理”的环节,让学生在“到达”鼓浪屿、厦门大学、南普陀寺、园林植物园、椰风寨、白城沙滩、集美学村等厦门当地不同地标的时候,分别做出跑、跳、爬等基本运动技能动作。同时,要求学生动作整齐、听从指挥、遵守规则,在巩固基本运动技能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猜你喜欢
学练幼小篮球
以学练标准为基础促学练内容之有效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过了把篮球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