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坠致中空性挫伤的法医学分析1 例

2024-01-12 13:25任乃平林改革文鸿宇
广东公安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棍棒长骨内向

任乃平 林改革 裴 波 文鸿宇

(淄博市公安局周村分局,山东 淄博 255300)

1 案例资料

1.1 简要案情

某女,被发现躺在教学楼楼下地面,送医后死亡。后经现场勘查、视频侦查、法医检验等排除刑事案件,确认高坠死亡无异议。

本案中,视频监控完整清晰,死亡过程明确。死者左侧躯体接触面为水泥地面,楼窗外至地面无突出物,高坠过程中无二次碰撞痕迹(见图1)。

图1 左前臂、左下肢外侧中空性挫伤

1.2 尸体检验简要情况

左上肢自上臂外侧、前臂外侧至左手腕背部在50.0cm×9.0cm 范围内可见广泛挫伤伴有少量规则皮肤擦伤,左前臂处挫伤呈中空性;左下肢自左髂前上嵴至左膝关节外侧可见一处49.0cm×14.0cm 挫伤,左大腿外侧部挫伤呈中空性。上述部位均未触及长骨骨折。

2 损伤分析

2.1 损伤特征分析

本案中,左前臂外侧中空性挫伤呈长条形,与前臂尺骨走行方向一致,挫伤形态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中央为中空性苍白带,向两侧延伸为鲜红色挫伤带,再向外延伸为暗红色挫伤带,三带界限欠清,但颜色特征较为明显。左大腿中空性挫伤亦呈长条形,与股骨走行方向一致,挫伤形态也可分为三部分,中央为中空性苍白带,向两侧延伸为鲜红色挫伤带,再向外延伸为暗红色挫伤带,鲜红色挫伤带范围较小,界限不清,但颜色特征较为明显。左大腿中空性出血带局部挫伤颜色稍浅,形态规整,部分呈褶皱样,与死者下身衣着褶皱形态相符,符合衣着受压接触形成。

2.2 损伤分析

中空性挫伤(俗称竹或棒打中空)的形成机制是由于致伤物接触的中心部位的皮肤快速垂直下压,牵拉力撕裂两侧血管,当中心压力瞬间释放后,血液迅速进入损伤区边缘组织间隙面发生出血[1]。本案中,可明确排除他人棍棒类工具致伤形成,故本次损伤形成的因素考虑为死者自身的体重、坠落高度、地面情况、触地方式、中间物作用。根据公式F=mg(h/△h),死者体重较大、坠落高度较高、左侧肢体垂直接触水泥地面,故反冲力极大,在此过程中,尺骨、股骨等长骨在肢体软组织与地面接触挤压,按照长骨的外形变成“棍棒”接触面,由内向外对骨骼肌等软组织挤压,撕裂接触面两侧软组织血管,在肢体运动彻底停止后,中心压力回弹释放,血液迅速填充边缘组织间隙发生出血,故而体表所见中空性挫伤与长骨长轴平行,挫伤带宽大明显,因左大腿软组织较左前臂更丰厚、血管更丰富,故损伤更加明显。

3 讨论

高坠所致中空性挫伤与一般棍棒类形成的中空性挫伤相比有6 个特点:(1)伴随损伤不同。常伴有身体同侧其它部位的一次性巨大暴力损伤,伴随伤广泛且集中,可伴随衣物衬垫形成褶皱状擦伤和地面砂砾形成的点片状擦伤。(2)损伤形态数量。中空性挫伤带严格遵循解剖部位,与长骨长轴平行且长度一致,挫伤出血带面积大,但损伤数量较少,独立存在,而棍棒类中空性挫伤可见于身体各个部位,多分布广泛,挫伤带大小不一。(3)接触面的形态特征。棍棒类工具可根据损伤的形态反映接触面的外形、质地,高坠所致挫伤仅可反映衣着、地面接触面等形态。(4)作用力方向不同。棍棒是由外向内作用,高坠时由内向外。(5)挫伤程度不同。棍棒类挫伤的受力来源为肢体的挥动力,与工具质地、加害人的身体素质相关;高坠所致挫伤受力来源为自身接触地面时所受的反冲力,丰厚软组织向内移位挤压长骨,相当于将自身所受反冲力加诸于骨骼之上,将骨骼变成“棍棒”由内向外冲击体表软组织并挤压撕裂周边血管,形成出血,与坠落高度、自身重量相关。(6)棍棒类挫伤一般发生于真皮层内,由于真皮组织致密,血管为细小分支,不易扩散,出血多局限;而高坠中空性挫伤,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由外向内、骨骼由内向外挤压,“棍棒”的接触面为骨骼肌等皮下软组织,血管相对较大,出血量多,加之皮下组织疏松,出血易沿组织间隙扩散,故高坠性中空性挫伤皮下出血带更广泛更明显。

中空性挫伤在法医日常检验中经常遇到,常被作为典型棍棒打击性特征所认知,一旦在高坠案件中出现,绝不可臆会为棍棒打击形成,从而引起死因或死亡性质的争议,同理,在相对速度、相对质量较大、躯体长骨受车辆大平整面撞击的交通事故类案件也会出现。在此类案件中,要做好综合调查、尸体检验等工作,明确形成机制和案件性质。

猜你喜欢
棍棒长骨内向
燧石和棍棒
西夏棍棒类兵器及其相关问题考论
对内向人的8个误解
内向的人,也能拥有高配的人生
做最好的内向者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骨外科手术中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AO钛制弹性髓内钉微创治疗儿童长骨骨干骨折的疗效
引产胎儿长骨的宫内外测量研究
好玩的冰棍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