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风池穴对颈性高血压家兔血压和椎动脉、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4-01-13 12:36方浩亮谢思维黄哲女顾逸文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颈性家兔椎动脉

刘 芳,方浩亮,谢思维,黄哲女,顾逸文

(1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浙江 杭州 310003;2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3宁波市奉化区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浙江 宁波 315500)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条件及工作环境的改变,颈椎病、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调查发现颈椎病患者人群中,伴有血压升高者约占6.0%,而在高血压人群中,与颈椎病原因相关者则占21.9%[1-2]。高血压可分为原发与继发两大类,由于颈椎病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属于继发性高血压,即颈性高血压[3]。目前对于颈椎病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定义、机制、诊断及治疗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相关研究统计发现,通过针灸、推拿、理筋整复及中药方剂等针对病因治疗能够取得良效[4];但目前有关颈椎原因导致的高血压的动物实验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深入。本实验采用颈上交感神经节牵拉法建立家兔颈性高血压模型,经电针风池穴治疗后观察颈动脉、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股动脉收缩压变化,以期为针灸治疗颈性高血压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健康成年新西兰家兔,普通级,体质量2.3~2.7 kg,雌雄各半,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YXK(浙)2021-0012。单笼饲养,保证动物自由饮水和摄食,室温15~25 ℃,相对湿度40%~50%,12 h明暗交替节律光照。适应性喂养1 周后进行实验。本动物实验方案经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管理与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IACUC-20210705-11)。

1.2 主要仪器 SDZ-11B型HANS穴位暨神经刺激仪: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SU1510型SEM扫描电子显微镜:HITACH公司;MedLab-U/4C501H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南京美易科技有限公司;Catalog No:R540IE life science:深圳市瑞沃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M9型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B超):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3 动物分组及造模方法 将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6只。依照参考文献方法[5]造模,通过牵拉颈上交感神经节法建立兔颈性高血压模型。除正常组外,其余2组均于同一时间进行造模。造模方法:家兔麻醉后,将其置于固定架呈仰卧位。分离股动脉,行股动脉插口,接MedLab生物信号采集仪记录股动脉血压。作颈正中切口,暴露双侧颈交感神经和颈上交感神经节,一侧颈上交感神经节穿线备用。每只家兔用20 g重量向腹侧上方牵拉一侧颈上交感神经节,牵拉和放松时间均持续10 min,交替2 次。分别于牵拉前和牵拉结束后,记录股动脉血压,血压显著升高者视为造模成功。

1.4 干预处理 正常组:不予造模,仅在电针组治疗时对兔给予相同的固定。模型组:造模完成后,仅在电针组治疗时对兔给予相同的固定。电针组:造模成功后即日开始治疗。针刺双侧风池穴(取穴定位参照《实验针灸学》[6]),毫针直刺,接电针仪,使用疏密波,频率2/100 Hz,强度2 mA,以家兔安静无躁动且耳廓轻度煽动或肌肉局部收缩为度,留针30 min,每天1次,连续电针治疗7 d。

1.5 观察指标和检测方法

1.5.1 行为体征观察 每天观察家兔的皮毛光泽、运动情况、觅食、有无缩肩拱背、眼睑、大便状况、鼻尾色等情况。每天记录1次。

1.5.2 动脉血压测量 分离股动脉,行股动脉插管,接MedLab多道生理记录仪监测操作过程中的股动脉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测量3 次,取平均值。

1.5.3 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测定仪测量各组家兔椎动脉及颈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期最大流速(end-diastolic volume,ED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变化情况。测量3 次,取平均值。

1.6 统计学方法 测定的数据均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包建立实验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家兔行为体征变化 造模过程较为顺利,18只造模兔中,电针组出现麻醉致死1只,其余均未出现死亡。造模后各模型兔均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懒动或缩肩拱背或食欲减退的情况,而正常组兔一般状况无明显变化。电针组经治疗后,一般情况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缩肩拱背、活动减少情况电针组出现减少,说明在改善颈性高血压模型兔的全身症状及行为状态方面,电针治疗具有一定效果。

2.2 各组家兔股动脉收缩压变化比较 见表1。与治疗前比较,电针组实验兔收缩压较治疗前出现下降(P<0.05),而模型组实验兔收缩压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实验兔收缩压与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各组家兔股动脉收缩压比较

2.3 各组家兔椎动脉及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各组实验兔右侧椎动脉PSV值、EDV值及RI值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正常组实验兔比较,模型组、电针组实验兔右侧颈动脉PSV值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各组之间EDV值及RI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各组家兔右椎动脉及右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3 讨论

颈性高血压,又名“颈源性高血压”“颈椎性血压异常”,现阶段认为此类疾病发生多由于颈区肌肉群失衡、椎体退变、失稳或错位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刺激颈交感神经或椎动脉引起椎基底动脉或颈内动脉血管舒缩异常、颅内供血不足,为保障大脑供血充足,外周血管代偿性收缩,出现血压升高,可伴头部昏沉、眩晕、疼痛及颈项部僵硬、上肢酸痛不适等症状[7-9]。因肌群失衡或椎体周围交感神经受累致血管痉挛出现血压升高,可调节平衡颈区肌肉群及抑制神经异常刺激以降低血压。颈源性高血压因供血不足导致眩晕、头痛及颈项僵硬等伴随症状,可通过改善动脉血流动力学治疗颈性原因导致的相关不适症状[10]。

中医学虽未明确记载颈性高血压,但按其临床症状特征,可归属为“眩晕”“痹证”等范畴,常因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或外感风寒湿邪所致颈项部位气血失和、脑窍失养。颈性高血压由于其继发性原因,目前口服药物降压治疗未能取得显著疗效,而运用传统中医治疗尤其针灸、推拿等方法均能使血压明显下降[11-12]。陈东风[9]采用电针治疗颈性高血压发现电针能够促进颈部肌群恢复平衡从而缓解局部神经血管卡压以发挥降压作用。研究发现由于颈椎退化失衡,可导致椎动脉血流速度落差增大及小脑灌注动力降低,学者认为此种病理变化会加强外周血管收缩,进而引起血压升高[13-14]。不少临床研究发现电针治疗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从而治疗颈性高血压相关伴随症状,并达到降压目的[3,10-11]。

风池属足少阳胆穴,亦为手足少阳、阳维、阳跷四阳经之交会穴,位居枕骨之下,上连于脑,下通脊髓,有调理诸阳、祛风平肝、健脑宁神、清利头目、通络止痛功效[15]。风池穴浅层分布C3神经后支、枕神经与枕动、静脉分支或属支,深部毗邻椎动脉,周围包绕着丰富的交感神经节,且与延髓关系密切[16]。研究发现针刺风池穴可引起包括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在内的多种反应,进而促进脑血管舒缩,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产生调节作用[17-19]。此外,颈项部软组织过劳导致椎动脉痉挛是颈性高血压早期形成原因之一[20],针刺风池穴亦能直接缓解局部软组织挛缩黏连,使枕下三角区肌群功能恢复平衡,促进局部气血运行[21]。上述途径皆可直接或间接缓解对交感神经节及椎动脉的压迫,进而调节血压。颈段椎体失稳刺激颈上交感神经节可传导至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产生兴奋,使颈内动脉供血量减少[7],本实验虽未检测到电针明显改善椎动脉血流速度,但发现其能够改善实验兔颈动脉血流速度,可推测改善颈动脉或椎动脉血流情况能够增加大脑供血,从而减缓血压代偿升高。

在干预方法上,本研究选择电针疗法,相较单纯针刺,其刺激参数和刺激量可实现定量控制,有助于维持针刺力度的一致性,且操作简便;更为重要的是,电针治疗可通过调节中枢神经递质释放,抑制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影响血压[22-23];或通过平衡颈区肌群缓解神经及血管压迫以降压[9];或改善颈区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以达降压目的及缓解颈性高血压伴随症状[3,10]。本此实验研究发现,电针对血压存在一定作用,通过对治疗后各组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结果比较,电针治疗能够改变实验兔颈动脉PSV值,从而参与影响其血压波动,综合其对于实验兔椎动脉及颈动脉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无明显改变,因此不能单纯认为电针治疗对于改善颈性高血压主要通过影响其血流动力学,综合其他各项研究结果,应存在调节神经递质释放、改善局部肌群平衡等多种途径共同相互作用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电针风池穴能够改善实验兔颈部血管部分血流动力学指标。本实验尚未将外周血管微循环阻力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纳入研究范围,后续实验研究引以为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发展。对于针刺改善颈性高血压血流动力学及其他指标降压机制领域的相关研究仍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颈性家兔椎动脉
家兔“三催”增效饲养法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
中蒙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
家兔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家兔便秘的防治办法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近况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