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全球安全观和中美之间的危机管控

2024-01-17 01:31何雷
祖国 2023年22期
关键词:安全观中美和平

文/何雷

何雷中将 张帅 摄

关乎人类生存和幸福最重要的两大问题,一是安全问题,一是发展问题。安全是生存的前提和支撑,发展是生存的基础和保障。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确保人类生活在安全稳定、和平发展的世界,没有战争、没有杀戮,没有灾害、没有瘟疫,没有饥荒、没有贫穷……,这是几千年来人类的美好愿望和共同追求。

但遗憾的是,几千年来,战争和杀戮从来没有停止过,特别是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近期发生的叙利亚战争、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等。灾害和瘟疫时有发生,如印度洋海啸、日本福岛地震、澳大利亚火灾;霍乱、疟疾、埃博拉等等。饥荒和贫穷严重存在,目前全世界贫困人口达13亿人之多,占世界人口总数80亿的16.3%;特别是阿富汗、孟加拉国和广大非洲地区更为突出。

如何获得安全、确保安全、维护安全、持久安全?也是几千年来人类努力寻求解决的最大难题。当人类社会进入21 世纪,这一难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人们面前,需要我们更加慎重对待,认真研究解决。

一、中国的全球安全观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负责任的大国领袖的使命担当,为解决人类安全这一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集中体现在2022 年4 月发表的《全球安全倡议》。这一倡议阐述了促进世界安危与共、维护世界安宁的立场主张,强调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得到了世界100 多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许多国际组织的认同与支持。

《全球安全倡议》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核心思想主要有5 个要点: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理念指引,以相互尊重为基本遵循,以安全不可分割为重要原则,以构建安全共同体为长远目标,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

基本原则是六个坚持: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与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

理论基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3 年3 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提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共有一个家园,前途命运紧密相联,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命运与共、休戚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应该努力把全世界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把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二、中国的国防政策

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实行积极防御,已旗帜鲜明地写进新修订的国防法,成为始终不渝、长期坚持的基本国防政策。这是由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抉择、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为贵”的中华文化传统决定的。这些基本内容载入到中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党章。这既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是对世界和平稳定的积极贡献!

防御性国防政策有着严谨丰富的基本内涵,即: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永不进行军备竞赛、永不威胁任何国家;贯彻落实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的基本内容包括:坚持防御、自卫、后发制人原则,实行积极防御,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强调遏制战争与打赢战争相统一,强调战略上防御与战役战斗上进攻相统一。

中国国防费开支的目的:是增强国防力量,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1)底泥粘、粉、湿,在理化性质方面,底泥与粗颗粒的有机肥料有较强的互补性,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营养元素含量。

自2009 年以来,中国国防费总量居世界第二,但绝对数不到居世界第一的美国的1/3;多年来占GDP 的比重1.5%以内,甚至低于世界各国国防费平均水平(2.5%左右)的40%。2023 财年,美国国防费高达8579 亿美元,占世界各国国防费总量的40%左右,比其后面9 个国家的国防费总和还多出不少。而中国2023 年国防费预算为15534亿元,约合225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6.2%。

中国政府是讲诚信、守信用的人民政府,国防费的投入和使用都是公开透明的。1978 年以来,中国政府每年向全国人大提交国防费预算报告和决算报告,经审查批准后向国内外公布。从1998 年开始,中国政府在定期或不定期发表的国防白皮书中,向国内外公开介绍国防费的数量、保障范围、主要用途等情况。自2007 年起,中国参加联合国军费透明制度,每年向联合国提交上一财政年度国防费开支的基本数据。中国国防费根本不存在、也没有必要存在所谓的隐形军费。

三、中国军队维护世界和平的实际行动

中国是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责任担当。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同时,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

论坛会场。 张伊 摄

新中国成立70 多年来,经济蓬勃发展、国防不断巩固、军队日益强大,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但没有侵略过任何一个国家,没有占领过别国一寸土地。与个别邻国发生的为数很少的边境和海上武装冲突,都是在国家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危害,和平手段全部用尽的情况下,迫不得已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中国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纠纷和海洋划界争端,目前已经与14个陆地邻国中的12个解决了陆地边界问题,与有关国家在海洋划界问题上取得了重要共识。

中国是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的第一大出兵国,在联合国框架内,承担着单独或与其他国家军队一道遂行国际维和、远海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要任务,做出了突出贡献。自1990 年首次派遣军事观察员,30 多年来已累计派出近5 万人次维和人员,先后参加25 项维和行动,有16 名官兵牺牲在维和一线。目前,仍有2200 多名官兵在联合国7 个任务区及联合国总部执行国际维和任务,并组建完成8000 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自2008 年12 月,中国派出首批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和打击海盗任务,10多年来累计派出45批护航编队,共计近150艘次舰艇,近百架次直升机,3 万余名官兵,为1500 多批、7000 多艘中外船舶护航(其中一半为外国船舶)。2012 年以来,组织或参加马航MH370 失联航班搜救、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尼泊尔抗震救灾、汤加火山爆发灾害救援和近期的土耳其、叙利亚抗震救灾等国际救援行动;新冠疫情暴发后分别向巴基斯坦、柬埔寨、埃塞俄比亚等20 多个国家军队提供抗击疫情的物资、疫苗、技术或专家援助,博得受援国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四、中美之间应当加强危机管控、防止冲突对抗

2003 年10 月9 日,习近平主席会见美国参议院代表团时讲到: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两国如何相处,决定人类的前途命运。竞争对抗不符合时代潮流,更解决不了本国自身的问题和世界面临的挑战。2023 年10 月25 日会见美国加州州长纽森时说: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希望在人民,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特别是2023 年11 月15 日,在旧金山中美两国元首会晤时,习近平主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加强团结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安全和繁荣。另一种是抱持零和思维,挑动阵营对立,让世界走向动荡和分裂。两种选择代表着两个方向,将决定人类前途和地球未来。这些论述充分反映了中美两国关系的极端重要性。

两军关系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两国关系的“稳定器”、“压舱石”。实践证明,两国关系好,两军关系就好;两军关系好,两国关系会更好。近年来,中美两军建立了一些危机管控机制。如国防部工作会晤、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战区领导通话等等。对于管控危机、防止冲突发挥了一定作用。

一是树立正确的安全观。中美两国由于历史文化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道路不同和国家战略不同等原因,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全球安全观,对维护公正合理国际秩序与世界和平稳定产生不同的重大影响。

何雷中将(左)与任海泉中将在会场上。 陈小琴 摄

2023 年6 月,在新加坡召开的第20 届香格里拉对话会,美国防长奥斯汀的大会主旨发言,反映了美国的安全观。他发言题目是“美国在印太地区的领导力”,中心思想是印太地区在美国的领导下,才能获得安全。孰不知,包括亚太地区在内的世界各个国家,都是主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不需要哪个国家充当老大、盛气凌人、指手画脚、干涉内政。中国一贯主张一国的事由本国人民做主,地区的事、全球的事由各国商量着办。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怎么实现美国在印太地区的领导力呢?奥斯汀讲的就是靠搞AUKUS、四方安全机制、美日韩联盟等“小圈子”,拉帮结派,搞阵营对抗。这种做法给亚太地区带来的不是和平安全,带来的却是不稳定、不团结,甚至是动乱、是对抗。

而中国倡导的全球安全观是:共同安全,各个国家都要安全,不能我安全你不安全,或者甚至牺牲别国安全来实现和确保自己国家安全;综合安全,不是一个方面的安全,而是各个方面都要安全,人类生活在一个安全稳定的大环境中;合作安全,安全不是独善其身、单枪匹马,也不能靠拉帮结派、搞阵营对抗,需要各个国家平等相处,共同维护安全;可持续安全,就是要永久地安全,不能今天安全明天不安全,明天安全后天不安全。

二是真正落实中美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也就是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的“三项原则”,即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拜登总统多次承诺的“四不一无意”:不寻求打“冷战”、不改变中国体制、不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这应该是中美两国两军发展正常友好关系,加强危机管控的根本原则和基本遵循。

三是要有诚意,真心实意管控危机、防止冲突。不能口是心非,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更不能拉帮结派、打压对抗,失去信誉。这样才有可能增进战略互信,减少或消除战略误判。

四是切实纠正干涉中国内政的挑衅行为。特别是要坚决纠正并保证不再发生在台湾、南海问题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极易引发冲突甚至战争的挑衅行径。

为此,我建议制定《中美两国落实元首共识条约》或《中美两国互不干涉内政条约》。我认为,这应该是最高层次、最能反映诚意的,中美两国发展正常友好关系、为地区与世界和平稳定做出更多更大贡献的法律建设。

猜你喜欢
安全观中美和平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期盼和平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
“遥远的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