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困境与路径: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扶贫的三重维度

2024-01-18 07:11黄萍刘裕章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贫困生高职院校

黄萍 刘裕章

收稿日期: 2023-05-11

基金项目: 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关怀理论视域下高校贫困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研究”(2023SJS

Z0753)

作者简介: 黄萍(199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管理。

摘  要: 精神扶贫作为资助育人体系中的关键一环,日益成为满足个体发展需求、落实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然而,由于社会合力缺欠、制度体系缺位、精神扶贫理念缺失以及内生动力缺乏,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精神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存在价值取向错误、思想道德素质不高、思维方式落后、行为模式逾矩、心理问题多发等问题。为有效破解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扶贫的内外困境,必须打好“组合拳”。通过转变扶贫理念,发挥内源扶贫功用;重构扶贫模式,加大支持系统;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法规;配齐建强队伍,提升工作实效,推进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扶貧工作有序开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贫困生; 精神贫困; 精神扶贫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4)01-0052-05

为切实推行教育公平理念,力争“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帮扶高职院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随着国家对资助工作的重视,我国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资助覆盖面日益扩大,资金支持力度日益加强。但贫困本身具有多面性与复杂性,高职院校贫困生群体存在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的双重困境。通过梳理我国高职院校的资助育人政策文件,发现我国高职院校当下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呈现失衡状态,侧重于“输血”式的物质扶贫,忽视“造血”式的精神扶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1]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扶什么—为何扶—谁来扶—怎么扶”的逻辑主线,以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内涵为切入点,分析精神扶贫的价值指向,厘清其现实困境,进而探析优化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扶贫的实践进路。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扶贫的逻辑导向

随着精神贫困逐步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不同的学者也开始从不同维度对其进行阐述。如,学者余德华从精神贫困的源头进行追溯,指出精神贫困是由经济、教育、自然条件、文化传统、社会发育程度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2]。学者李强则聚焦精神贫困的表征形式,将其定义为:个体或某一社会群体因种种因素在思想道德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落后于社会主流精神风貌的一种精神状态[3]。李鹏则在研究中提出,高校贫困生的精神贫困也有绝对层面和相对层面之分,并且贫困生的精神贫困成因也各不相同[4]。对于精神贫困的内涵,学界虽无定论,却有共识。通过梳理学者对精神贫困的诠释,可以发现其内部和外部的具体表征,概而言之,有以下几点:一是错误的价值取向;二是落后的思想道德;三是固化的思维方式;四是逾矩的行为模式。而精神扶贫便是通过外在手段与内在行为来帮助贫困生修正上述行为特征,进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进一步健全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物质和精神双和谐社会。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扶贫的逻辑导向具体如下。

(一)满足个体发展需求,培养物质和精神双和谐公民的根本之道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明确指出全面发展是一个整体性概念,不仅指人的劳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还指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5]。一定程度上而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精神扶贫思想的理论之“源”[6],对贫困生开展精神扶贫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需求层次理论[7]提出,个体的需求包含由低到高五个层次,且高层次需求的实现要建立在低层次需求得以满足的前提之上。就个体而言,仅通过物质资助的形式对高校的贫困生群体予以扶贫,并不能满足学生进一步成长的需求,甚至阻碍个体实现全面发展。有鉴于此,现有的资助不能仅停留在满足贫困生生存性需要,而要通过精神扶贫的形式关注并满足其成长型需求[8]。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提到,不仅追求自然生态的和谐,还要追求“精神生态”的和谐。从社会层面而言,只关注物质扶贫会使得社会发展进程,尤其是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处于一种相对滞后的状态。反之,关注高校贫困生群体的精神贫困问题,则有助于个体摆脱精神落后状态,成长为物质和精神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公民,进而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推进。

(二)贯彻立德树人理念,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对人的关注,尤其是对个体精神层面的关注。在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需围绕学生、关照学生,了解学生的现实处境,关注其发展需要。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真切的关心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才能鲜活起来,才能真的起到引领作用。精神扶贫工作正是基于此理念,关注学生精神层面的困境,通过系列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的关怀。

此外,物质贫困极易引起精神贫瘠。资助育人不仅是“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之举。对贫困生群体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尤其是精神扶贫工作,既是教育公平理念的重要彰显,也是贯彻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体现。基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9],当人力资本困乏时,个体极易陷入贫困境遇,而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投资,可以帮助个体提高劳动能力,进而有助于提高个体收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不仅可以帮助个体习得立足社会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是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对贫困生进行精神扶贫,不仅有助于解决个体的现实困境,更有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细、做实,深植于学生心中。

(三)健全高职院校资助体系,切实提升资助育人成效的内在要求

教育公平理论所强调的补偿性原则,使得高校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关注“起点低”的学生。换言之,高校需通过一系列的、健全的资助手段与方式帮助个体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进而使个体健康成长。值得注意的是,衡量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是否健全时,不仅要关注该体系是否具有实效性与持久性,更要看它是否能够切实防止贫困的发生[10]。反观当下,我国高校开展的资助工作多采用“输血”式的物质帮扶,对学生群体,尤其对贫困生群体中存在的精神贫困缺少应有的关注。但是,仅靠物质扶贫是解决显性贫困的短视行为,而一味推崇精神扶贫也会陷入唯意志论。

扶贫本身是一个整体性概念,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便是这一整体中的关键组成要素。基于系统论的核心观点而言,精神贫困与物质贫困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一个内部彼此关联的整体。并且整体想要取得发展离不开各要素之间的协同配合,所以对高职院校贫困生进行有效的扶贫,不能失之偏颇。一方面需要考虑帮助贫困生应对外显的短期的经济困境,另一方面还需关注并帮其走出精神层面的困乏局面。简言之,鉴于精神贫困极易使得学生再度返贫甚至加剧贫困程度,高职院校在开展扶贫时不仅要做到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两手都要抓”,还需做到“两手都要硬”。唯有此,高校的资助育人体系才能在现有基础之上得以发展和完善,其成效也会显著增强。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扶贫的多层困境

知是行之始。对高职院校贫困生进行精神扶贫,需先厘清当前精神扶贫工作的开展存在何种制约因素。系统理论认为在社会系统中,存在诸多彼此关联且相互制约的子系统。同理,在高职院校深入推进精神扶贫工作的进程中亦存在如社会、政府、家庭等诸多外部制约因素的影响以及个体在内的内部阻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多元思潮冲击,扶贫力量薄弱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种思潮涌入给学生的思想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而大学时期是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由于不能正确地辨别错误思潮,高职院校贫困生群体更易陷入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的圈套。面对朋辈间现实存在的显著的贫富差距,部分贫困生会由此产生怀疑,质疑社会的公平性。短视也在一定程度上令贫困生相信所谓的“读书无用论”,进而放弃积极进取,选择消极躺平。此外,由于缺乏对贫困生自强成才的正面宣传与报道,加之部分企业坚持“形象工程”理念,为博取公众眼球而大肆宣传,均在不同程度上导致贫困生群体形成错误的道德认知与行为。

反观现实,就高校现行的扶贫工作而言,多为“单边作战”,扶贫力量相对薄弱。并且,相较于本科以上的高校,高职院校的扶贫力量更为单薄,社会支持度也更低。企业、社会团体与组织等作为学生培养的各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度较低,并未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二)政府制度供给不足,相关法规不完善

相较于物质扶贫的“短、平、快”,精神扶贫更具复杂性、艰巨性与长期性。深入推进贫困生群体的精神扶贫工作离不开顶层设计,需要政府统筹布局、系统管理。但當下的精神扶贫工作,尤其是高校贫困生精神扶贫工作,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引与保障。以助学贷款为例,由于缺乏严格的担保条例,拖欠的经济成本相对较低,部分学生选择恶意拖欠。

有法必依是建立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之上的。缺乏完备明确的法规和一定程度的惩戒机制使得学生的试错成本较低,进而导致上述问题的产生。需要明确的是,精神扶贫工作是一个动态化、长期化的过程。现有的资助体系并未明确精神扶贫的地位,目前所出台相关制度也尚不足为高职院校精神扶贫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

(三)高职院校资助理念存在偏差,工作队伍不健全

高校是贫困生精神扶贫工作的先行者与主导者。通过对各高校资助政策的梳理可以发现,许多高职院校仍坚持落后的扶贫观念,资助理念并未及时更新。资助工作的开展仍围绕着物质贫困进行,对学生的精神贫困、发展性需求等并未给予同等重视。随着国家提出“扶困与扶志”“扶困与扶智”的“志智双扶”理念,部分院校也在不同程度上探索推进贫困生精神扶贫工作的新方式。得益于此,贫困生得到了更多的机会,比如参加一些无偿的技能培训、获得勤工俭学机会等。其中也不乏为贫困生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咨询或指导,但是整体成效并不显著。

与此同时,资助队伍的不健全也是当下精神扶贫工作难以取得根本性突破的重要原因。以当前各高校资助队伍的构成而言,专职人员占比较低,多为辅导员等兼职人员。但相较于专职人员,兼职人员事务繁多使得其对资助理念的把握并不准确,对工作的创新性思考不深入,甚至会存在自顾不暇、浮于表面的情况。而以上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个体存在思想误区,缺乏积极作为

无志与无为是贫困生精神贫困的真实写照。当下,贫困生群体存在两种迥然有别的观念。一种表现为,存在严重的思想误区,部分贫困生“以贫为耻”“耻于谈贫”。部分贫困生群体受制于原生家庭的影响,产生不自信甚至自卑心理。即使自身存在经济等方面的困难与发展需求,也羞于向老师、学校求助。另一种则表现为,“等、要、靠”在内的消极思想根深蒂固,贫困生缺乏积极作为。部分贫困生面对原生家庭的经济困境,加之现实中朋辈间的财富鸿沟,个体自认为即使努力也无法改变,或者试图改变仍旧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选择安于现状,沉迷于贫困生身份带给自己的便利性。在助学金获得过程中贫困生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也进一步使个体产生依赖心理。正因如此,贫困生在身份认定时的满腔热情与报名参加活动时的漠不关心,形成了鲜明对比。更有甚者,部分贫困生在错误价值观念的驱使下,将国家用于资助其顺利完成学业的资金用于满足自身的虚荣心,购买时兴的昂贵电子产品。面对学校等提供的岗位与机会时,却视而不见。部分贫困生在毕业之际不懂感恩之心,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等现象也屡见不鲜。

观念一旦进入心灵,便会生根发芽。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源在于贫困生自身,在于其价值观念的偏差。正是由于错误的价值观念使得他们选择逃避现实困境,选择在享受贫困生身份带来的物质“收益”时,无视学校乃至社会提供的平等的劳动机会。

三、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扶贫的实践路径

何以优化?表述可能不同,但理念一定一致。即,解困扶志。高职院校开展贫困生精神扶贫工作需要围绕着“济困—扶志—强能”来展开具体实践。

(一)转变扶贫理念,注重发挥内生动力

人是实践的主体。精神扶贫要回到人这一主体来认识贫困,了解并解决贫困,既要围绕贫困生客观存在的精神贫困而展开,也要以富足贫困生的精神世界为根本指向。如何才能切实解决贫困生的精神贫困问题?心学大师王阳明曾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贫困生精神贫困问题层出不穷的背后是个体内生动力匮乏,个体没有主动脱贫的意识,更无付诸相关行动。但是贫困生内心对于摆脱贫困的真实渴望,才是精神扶贫工作得以高效开展的重要前提。动机理论强调,内在的自我动机是影响事物走向的决定性因素。即,激发个体内生动力、增强其发展能力是摆脱贫困的根本举措[11]。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1]推进精神扶贫工作的进程中要始终明确:贫困生是精神扶贫的客观对象,亦是决定个体能否摆脱贫困,走向富足的现实主体。精神扶贫工作的开展要坚持“人本位”的理念,坚持从贫困生的精神贫困出发,进行“把脉问诊”,识别“病根”后“对症下药”,进而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高职院校也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与价值取向,要通过自我意识的唤醒引导贫困生积极作为。高职院校要始终明确,仅靠外在力量的扶持,精神扶贫工作的成效必将是短期的。唯有使贫困生个体自觉自省所处的现实困境且自愿摆脱此困境,扶贫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二)重构扶贫模式,引入多方力量参与

物质的高匮乏性、社会的低影响力和心理的高敏感性是贫困生的群体特征。在开展精神扶贫时,既要充分考虑扶贫对象的群体特征与现实处境,又要注重多元主体的引入。要突破原有的扶贫模式,实行多元扶贫。具体而言,一是扶贫方式多元化。注重发挥教育扶贫的关键性作用,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必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亦是精神扶贫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关键抓手。志不强者智不达。精神扶贫要坚持“志智双扶”。通过教育帮助贫困生接受知识以浸润心灵,补足精神之钙,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精神扶贫的开展,尤其要注重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利用课堂引导学生学习古今中外穷且志坚的学者,帮助贫困生树立精神偶像。

二是扶贫主体多元化。贫困生问题产生的根源具有多重性。在分析、解决精神贫困问题时不可割裂来看,而应该将其投射到社会场域予以分析。就高职院校而言,需增强扶贫力量,充分调动社会团体、企业乃至个体的力量,共同关注贫困生的精神贫困问题。社会要在提升参与度与支持度的同时,注重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不仅要对正面典型进行大力宣传,还需引导全社会关注贫困生,营造重视解决精神贫困问题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增加制度供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作为精神扶贫工作中强有力的制度供给者和监督反馈者,政府一方面需要加大资金扶持和人力资源投入,提高社会对贫困生精神贫困的认知度与精神扶贫的支持度。另一方面,要协同各方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使精神扶贫工作得以持续有效开展。

具体而言,一要重视建章立制,做到“有法可依”;二要关注执行层面,实现“有法必依”。对此,首先要加强制度供给,要在现有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基础上出台更加全面、细化的专项化精神扶贫制度。制度层面进行精细化部署,不仅可以为现实层面的精神扶贫工作提供理论性和方向性指导,还可以提升社会各界对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关注度与对精神扶贫工作的参与度。其次,要聚焦有关制度在高校的落实情况与现实成效。既要关注贫困生精神扶贫制度是否切实实施或执行,还需关注相关制度在实际开展中所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使精神扶贫的有关制度在执行与推广过程中不断完善与发展。在数字赋能教育的背景下,有关主体要有意识地借助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对贫困生精神扶贫工作的开展进行全过程监督与反馈。尤其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可以引入满意度调查和成立精神扶贫工作小组来确保精神扶贫工作在高校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推进。唯有此,贫困生的精神扶贫工作才不会流于形式,而会在法律保障的基础上接受监督,进而使得该项工作科学推进、有效开展。

(四)配齐建强队伍,提升扶贫工作实效

精神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完备的队伍和健全的机制。就贫困生的精神扶贫工作而言,高校需要从专业人员配备和支持系统健全两方面“双管齐下”。高校不仅要在思想层面上对精神贫困予以重视,还需要在人员配备方面加大投入。专业化的资助队伍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生的贫困问题进行深入考量,其工作开展也更具针对性。据此,既要考察人员配备是否充足,还需考察人员配置是否专业、合理。

健全多元化的支持机制也是提升扶贫工作实效的关键性举措。一是建立全方位的心理支持机制,包括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网络支持平台、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心理咨询站等,提供多种形式的支持服务,为精神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二是完善发展型资助机制,包括增设专项奖学金和增设发展型、技术型的勤工助学岗位。想要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完美转变,还需增设针对贫困生的专项奖学金,帮助其在缓解经济压力的同时,培育他们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榜样示范与引领亦可带动更多的学生不断积极进取。三是大力开辟发展型、技术型的勤工助学岗位。此类岗位在帮助贫困生缓解物质贫困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与发展性需要。

一言以蔽之,不同于物质贫困,精神贫困具有长期性和内隐性。后者不仅在思想层面上表现为价值观念错误和心理状态亚健康,而且外在表征为行为的被动性和不诚信,严重制约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基于此,高校精神扶贫要建立在精准识别需求与问题的基础上,用精准施策取代“大水漫灌”。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35-137.

[2] 余德华. 论精神贫困[J]. 哲学研究,2002(12):15-20.

[3] 李强. 大学生“精神贫困”现象分析及解决策略[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60-61.

[4] 李鹏. 新时期贫困大学生的精神扶贫机制研究[J]. 教育评论,2019(3):97-101.

[5] 袁贵仁.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70.

[6] 陶佳玲. 精准扶贫境域中的精神扶贫研究[D]. 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9.

[7] 马斯洛. 动机与人格[M]. 许金声,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8-29.

[8] 李月琴. 高职院校实施精准扶贫的路径思考:基于学生需求视角的质性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19(30):57-61.

[9] 王明杰,郑一山.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J]. 中国行政管理,2006(8):92-95.

[10] 刘云博,白华. 精准化资助: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新思维[J]. 教育评论,2016(2):67-70.

[11] 阿剑波.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精神扶贫的重要论述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7):1-5.

Values,Dilemmas and Paths: The Triple Dimensions of Spiritual Poverty Alleviation for Po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UANG Ping, LIU Yuzhang

(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164, China)

Abstract: As a key part of the financial-aid education system,spiritual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n important grip for implementing educational equity. However,due to the lack of social cooperation,the lack of institutional system,the lack of the concept of spiritu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the lack of endogenous motivation,the problems of spiritual poverty among po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such as wrong value orientation,poor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backward way of thinking,overstepping behavior patterns an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rack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difficultie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for po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good “combination fist” and promote the work of poverty alleviation for po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y changing the concep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endogenous poverty alleviation,reconstructing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 and increasing the support system,increasing institutional supply and improving institutional regulations,building a well-qualified team,improving work efficiency,and promoting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spiritual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for po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oor students; spiritual poverty; spiritual poverty alleviation

(責任编辑:程勇)

猜你喜欢
贫困生高职院校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144名贫困生的爱心爷爷——余祖堂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方式的构建与完善:基于高校贫困生需求的视角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