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校共育理念的小学校园反欺凌策略探究

2024-01-19 13:40深圳科学高中五和学校陈漫菲
师道(教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界定子女校园

文/深圳科学高中五和学校 陈漫菲

一、家庭反欺凌教育方面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亲子沟通了解

案例发现,容易被欺凌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都不是很好,家庭生活条件较艰苦。这容易使学生自尊心受影响,产生自卑心理,导致性格内向,软弱,容易被欺凌。当其与家长倾诉自己遇到问题时,家长经常因忙于生计,没时间好好沟通了解情况,致使子女长期遭受校园欺凌也得不到帮助。家长平时应多关爱子女,多抽时间与子女进行交流,多与他们进行走心的沟通交流,多陪伴,用亲情帮助子女走出困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或者杜绝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二)巧借契机进行教育

容易欺凌同学的学生背后都有一个教育出问题的家庭。一些欺凌者的家庭问题主要是因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对其要求很高,使其一直战战兢兢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事,经常压抑自己,不良情绪得不到宣泄,导致性格偏执,容易产生歪念,在学校容易做出欺凌同学行为;也有因父母从小的溺爱与经常的护短,子女从小养成很多陋习,没得到改变,最后发展成为欺凌行为。因此,一旦发现子女已出现不良行为,父母应当持重视态度,认真查找问题根源,同时巧借契机,及时教育引导,避免子女的不良行为发展成欺凌行为,将欺凌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三)密切家校联系

家长正确对待和预防欺凌事件发生的做法是,当子女遇到问题或者遭受欺凌时,家长信任老师,联系老师,共同教育,共同处理问题。在对一些一直没有欺凌事件发生的班级进行调查时发现,班主任一直严抓学生行为习惯,一旦发现学生行为有蛛丝马迹的问题,会第一时间取得家长的配合教育。家长不仅配合老师共同处理问题,而且还坚持配合老师共同常抓学生行为习惯,使得该班级一直保持零欺凌事件发生。

二、学校教育管理方面的应对策略

(一)制定家校共育的反欺凌计划

家校共育的反欺凌计划鼓励家长参与到欺凌预防和应对工作中,让家长和学校一起探讨假如学校发生欺凌案件,该如何应对。参与界定事件性质,如果界定事件是欺凌事件,学校该如何处理;规划成立学校安全委员会,鼓励家长代表参与其中,以干预和预防校园欺凌问题,共同为学生的在校学习和生活创建一个安全保障。

(二)明确界定小学校园欺凌行为

就欺凌行为的重复性问题以及小学生单次的恶意打斗问题能否被界定为欺凌行为,学校可参照相关文件和法规,与学校管理人员、教师、教职员、家长和社区共同研讨。

明确对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界定是预防和应对这一问题的关键。学校明确界定小学校园欺凌行为有哪些,使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管理人员对小学校园欺凌行为都有明确认识。由此,当学校发生欺凌事件时,多方对校园欺凌有统一认识,便于欺凌事件性质的判断。

(三)开发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校园反欺凌课程

学校要做好小学校园欺凌预防工作当务之急就是开发一套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校园反欺凌课程。校园反欺凌课程的开发应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认知水平。小学生更适合开展活动式、体验式,故事化、口语化的学习。小学校园反欺凌课程可将欺凌知识以动画形式呈现,用故事形式讲解,或者以学生自编话剧或者课本剧这样的欺凌主题活动进行。

(四)开展小学生自我管理教育

从远期看,学校开展自我管理教育对防止小学校园欺凌的发生具有本质意义。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的重点在时间管理、健康生活方式、安全、行为准则、情绪、知情选择和组织性上。自我管理教育对容易产生欺凌行为的学生能够起到早教育、早防止的作用,而对于容易被欺负的学生,则教会其学会如何自我保护、如何拒绝欺凌。

(五)加大惩戒力度

在做好家庭教育、欺凌课程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的基础上,学校和老师对小学校园欺凌行为加大管治力度也尤为重要。加大惩戒力度,虽然不能从本质上制止学生做出欺凌行为,但严厉的惩戒对于制止和震慑小学生做出欺凌行为能起到有效警示作用,能让小学生从小懂得自己做错事,尤其是明知故犯是会受到处罚,需自行承担一切后果。

猜你喜欢
界定子女校园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我国首次对“碰瓷”作出明确界定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高血压界定范围
对“卫生公共服务”的界定仍有疑问
“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的界定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