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断舍离”,他为艺术疯狂

2024-01-19 18:23陶恺
看世界 2023年25期
关键词:断舍离吉他手断舍

陶恺

日本男星、前视觉系乐队MEJIBRAY吉他手阿津翔也

最近,日本男星、前视觉系乐队MEJIBRAY吉他手阿津翔也(MiA)在社交网站上“官宣”自己已经将乳头切割,以便更好地弹吉他。

立志成为“地表最强吉他手”,真的需要切割、改造肉身吗?

在动画短片集《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一季《齐马的作品》(ZIMA BLUE)中,著名画家齐马为了探索艺术的终极奥义,对自己的肉身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升级”。但这副精心改造的身体并没能发挥十足的作用,故事的最后,是齐马意识到身体改造似乎令他与想象中的最优解越来越远,而真正的答案藏在最初—他原本是以一个泳池清扫机器人的形态“出生”的,是泳池瓷砖的那抹蓝色唤醒了他的感官。

探討机械身体与柔性艺术之间的关系,不是虚构科幻小说、影片的专利。在现实生活中,千篇一律的肉身与千人千面的艺术之间,总在发生着对立统一的故事:有时,肉身与艺术互相成就;有时,艺术家沉湎在改造身体探索艺术奥义的漩涡里,与疯狂仅有一步之遥。

动画短片《齐马的作品》剧照

“断舍离”

今年8月,阿津翔也在其社交网站上发布了一张胸前贴着两片贴布的照片,配文是“男人不需要乳头,于是我切除它们,断舍离”。

在阿津翔也看来,乳头是这副肉体上可丢弃的部分,如同不喜欢穿的旧衣物、过时的电子产品一般,能够被冠以“断舍离”的概念,好让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变得更简洁。此前,他多次在采访中表达对乳头存在的介意:弹奏吉他时,它们总是会与吉他产生摩擦,进而影响他练习与演出的状态,是他通往“地表最强吉他手”道路的阻碍。

如今,阿津翔也接受了切除乳头的第一次手术:切掉约1厘米宽度的乳晕。之后,关于乳头的手术还要再进行两次,以便彻底切除所有的部分。“断舍离”乳头之后,阿津翔也还计划在乳头原本的位置植入微芯片,到那时,他便可以彻底摆脱无用的身体组织的影响,“尽情在舞台上疯狂弹奏”。

切除乳头并不是阿津翔也的第一次身体改造,显然也不是最后一次。今年6月,他在左手虎口处植入一枚芯片;今年9月,在切除乳头手术进行的过程中,他又同时进行了削脸骨的手术;接下来,他还想做分舌手术。

这些千奇百怪的身体改造,都与吉他有关。

左手虎口是弹奏吉他时握紧指板、与吉他紧密相连的部分。在这个位置植入芯片,阿津翔也认为能够减轻左手的压力,并让虎口在扫描仪器接近时闪闪发光,增加其存在感。

切除乳头,既可以彻底解决练习与表演时的刮蹭,植入微芯片,又能在赛博未来连接扫描系统,“废物”变“先驱”。

削脸骨,既可以将普通的“大众脸”改造成更能适应舞台妆容的“流畅小脸”,又能将削下来的骨头作为一种个人标志嵌入吉他中—改造自己及吉他之后,更美的阿津翔也弹奏着与自己“骨肉相连”的吉他,每个音符都带着骨头和吉他的共振、肉体与艺术的交融,像“每一个音符”都能让人“激动万分”。

至于还在脑海中计划的分舌手术,阿津翔也认为那能够象征用舌尖舔舐吉他弦之后的样子—将舌头改造成永久的分叉,也意味着对吉他挚爱的持久。

从手掌到乳头,从脸骨到舌头,即便需要忍受本可避免的皮肉之苦,尽管手术之后多日无法进食,但阿津翔也甘之如饴:“为了成为地表最强吉他手,这是应该做的。”

错位的“奉献”

为了完成某个作品、实现某种艺术理想而进行的身体改造,在艺术界并不少见。

我们最熟知的与艺术相关的身体改造,便是影视剧演员为了贴合角色而进行的增肥减肥、面容整饬。

比如2004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南非女演员查理兹·塞隆,为了在《女魔头》中贴近因谋杀六名男子被处决的“女魔头”角色,不仅增重14公斤,更是多次漂白头发让其显得干枯、剃掉眉毛使面部显得更为骇人;克里斯蒂安·贝尔为了扮演《机械师》中患有失眠症的角色,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瘦身28公斤,只吃咖啡、苹果、罐头金枪鱼,作品完成后也面临着严重的健康危机……

影视剧之外,艺术作品、舞台表演也是身体改造的常客。

美国艺术家克里斯·伯登的诸多作品都在以改造身体、逼近死亡的方式探讨身体与艺术的关系,而其中最残酷的一个当属《温柔地度过夜晚》:在画面中,他将双手反绑在身后,全身仅穿着内裤,在满是碎玻璃的地面上一边拱动前行,一边忍受玻璃划破皮肤的痛楚。

美国艺术家克里斯·伯登的行为艺术作品《温柔地度过夜晚》

在他看来,乳头是这副肉体上可丢弃的部分,如同不喜欢穿的旧衣物、过时的电子产品一般。

今年8月末,美国歌手马吉尔(Miguel)在自己的演唱会中完成了一次“悬吊演唱”:不是普通的威亚装置,而是事先在背部两侧的皮肤进行穿孔,在舞台表演时赤裸上半身,由工作人员在其皮肤中穿过钩子,仅通过背部皮肤将他整个人吊起,完成长达4分钟的表演。

比起那些已经完成再出现在镜头面前的身体改造,这般疼痛的“现场直播”似乎更容易让普通看客感同身受。但这种感受并不美好,无论是看到阿津翔也胸前的两块贴布,还是目睹爬行在玻璃碎片中的克里斯·伯登、被悬吊着的马吉尔,即便是听闻演员为某个角色忍受短时间内的增肥或暴瘦,这些身体改造常常让人难以感受到艺术原本意味着的美好,有时也无法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艺术目的。

于是,藝术与接受之间便出现了鸿沟:在马吉尔被穿进钩子、悬吊表演、“紧闭双眼努力忍受疼痛”时,台下的部分歌迷感受到的是“光是看都觉得疼痛”的恐惧和想要“立马退票”的逃离。

此身难得

追求艺术,即便受众或许并不买账,也要如此大动干戈地“献身”吗?

若是从履历上评价吉他手阿津翔也,成为日本乐坛语境中的“地表最强”也许并不一定需要切割乳头:

从14岁开始练习吉他,天赋、爱好叠加勤奋,技巧高超;和美依礼芽是高中同学,两人一起在日本音乐圈中闯荡,从兼职音乐人、地下歌手做起,凭着真正的实力走到台前;以重金属演奏风格闻名,是各种音乐盛会、赛事的常客,曾经受邀担任2014年度GIT MASTERS(寻找“地表最强”吉他手)比赛评审;作为视觉系乐队吉他手,外形可塑性极强,能够同时驾驭男性、女性妆容,拥有大批折服于其舞台魅力的粉丝……阿津翔也实力不俗,即便不进行耸动的身体改造,也是日本乐坛不可替代的一颗“星”。

2023年8月25日,美国洛杉矶,歌手马吉尔在演唱会中完成了“ 悬吊演唱”

视觉系乐队追求极致的外形,这也许是阿津翔也持续进行身体改造的原因。除了过硬的演奏实力,外形上的独特、身体带来的话题度也是视觉系乐队艺术创作的一部分,是探索“人体摇滚艺术”的必经之路。

剥去艺术的外衣,经历各种不被常人理解的痛苦来折磨肉身进行身体改造的艺术家们,或许和《齐马的作品》中那位虚构的机器人画家一样,历尽艰难,只为寻找生命最初某个疑惑的答案。

在玻璃碎片中爬行的克里斯·伯登曾在12岁时遭遇车祸,左脚受伤严重。由于伤势紧急,医生在麻醉药到来之前先开始了手术—这个经历成了属于伯登的“泳池瓷砖”,令他在此后的艺术创作中反复以“不能被预料的疼痛”为母题,完成那些令人战栗的作品,寻找“肉身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痛苦”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些身体改造常常让人难以感受到艺术原本意味着的美好。

更多人则在用“献身艺术”的契机里找自己。18岁的英国艺术家卡里姆选择将自己的乳头和肚脐切割下来,这一过程既是一个行为艺术作品,又是一场自我探索,他从《蒙娜丽莎》的画作中得到了关于个性的灵感:“蒙娜丽莎没有眉毛,也没有眼睫毛。达·芬奇仔仔细细地画出了每一个细节,却刻意地忽略了眉毛和眼睫毛。”

这种忽略让他觉得,能够成为传世的艺术品,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改造”。卡里姆表示:“我们都是肉体凡胎,有着相同的身体构造……我们的身体代表了自己的身份,不同的形态象征着不同的个性。虽然我和你们有一样的躯体,但我决定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佛教常讲,此身难得。冠以艺术之名的改造,无论哗众取宠与否,艺术家们都真实经历了仅有自己肉身可承担的痛楚,也接受着欣赏或骂名—或许经历这些的过程,才是“何为艺术”的答案。

特约编辑姜雯 jw@nfcmag.com

猜你喜欢
断舍离吉他手断舍
今天,你断舍离了吗?
旧物,可以不是断舍离
为什么你编的所有SOLO 都是一个味儿?
李显龙的接班人自称是“吉他手”
断舍离 给你的人生做减法
搜集凹面锥体
迟到的吉他手
绝症病房:万里追爱的异国情敌,叫声嫂子“断舍离”
从消费开始“断舍离”
“断舍离”,日本人拥抱极简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