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血压值稳住健康船

2024-01-23 11:08单蓉朱怡
食品与健康 2024年1期
关键词:血压计降压药收缩压

单蓉 朱怡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被称为健康的“无形杀手”。该病患者人数众多——全球近12.8亿成年人罹患高血压。《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我国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达27.9%,高血压患者总数大约为2.45亿。我国高血压总体呈三高、三低的特点,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但是发现率低、用药率低、控制率低。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高血压,做到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您了解高血压吗?

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可分为动脉血压、静脉血压。我们平时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可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是心脏收缩和舒张时的动脉血压。

1.高血压诊断标准

血压值有一个正常范围,正常成年人的收缩压在90~120毫米汞柱之间,舒张压在60~80毫米汞柱之间。如果收缩压为12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为80~89毫米汞柱,属于正常高值。如果患者在没有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3次非同日测量的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则可以确诊为高血压。

2.高血压发病的风险因素

(1)遗传因素:父母罹患高血压者,高血压的发生风险更高。

(2)生活习惯:长期高钠、低钾饮食是我国高血压患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吸烟会引起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重体力、脑力活动、精神过度紧张易造成应激状态,容易导致血压波动,引发高血压。

(3)其他因素:超重、肥胖、高脂血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激素等特殊药物的使用等,均有可能引发高血压。

关于高血压的常见误区

误区1.高血压很常见,得了高血压一时半会“不要命”,不去医院治疗也没有关系。

解读:这是错误的认识。高血压是一种危险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任其自然发展,会明显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研究表明,收缩压每降低1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每降低5毫米汞柱,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可降低56%,冠心病风险可降低37%。因此,积极治疗、及时治疗、尽早治疗该病,非常有必要。

误区2.我虽然体检出血压有点高,但是没有症状,不耽误吃喝,难道也得吃药治疗吗?

解读:血压异常者即便没有临床症状,也需要遵医嘱用药。血压值与患者的症状不一定相关,许多患者属于“无症状性高血压”——血压异常升高但没有不适症状。无论有没有明显症状,高血压都会对患者的心、脑、肾等脏器产生持续性损害,必须及时治疗。

误区3.降压药可以想用哪种用哪种。

解读:不遵医嘱用药是错误的。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方案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合并症等进行个体化制定。比如,治疗高血压急症应选用快速降压药,平时控制血压宜选用长效且效果平稳的降压药。如果药物起效不明显,要及时遵医嘱增加剂量或联合用药。有并发症时,应选择对相应靶器官有保护作用的药物,保护已经被疾病侵袭的器官不受降压药损害。

误区4.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就可以停药。

解读:患者必须遵医嘱用药。目前尚无彻底治愈高血压的方法,患者必须长期服药。如果血压水平正常就停药或者减少药量,血压值可能会反弹甚至飙升,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误区5.既然高血压对健康不好,那我得尽快“一步到位”,想尽办法把血压快速降到“健康水平”。

解读:血压不能降得太快。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人体对血压升高有一定的适应和调节能力,能够逐渐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血压降得太快,超出了身体的调节范围,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得不到保证,会造成头晕、心悸等不适。所以,除了高血压急症以外,降压治疗一般应缓慢进行,不能求之过急。

主动检测血压 把握健康状况

高血压患者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定期自测血压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血压异常。此外,自测血压也可以提供更多的数据,帮助医生掌握患者的长期情况,制定更有效的治療计划。高血压患者和高风险患病人群可以按照下列建议在家中监测血压。

1.选择合适的血压计

电子血压计与水银血压计的准确性基本没有差异。电子血压计小巧便携,而且有检测脉搏、心率等辅助功能,相对更适合居家使用。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从正规渠道选购,上臂式自动电子血压计比腕式血压计、手指式血压计更稳定准确。

2.正确测量

(1)做好准备工作:不要在情绪紧张时测量,不要在进食、饮酒、吸烟、运动、淋浴后立即测量,应至少等身体平静30分钟后测量。最好在温度适宜的房间内测量,以免温度对血压产生影响。

(2)遵守操作规范:测量时正常呼吸、保持安静,保持坐姿,双脚平放,将手臂放在桌上与心脏同高。如果衣服较厚或袖子较紧应将其脱掉,让袖带紧贴皮肤或薄内衣。血压计的袖带应绑在肘关节上面两横指的位置,松紧程度以能插入1指为宜。

(3)及时记录信息:准确记录测量日期、测量时间、血压值、心率值,备注饮食、服药等情况。

3.自测血压的“四定”原则

(1)定时间:血压平稳者可每周自测2~3天血压,每次测量3遍,取平均值。连续测量时,至少间隔2分钟以上。如果刚确诊为高血压,需在每天晨起和晚上睡觉前测量,白天最好也能再测量一次。连续测量一个星期。

(2)定部位:左右手臂都可以测量,但每次测量的手臂要一致。

(3)定体位:每次测量时,患者的体位要保持一致,可以选择平卧位或坐位。要保证肱动脉搏动点和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4)定血压计:每次测量使用同一个血压计。

猜你喜欢
血压计降压药收缩压
降压药漏服了,怎么办?
降压药您吃对了吗
茶可用来开发降压药
莫忘给血压计“体检”
血压计的测压原理
“再加两片降压药”等十六则
血压计巧防脑中风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电子血压计可靠性的讨论与展望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