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高校实践教学的德育路径探析

2024-01-30 14:34何小荣蓝利爱
科技风 2024年3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何小荣 蓝利爱

摘 要:地方高等学校师范专业教育旨在将师范本科生培养成“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中小学师资。德育作为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构建合理的德育路径并对照师范专业认证标准,才能逐步达到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对师范生培养质量的要求。本文通过个案分析地方高校师范专业实践教学现状问卷的调查结果,探索师范专业认证对师范专业实践教学的指导作用,并以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导向,提出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生道德教育融合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师范专业认证;实践教学;德育路径

地方高等学校师范专业教育旨在将师范生培养成“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中小学师资,以“立德树人”的教育评价改革要求,达成“有德行、有才学、有根基、有格局”的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我国的地方高校师范专业培养的教师,是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关系到未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需引导师范院校坚持“师范为本”、以培养教师为主业,不断培养出有奉献精神、有责任心、学科知识扎实的合格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教师职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师范生将所学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针对这些要求,笔者设计了相应的问卷,并利用教研工作的便利条件,在J校2022年师范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发放问卷,实际回收1074份有效问卷,共设置了20个问题。参加问卷的男生212人,女生862人,受访对象居住在城市的286人、在城镇的321人、在农村的467人。所在实习学校的位置,位于市区的450个、县城310个、乡镇300个、其他情况的14个,以下先对问卷内容进行比较和简略分析。

一、针对J校师范专业实践教学的问卷调查

在实习形式上,由学校组织的集中实习的有900人,其中小学阶段的319人、初中阶段的有422人、高中阶段的有223人,担任学科教学的有1042人、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有904人、参与教育教学调查研究的有577人、参与课外活动的有609人,这反映了七成以上的师范生进行了有效的教学实践。

针对实习的基本情况,设置的问题是“你对教育实习有哪些期待”,相应的回复情况如下:熟悉教师工作并明确从教信念的982人、了解学生并把握学情的971人、增强沟通交流能力的939人、习得教学方法与技能的939人、学会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800人、学会教学反思的840人、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的848人、其他的有174人。从参与回答的1074人看,八成以上的师范应届毕业生对实习工作充满期待,且与教学能力提升密切相关。

针对单选题“你是否熟悉实习的具体内容及要求”,回复情况如下:非常不熟悉的21人、比较不熟悉的100人、熟悉的362人、比较熟悉的453人、非常熟悉的138人。对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指导方式”,各类回复情况如下:当面指导的有781人、书面指导的有30人,这说明大部分实习学校对师范毕业生的实习工作较为重视。

针对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对师范实习生在教学中出现的失误和不足的指导情况,非常认真的有467人、对突出问题做出指导的有415人、只做一般性的指导的有159人、不做指导的有33人,这表明指导教师对于教育实习工作较为重视。

针对“在实习中师范专业毕业生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交流情况”,回复情况如下:经常交流的有709人、偶尔交流的有268人,说明六成以上的师范专业毕业生能够顺畅交流。

在实习期间,师范毕业生参与管理班级的情况如下:逐步参与的有1036人,占了九成以上。对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对实习工作是否有帮助,回复情况如下:帮助很大的有437人、帮助较大的有417人,近八成认为对自身职业发展有帮助。关于实习学校对实习生的工作支持情况,问卷反馈的情况如下:非常支持的有671人、一般支持的有374人,说明大部分实习基地较为支持教学实践活动。

针对师范专业毕业的实习工作,设计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实习生对新课程教学是否了解?回答情况如下:很了解的有326人、一般了解的有727人。第二个问题旨在掌握实习生是否受学生欢迎,回复很受学生尊重的有448人、受大部分学生认可的有620人。第三个问题是了解实习生在授課过程中是否有意识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回复经常的有599人。第四个问题是实习生是否独立组织过班会课,回复组织过班会的有738人。第五个问题是师范毕业生对自己实习过程的满意程度评价,结果为满意的454人、比较满意的374人、非常满意的有148人。以上这五个问题表明J校的专业实践效果较好。

对于师范生实习的作用和意义,问卷设置的题目是“通过实习,您认为自己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八个选项可以多选,有904个人认为对学生与学情有深入的了解,957人认为对教师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884人认为沟通交流的能力得到了提升,874人认为提高了教学方法和技能,728人选择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能力,767人选择了教学反思能力,713人选择了班主任工作技能,可见有八成以上的师范毕业班学生认为专业实践对自己的能力提升作用较大。

为更深入了解实习前1个月的师范技能训练对实习生提高师范技能的作用和效果,本次问卷设置了6个选项,各项技能回答情况如下:选择“三字一话”技能的有401人,班主任工作技能的有599人,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有587人,说课评课技能的有482人,组织和指导综合活动技能的有523人,教学研究技能的有528人,这表明师范技能训练月对于专业实践较为重要。

课堂教学评价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师发展、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针对师范本科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对学校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问卷,反馈的建议包括:加强板书技能、总结技能和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希望多邀请中小学一线教师进课堂开展指导,分享教学经验,使学生在实习前形成系统的知识经验,或者组织学生观摩名师常规课或者视频公开课。

总体来看,在实践教学评价上,J校力图制定符合师范生教育实践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教研实践能力进行量化评价,同时对师范生的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的评价要尽量做到全方位、客观、多元化,使其能够体现实践教学目标,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持续优化,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成效,以此推动师范专业认证的工作。

二、师范专业认证对于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作用

在实践教学方面,J校制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实习工作条例》等文件,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全日制本科生实习管理能够作出具体规定,切实保证师范毕业生的教学实习质量,制订技能训练、实验实训、专业实习、教育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其一,在管理评价方面,J校对教育实践各环节工作规范和基地实习教学质量评价制定标准,考核评价方式包含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基本能够反映实习生的教学水平。在初期的教育实践教学检查时,教育实践中的过程性评价标准还不够完善,实习反馈总结缺乏及时性,评价后没有及时找问题并落实具体改进措施,影响实践教学持续改进机制的形成。为此,在反向设计时将教育实习质量标准、考核评价纳入达成报告中,以达到完全覆盖认证标准要求。在每年教育实习结束后,尽快到各实习基地收集、听取学校及指导教师的意见与建议,及时修订教育实习培养方案,为改进教育实习问题提供参考依据,并依据教育实习反馈和评价结果来修订培养方案。

其二,实践经历方面,担任教育课程的部分教师有中学教学经历,较熟悉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有一定的指导、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就是这条“生命线”的“保护伞”。[2]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上,J校注重利用实践基地开展专业培养。根据实际需要,学校与中学互派教师参与对方日常工作,学校优先接收实习基地中学教师参加培训进修和交流研讨,在提升中学教师业务能力、开阔视野的同时,也深化了师范生对基础教育的认识。

其三,实践基地建设的稳步推进,加强了专业实践过程的管理环节,学生教育教学能力、育人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得以巩固与提升。根据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结合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等文件精神和学校“课堂实验教学,课外科技活动、校外实习实训、应用开发及研究等相互支撑与促进”的宏观建设思路,学校以基础教育教师人才市场需求为目标,持续修订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的变革意识,努力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和教育实践模式不断优化。

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观摩与技能训练、课内模拟与课外实训有机结合,为学生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和持续的专业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师范生实习期的技能训练、试讲,指导实习教学和实习班主任工作等;实习基地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实习生备课、上课和班主任工作,听课和参加实习生组织的教学活动等;驻点教师负责引导实习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辅助组织和指导实习生备课、试讲、上课和课下学训练等。

三、师范专业实践教学对德育与地方特色文化的融合

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师范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可以反映出师范生在校学习理论成果的基本情况,同时也是师范生即将走上一线教育岗位非常重要的一段过程。为此,各师范院校在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过程中,将专业认证制度与实践教学过程相融合,并依据认证标准对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保障和实践教学评价等各环节进行调整,建立起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在师范专业的实践教学时长上,专业认证标准对其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在教育实践时间上要求师范生的累计实践时间不少于1个学期,明确要求学校集中教育实习管理。同时,要求每个专业必须有教育实践基地,每个基地的实习生不超过20人。另外,专业认证标准在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管理、保障以及评价上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实践教学目标上,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应尽量贴合师范生的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设计和有效指导,帮助师范生掌握教学过程中的基础知识及教学设计实施、班级管理、指导学生的能力,为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坚持将教育实习、见习和研习贯穿师范生的培养全过程。在实践教学保障上,除了将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作为核心建设,还要及时且有效地对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形成稳定且权责分明的“双导师”制度。

一方面,组织专业教师到中学锻炼,使专业认证的师资有了保障。J校制定了《新教师培养实施办法》,要求教育学科类的应届毕业生来校第一年到中学承担教育见习、实习指导、开展中学教育社会调研,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融共促。同时,通过实施岗前培训使新入职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良好的师德修养、学术规范与心理素养;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高等教育理论相关知识;初步掌握教学基本规范和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科学研究方法;掌握所授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点,熟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具备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为今后教师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组织优秀中学教师培训,提升教学质量满足专业认证要求。依托广东省中小学发展中心,遴选优秀中学教师进校园,加强理论知识、先进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培训。在本文研究的J校,就有相对清晰的路径,依托“广东省中小学培训专家工作室”,建立“卓越教师”“全科教师”培训基地,加强师范专业教师与中学教师的协同教研。

师范专业认证对师范生教育实践有宏观要求,既有细节指标和定性要求,也有定量要求。[3]通过对实践教学全过程实施质量监控,形成了“学校监管、学院促进、指导教师反馈、学生自查”四位一体的教学实践监管体系,监管体系层级覆盖全面,职责清晰明确,机制健全流畅,措施多样有效。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师范生成为合格教师的重要基础。[4]从以上分析,我们不妨再次审视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对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去有效解决当前地方高校师范专业实践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以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导向,通过融合传统文化的德育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实际上,师范专业实践教学对顺利开展专业认证起到了反作用力的功能,促进师范专业认证的顺利开展。通过个案分析地方高校师范专业实践教学现状问卷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从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入手,依照具体要求规范和推动师范专业实践教学,逐步提升师范专业认证对师范专业实践教学的指导作用,并以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导向,不断优化师范专业教学实践体系。

通过J校师范毕业生在地方70所中小学进行的教学实践,尤其是将客家传统家风家训融入中小学道德教育,[5]表明新时代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教育改革。基于地方特色文化的中小学道德教育,是师范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有利于促进师范专业认证的开展,通过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才能逐步达到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建祥.利益相关者视域下高校办学评价体系建设的协调机制研究[J].教育研究,2017(1):6269.

[2]姜岚.就业能力视阈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变革[J].高教探索,2015(12):3336.

[3]齊曙光.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的困境和思考[J].邢台学院学报,2020,35(1):8083.

[4]张松祥.我国师范专业认证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7(15):3844.

[5]周云水.客都家风家训[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6268.

课题信息:嘉应学院2022年度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含教改)项目“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生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以嘉应学院为例”(课题编号:JYJG2022227);2021年度广东省中小学德育课题“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生道德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主持人:杜英珠;课题编号:2021ZXDY080)

作者简介:何小荣(1977— ),女,汉族,江西石城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教改革与客家文化。蓝利爱(1983— ),女,汉族,广东梅州人,学士,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德育与客家文化。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