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电设计技术2023年总目次(第1期~第12期)

2024-01-30 20:34
邮电设计技术 2023年12期
关键词:研究

本期专题

基于AI+大数据的4G/5G 无线基站智能协同节能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卜寅,孙宏,周瑜,等(1-1)

智能城域网网络原子能力资源池测试与应用王路,方超,王宏鼎,等(1-7)

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领域应用的安全性分析姚树为,陈龙,沙默泉,等(1-11)

基于多维数字化方法的智能垃圾短信检测与实现王玉玲,刘晓鸣,王尧永(1-15)

5G AIoT赋能云网融合创新发展实践及应用张磊,黄洪波,原全新(1-21)

智能化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和运营思路探讨黄昌熙,朱磊,余润泽,等(1-27)

基于智能城域网的政企专线方案研究与实践孟丽珠,任枫华,陈燕(1-32)

C-V2X技术的城市道路场景应用分析文韬,黄小光,杨宇(1-37)

算力网络助推金融元宇宙的落地高娅楠,王慧娟,王喆,等(2-1)

云渲染任务智能算力调度策略研究 金天骄,方炜(2-6)

全光算力网络关键技术及建设策略研究刘建新,陈文雄,马贺荣,等(2-13)

浅析面向算力时代全光底座的构建 刘太蔚,郭祥明(2-20)

OTN网络算力接入时延圈绘制展示研究和实践杨振东,陈善杰(2-25)

算力网络场景下SLA约束的能耗优化微服务调度策略刘博文,梁晓晨,张桂玉,等(2-31)

5G随行专网的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 郝立谦(4-1)

基于无证书标识认证的云KEY密钥分割与存储技术武亮亮,王首媛,孙宁宁,等(4-5)

5G网络能力开放安全架构和流程研究彭健,李文彬,陈丰(4-10)

新一代保密通信网络架构研究 旷炜,侯玉华,齐霄,等(4-17)

安全基线核查方案研究 刘安,徐雷,郭新海,等(4-20)

电信云安全方案研究 张世华,文湘江,张奎,等(4-24)

5G移动终端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齐霄,侯玉华(4-29)

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研究冷超,杜忠岩,王题,等(4-33)

物联网安全编排、自动化与处置响应技术研究谢国涛,常超杰,范云飞(4-38)

面向6G的QoS新体系架构机制探讨和展望薛妍,谢峰,杨立(5-1)

面向6G的核心网网络架构研究岳毅,张雪贝,王立文,等(5-7)

6G网络构想与实践 黄峰鹤,张康杰,杨立,等(5-12)

6G数据及其功能研究 张雪贝,岳毅,杨文聪,等(5-19)

5G/5G-A确定性技术体系赋能工业互联网裴郁杉,王友祥,黄蓉,等(5-25)

5G-A通感融合网络架构及演进研究 李沸乐,杨文聪(5-33)

构建面向用户和业务的宽带数字化运营体系商冶,修志超(6-1)

运营商大数据标签体系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李大中,张倬荣,闫龙,等(6-8)

可信基础设施赋能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贾雪琴,史可,韩政鑫,等(6-15)

通信运营商驱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探讨成晨,程新洲,吕非彼,等(6-19)

基于消息传递的跨编程语言异构数据计算架构研究王建如,张强,程新洲,等(6-25)

基于多模态融合与图神经网络的用户精准感知系统研究高伟,汪悦,宋春涛,等(6-30)

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无线基站流量预测研究郭超,陈佳,汪悦(6-36)

基于5G SA网络的智慧港口网络部署方案研究陈云,刘之光,陶伟宜(9-1)

基于探针的5G专网质量测试研究与实现 陶志平(9-6)

井工矿5G专网无线覆盖方案研究 杨志华,李娜,高天(9-10)

确定性网络相关技术及其在电力行业的应用研究张桂玉,马睿,白露莹,等(9-15)

基于5G MEC构建智慧高校超融合专网研究 梁毅,许冬(9-21)

基于PIN-NPN的5G专网解决方案研究梁健堂,陈嘉明,许小婉(9-26)

无线网精准规建方法论研究 王照宇,王森,索小新(10-1)

5G农村广覆盖低成本建设方案研究范天伟,王慧东,王森,等(10-6)

基于TCO的5G室分场景化解决方案研究吴晓乐,张鹏,范天伟,等(10-12)

基于用户感知的NR网络扩容标准研究张斌,吴晓乐,陈任翔,等(10-17)

基站设备演进趋势和部署策略研究杨定楚,李展,王森,等(10-21)

5G基站能效评估影响因素分析及分级体系初探曹恒,尚海波,席向涛,等(10-26)

基于5G通感一体化的车辆成像跟踪方法张千坤,陈任翔,钟志刚,等(10-33)

星地网络融合架构及组网场景分析陈婉珺,林琳,穆佳,等(11-1)

天地融合网络切片技术方案研究 朱斌,林琳,胡悦,等(11-7)

面向NTN的网络管理标准进展和研究李静,崔航,贺琳(11-14)

5G NTN在连接模式下的测量策略分析张建国,王森,杨东来(11-18)

连接模式下5G NTN移动性策略分析芮杰,何华伟,张建国,等(11-23)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AI调优节能应用贺晓,邢殿辉,刘湃,等(12-1)

基于BIM的数据中心数字孪生云平台技术研究许俊,牛建生,田阿康,等(12-7)

新型一体化电源设备创新技术应用研究杨瑛洁,何健,闫健,等(12-12)

双碳背景下的智算中心供电系统架构优化分析阮勇,成军,田洁,等(12-16)

信息通信行业的碳排放分析及脱碳关键举措研究赵国瑞,王蕾,王琰,等(12-20)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液流电池状态估计策略研究周剑明,戴鹏,陈爽,等(12-25)

预制化电源模组在数据中心的应用研究王利,姜晓君,史晓峰(12-30)

数据中心液冷技术研究 柯媛华,成军,杨瑛洁,等(12-35)

通信行业储能系统实现方法 张向龙,杨瑛洁,阮勇(12-42)

间接蒸发制冷高效集成冷站应用及分析张帅,程序,王占军,等(12-46)

无线通信

计算协同移动接入网络架构及演进王晓云,邓伟,孟令同,等(1-42)

低轨高通量星座系统波束设计方案研究解宁宇,陈任翔,马广辉,等(1-47)

大规模3D MIMO半波天线阵列小型化研究 张长青(1-51)

基于5G MR指纹的室内定位技术研究沈洪波,姚赛彬,汪保友(2-37)

基于射线追踪的高速场景V2I链路的干扰研究张晴雯,郭洪辛,谢荣浩,等(2-42)

云游戏场景网络切片生命周期管理研究曾伟,许国平,范君(2-48)

基于多维价值评估的楼宇分类体系及场景化解决方案陈玲,张鹏,龙青良,等(2-54)

基于机器学习的中国人口城镇化趋势及人口预测研究姚树为,姜大鹏,陈龙,等(2-58)

基于无服务器架构的通信空间大数据GIS性能研究褚卫艳,高允翔,戚帅,等(2-64)

基于多策略融合的室分小区隐性故障发现刘贤松,高有利,屠梓浩(4-42)

太赫兹频段粗糙表面散射特性研究韩松澎,施纪帆,谢鹏翔,等(4-48)

卫星通信地面照射范围特征研究 刘吉凤,周瑶,李福昌(4-53)

平原农村场景下2.1 GHz与3.5 GHz设备选型研究何二朝,张慧丽,陈乐,等(4-58)

5G网络分流比提升方法研究 田桂宾(4-64)

无线云网络智能化研究与展望 刘珊,黄蓉,吴越,等(5-39)

UAV辅助NOMA-V2X通信网络性能的优化薛建彬,武清清,张海军(5-45)

5G+AR远程维修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方案探讨蒋佳苹,周莹,耿霏,等(5-50)

车路协同网络实现方案 史春磊,蔡超,邱佳慧,等(6-41)

5G时期MIMO基站系统的电磁辐射安全设计许锐,吴炯翔,冯芒,等(6-47)

电力业务与公网5G匹配模式及合作建设苏俊浩,刘晗,王玉东,等(6-51)

面向数字化运营的无线网络容量动态调配研究与应用曾进,尹劲松,吕本勇(6-58)

合成孔径雷达与地面业务干扰共存仿真方法研究刘吉凤,周瑶,李福昌(9-33)

5G高密重载场景ToB/ToC组网策略研究王蕾,曾伟,宋扬,等(9-39)

5G毫米波室内单站定位技术研究李红霞,杨洁艳,苏成双(9-46)

900 MHz低频网重耕策略研究 杨定楚,李展,詹伟(9-53)

5G NTN定时提前调整策略分析叶向阳,单单,韩春娜,等(9-58)

5G NTN随机接入过程分析 于江涛,王森,张建国(10-40)

5G XR业务标准化技术及演进研究董旭菲,高帅,李培,等(10-45)

基于众筹模式的5G网络评估与优化孟炜谱,刘旭东,苗二龙,等(10-50)

基于特征降维的在线序列学习机算法在室内动态定位中的应用李园,苏胜君,施伟斌(10-54)

5G uRLLC应用场景分级及解决方案研究龙青良,李展,李一(11-28)

基于信道图谱的5G+北斗融合定位方法张千坤,陈任翔,曾炜,等(11-33)

基于量子密钥的移动终端保密通信方案研究李路曼,旷炜,侯玉华,等(11-40)

基于无线技术的VoNR网络感知提升研究李耀斌,王杉杉,李岩岩(11-44)

5G 有源室分共享可行性研究 侯彦庄,陈小奎,吕正春(11-49)

6G网络节能技术研究 吕婷,张涛,曹亘,等(12-50)

高铁多场景5G网络规划和性能验证王佐,曾伟,李长长,等(12-56)

JAVACARD SIM内存管理方法优化研究黄健文,黄健,蔡秋艳,等(12-63)

电信传输

雷击OPGW光缆对电力100G OTN系统影响分析解文明,李永嫚,张艳(1-59)

运营商家庭宽带网络数字化转型与运营研究 翟颖奇(1-64)

面向F5G的光接入网智能规划应用研究李奥,韩赛,王光全,等(2-70)

全光传送网业务节点设备可靠性探究王永超,刘乘龙,张传熙,等(4-76)

智能FTTR业务应用创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谭明,王九九,马永亮,等(10-74)

基于Autoformer AI架构的SD-OTN专线流量预测模型骆益民(10-79)

OTN-CPE 多厂商互通应用探讨 臧寅,尹祖新,王丽琼(10-84)

SPN接入层搭建相关问题研究 林炎,吴辰(11-83)

面向下一代骨干光传送的400G技术及应用研究闫飞(12-67)

互联网骨干网省际节点裂变下OTN干线传送网组网研究陈常梅,孙磊,朱文安,等(12-73)

核心网

云化核心网故障场景化处置及系统实现探讨王勇,苗杰,汤林超,等(4-70)

空天地海一体化协同路由方案研究刘丹丹,朱斌,胡悦,等(5-56)

5G核心网网络健壮性增强方案研究张欣,朱晓林,滕佳欣,等(5-64)

5G煤矿专网方案研究 王帅,陈丹,肖羽(5-71)

通过端到端流控有效防护信令风暴的方案研究尹永鑫,关威,张欣,等(5-77)

网络云三层解耦架构研究及5GC实践应用 张磊(5-83)

一种基于TDOA二次加权的QWLS定位算法刘西西,王哲,张千坤,等(9-63)

基于溯源的5G SA VoWiFi解决方案研究张芳,庄恒全,李虓江,等(9-69)

5G 新通信能力平台架构设计 张晶晶,乔治,李雪欣(10-59)

5G网络边缘UPF自动化部署问题研究宋阿芳,周辉,于培华,等(10-65)

云通信服务垃圾信息问题治理研究 姚晓天,熊惟楚(10-70)

综合

融合型智能电力模组在数据中心的应用分析钟永新,陈邦稳,姜晓君,等(1-71)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大数据产业园区研究王宇,吴江风,贺晓(1-77)

双碳目标下数据中心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补冷系统分析与应用 景淼,何健(1-83)

数据中心水蓄冷削峰填谷应用研究陆翔,王占军,侯艳亮,等(1-88)

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数据中心建筑设计探究张琪,吴礼杨(2-74)

通信局房后备动力系统优化研究郑媛媛,陈聪慧,王芳,等(2-79)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台风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 李成(2-85)

基于ERNIE序列标注的地址分级模型应用高有利,刘贤松(2-89)

“双碳”目标下绿色低碳通信网络建设思考与实践 姚利民,乔月强,杨锐,等(4-81)

CFG桩复合地基在数据中心结构设计中应用分析卢振永,禹光,关磊,等(4-86)

分布式光伏电站经济性指标优化分析 孙和通(6-73)

数据中心园区实现超高出柜率的设计研究王峰,丁斌,李果(6-80)

ICT机房基础设施监控系统互联关键问题研究邢殿辉,李向东,管振强,等(6-85)

通信工程电力电缆施工问题的探讨刘皞,张鹏,李书森,等(6-89)

电信运营商数据架构设计方法初探王爽,潘思宇,裴培,等(9-84)

运营商5G通话业务价值经营研究张春艳,郭玉华,孟祥龙,等(10-89)

双千兆固移协同创新及应用实践 邓玲(12-84)

技术前沿

3GPP R17 NR QoE标准进展及演进技术研究李培,曹亘,董旭菲,等(3-1)

5G 高低频协同上行增强技术研究 龙青良,田元兵,李菲(3-6)

5G RedCap关键技术研究 王璐璐,曹亘,韩潇,等(3-10)

网络部署

5G国际漫游网络架构解析及部署方案研究许元波,刘为(3-15)

5G海面覆盖立体组网方案研究徐永杰,吴玉华,李思聪(3-22)

基于5G专网的跨域漫游分流技术研究李雯雯,蔡庆宇,赵元,等(3-27)

5G NR系统室内场景部署的TDD非同步干扰研究牛憶莹,周瑶,宿娟(3-35)

网络优化

基于用户体验速率的5G无线网容量指标阈值研究宋磊,郑志刚,胡磊,等(3-40)

5G NR PDCCH资源容量优化探讨 徐波,庞启文,钟孟杰(3-44)

基于数字化运营的5G效能提升研究何明,许建新,袁鹏,等(3-51)

5G 近端上行时域干扰分析及解决方案研究梁景舒,吴钟德,邱斌,等(3-58)

4G/5G共模协同权值优化方法的研究 张霙(3-63)

行业应用

5G uRLLC在配电网场景的应用方案 包琅允,康孝(3-67)

5G专网与多卫星系统协同在应急领域的应用胡悦,高功应,朱斌,等(3-72)

基于5G的MEC应用部署研究和政务园区实践涂灿,王琛,吴志伟(3-76)

政务外网双网双域5G 专网架构研究 蔡明兴(3-83)

5G政务专网解决方案研究 蔡子华,陈丰,郭春旭,等(3-88)

数据通信

面向边缘智能的移动算力网络关键技术研究郑远鹏,张天魁,庞博,等(5-88)

运营商广域网络简化演进方案分析张桂玉,钟志刚,许鹏,等(6-62)

本地政企专线业务创新产品平台建设探讨向军,由志远,陈姝伊(6-67)

5G网络信令流量安全监测研究郑涛,谢泽铖,张曼君,等(9-75)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版权服务平台应用方案的研究田芳,白鑫(9-79)

MEC边缘云能力开放研究与实践袁健,徐舒,龙湛,等(11-55)

运营商网络向SRv6技术演进的方案研究张桂玉,刘博文,马季春,等(11-62)

基于SDN的SRv6技术在骨干网中的应用研究吴亚彬,白露莹,李思琦,等(11-67)

基于大数据模型的运营商营销资源配置研究林敏,陈祥,廖娟(11-72)

功能服务链在城域网络中的应用方案研究孔艺诺,屠礼彪,宋盈(11-77)

计算机视觉

通信行业工程图纸智能识别与重构竹梦圆,张昀玮,杨泽昆(7-31)

通信行业天面类资源识别与三维重建 张昀玮,竹梦圆(7-37)

通信局房三维建模平台设计及应用刘晓明,齐少安,兰文辉(7-43)

基于图像分割及修复的数据生成 苏海军,薛任谦谦(7-49)

时间序列预测

基于领域知识内嵌的深度学习网络流量预测研究张必浪,张倩,杨予光,等(7-54)

基于趋势拟合法、平滑法和ARIMA模型的流量预测马政达(7-59)

基于迁移学习的在线铅酸蓄电池容量预测方法研究李国庆,杨泽昆,竹梦圆,等(7-65)

基于LightGBM的蓄电池容量预测方法研究杨泽昆,竹梦圆,周明千(7-70)

智能运维

企业知识图谱在通信行业的应用探索 张倩,李国庆(7-75)

基于AI能力的智能运维建设实践 李红霞,杨洁艳,肖琦(7-81)

基于时空特征融合和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告警压缩技术研究黄兵明,乔治,黄剑锋,等(7-87)

安全技术前沿

天地一体化网络安全使能技术研究王蕴实,张曼君,徐雷,等(8-1)

面向政企移动办公的信创云手机产品解决方案陈飔,李兴新,侯玉华(8-5)

基于SBOM 的软件安全治理实践 王戈,郭新海,刘安,等(8-9)

基于零信任理念的企业端到端安全解决方案研究蔺旋,李长连,徐宝辰,等(8-14)

基于应用运行时自保护的网络攻击溯源方法蓝鑫冲,郭新海,刘安,等(8-19)

面向云攻击的安全防护技术研究郑涛,郭新海,丁攀,等(8-24)

安全管理技术

全方位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研究王娜,王新,杨飞,等(8-29)

API 接口安全运营研究 韦峻峰,李耀文(8-33

安全服务编排

基于SRv6和流量负载的新型高防系统研究徐宝辰,余思阳,李长连,等(8-38)

面向安全场景的服务链技术研究和实践杨振东,陈善杰(8-42)

安全流量分析

基于DNS流量分析识别加密货币矿工的研究和实现周婧莹,黎宇,黄坤,等(8-48)

基于K-means聚类模型的加密流量识别方法程筱彪,张曼君(8-53)

安全风险评估

基于漏洞优先级技术的综合动态风险评估方案研究刘果,杨丽丽,戚大强,等(8-57)

基于欺骗防御技术的网络安全攻击检测与技术实现黄健(8-62)

企业安全防御体系的智能化有效性验证方案研究杨丽丽,刘果,戚大强,等(8-67)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的网络安全风险量化评估方法研究高贯银,曹京卫,余思阳,等(8-71)

5G网络安全

5G网络商密应用问题研究 张曼君,陆勰,姚戈,等(8-75)

5G MEC的网络安全研究 王凯,汪剑桥,卜寅(8-81)

5G邻近服务安全关键技术 姚戈,徐雷,张曼君(8-85)

运营维护

家用路由器端业匹配数字化诊断方法的探析邓煜,袁毓蔓(11-88)

基于“中台+应用”的5G网络故障处理中台化演进实践朱宏,邓程,宋文杰,等(12-78)

生成式AI与模型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通信行业的影响研究刘亮,张琛,杨学燕(7-1)

生成式AI赋能算网融合发展 孟利超,李晶晶(7-8)

通信行业语言大模型技术和应用研究刘贤松,陈凌,尹俊(7-14)

基于大模型实现因果推断的探讨贾琳琳,邓佳鑫,庞俊彪,等(7-20)

浅谈AIGC在通信设计领域的应用毛志伟,邢向晖,孙广生(7-25)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