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方龙纹石栏板的历史钩沉

2024-01-31 05:39闫霞
北京纪事 2024年2期
关键词:金朝栏板金陵

闫霞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五爪龙专为帝王所用,是皇权的重要象征。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展厅内,陈列着两方精美的青白石菱形石栏板,材质精良,洁白细腻,莹润如玉。左侧栏板雕刻行龙,线条卷曲自如,龙鳞刻画细致,显露出凌然不可侵犯的昂扬气势。右侧栏板雕刻奔跑的双龙,前龙回首,后龙前趋,洒脱矫健。衬地上的牡丹花卉叶片鲜活生动,花瓣层层叠加,与莲花纹结合,显得姿态饱满,雍容华贵。上、左、右三面雕刻以牡丹花纹为母体的缠枝宝相花纹,底边镌刻回纹图案。

在精品荟萃的展厅中,小小的石栏板看似平平无奇,实则非同凡响,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睿陵神道石刻遗存,比明十三陵的神道石刻还要早200多年。

年代最早规模最大,

帝陵却“烟消”

中国封建社会一向强调“以孝治天下”,从庙堂到民间对祖先陵墓的选址、建造、维护等都高度重视,作为掌握绝对权力的皇帝更是如此,轻易不会出现迁陵、毁陵的情况,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睿陵却是一个例外。

金陵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皇陵,位于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镇,是金代皇帝和宗室诸王的陵寝,也是北京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群。金陵规模相当庞大,主要分布在大房山东麓的九龙山、凤凰山、三盆山鹿门峪(十字寺沟)——长沟峪一带。金代帝王陵寝原在东北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市),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于燕(今北京),改称中都。为了保证迁都的效果,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同时也是为了增强和体现自己皇位来源的合法性,海陵王决定将原在黑龙江阿城的祖陵迁至北京。他派司天台的官员在京寻找风水宝地,最终选在北京西南的房山一带。1155年,完颜亮下令建金陵仅两个月,便派人去迁移阿骨打、吴乞买等人的灵柩。

金陵共建有17座帝陵,金立国前的始祖以下十帝均迁葬于此,追封的四帝中有三位也葬于该陵。建成后的金皇陵气势恢宏、蔚为壮观,面积达60平方千米,比现存已知世界最大的帝陵墓葬群明十三陵还要大上20平方千米。金太祖睿陵,就坐落在九龙山主脉与“影壁山”凹陷处的罗盘子午线上。

金朝灭亡后,元朝善待房山金陵,在明天启之前,金陵一直保存较好。明朝末期,女真后裔满族如其先辈一样迅速勃兴,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明军连吃败仗。天启帝朱由校惑于风水之说,认为是女真人的祖陵王气太盛,于是寻求破解之法。天启元年(1621年)罢金陵祭祀,天启二年、天启三年两次大举毁陵墓,将山脉的“龙头”削去一半,龙脉的“咽喉”挖深洞,填满鹅卵石以断龙脉。天启帝还下令掘地宫,并建多座关帝庙以厌镇之,使金陵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清军入关后,为昭示自己政权来源的承繼性和合法性,清廷对前朝皇陵重新修缮、保护和祭祀。顺治三年(1646年),第一次修复金太祖、世宗二陵。乾隆十六年(1751年),再次修缮金太祖、世宗陵。清末民初,兵连祸结,金太祖、世宗的睿陵、兴陵被掘盗,再次遭到破坏。

1986年开始,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文物工作者在房山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两座石椁墓、一处碑亭遗址、一个砖窑及大批汉白玉雕花石条、金代龙纺玄妙琉璃瓦、滴水和其他古代建筑构件。金睿陵神道两旁的石栏板,有两方被收藏至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2001年,文物部门对睿陵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阿骨打墓内只余头骨,并没有别的陪葬品。

如狂飙突进,

崛起于白山黑水

12世纪末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是兴起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共传十帝,享国一百二十年。

完颜阿骨打(1068—1123年)亦称完颜旻,金朝的创建者,史称金太祖。天庆五年正月初一,阿骨打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之白城)称帝建国。1123年,金太祖去世,其弟吴乞买继位,即金太宗。金太宗继续讨伐大同一带的辽军,1125年,辽天祚帝被俘,辽朝灭亡。而早前脱离天祚帝的耶律大石西行建立西辽。金灭辽后,于1125年十月、1126年八月两次出兵攻宋,攻破东京掳徽、钦二帝及后妃、太子等数千人,将府库洗劫一空北去,北宋灭亡。徽宗九子康王赵构于1127年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1138年,宋室迁都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经过金和南宋几场激烈残酷的战争,1141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南宋放弃淮河以北地区,双方以东至淮河、西至大散关为界休战言和。此后,金国几度南下都未能消灭南宋,南宋数次北伐也无功而返,双方逐渐形成对峙局面。

从尚武到不武,兴衰的舞台

长期以来,处在长城以南的中原汉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一直领先于周边民族,其间虽然也有五胡乱华,但最后的结果多是少数民族汉化而融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族中。金是这样,它之前的辽和以及其后的元、清亦是如此。汉化在政治上集中表现为金陆续继承了辽的汉官制度和唐代以来中原王朝的三省六部制。“太祖入燕,始用辽南、北面官僚制度”,即同时奉行女真旧制和辽国汉制的双重体制。

女真汉化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统治重心的汉地化或汉地本位。辽始终坚持草原本位,而金在海陵王时就已确立了汉地本位。海陵王称帝后不久,即废罢行台尚书省,次年四月“诏迁都燕京”,同时派人扩建燕京旧城,营建宫室。贞元元年(1153年)三月,金正式迁都燕京,并改燕京为中都。为了彻底铲除保守势力的根据地,海陵王采取了非常决绝的措施:“命会宁府毁旧宫殿、诸大族第宅及储庆寺,仍夷其址而耕种之。”如此坚决的态度,恐怕只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可以相比。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金太祖阿骨打的陵寝才从天寒地冻的东北搬到了北京。

猛安谋克制度是金的立国之本,其盛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猛安谋克的盛衰,后期的猛安谋克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这对金的败亡是致命的、根本性的。金朝以兵立国,女真人从尚武到不武的转变,给金朝的国运兴衰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借用一句元人的话来说,就是“金以兵得国,亦以兵失国”。

金朝被蒙古和南宋夹击灭亡后,它的皇室成员遭到了胜利者的血腥杀戮和残酷报复,其惨烈程度堪比其先祖对待北宋被掳掠皇室的待遇。随着金朝的覆灭,作为一个整体的女真民族也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的中央,等它作为一个民族再次站到聚光灯下时,又要等上四百年时间了。

猜你喜欢
金朝栏板金陵
基于日照辐射的施工期间混凝土外栏板温度作用效应分析与施工质量控制
地球日来金陵石化打卡
新区300m2烧结厂台车栏板改造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金朝酋邦社会形态下勃极烈官制始末
普通碰撞事故为何造成重大伤亡事故调查揭开真相
试析渤海世族家族与金朝皇权统治
金朝与西夏盗窃法比较研究
金朝铜钱货币流通贮藏形态管窥
自卸车后栏板自动翻转机构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