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龙戏全攻略

2024-01-31 05:39张永和
北京纪事 2024年2期
关键词:青龙京剧

张永和

龙在中国人民传统记忆中是吉祥的象征,尊贵的象征。古时,无论是宫内还是宫外,皇家还是民间,春节期间常常要唱一些带“龙”字的应节戏,以示庆贺这一年祥瑞的到来。那么带龙字的京剧剧目有多少呢?太多了,文的武的,以唱为主的,以做当先的,大概有四五十出之多,是生肖戏中剧目最多的,其中大部分剧还在今天的京剧舞台上传唱不衰。

以人喻龙

在中国古代,龙是君权的象征,常常宣传皇帝是真龙天子,皇宫内的娘娘,是凤凰转世。所以在京剧中,常常把出现君王或皇妃的剧目,标为龙凤的名字,除了写他们的爱情,也兼及军国大事。其中最有名并经常在京剧舞台上演出的剧目有:《龙凤呈祥》《龙凤阁》(又名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游龙戏凤》等。这些剧目都是经常上演的熟戏,观众们耳熟能详,因而咱就不在这里过多着墨。

《龙虎斗》,讲作为天子的赵宋皇帝赵匡胤,和替父报仇的虎将呼延赞交战,赵匡胤被打下马来现出龙形,于是呼延赞降服的故事。这出戏两个主演赵匡胤和呼延赞,都要唱[唢呐二黄],用唢呐伴奏,调门高亢,没有好嗓子是应付不下来的,所以这出戏基本上少见于舞台上了。

《双龙会》,这是北宋杨家将的故事。 宋相潘洪私通辽王萧天庆,设计宋太祖赵光义至幽州五台山进香,辽国众多军马突至,宋君臣被困,辽设双龙会,邀赵光义赴会议和,席间暗伏重兵。宋大将杨继业派大郎延平假扮赵帝光义,其他儿郎随行保护,席间辽王咄咄逼人,延平先发制人,以袖箭射死辽王。辽国伏兵四起,大郎延平、二郎延安、三郎延定皆战死。四郎延辉、八郎延顺被擒,独五郎延德、六郎延昭、七郎延嗣突出重围。此剧又名《金沙滩》。该剧因有宋太宗和辽天庆王两个皇帝出现,故名《双龙会》,是一出文武带打的好戏。后来此剧以武净杨延嗣奋勇厮杀为主,又成为一出武净应工的佳剧,京剧舞台上还时常贴演。

以物代龙

器物中有龙之名,且均贵重稀罕和龙有关系的剧目有很多。《青龙棍》中宋将杨六郎延昭之子杨宗保,被辽国元帅韩昌擒去。三关众将都战不过韩昌,宋将孟良回天波府向佘太君搬兵求救。这时,杨府有一个 武艺高强的烧火丫头叫杨排风,她在灶房烧火时,发现了一条青龙,用她万夫不挡的武艺,降服了这条青龙,并使青龙变成了一条青龙棍。后来她就手持这条宝棍,来到三关,比武艺时,不仅打败了三关最有名的上将孟良和焦赞,并且不费吹灰之力,将韩昌打得大败并救出了杨宗保。

《降龙木》又名《穆柯寨》,是舞台上经常上演的一出上佳的刀马旦戏。宋辽两国交战,辽国萧太后摆下天门大阵,只有山东穆柯寨珍藏的宝物降龙木,才能破阵,于是引出穆桂英和杨宗保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昔日19岁的梅兰芳大师 首次赴上海,最后就是以这出《穆柯寨》一炮而红,从此奠定了梅大师作为旦角领军的地位。

《串龙珠》是四大须生之首的马连良根据晋剧艺术家丁果仙的拿手戏改编的一出好戏。元末徐州州官徐达目睹元朝坐镇,当地统治者完颜龙父子残害荼毒百姓,“串龙珠”是一个百姓家传宝物,为救亲戚反而引来诸多人的杀身大祸,州官徐达没有别的办法,只有起义造反,领导群眾杀死了残暴的元朝统治者。这是一出唱念打并重的马派名剧。

《打龙袍》是一出老少咸知的花脸老旦合作戏。宋真宗时,陈州放粮归来的清官包拯,路遇昔日被迫害逃生的真宗母亲李皇后,勘明无误以后,带回朝廷,又乘元宵节巧办花灯,将皇上的身世在老太监陈琳的帮助下,讲得明明白白,真宗认下了自己的生身母,惩戒了陷害自己母亲的坏人。这时李太后也要求包拯责罚善恶不分、抛弃母亲二十载的真宗皇帝,但包拯怎么敢责打皇帝呢?可又要给李太后台阶儿下,聪明的包拯便令皇帝脱下龙袍,“包拯打龙袍,犹如臣打君”!显然这个龙袍能够代表皇帝是非常贵重的。

《三盗九龙杯》是一出非常有看点的武丑戏。情节曲折,悬念重生,而且这个“三盗”都是发生在北京,所以每一贴演必有大量的首都观众来捧场。

地名有龙

《绝龙岭》和《青龙关》都是根据巜封神演义》改编,近来少见于舞台的武净戏。《绝龙岭》,写殷朝闻太师闻仲兵伐西岐周国,被姜子牙等杀败,闻仲突围而出,姜子牙于途中设伏,闻仲中伏,在绝龙岭战死。头些年,大连京剧团文武净名演员杨赤,以该剧拿手,闻仲战死前,从三张高桌(象征绝龙岭上),穿厚底靴翻下,牢牢立在舞台上,展示出他惊人的武功。

《青龙关》是讲我们常说的哼哈二将故事。周将黄飞虎奉命攻打殷纣的“青龙关”,守将邱引出战被黄飞虎之子黄天祥战败,纣将陈奇能从口中哈出黄光伤人。邓九公、黄天祥均遭擒被杀,周将郑伦押粮至,单挑陈奇,二人交战,郑伦善从鼻中哼出白光制胜,两人一啍一哈,棋逢对手,互无胜负,后周将哪吒、土行孙出战,杀死陈奇,邱引逃走,姜子牙夺取青龙关。这出戏已经绝响舞台了。只是当年在上海海派的连台本戏《封神榜》出现过。如今在电视剧里或动画片里,利用科技手段,黄光和白气互相交锋,也颇具观赏性。

《龙潭鲍骆》是一出极有名的武戏,龙潭是地名,鲍指绿林英雄鲍赐安,骆指官宦人家骆宏勋。内容倒很简洁,讲唐武则天时代,鲍骆两家联合各地水陆绿林英雄杀贪官除恶霸事,本于小说《绿牡丹》。该剧集中了武生、武净、武旦、武丑、众武行,行当极为齐全,激烈武打、各种翻腾跌扑,应有尽有。过去的以演武戏为主的武戏班,都要演这出大武戏,以飱爱看武戏的观众。

《打龙棚》倒是时不时还有演员上演。这个戏讲五代时后周君主柴荣与拜把弟兄郑恩对待又是功臣又是杀父仇人的高怀德的不同态度,郑恩要柴荣论功行赏 ,柴荣定要为父报仇,不赦免高怀德之罪,郑恩怒打龙棚,迫使柴王赦免了高怀德并且封官。这出戏虽然与史无具,但剧中几个人物都非常有个性,特别是由架子花应工的郑恩,粗鲁耿直,性格外化,是当年架子花脸艺术家郝寿臣的名剧。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的鸣华京剧团,梁益鸣和张宝华重新整理改编演出了这出《打龙棚》,获得内外界一致的好评。

《乌龙冈》又是一出好武丑戏,又名《徐良出世》。此剧取材于评书《小五义》。写徐良去襄阳谒父。途中住宿乌龙冈飞贼高谢的黑店之内,高谢害人不成,反被徐良在店中相遇的白芸生、艾虎等杀得大败,徐良获得大环宝刀,五义结拜,高谢逃走,徐良等火焚黑店,为一方除害。这出戏是武丑泰斗叶盛章、张春华师生的拿手杰作,不但武打翻跌,惊险百出,叶盛章、张春华扮演的徐良,一口宝刀独战群贼,刀光闪烁,快捷无比。徐良还要“倒口”,说一口的山西话,风趣幽默,引人笑不可支,非常受观众欢迎。

《乌龙院》也称《坐楼杀惜》,南方的周信芳,北方的马连良,扮演的宋江各有千秋,是一出很常见的做工戏。

《九龙山》又名《镇潭州》,一出充满爱国情怀的好戏。演抗金的岳飞,收服占二龙山为王的杨家将后代杨再兴而成为抗金悍将的故事。这是当年京剧鼻祖程长庚和小生耆宿徐小香的撒手锏,文武兼备、唱做并重。前些天,北京京剧院的著名武生王树青和小生名家夏凯,还恢复了这出佳剧。

众龙并峙

《锁五龙》,是当下经常上演的铜锤花脸戏,演唐李世民斩杀单雄信的故事。所谓五龙,除单雄信外,其他几龙指罗成擒住的窦建德、王世充、李子通等王。为裘派花脸的拿手戏。

《五龙斗》是一出久不演出的武戏。五代时,后来都当过皇帝的李克用、李嗣源、石敬瑭等五王合力战败悍将王彥章并迫使其自杀。

《玉龙馆》又名《遇龙封官》,是著名马派名剧《胭脂宝褶》中的一折。讲明代永乐皇帝朱棣出宫微服私访,在酒馆中遇到读书的书生白简,唤出面试,才艺俱佳。白简又献姻脂褶,被朱棣封为招宝状元。马连良在此剧中,前饰永乐帝,后饰《失印救火》一折中的老衙役白怀。此剧以念白和做工为主,为马连良所长,同时塑造的白怀又个性突出,鲜明感人,所以这出戏成为马派的名劇。

《卧龙吊孝》,是演三国时,东吴主帅周瑜英年早逝,道号卧龙的诸葛亮,去往柴桑吊孝,十分悲痛他失去了一个可合作抗曹的好帮手,是言派老生的拿手好戏。

《闹龙宫》是指刚刚出世的孙悟空,到龙宫去借兵器,巧得如意金箍棒之事。该剧孙悟空巧耍各种兵器,幽默风趣,很有观众缘。

《龙女牧羊》,又名《柳毅传书》,唐、元、清都有关于此传说的戏曲文本传世。改成京剧的前有尚小云,后有中国京剧院四团的杨秋玲、夏永帛等,是一出唱念做俱佳的好戏。

《龙潭燕》是一出神话戏,演龙潭燕奋力斩杀孽龙,解救乡亲的故事,由小白玉艳扮演龙潭燕,其中武打极为精彩,尤其“出手”,绝技频出,是一出当时传演很广的武戏。

《龙江颂》根据话剧改编,是讲龙江群众抗旱的故事,由著名旦角艺术家李炳淑扮演江水英,唱腔优美并有力度,是当时很有影响的一出现代戏。

《画龙点睛》是新编戏中极成功的一出戏,写唐太宗惩治贪污腐败,整饬吏治。为当年张学津、闫桂祥的好戏。

这么多的龙字戏,说明了京剧确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桂冠,这些剧目充分展现了民族文化、京剧文化、龙文化和俗文化的深厚渊博、丰富多彩。它既有有关国家大事、经济、军事及文化等一系列的阐述、展现,同时也表现了人性对行侠仗义、惩恶扬善的追求,以及和自然的斗争及融合。所以龙的剧目不但好看好听还好玩,这些充满正能量的好戏,还给人带来了认知和审美的巨大享受。

猜你喜欢
青龙京剧
宁夏青龙管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宁夏青龙管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京剧表演开始了
关于京剧穿越历史传唱不息的思考
少林功夫拳(三)
小青龙说“角”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青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