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画家笔下的龙

2024-01-31 05:39顺利
北京纪事 2024年2期
关键词:画龙齐白石画家

龙变成我们如今看见的样子,历代画家们可是出了不少力啊!三国曹不兴、东晋顾恺之、南北朝张僧繇、唐代冯少正、吴道子,五代董羽、北宋松所、南宋法常、陈容,清代周璕、近现代齐白石、房毅、徐悲鸿……

古代画家笔中的龙

有关龙的形象,“汉唐时多呈兽形,宋以后渐变为蛇形”。在绘画中,龙的形象是古老图腾拼凑出来的产物,并没有人真正见过,画家们只好在创作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三国时著名画家曹不兴被称为“佛画之祖”。曹不兴的动物画,栩栩如生。特别是他画的龙,仿若腾云驾雾一般。

据许嵩《吴录》载,曹不兴在当时以画技名列民间八绝之一。他来受聘于孙权,成了一名宫廷画家。为讨好孙权家族,画了幅《青溪见赤龙出水图》,画上标明送给当时只有三岁的孙权之孙孙皓。陆探微在府中见到此轴,尝试将它放置水上,顿时“应时蓄水成雾,累日滂霈”,还真像一条真龙呢!这段轶事说明龙画技法在当时已日臻完善。

曹不兴画过各种各样的龙,他曾描绘说:“龙头样四卷四头,清溪侧坐赤龙盘赤龙图二卷。”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他所绘作品却无一流传至今。

东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顾恺之也擅长画龙。他的著名画作《洛神赋图》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

《洛神赋图》中,洛神端坐于云车之上,回首顾盼。座前立一神女充当驾手,云车之前有六龙并驾齐驱拉车奔行云中;另有一龙从水中跃起,奋爪升腾,颇有气势。图中之龙皆头部略短,双角细长微曲,蛇颈兽躯,形态驯良温顺、充满稚气。

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记载,南北朝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了四条白龙,形态逼真,画完后,却不给龙点眼睛,说点了眼睛龙就会飞走。众人不信,非让他点。结果,画完眼睛的两条龙飞天而去。从此,张僧繇声名大噪,“画龙点睛”的成语亦流传至今。

唐朝冯邵正,一作冯绍政善画鹰鹘鸡雉鹤,尽其形态,尤善画龙,有降云蓄雨之感。唐开元中,关辅大旱,京师缺雨尤甚。少府监冯邵正提早在某殿西壁画一素龙,然后再令四壁各画一龙,只见得“奇状蜿蜒,如欲振跃,绘事未半,若风云随笔而生”。皇帝与众官“于壁下观之,麟甲皆湿。设色未终,有白气若帘芜间出,入池中,波涛汹涌,雷电随起……不终日而甘露遍于畿内!”从此,画龙致雨的故事成了统治者津津乐道的惠民神话。

据《宣和画谱》记载, 唐代著名画家、画圣吴道子是一位擅长画龙的高手。“道子画龙,则麟甲飞动,每天雨则烟雾生。”《酉阳杂俎》续集也记载道:“(长安)西中三门里南门,吴生画龙及刷天王须,笔迹如铁,有执炉天女,窃眸欲语。”可见其画龙的熟练程度。

五代南唐画家董羽善画鱼龙海水,并喜在禹门、砥柱上画乘风破浪,惊协怒涛里逆游的鱼龙,能尽鱼龙超忽万变的形状。董羽在金陵清凉寺画的《海水图》上有李煜八分书题字,萧远草书题名,人称“三绝”。曾画水于玉堂(学士院)北壁。波澜汹涌,远看似临烟江绝岛之地。时有“笔法神化,精工第一”之称。

清代画家周璕以画龙闻名,他画的龙翻腾在云雾里,几至百转,远处浅近处深,隐隐隆隆,非常好看。周璕有多幅作品传世,他的《墨龙图》藏于南京博物院。

宋代陈容:画龙祖师爷

由于“南渡偏安”后人们的思想渐趋自由活跃,宋代一些知识分子乃至士大夫的民族忧患意识日趋强烈,因此人们自然而然地以中华民族的象征——龙之形象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并以龙之非凡的气势和神行变化无常,来寓示自己远大的理想和精神追求。此时开始出现真正的画龙“专业户”。南宋的陈容、法常都是画龙名家。其中,陈容最为知名。

北宋松所的《墨龙图》画法,与南宋画家陈容所画的龙大同小异。徐邦达先生曾经拿了陈容的资料深入比较研究,得出松所的《神龙图》线条比南宋画更为坚凝朴厚,更富立体感,是北宋典型的中轴心构图。画中龙兽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赋有灵气力量与生命,而四周汹涌澎湃的大浪更衬托出龙兽的朝气蓬勃。形与神的意趣,使得整幅畫大气磅礴,霸气连连。

南宋著名画家陈容诗文豪壮,尤善画龙,变化欲活。乾隆帝曾经收藏过陈容《九龙图》《六龙图》《霖雨图》等等,这大概也是陈容画的帝王龙的形象息息相关吧。

龙并不是一种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的生物,而是一种存在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关于龙的具体形象,一直以来人们也没有一个定论。为了表现出龙的形态万千、变化无常,陈容往往会使用水墨作画。他并不会将一整条龙都画下,而是将龙置身于崇山云雾之中,烘托出它若隐若现、神秘缥缈的形象。

据传陈容画龙前,总会吩咐家人抬来两坛青红酒,置放在画室中央,然后反拴上门。他还让家人在门外铁环上拴条粗铁链。这样他便心安理得地倚在躺椅上,一碗接一碗喝青红酒。下酒菜是一盘永泰李干。他喝一碗酒,嚼一粒李干。两坛青红酒喝完,李干也嚼光了。

陈容喝得酩酊大醉,辨不清东西南北,才从躺椅上站起来,脱下戴在头上的头巾濡抹墨汁,嘴里连声狂嚷:“醉乎哉?不醉也!”言毕,他两手举着头巾在纸上任意挥洒,之后将头巾捏成一团猛喊:“去也!”将头巾掷在空酒坛内,这才举起细笔稍稍涂抹几下,一条龙便跃然纸上。

就陈容《六龙图》中的六条形态各异的龙的形象来看,穿梭在云气间的龙更加的立体,浑身没有毛发,相对比较肥硕,爪子是四指分开的形状,尾巴还是蛇的形状,而且这些龙的形象甚至有一点点可爱和老态龙钟的感觉,这和清代那种张牙舞爪且凶悍的龙的形象是不同的,陈容画作的龙的形象也是宋代典型的龙的创作形象。

也是从宋代开始,从陈容之后,龙的基本形象算是确定下来了,后世多是在陈容的基础上进行演绎,比如我们今天看到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哪吒闹海》中龙的形象,东海龙王的形象也应是从陈容这里来的。

陈容《六龙图》代表了南宋时期画龙的最高水平,在中国绘画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画家陈容以其独特的“吼书”的创作手法,以及鲜有人能及的“腾云驾雾”的本领,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画龙祖师爷。

2017年3月15号晚,纽约佳士得“宗器宝绘——藤田美术馆藏中国古代艺术珍品”专场(被业界称为真正的百年不遇的国宝专场)上,一件被这个行业内诸多资深人士评价“创造中国艺术品新世界记录”的南宋陈容《六龙图》,以120万~180万美元的不菲估价上拍,最终以4350万美元落槌,约合人民币超3亿元,堪称史上最贵的“龙”。

陈容《六龙图》画幅纵440.7厘米,横34.3厘米,书法尺幅纵83厘米,横35.1厘米。

在陈容《六龙图》长卷这幅传世佳作中,共钤有50余方印章以及题字。其中,画家陈容本人自题古诗一首,且在文尾处留下了“所翁”一印,是为陈容号。

近现代画家的龙

中国近代龙画大师房毅,擅长山水、松石、蔬果花卉,尤擅墨龙和画虎,令人叹绝,名噪国内。《房毅墨龙图轴》是房毅在1933年创作的一幅墨笔画。画中所見两条墨龙遥相呼应,周围浓云翻滚,墨龙于云中若隐若现,尽展飞龙在天的气势。两龙昂首瞋目,张牙舞爪,极其威武雄奇。落款“癸酉初夏虎卿房毅作”,钤白文“房毅”、朱文“虎卿”方印。

中国近代书画大师、书法篆刻家齐白石先生画的龙却没有他的其他绘画作品出彩,因此不太受人瞩目。这幅龙其实是被齐白石画在了画中的花瓶上的,乍一看上去还以为是一只鲶鱼,因为这个龙的头就是鲶鱼的头。

正是因为看着既不像龙也不像鱼,所以很多人都对此没有多大兴趣,但是在2011年的一场拍卖会上,齐白石先生这幅画却是以1200万的天价成功拍卖,成为当场拍卖会上价格最高的作品。许多人都不明白,齐白石先生这幅画这么大的败笔,还能够卖到这么高的价格呢?对此,有专家给出了回答。首先这条龙在花瓶上并不是主角,而是这幅画下方的两只寿桃。这两只寿桃寓意着长寿,牡丹寓意富贵,所以整幅画都是以大富大贵长寿为主题的。

至于齐白石先生画的这条龙只不过是为寿桃多了一个点缀,表达祥和顺利的寓意。而且在画龙的细节上齐白石先生可谓下足了功夫,没有用金色作为底色,因为金色是真龙天子的象征,所以他选用了保守的蓝色,寓意平安吉祥。

其次,这幅祝寿图的绘画手法极为高超,是齐白石先生不可多得的佳作。这幅画是齐白石先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所作的,原先齐白石先生已经挂牌停止卖画,但是因为庆祝新中国的成立,迎接新生活才作下了这幅充满祝福和喜庆的《大富大贵亦寿考图》。所以,整个画作看起来很有条理,各自有各自的寓意,齐白石先生的这幅《大富大贵亦寿考图》能够被拍卖到这么高的价格是实至名归的。

中国近现代的绘画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所绘十二生肖《龙》,此画大部分表现的是乌云密布之景,以重墨和淡墨交相形成乌云的层次感,所用水墨手法非常精湛,画中龙身虚淡且只有龙头不见龙尾,给人一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之感,而龙口吐息更是应了神话传说中龙的形象。

参考文献:

《中国名画家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

《中国名画家全集古代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画龙齐白石画家
雨浥红蕖冉冉香
·齐白石
画龙小能手
左手右手一起抓
齐白石买假画
齐白石·书画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