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研究

2024-01-31 05:39蒋宁
山西教育·教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学业课程标准评估

蒋宁

评价的本质是对特定的行为做出理性的判断。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业评价就是按照课程标准及其要求,对教学组织的全过程,以及学生在此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进行积极的考察和评估,并以此为基础,为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依据,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传统的学业评价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中心开展的,这种评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仅很难发挥出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学业评估,其目的并不只是要反映出某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成果,而是要以一个合理的评估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获取数学知识与技巧的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学习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在这样的要求下,学习评估不应该只以一种评估标准和评估内容为主导,而要运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估,从而为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营造推进性的教育环境。按照此要求,与结果性评价相比,实施过程性学业评价,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过程性的学业评价方式更注重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学习态度、意识、情感等要素,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发展以及智力开发都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通过对学生实际学情及学生即时的学习状态变化的把握,以此为基础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样一种即时的学业评价方法,可以体现出学生当下的学习状况,教师再对各阶段的评价结果进行整合分析时,便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到他们思维发展的趋向。由此,可以给予学生更加客观、全面的学业评价,评价内容也就更有参考价值。

例如,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一课时,传统的学业评价方式可能是通过试卷或者练习题进行统一测试,这种单一性的评价方式,以及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也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采用一种过程性的学业评价方式,一方面对学生这一阶段的学习作一个小结,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24点”的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通过纸牌与四则运算的结合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也能够在活跃的游戏氛围下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系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则以主持人的身份对学生的游戏表现进行观察记录。最后,教师对游戏作出总结,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为学生设定不同层次的家庭作业,有针对性地辅助学生进行学习成绩的提升。家庭作业可以以闯关游戏的形式展开,而这也可以成为一种过程性的学业评估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练习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难点,将这些数据作为下次课程设计的参考。只有这种良性的循环,才能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有所得,从而提升学生数学学习信心。

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功能,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效果优劣情况的评价和判断,它更多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保证学生学习情况与课程标准达到一致性。所以,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将发展性学业评价方式贯彻下去,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与手段,遵循开放性与经验性原则,对学生的学业展开全面评价。首先,在纸笔测试的基础上,要运用一些创新性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展开多维度的评价,如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口试等。此外,在评价学生的同时,也要强化对教师的评价,可以采取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等多维度的评价,这样才能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其次,要保障发展性学业评估的落实,使学生在每一次评价之后都能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并感受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探索适合数学的学习方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小数加法和减法”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学习检测课堂,除了纸笔测试题目之外,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故事场景,让学生随机完成小数加减法的运算,以测试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情况。在测试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将纸笔测试的试卷顺序打乱,分别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互评,互评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可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最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表现写一句评语,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让学生养成自我总结的学习习惯。在课程结束前,教师对本节课作最后的总评,从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态度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并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同时,通过对课堂教学成果的评估,教师可以总结经验以实现教学评估方式的多元化。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呈现多样性的特征,为适应这一特点,学业评价方式也应该具有多维性,以确保学习评估与课程标准的和谐统一。在具体操作上,多维性的学业评价方式其重点是评估学生对数学学习价值的认识;评估学生是否懂得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等。对学生进行多维评估,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情况。在实践中,可以从学生的解题情况入手,對其进行评估,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全面性。

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可以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实际生活设置启发性的问题,比如:“教学楼在操场的哪个方向?”“教学楼距离哪个建筑物最近?”“能不能说一说学校附近有什么?”通过提出此类生活中的问题,观察学生的数学思维、合作学习方法以及能否自主构建数学模型、能否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等来进行学业评估。还可以进一步利用课后作业、课后问答、小组互评等评估方法,依据课程标准,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除此之外,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否与课程标准达成了一致性,教师还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做题、上课、写学习日志以及参加数学测试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以及学习态度展开评估。比如,在每一节课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预留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本节课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总结,明确哪些是新学到的知识,学到了哪些数学规律。教师则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日志和课后作业一起进行评改,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学习需求。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观察。依然以“确定位置”这一课为例。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个地图,提问:“AB两地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表示方法?”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则通过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学习能力等进行评估。

综上所述,学业评价是反映学生学习状况最为直观的方式,因为学习活动具有动态变化性,所以也要按照课程标准进行学业评估方法的优化。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来看待学习行为,使评价更有说服力。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说,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思维活跃度对学习效果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因此,要优化评价方式,加入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并注重评价结果的显示,既要发挥评价的教学参考功能,又要保持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以达到小学数学教育的要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赵丹)

猜你喜欢
学业课程标准评估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艰苦的学业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评估依据
35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