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往事

2024-01-31 05:39俞万林
北京纪事 2024年2期
关键词:竖杆走马灯合子

俞万林

每当春节即将到来时,我常常想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小时候过年的—些往事。

凭本买年货

那时家家都有本由商业部门发的“居民购货证”,凡是需要每月按量供应的副食品都凭证供应,购货证被老百姓俗称为“副食本”,拿本购物叫“写本”。买过年特别供应的年货更少不了带本,而且只能按定量买,记得凭本买的年货有每户半斤花生、三两瓜子、半斤块糖,花椒、大料、黄花、木耳各—小包,每包大约—两左右,还有每人二两粉丝、—斤鱼等。此外,还有凭购粮本供应的富强粉和凭节日专供票供应的香油。有本也不—定随时能买到,要等有货来,尤其是买鱼,主要是冻带鱼,—来货就排起大队,还不知买到买不到,能不能买到好带鱼?家庭主妇们什么时候把凭本凭票供应的年货都买到家,心里才算踏实。

做蒸食

在年前,家里往往要提前做好多蒸食,有点上红点的馒头,参杂了葱花的油盐花卷,用木模子扣出来的圆形的、桃形的白糖馅或豆沙馅的蒸饼,上面有好看的图形或福字,还有用小剪子剪出来的刺猬状或兔子状的豆包,用绿豆或红小豆安上眼睛,活灵活现,成为孩子们的最爱。待这些各式各样的蒸食—锅锅蒸好后,晾凉放进面袋,放在屋外,—直可以吃到正月十五。

贴吊钱儿

过年除了贴年画、贴福字、贴窗花外,天津人还讲究贴吊钱儿。我家刚从天津搬到北京后的头两年,还延续了这个地方风俗。吊钱儿是大红色长方形纸制成的,一般长为30厘米左右,宽20厘米左右。在边框的中心镂刻着吉祥的图案或“福”字,下边是“万事如意”“平安快乐”等祝福语,最下头刻的是金钱流苏,但不能把它贴住,必须让它迎风飘舞,以意喻向下“掉钱”的本意,十分好看。吊钱儿—般贴在门前檐下,也有贴在窗户框子上的,预示着新的一年中,财源会滚滚而来。吊钱儿一贴,过年的喜气增添不少。

包素饺子和烙合子

除夕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动手包饺子是一件重要的事。我们家除了包猪肉白菜馅饺子外,还会包一些素馅饺子,饺子馅里有白菜、粉丝、油条、香干、红粉皮和香菜,还要用酱豆腐调味,图的是在新的一年里“素素净净”,没有烦心事。每到初三,家里都要烙合子,合子上下两张皮,中间夹馅,我最爱吃的是母亲包的肉皮馅的合子,合子包好后,先在平锅上烙,再用油煎,吃起来真香。包合子的时候需要转着捏边,还可以捏成花边状,所以就有“初三的合子往家转”一说,取的就是“赚”的谐音,意喻往家里赚钱,大吉大利。

什锦火锅

我家年夜饭的重头戏往往是什锦火锅,看似—锅菜,却要提前两三天准备,先是炖肉、炖鸡块,再蒸好用猪肉、木耳做的丸子,把鱼切片熘好。吃的时候,在铜火锅里先放上白菜、粉丝和海带丝垫底,再把做好的肉块、鸡块、丸子和鱼片依次转圈码在上面,有时还会放豆泡或冻豆腐,最后浇上肉汤就行了。待炭火烧红,锅里的汤菜咕嘟起来就可以端上桌了。—家人围坐火锅旁,其乐融融,有盼来年生活更加红红火火之意。除了火锅,母亲还常会做两道喝酒时的凉菜,一道是激白菜,将白菜心根部竖切两刀后,放入烧开的花椒盐水中,浸泡几个小时,晾凉后切成小块码在盘中,浇上香油、酱油、醋就成了;另一道是炒酱花生,把剥了皮的花生与适量的酱黄瓜丁、肉丁、熏干丁、胡萝卜丁一起翻炒而成。

放“老头花”

吃完年夜饭就开始放花炮,除了小鞕、“二踢脚”外,记得在小院里还放过一种没有响儿的“花”,它是用胶泥制成的,有的像一座小铜钟,叫“大钟花”,有的塑成老寿星模样,我叫它“老头花”。泥胎中间是火药,上面有个小圆口,用一纸片粘贴住,放时把纸片揭开,用香头对着圆口点燃里面的火药,只见五彩缤纷的火花,冲天而起,由小而大,越喷越高,整个小院都被照亮,可以延续五、六分钟,最后又由大变小,很久才熄灭。—时间,噼噼啪啪的清脆的鞭炮聲和冲上天空的烟花交织在—起,小院里充满了浓厚的过节气氛。

玩“走马灯”

过年除了放花,我还记得玩过“走马灯”。燕京岁时记里说,走马灯,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走马灯”是个六边形的筒子,顶上有个伞状的风轮连着几个竖杆,竖杆上装饰孩子们最熟悉的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或是鸡、马、牛等各种动物,也有大人们喜欢的西厢红楼人物。当把灯下面的蜡烛点燃后,随着热气向上流动,风轮就转了起来,带动装在竖杆上的各种人物或动物全都绕着蜡烛动起来,从灯筒子上的白纸望去,如同一个旋转舞台,十分有趣。还有一种简单的圆形和椭圆形的提灯,物美价廉,有各种图案和造型,其中金鱼灯,最受老幼的欢迎,老人图它年年有余的吉利,孩子们就图它好看,玩得痛快。

到雍和宫看“打鬼”

雍和宫本为雍亲王胤祯的藩邸,乾隆九年(1744年)将其改为寺院,每年正月三十,都会举行重要的宗教活动“跳布扎”,即金刚驱魔神舞,京城百姓则称之为“打鬼”。参加表演的喇嘛僧人戴着藏传佛教具有象征意义的面具,装扮成神佛魔鬼,在鼓、镲、号等乐器的伴奏下,手执法器起舞,是驱除邪气、祈求吉祥的—种宗教仪式。在诵经之后,还会把供果发给信众和游人。当年,父母曾带我去看过“打鬼”,但我不知是什么意思,看着神头鬼脸还有点害怕,只在得到供果时,才高兴起来。

猜你喜欢
竖杆走马灯合子
双竖杆空腹桁架的刚度及经济性分析
开一家小店,找回童年
“塔莎小姐”:风雨共担才是爱情真谛
开一家小店,找回童年
宝鸡城的走马灯
神奇的走马灯
一种带有燃油细水雾灭火装置的电动自行车
走马灯
一种振动传感器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