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世清和大自然的 合作

2024-01-31 05:39许谋清
北京纪事 2024年2期
关键词:刘海粟

许谋清,晋江籍北京作家,一个经常去金色琉璃瓦屋顶的中国美术馆久站看画展的画痴。在《北京文学》发表处女作,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第一部小说集,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北京作协会员,中国作协会员。

书可以坐着看,戏剧电影坐着看,音乐也是坐着听。画特殊,要在展厅里站着看。油画,还要站远一点。久久站立,凝视,也是对艺术创作的敬意。

艾青诗云:

智慧的人站在水边,于是产生了桥。

洪世清站在海边,借天地时空,于是创作了崇武岩雕。

洪世清是谁?

洪世清,福建晋江人。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留校任教……后攻中国画,曾得黄宾虹、潘天寿、刘海粟诸家指点,尤致力于指画创作。1985年起,先后在浙江大鹿岛、福建崇武半岛创作大型岩雕两百余件。其岩雕以海生动物为题材,取法秦汉雄风,顺势布局,因石赋形,略施斤斧,人天同构,极见粗犷浑厚、苍莽奇崛之气象……

在野藤攀爬的崇武石头古城下,沙滩礁石,1200米。坡顶崖壁,有刘开渠题字“鱼龙窟”俯瞰全境。鱼、虾、蟹、玳瑁、海豚、龟,大大小小,或藏或露,散落各处。求神似,型在是与不是之间。最大的是海中的大石龟,长23米,宽15米,称“天下第一龟”,随潮水而浮沉。据说这一带时有人被海浪卷走,自从有大海龟在这里镇守,此类事件,没再发生。这有点儿戏说,由于“鱼龙窟”的出现,原来寂寞的海滩一时生机盎然。

《鱼龙窟》,一条条鱼,没有一条鱼是着意雕琢摆给人看,全都随了自然,让人在自然中去发现。或在岩石间,或在崖壁上,或潜入沙滩,或为石上石。朴拙天然,极少人工匠味。没强拗,得自天趣。洪世清说,三分之一取岩石天然态势,三分之一由人工雕琢,三分之一让时间去再创作。一个经常缩着身子闭着一只眼睛的老艺术家,把话说得这般惊世骇俗。斗胆说,这是大自然画龙,洪世清点睛。

假如只有岩雕,似乎也少了点什么,这里好就好在又有名家题字石刻和岩雕相映成趣。全是耄耋老人,朱屺瞻百又二岁,刘海粟九十八岁,邓白九十二岁,石伽九十一岁,钱君匋八十八岁。朱屺瞻的字迎面而来,“天趣”若带仙气。刘海粟“天风海涛”四个大字在开阔的石壁上横向展开,正是饱满老辣,百岁挂帅。钱、邓二老亦是仙风道骨,落拓大方。石伽悄然引退,“鱼龟戏水”淡入沙丛。这是众位老神仙在为洪大画家捧场。

中国石雕,秦汉粗犷苍劲,后不见来者,明清线条软化。千年梦醒,才有洪世清的崇武。洪世清认为,宋元的雕塑过于清秀,明清的雕塑过于轻巧,传统的石狮和龙柱艺术,严格说来是一种摆设和标志,很难称之为艺术品。恢复秦汉和盛唐的艺术气魄,在新一代新思维方面,大地岩雕或大海岩雕才可以突破。刘海粟给予极高评价,称其为“不朽之大地艺术”。西泠印社社长钱君匋题《鱼龙窟》:“白沙海涛,崇武奇礁,世清开凿,石窟拔高,鳞介为材,残缺美娇,贺画霍雕,唯此独豪。”

众石龟就是洪世清的得意之作,尤其是那只大海龟,就在“天风海涛”中向我们游来。

正当这个世界要给天才艺术家提供更大的舞台时,洪世清2008年病逝,他的“大地艺术”,有两大件未竟事业,令人唏嘘。一是故乡晋江,有多人陪他进行陆海考察,陆是铁灶山,那里裸露的山石很多,原来就有名人题字和佛像石雕,有几块立地石头是椭圆深刻,中间浮雕凸出来是观音立像。海是石圳和溜江海边的礁石,也是各具形态。另是2005年,美国有关方面邀请洪世清去美国西部海岸创作岩雕,洪世清专机考察美国海岸线,他发现有些石头像大象,他应该是有了某种灵感,打算2006年在波特兰开凿。遗憾的是2006年,因血栓住院不能成行,壮志未酬。

故乡晋江和美国西海岸这后两件比浙江大鹿岛,福建崇武半岛条件好多了,故乡的亲情不用说,晋江算是全国先富起来的地方。美国也考虑得很周到,还为他准备4个石工,洪世清不会说英语,他们说只要学会说6个单词就行:长、短、宽、窄、深、浅。大鹿岛艰苦寂寞,4个石工都跑掉了。洪世清,过了花甲之年,到后来是古稀了,有时腰上缠着绳子悬在崖壁上,就他一个人坚持了14年。到崇武,没钱,但他说干就干。后来,有人说动了企业家,捐了10万元。他就是这种条件上做出来的,现在是无价之宝。

洪世清擅长多种绘画形式,并能融会贯通,各保其纯,又敢于创新。与吴作人并称“南洪北吴”。1996年获“鲁迅版画奖”,1997年获“鲁迅文学艺术奖”。其中国画作品得潘天寿题辞:“画事以得墨韵神情为难,世清老弟于此独有会心,可佩,可佩。”罗马尼亚专家埃·鸟琴博巴教授赞其为:“不愧为潘天寿后又一位天才。”

我在安海古镇,在晋江市博物馆看到他的指画原作,松、竹、梅、大熊猫。刘海粟称赞:“世清弟画熊猫,墨气可掬,神在个中。”

国画家洪世清已经功成名就,可以明窗净几,以指画扬名天下。他究竟听到什么呼唤,年迈之年,把自己“发配”海岛、悬崖,接受风吹日晒,甚至承受暴雨雷电?

“智慧的人站在水边,于是产生了桥……”

洪世清出生在安海古镇,安海镇的先辈站在海边。1138年,南宋初年,建镇第8年,他们造跨海大桥,安平桥,石桥,桥长2255米,“天下无桥长此桥”,是古代海上最长人工石桥,现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世清站在海边,他也在造一座桥……

要看懂他的巖雕,应该先懂他的指画。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肖峰说洪世清:他的笔墨技法,似熔潘天寿、黄宾虹及吴昌硕先生于一炉,并吸收秦汉刻石、殷周金文艺术精华……有一股郁勃之气、金石之气充塞其间……遍历神州名山大川,北塞南疆,石窟名胜,故其笔下的熊猫、鹰鹫、松树、花卉等物象,神形兼备,气韵生动,时有超迈前贤之势。

摒弃宋元清秀,明清轻巧。洪世清的笔墨,屋漏痕、折钗股、锥划沙,线如枯藤,点若坠石和他的石雕的线条苍劲粗粝,一脉相承。洪世清一生中都在谋划设计他的那座桥,不妨把他的指画理解为一个个桥墩,那么,他的岩雕就是这座从汉唐飞架到当代的艺术大桥。

往往是万事不备,偏偏洪世清有心。

他一天天站在大海边,望着潮水向它奔涌的一块大礁石。有一天,乌云滚滚,雷鸣电闪,那块海中礁石在洪世清眼前一亮,洪世清击掌喊出:大海龟!就这样,他的岩雕代表作一只巨大的海龟在天风海涛中向他游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洪世清借助自然形态的三分之一,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三分之一,把最后三分之一扔给时间。

安平桥已近千年,我们可以看到桥面石头上的斑痕;一千年后,那时的人看洪世清的岩雕上的斑痕,应该还会想起这位喜欢睁一眼眯一眼的老画家。

猜你喜欢
刘海粟
傅雷 刘海粟 友情与绝情
刘海粟美术馆建馆25周年x刘海粟欧游90周年=?
刘海粟十上黄山艺术文献展:一种壮阔雄奇的背后
刘海粟和他的女神们
艺韵墨香共绘美好
——刘海粟爱女刘蟾女士与常州市刘海粟小学师生书法笔会纪实
刘海粟雨中看戏
刘海粟雨中看戏
刘海粟:海派绘画的一颗种子
刘海粟知错认错又出错
刘海粟初恋女友:守望是我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