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两线一点”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以“景观手绘表现技法”课程为例

2024-01-31 02:01吴静宏
关键词:手绘技法景观

吴静宏,陆 强

(渤海大学 美术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事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他指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并强调要运用新媒体信息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要把这项工作的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不断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因此,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好课程思政工作尤为重要。

哈佛大学教授约翰 ·帕尔弗里在《网络原住民》一书中称从一出生就生活在电脑、手机、互联网环境的“90 后”是第一代的网络原住民[2]。如今,大学里的“00后”同样具备网络原住民的特点。他们一出生就定居在网络空间里,数字化是他们从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其日常生活常常是“机不离手”。同时,他们在心理上已形成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感,更愿意独立思考和行动而不依赖于他人。并且,网络空间为他们提供了表达方式和表达渠道。他们希望借助互联网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学习行为已经变得网络化、碎片化、随机化[3]。但是,由于他们甄别能力不强,对不良信息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因此,结合课程教学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非常必要。

每一门课程都具备课程思政的基因和潜质。由于与传统文化有特别紧密的联系,艺术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基因和思政潜质尤其明显。结合这些课程开展思政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育“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尤其是在潜移默化中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本研究在“景观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教学中,基于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采用反向设计的方式进行课程体系的建设[4],充分利用艺术类课程在思政方面的特殊优势,针对当今“00 后”大学生的学情特点,根据景观设计类行业需求,探索“景观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思政的新模式。

一、 OBE 理念概述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即成果导向教育,是由 Spady 等在 1981 年提出来的,它是目前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普遍采用的教模式。OBE 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模式[5]。OBE 理念关注学生能够获得哪些学习成果,这些学习成果的获得途径有哪些以及如何对所取得学习成果进行科学评定等。因此,在本质与内涵上,课程思政的要求与 OBE 理念都高度契合,都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教育理念[6],两者融合对课程思政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景观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思政设计

“景观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是环境设计、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等专业的核心基础课。课程共48学时、3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6学时,实践教学32学时。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景观元素的表现技法以及如何运用景观元素结合形式美规律创作景观小景和景观效果图,其教学目标是学生能高效、准确地根据稍纵即逝的设计灵感将景观设计思维用“可控的”方式快速落实到纸面上。该课程承载着奠定绘画基础、提升手绘能力、加强创新精神和培养设计能力的使命,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一)课程目标

基于 OBE 理念,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中对学生毕业的要求,将“景观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素质目标)3个方面。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景观元素的类型、特点和作用,清晰地阐述景观方案设计流程,并且能分析、归纳方案中的技术规则与美学规律。

(2)能力目标: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景观元素,同时可以通过技法重组绘制景观设计图纸,有效地表达设计构思,并能及时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出创新设计方法。

(3)价值目标: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辩证思维、社会责任、生态为先等思政元素,激发学生设计兴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及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达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二)“两线一点”课程思政实施目标

1.“两线一点”课程思政的内涵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景观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承载着奠定设计类专业手绘基础、培养创新精神和增强设计能力的使命。为此,结合“景观手绘表现技法”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就要帮助学生树立理想的同时不断提升专业技艺和艺术修养。“两线一点”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即尊重“网络原住民”个性特点的线上线下共同实施课程思政。通过该模式的教学以润物细无声的信息传递,使学生在思想上“志于道”、“行为上”“据于德”,达到对新一代学子的价值引领及人格养成目的。

2.“两线一点”课程思政的目标

“两线一点”课程思政践行OBE教学理念,坚持“以学为本”的教育根本,探究“景观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强调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接轨,注重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且,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设计新型教学模式,重构教学内容,转变师生关系,创新教学方式,构建多元教学途径,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能够有效解决学生不加甄别地学、教师千篇一律地教的问题。

“两线一点”课程思政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下讲授过程中融入中国美术史、中国古诗词、中国书画论,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民族自信心,领会中国美学的意蕴;线上教学通过景观案例欣赏、资料查阅、方案对比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景观设计的内涵,树立家国情怀,明确设计兴国的社会责任,以“润物细无声”的信息传递,引领学生学习需求和价值导向,使学生能够在技艺上精于工,思维上匠于心,努力将“志道、明德、精工、匠心”的教育思想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奋力冲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三)“两线一点”课程思政的路径

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让专业课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7]。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师团队系统规划了“景观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凝结了“志道明德,精工匠心”的教育思想。本着以“引领学习需求,培育现代学子”的出发点,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评价3个方面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构建“两线一点”的课程思政教学范式。

“两线一点”课程思政遵循将思政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教育理念,强调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规划与教学设计,这对于高校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1.教学内容:项目训练融合思政教育

“景观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坚持“以学为本”,通过技法、项目训练的专业内容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到思政教育中。对应未来发展、思维构建、能力培养、夯实基础4个维度的专业教育目标实施思政教育主题,最终通过“润物细无声”的信息传递,正向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构建价值体系,养成勤勉好学的好习惯,树立大国工匠精神,并感悟艺术的内涵,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及社会职责,做好职业规划,详见表1。

表1 4个维度的思政教育主题

2.教学环节:线上线下融合

“互联网+”让课堂越来越开放,授课的时间和地点也更具多样性,这既有助于构建完整课程体系,又能契合学生碎片化学习习惯[8]。老师可以网络学习平台为中间媒介,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使教学时间变长、教学空间变大、学习资源更丰富,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景观手绘表现技法”课程利用课上与课下两个时间段,将教学分为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并将课程思政贯穿其中,详见表2。

表2 各教学环节中的课程思政内容

课前:借助线上媒介发布预习任务,使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端正学习态度,养成勤勉好学的习惯。此外,在他们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手绘表现技法的前提下,还为其整合优质线上资源,如景观案例欣赏、名人名家事迹等,促使学生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帮助学生甄别信息,体现知识体系和正面价值导向的统一性。

课中:在讲授中融入中国古诗词、中国书画论,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在画论语录中领会其中的中国美学辩证思维,并通过小组方案设计培养他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及团结合作意识,增强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后:发布拓展资料,布置资料查阅、实地调研、分析比较、专题讨论等任务,为学生提供多元学习机会,传递丰富广泛的科学知识,并且对接第二、三课堂实践教学,为学生构建及时有效的实践体系,体现素质教育原则。

通过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整个教学环节变得科学完整。线上教学尊重学生碎片化的学习习惯,给学生即时满足感的学习体验。线下教学规范学生的认知偏差,引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价值导向。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真正调动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深度学习能力。努力使“志道明德,精工匠心”的教育思想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此外,通过注重交叉学科知识创新及学以致用,为青年学子成才之路奠定基础。

3.教学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融合

过程性教学评价更容易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由于现阶段大力提倡考试改革,也使“景观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考核方式变得更加灵活。以综合性考核评价为出发点,将过程性评价融合终结性评价构成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教学评价贯穿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的学习全过程。将课前预习、作业、线上、讨论、翻转课堂、方案训练、第二、三课堂学习情况等均纳入考核条件,赋予一定权重。其中方案专题训练,还包括课下调研分析、课上设计表现、方案阐述三部分。同时,最终作品呈现的对于景观文化内涵的理解与运用,也被纳入考核条件中,以此来引发学生对景观设计内涵的思考。景观设计并不只是视觉的观赏,更是心灵的触碰,是设计者与观者之间文化素养的交流。这种评价方式是对学生碎片化学习方式的认可。而且综合性的考核方式可以为各有所长的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发挥优势,真正做到学有所用、用有所长,最终引领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成为社会的栋梁。

再者,在考核学生时也应及时答疑辅导,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出调整,明确努力的方向。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我”为主的教学陋习,使教师的教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同时,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正直的人格魅力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通过“润物细无声”的信息传递实现思政教育。

三、结语

互联网的出现对高校课程思政教育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教师应时刻意识到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学子的时代特征。

“两线一点”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实施,以尊重学生学习习惯的思维来重构教学体系,能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兴趣爱好,符合新时期的高校教学理念。并且,在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道路上,立足专业学科特点,发挥优势、不断创新,较好地实现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参考与思路。

猜你喜欢
手绘技法景观
手绘风景照
景观别墅
齐心手绘《清明上河图》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精通拍摄技法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手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