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的家国文化

2024-02-02 17:22张雨欣
今古文创 2024年3期
关键词:历史渊源

张雨欣

【摘要】现今,人们常把“家国”和“国家”混为一谈。现代意义的国家(nation-state)一词作为一个舶来品,指的是由国土、民族、文化和政府组成的社会群体。而“家国”区别于现代意义的国家,它是传统的国家形态,是仁、忠、孝的产物,是理想化的“公天下”。梁启超曾说:“吾中国之组成,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家国文化影响中国古代政治结构、社会发展、思想核心长达数千年,一直隐藏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

【关键词】家国文化;历史渊源;仁忠孝;公天下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3-013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3.042

一、引言

“家”,甲骨文为“  ”,上面是房屋,下面是牲畜。“家”的本义为蓄养生猪的稳定场所。在古代,牲畜是很重要的财富,人和猪常常住在一起。《说文解字》解释为“家,居也。从宀,豭省声”。也就是说,家是人居住的地方。清代段玉裁注:“其内谓之家。”后引申为基于配偶关系所构成的最小社会组织,如《周礼·小司徒》:“有夫有妇,然后为家。”中国社会自古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的内涵也逐渐扩展到家族、族群和民族。

“国”,甲骨文为“  ”,左边为城邑,右边为武器,表示有武力保护的城邑,本义为邦国。《说文解字》记载道:“国,邦也。”《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接着,“国”专指天子、诸侯的封地,《三国志·魏志》记载道:“文帝即王位,诛丁仪、丁廙并其男口。植与诸侯并就国。”因此,“国”包含土地、武力和人民,且具有独立的政治体系。后,“国”泛指国家。

考察“家”“国”的形体和词义,两者似乎毫无关联。但纵观其历史渊源,我们可以发现“家”“国”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既不能脱离“家”谈“国”,也不能脱离“国”谈“家”。“家”本来指私密的场所和关系,但和“国”组合在一起,却有了广阔的文化内涵。并且,“家”“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和融合程度。

二、家國文化的历史渊源

冯尔康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家国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周代。周王将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周王既拥有宗族权利,又拥有国家权利。此时,家国不分;第二个阶段是秦汉至隋唐。秦王朝实行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世卿世禄的贵族宗族消失,世族、士族型的宗族产生。他们虽然都是天子的臣民,但族长拥有极大的权力,治理家族、辖制族人,不受天子的牵涉。宋元明清是第三阶段,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族长的权力也随之削弱。家族日益民间化和民众化,无法再与天子抗衡,家国思想得到强化。笔者在此基础上,对家国文化的历史渊源进行细分,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一)周

周以前实行禅让制,统治者自愿把部落首领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由此,皇权和家权一上一下各自发展,互不干涉。直至周代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家与国才有了合流之势。宗法制中最突出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天子的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了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天子将一部分土地分给除嫡长子外的其他儿子和功臣,他们也被称为诸侯;诸侯同样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王位也是由嫡长子世代继承;然后,诸侯的部分土地再分给卿大夫;卿大夫再传给士。这便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结构。段玉裁言:“天子诸侯曰国,大夫曰家。”其中,天子承天命而有天下,诸侯受封于天子而有国,卿大夫再受封于诸侯而有家,他们之间主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同时,他们之间也形成了“大宗套小宗”的局面,天子是“天下之大宗”,诸侯相对于天子是“小宗”,而相对于卿大夫又是“大宗”。由此,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混杂在一起,形成了家国一体的局面。此时的“家”是贵族阶级的“家”,“国”是世卿世禄制的扩展形态。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孔子认为该局面的产生源自人们对礼的忽视,于是他致力于恢复周礼,在宗法制的基础上融入自己对社会关系、个人修养的思考。《论语·颜渊》中齐景公询问孔子治国的方法,孔子回答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关系对应的是“国”,父子关系对应的是“家”,父子关系处在和君臣关系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孔子弟子子夏言:“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意思是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侍奉父母对应的是孝,服侍君主对应的是忠。孝和忠本质上一致的,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孝的升华。那么,治家与治国也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认为君臣关系是双向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而不是君主对臣子的绝对压制。孟子承袭孔子的思想,提出了“天下国家”的概念。《孟子·离娄章句上》道:“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天下”本指天神统治的地区,天人合一后,指天子的属地;“家”“国”的含义同前文;“身”即是单独存在的个人。这句话将身(个人)——家——国——天下融为一体,以身为本,化家为国,蕴藏了大义为公的思想。“家国天下”这一理念在《大学》中得到明确和突出。《大学》首章提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墨子·尚同下》提出:“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此阶段,“家”“国”联系得更加紧密,“国”的治理离不开“家”,个人是“家”的最小集合。反过来,个人的自我修养可以推动家庭和睦和政治清明。

(二)秦汉到隋唐

秦代,秦始皇统一全国,改分封制为郡县制,中央直接管理地方,避免权利分割。其中,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命,保障皇权的统一。至此,“家”“国”之间的等级界线消失了,而形成“天下一家”的局面。秦打破世卿世禄制,广泛选拔人才入朝为官,使得平民与贵族共治。至此,天子仍是天下共主,但是不再是“天下之大宗”。平民阶层的兴起,造成多个宗族的产生。各个宗族沿袭秦以前的宗法制,以血缘为依托,族中管理森严,宗主有极大的自主权,宗族与政权分离,天子不得无故干涉宗族的内部事务。

汉巩固和推行大一统。同时,西汉推行察举孝廉制。到了唐朝,不仅规定学子必须学习《孝经》,还将“孝”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标准。君主在选官制度上既要选才,又要选孝。《后汉书·韦彪传》道:“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也就是说,在家能侍奉父母的人一定也能对君主尽心,而这样的人不一定是高门子弟。此时,“家”不再是贵族之“家”,“国”不再是分裂的“国”。家国统一,忠孝相通。但是,尽管在秦汉到隋唐时期,由于政治制度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的转型,但是整个社会仍是贵族特权占上风,改变身份的平民被称为“新贵族阶级”。

(三)宋元明清

北宋张载道:“乾称父,坤称母。”“乾坤”就是天地,以天地为父母,彻底冲破了血缘的桎梏,天下为一家,天下人皆是同胞。程颢也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换句话说就是借由人生而有之的仁爱之心,把人与天地完全整合在一起。他们二人都企图在各自的“宗族”“家族”之上,建立一种统一的秩序。宋代的社会环境,也给了这种秩序生长的机会。宋代,政治开明,商业繁荣,商人地位提高甚至可以入仕。商人之流与大宗族不同,没有深厚的根基,而是真真正正的平民之家。此时,“家”不再具有政治实体的意义,而是转向了社会生活层面。因此,宋及宋以后以平民阶层为主流,“家”也由贵族的大宗族变为平民的小家族。同时,打破了分裂局面的“国”,其含义也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中央集权下专制君主的应有权利和应尽义务。

(四)民国到至今

民国时期,山河破碎。随着封建帝制的瓦解,传统意义的“国”已不再适应于当时的社会状态。之前对“国”的理解主要有两点:一是领土;二是君主。如今,国君已经成为过去,家国的概念也转为了现代意义的国家。而“家”也随着政策的改变,内部的结构被打破,尽管在某些乡村仍沿袭封建家族的体制,但是从大体上看,整个社会呈现出一家一户的局面。从“家族”转变为“家庭”。尽管“家国”的概念存在着明显的古今之变,“家国一体”的文化却流传至今。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扩大的家。国爱民,民爱国,早已被打上了血脉的烙印。

综上所述,西周时期,家是宗法贵族之家,国是宗法封建之国,奠定了“家国一体”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该思想继续发展,出现了“家国天下”的说法,治理“家”成为延续“国”的基础,得天下者必先得人心。秦汉至隋唐,天下归于一主,“家”“国”形成了真正意义的统一。宋元明清,市民阶层兴起,“家”的含义不再具有政治实体,而是转为社会生活层面,“国”则与封建君主紧密联系在一起。民国时期起,“家”“国”的概念发生彻底的转向,但“家国一体”的思想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一直延续至今。

三、家国文化的主要内涵

(一)仁忠孝

1.仁

“仁”,一个“人”字旁加上一个“二”字。“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影响着家国文化的内涵。孙隆基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提出人只有在二人关系中,才能对任何一方下定义。在传统中国,这类二人对应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些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亲亲”,“亲亲”是人之大伦也。《中庸》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也言:“亲亲,仁也。”“仁”要求爱自己的亲人,但是只爱自己的親人是不够的。孔子言:“泛爱众而亲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从亲情关系扩展到整个社会关系,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爱天下之人,这是一种博爱思想。西汉董仲舒“仁者,所以爱人类也”、唐韩愈《原道》“博爱之谓仁”、宋欧阳修“大仁博爱而无私,未尝违物”等都沿袭了这一观点。四海之内皆兄弟。在爱自己亲人的同时,也要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所有人,以爱家的同理心去爱国,处处以对方为重。这样,家庭才会和谐,国家才会兴盛。

2.忠孝

受家国文化的影响,古人把“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当成是自己人生价值的核心。“孝”这一观念早在《诗经》就有记载,后经儒家推崇到极高的地位。孔子言:“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孟子认为“尧舜之道,孝悌而已”。朱熹也言:“能事父孝,则事天之理自然明;能是母孝,则事地之理自然察。”孝是仁之本,作为一种内在道德伦理存在,而向外扩充,它也可以上升到政治伦理的范畴。《论语·为政》记载道:“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孔子认为在家里孝顺父母,与兄弟姐妹友爱,一样可以算得上是为政之道。那么,“孝”就不仅是侍奉父母的行为,也是服侍君主的基础。“忠”则是“孝”观念的扩展。“忠”即:忠诚、忠信、忠君、忠国。“忠”多指臣子对君主的绝对服从和国家危难下的挺身而出。古人是不完全赞成愚忠的,孔子言:“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臣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但自古忠孝难两全,当双方发生冲突时,则强调忠重于孝、国重于家。每个家族的存在都有自己的价值,而其中最核心的当属尽忠,要求臣子和百姓必要时为国家献出自己的生命。《礼记》记载“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汉书》记载“退家则尽心于亲,进宦则竭力于君”、《孝经》记载“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些都可以证明这一点。“孝”和“忠”交织在一起,就像“家”和“国”一样无法分割。

(二)公天下

西周“家国一体”,是依托血缘关系的“家天下”。天下之人,皆是王的亲友,也是王的子民。从传贤到传子,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家国天下的局面。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兴起,主张利天下万民的“公天下”。但两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壁垒。将“家天下”置于“公天下”之上,就成为君主继位的根据。儒家提倡“圣人政治”,君主本就应为贤德之人,再用礼义来规范君主的行为,使贤与亲融合,君主“天下共主”的地位也就顺理成章了。孟子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孟子提倡“天下为公”的理想世界,天下非一人所有,而是天下人的天下。那么,天下人都要以天下事为己任。从天子到百姓,都要自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于民而言,就是要避免利欲熏心,以仁义修养自身,以孝侍奉父母,以忠对待君主,以天下为重,以大局为重。于君而言,就是“以天下之利为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急民之困”等。“民为邦本,本固安宁”,天下要想世世代代延续下去,就要把民放在第一要义。同时,君主还要做天下人的道德表率,唐太宗言:“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君主定则国定,国定则天下平。民与君各司其位,子孙后代、家国天下世世绵延。

四、结语

“家”最初指的是居住的地方,后指大夫之家,最后演变为宗族、家族、家庭。“国”本是有武力保护的城邑,引申为天子、诸侯的封地,后天下统一归于一家,“国”的含义也被固化,与领土和君主集权挂钩。随着,传统“家”“国”含义的分崩瓦解,逐渐衍生出了一个现代词汇“国家”,指的是在特定形式的政府、政体或政治上组织起来的社会,这一定义被人们熟用。“家国”的含义至民国时期发生了重大的转向,逐渐凝结成一个文化实体。同时,家国文化中的基本内涵没有衰退,它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中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现在的“家”从一人之家演变成千千万万个家,成了一个大的命运共同体。尽管“忠君”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洪流消逝了,但是“爱国”的思想却从中孕育形成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家”和“国”的关系也越发紧密,“没有国哪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至此,“家国一体”不再只是一个概念、一种体制,而是一种情怀、一种精神内核。

参考文献:

[1]冯尔康.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当代意义[J].江海学刊,2003,(06).

[2]石伟杰.分离与重构:近代中国家国关系的多重变奏[D].华东师范大学,2015.

[3]刘紫春,汪红亮.家国情怀的传承与重构[J].江西社会科学,2015,(07).

[4]詹海云.谈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J].儒学评论,2018,(00).

[5]吕璐璐.论《论语》中的忠孝思想及家国同构观[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1).

[6]俞可平.孝忠一体与家国同构——从丁忧看传统中国的政治形态[J].天津社会科学,2021,(05).

[7]刘九勇.儒家家国观的三个层次[J].哲学研究,2021, (06).

[8]任剑涛.从家国到国家:中华帝国的民族国家转向[J].社会科学战线,2022,(04).

猜你喜欢
历史渊源
浅谈中日关于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论”
安徽民歌音乐制作创新性分析
高州民歌源流考
凤阳凤画艺术特色研究
中国三弦与日本三味线的历史渊源探究
浅谈东海吕剧
商洲枳壳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概况
福州与冲绳的历史文化渊源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