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振兴价值实现路径思考

2024-02-24 13:30褚倩倩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价值实现长效机制公共图书馆

收稿日期:2023-12-15

作者简介:褚倩倩(1977—  ),枣庄市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摘  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文化是灵魂,贯穿始终,深刻影响乡村振兴工程的实施与成效。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必须肩负起为乡村居民提供按需服务的重任,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全面振兴,彰显新时代自身核心价值。文章基于乡村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剖析了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乡村振兴;长效机制;价值实现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4)01-0015-03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标志着乡村振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1]。2022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堅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同时指出文化发展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过数年努力,公共图书馆在乡村振兴服务中的基础设施日渐完善,服务模式由一到多,乡村居民阅读能力日渐提升,文化服务网络初具规模[2],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专业人才缺乏、供需关系处理不当、长效服务机制尚未形成等,需要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探究文化驱动产业发展路径,彰显公共图书馆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价值。

1  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振兴现实背景

1.1  乡村物质发展促进乡村文化发生变化

政府层面关于推进公共图书馆服务至基层的文件可以追溯至2008年,当时文化部印发了《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要求各县须有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3]。自此,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由地市向县乡逐步延伸,乡村也出现了由政府或社会力量兴办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如乡镇图书馆(室)、农家书屋等。乡村文化的发展得益于物质基础的极大丰富,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2021年的43年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34元提升至1.89万元,恩格尔系数从67.7%降至32.7%,农村居民在通信、文教方面的支出比重明显增加,发展性支出提升明显。伴随物质水平的快速提升,乡村经济与文化建设脱节现象明显:首先,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乡村外出务工和资本下乡改变了农村农民延续数千年的自然经济生产生活方式,转而形成以务工为主、农业生产为辅的工农生产方式,乡村文化迅速呈现空心化特征,部分城市乱象屡屡在乡村出现,亟须加大传统文化建设力度,返璞归真;其次,资本下乡导致农村居民的精神思维呈现趋利化特征,文化传承受阻,农村原有的优良传统逐步被边缘化。

1.2  乡村居民整体阅读素养偏低

经过数年的发展,乡村地区居民的阅读素养经历了从无到有、稳步提升的过程,但与城镇人口对比仍存在巨大差距,除了图书馆自身服务能力跟进速度较慢,还存在以下三个重要原因:一是乡村居民阅读能力较低。2021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乡村文盲人口数量是城镇人口的2.54倍,初中及以下学历人群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几乎全部进城务工,两极分化严重,这无疑提升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难度[4]。二是乡村居民普遍缺乏阅读意愿。在乡村居民的传统意识中,从事农业生产无须学习科技知识,同时各类休闲方式(如电影、棋牌等)的吸引力较大,致使人们对阅读的兴趣不足。三是乡村地区阅读氛围不浓。与城镇图书馆相比,乡村阅读场所简陋、功能性略显不足,不能满足多数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休闲需求。

1.3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入推进

新时期,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力点,公共图书馆作为乡村文化中心,应逐步提升乡村整体文明程度,落实公民道德建设,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风建设,提倡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的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专业水平,引导回归崇尚劳动精神、奋斗精神、风险精神、创造精神和勤俭节约精神[5]。在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能够通过发挥教育培训、信息服务、文化治理等功能彰显自身价值,同时,良好的政策保障也确保图书馆能够因地制宜采取各项优化措施提升服务效能。

2  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困境

2.1  文化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

公共图书馆的资源量、用户分析、服务方式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在资源方面,近年来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和建筑面积逐年增加,但相对发达国家仍处于较低水平,且城乡发展不平衡。2021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拥有量为7.76册,但多数乡村地区居民的平均图书藏量不足2册,城乡图书馆阅览座席、阅览室终端、计算机等数量差距明显[6]。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乡村地区因受人力、设备、技术等多重因素影响,乡村图书馆以提供普适性服务为主,几乎不存在用户数据收集与分析,更无法实现精准信息服务。在服务方式上,多数乡村图书馆依托上级图书馆开发的线上服务平台,通过宣传吸引公众关注、订阅,但实际效果有限,服务供给与居民需求错位。上述情况说明,现阶段乡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无法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高效率服务。

2.2  公共图书馆专业人才及设备匮乏

人才是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将人力资源利用好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驱动作用。2020年年底,我国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数量为57,980人,平均各馆从业人数为18人,与《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中“每10,000~25,000人应配备1名工作人员”的标准相差甚远;乡村地区专业人员更是极为匮乏,加之乡村地区待遇偏低、环境较差,很难吸引高素质人才,专业人才流动性大、人才流失、缺乏培训学习等因素也对服务效能影响较大[7]。在专业设备方面,资金缺乏是限制专业设备进入乡村地区的主要因素,多数乡村图书馆的计算机等数字化设备数量少且水平落后。乡村地区公共图书馆专业人才和设备配备水平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相比差距明显,这要求公共图书馆与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尝试使用PPP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快速改变目前窘境。

2.3  服务供给与乡村振兴需求不匹配

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应以农村农民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为不同群体提供精准化、差异化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面性、系统性与针对性。经过数年建设,我国乡村图书馆的空间布局、硬件设施、馆藏资源量等有了较高水平的提升,能够满足广大民众的普适性文化需求,如:烟台市2015年至2021年乡村图书馆空间面积增加28.4%,阅览席位增加30.7%,阅读终端数量增加14.9%,人均馆藏增加29.5%。但是,乡村图书馆很少开展主动、细致的农村农民文化服务需求调查分析,导致服务供给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用户满意度普遍不高。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功能应体现在教育培训、信息服务、文化治理、文化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直接参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间接助力其他产业振兴。但是,目前公共图书馆服务定位有待校正,发力不足。除了供给侧的问题,乡村居民诉求表达不准、不及时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图书馆需要在今后的服务中优化反馈渠道。

3  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振兴价值实现路径

3.1  基础——调研用戶需求,强化资源服务供给

加强用户调研是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起点。科学的用户调研应从用户基础数据、用户群体需求差异、服务方式多元化角度入手,用户调研实质上是将农村居民视为主体,以需求指导供给,使公共图书馆服务从被动向主动,实现质的转变。用户基础数据的调研可通过基础信息录入和借阅数据整合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用户数据库,乡村公共图书馆可将数据传输至上一级图书馆数据平台进行信息分析与挖掘处理,构建用户画像,了解乡村居民的普适性需求和群体需求差异,为后续服务提供数据支撑。用户群体需求差异除了通过用户数据分析,还应通过用户问卷调查实现,依据信息需求层次理论,列举不同用户的兴趣与需求,甄别不同群体对资源的不同需求。服务方式多元化的调研同样应通过用户基础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方式实现,在信息化背景下提供多元化服务方式是用户选择公共图书馆的前提。针对调研分析结果,公共图书馆应有针对性地强化资源供给与服务,开辟乡村读者线上服务空间,尤其是强化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为乡村居民提供多渠道资源获取和信息反馈路径。

3.2  调整——鼓励科技强馆,优化人才设施配备

在人员编制有限的现状下,公共图书馆利用科技手段强化服务能力是提升效能的关键,科技强馆主要体现在人才和设备两个层面。人才方面,公共图书馆应着力打造精英化人才团队,通过多渠道充实队伍、强化馆员培训,注重专业素养提升等途径,使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先进的服务意识、全面的知识体系,且在具体服务过程中具备较强的组织力、执行力和创新力。乡村地区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应以本土化培养为主、人才引进为辅,最大限度激发乡村居民的内在服务动力,提升其文化责任感,同时鼓励当地退休教师、大学生村官等共同参与建设和管理,有效弥补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数量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的短板。人才引进是提升乡村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点睛之笔,人才引进的数量虽少,但他们拥有完整的知识理论体系,能够有效指导建立科学规范的服务体系,实现资源和管理的优化配置,地方政府应通过提升待遇、精神鼓励等方式调动其积极性。设备方面,公共图书馆应强化数字服务设施建设,提供智能服务终端或App,通过数字服务快速缩小城乡文化服务差距[8]。

3.3  服务——对标产业需求,发挥核心服务功能

针对当前存在的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公共图书馆应对标乡村振兴战略产业科学布局需求,在教育培训、信息服务、文化治理、文化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核心服务功能,直接参与文化产业建设,间接服务其他产业。首先,公共图书馆应提供教育培训类服务,一方面助力乡村学校,为留守儿童提供高质量教育服务;另一方面丰富乡村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其次,公共图书馆应发挥信息服务功能。信息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可指导产业发展,公共图书馆应为农业、养殖业、手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实时动态信息,有效指导生产与销售,使信息成为沟通农村生产与社会需求的纽带。再次,公共图书馆应发挥文化治理功能。文化治理是乡村实现较高水平振兴的标志之一,公共图书馆通过发挥文化治理功能引导乡村居民建立新时代道德观,共同遵守乡村文明公约,同时通过教育与宣传实现乡村法治。最后,公共图书馆还应在保护乡村文化多样性方面持续发力,承担起保护与传承优秀乡村文化的重任,尤其是做好古宅民居、历史碑刻、节庆礼仪、民俗曲艺的保护工作,同时做好地方志等古籍文献资料的收集与研究工作[9]。

参考文献:

[1]  张秀敏.汽车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策略研究:以天津市滨海新区图书馆汽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2(9):91-96.

[2]  向宏华.乡村振兴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与农家书屋融合发展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2(9):97-103.

[3]  张孝天,申晓娟.从新的人口环境看“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1(6):9-21.

[4]  王素芳,谭清安.乡村振兴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村面向青少年的数字文化环境建设:基于留守儿童网络使用和图书馆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2022(1):16-37.

[5]  萧子扬,叶锦涛.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现实困境、内在契合和主要路径[J].图书馆,2020(2):46-52.

[6]  曾文.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公共文化政策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展望[J/OL].图书馆杂志:1-18[2022-11-08].

[7]  陈瑜.乡村振兴与农村公共阅读空间的多维构建:以政社合作为视角[J].图书馆,2022(7):49-57.

[8]  张珺,张峻琦.新时代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J].图书馆,2022(6):86-90.

[9]  王月娥,袁杰萍,舒瀚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功能探析:以武陵山民族聚居区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2(3):75-78.

(编校:崔萌)

猜你喜欢
价值实现长效机制公共图书馆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传统媒体内容供给侧改革的三条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研究综述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价值的实现
解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下“微课”应用价值的实现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