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首次大规模揭示小细胞肺癌蛋白组学图谱

2024-03-03 13:27
祝您健康 2024年3期
关键词:脑机危型乳头

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在国际上大规模揭示小细胞肺癌的蛋白组学图谱,为小细胞肺癌个性化治疗带来希望,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该研究由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张鹏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周虎研究员团队,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季红斌研究员团队、高大明研究员团队合作完成。

研究对11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样本进行了蛋白质基因组学分析。通过整合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磷酸化蛋白质组等多维组学数据,团队系统揭示了小细胞肺癌的分子特征,为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预后监测和个性化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专家评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教授张鹏表示,全面系统地揭示小细胞肺癌的蛋白质组學图谱,将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小细胞肺癌的病理机制,对于实现更精准的小细胞肺癌分子分型和个性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相关疾病报告显示,2020年在中国15—44岁女性中,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女性肿瘤第三位,新发病例数约11万,死亡病例6万,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中国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按年龄呈“双峰”分布,第一个高峰在17—24岁,第二个高峰在40—44岁。

目前,科学家发现的人乳头瘤病毒有200多种型别,根据致癌性的不同分为高危型别和低危型别。 常见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有十几种,包括人乳头瘤病毒16、18、31、33、35、39、45、51、52、58等,中国女性中约98%的宫颈癌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导致。

专家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教授、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名誉主任魏丽惠教授表示,女性应该重视自我健康防护,正确了解人乳头瘤病毒和宫颈癌相关知识,早预防、早保护,及时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并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助力中国加速消除宫颈癌。

近日,我国在脑机接口辅助疾病治疗领域再添关键新成果。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教授团队、清华大学医学院洪波教授团队近期召开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试验阶段进展总结会,宣布全球首例植入式硬膜外电极脑机接口辅助治疗颈髓损伤引起的四肢截瘫患者取得突破性进展。该患者接受脑机接口处理器植入脑硬膜外治疗后,可实现自主喝水等脑控功能,用“意念”控制瘫痪的身体成为现实。

专家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北京学者赵国光教授介绍,该技术将有望帮助渐冻症、脊髓损伤、癫痫等脑疾病患者康复,一些精神性疾病患者,如抑郁症、自闭症等也都是潜在的接受脑机接口辅助治疗的人群。此外,在辅助进食、智能轮椅、智能手机打字等功能方面的临床研究也将进一步开展。

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人数近1亿,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过27%,基本每4人就有1人患有慢阻肺。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卫生估计报告》显示,慢阻肺已成为继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之后的21世纪第三大致死原因。但这样一种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在人群中的知晓率还非常低。仅不足3%的慢阻肺患者知道自己患有慢阻肺病,慢阻肺的公众知晓率不足10%。

尽管含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但仍有30%—40%的慢阻肺患者在接受三联疗法的情况下出现中度或重度急性加重的情况。

专家评  中日友好医院保健部二部科主任、主任医师陈欣介绍,有针对2型炎症反应的生物制剂正在开发中,有望实现慢阻肺领域10年来生物制剂零的突破,而这些都会让越来越多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脑机危型乳头
惊世骇俗的“脑机接口”技术
基于ssVEP与眼动追踪的混合型并行脑机接口研究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脑机结合的未来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实时PCR检验诊断的临床研究
埃隆·马斯克的新型脑机接口为何人开发?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我院2017年度HPV数据统计分析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
被宝宝咬住乳头,怎一个“痛”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