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024-03-14 03:43景煜博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9期
关键词:阿克苏地区养鸡林地

□文/ 景煜博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阿拉尔)

[ 提要] 本文通过对阿克苏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的阐述,对阿克苏地区林下养殖发展较为典型的3 个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基于调研结果,探讨阿克苏地区果园生态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对其合理开发与利用提出建议。

近年来,以果棉间作、果粮间作、果园养殖等为主的林下经济已发展成为阿克苏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2021年,阿克苏地区林下经济总产值达到11.51 亿元,已初具规模,但也存在林下经济产品种类单一、生产经营模式粗放、林下经济发展组织化程度不高、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本文从阿克苏地区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阿克苏地区果园生态养殖发展的不足和难题,通过对农户的访谈结果,探讨阿克苏地区林下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期为阿克苏地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思路参考,助力乡村振兴。

一、阿克苏地区林下养殖发展现状

2021年,阿克苏地区林下经济总产值达到11.51 亿元,其中菌、粮、菜、草、苗等林下种植面积达到74.15 万公顷,产值达到10.86 亿元;林下养殖家禽、家畜、昆虫(蜜蜂)等1.14 万亩,产值2.7 亿元。以果棉间作、果粮间作等为主的林下经济已发展成为阿克苏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但随着果园树龄的增长,套种作物与果树争地、争肥、争光的问题日渐严重,生产效益呈现下滑趋势,制约了农户增收,影响本地区林下经济发展。引导农户科学发展林下养殖,为阿克苏地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实践与探索。

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消费支出的持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肉类消费,从肥肉向瘦肉转变。而林下养殖产出的动物肉质紧实,风味独特,市场需求大,发展林下养殖潜力巨大。本文通过对阿克苏地区实地调研,分析当前林下养殖存在的核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阿克苏地区林下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二、阿克苏地区林下养殖模式典型案例分析

(一)一师阿拉尔市十一团六连。2021年,阿克苏地区林下养殖家禽、牲畜、昆虫(蜜蜂)面积达1.14 万亩,产值2.7 亿元,地区农户户均增收5,000 元。阿克苏地区林下养殖模式主要集中在林下养鸡、养猪、养鸽、养鹅、养兔和其他动物,目前处于小规模、独立发展的初级阶段。为克服传统农业方式的局限性,促进可持续发展,兵团推出了农林牧结合的“果畜一体化”模式。这一模式旨在加快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可持续绿色实践融入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发展潜力巨大。

在“访惠聚”工作队的指导下,十一团六连的农户在梨园中养殖大鹅,其每天的“餐食”中90%以上取自果园中的蒲公英和其他杂草,精料占比不超过10%,降低了养殖成本,养殖出的大鹅天然、绿色、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市场需求大,300 只左右的鹅利润可达10,000 元,林下养鹅还能帮助清除果园内的杂草和害虫,排出的粪便能做肥料孕育树林,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农业。

(二)一师阿拉尔市十一团七连。在连队和塔里木大学科研团队的帮扶下,七连成立酒花村养殖合作社,吸纳62 名社员,在枣园中林下散养5,000 多羽鸡,直接增收3 万余元。散养的土鸡以果林里的杂草、虫子等为食,对于精料的需求少,养殖成本低,经济效益好,且肉质紧实,味道鲜美,市场平均价格在35~45 元/kg,极大地促进了农户增收;土鸡的粪便又可以作为有机肥料帮助改善枣园的土壤土质和生态环境。

(三)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乌什县素有“核桃之乡”的美誉,自治区林业厅第六工作队所驻村总人口578 户、2,587 人,林果面积5,000亩,其中核桃种植面积近4,000 亩,约占林地面积的80%,但林地空地无法充分利用,支撑农民增收的能力弱,林业厅驻乌什县依麻木镇尤喀克喀尕吐尔村工作队经过多方考察,决定积极开展林下种养。

林下养殖项目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村养殖合作社牵头在100 亩核桃地进行,其中80 亩养鸡,20 亩养鸭,共投放4,000 只鸡苗和1,000 只鸭苗,每只鸡或鸭能卖到60~80 元以上,带动26 户农户参与养殖,促进就业50 余人。开展林下养殖减轻了养殖鸡鸭的成本,提高了其营养与品质,同时能帮助治理杂草与核桃树争抢营养,预防病虫害,用科学的技术帮助农户走出了一条林下经济的致富路。

三、阿克苏地区林下养殖经济效益及对生态的影响

(一)数据选择与处理。鉴于鸭、鹅及羊的生活习性,较少有果农选择在果园里养殖。根据实地调研情况,本研究选择林下养殖土鸡模式进行分析。实地调研考察了林下养殖土鸡的典型模式,详细分析了其成本和效益,探讨了其对果园生态的影响。

访谈内容包括农户家庭劳动力、林地、养殖面积等多方面相关基本信息,以及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与规模、林下产品与产量、农户林下养殖的投入与产出、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难题等。分析林下养殖土鸡模式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投资和收入,计算单位面积的投资利润和投资回报率。

(二)经济效益分析。林下养鸡具有场地成本低、投资少、饲料来源多样化、技术准入门槛低、周期短、见效快、利润高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通过购买饲料原料,配制林下饲养饲料,再加上育雏期良好的管理方法,确保成活率,鸡出栏时即可达到上市规格,每只肉鸡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可高达25~50 元之间。仅1,200平方米的林下养鸡场,年收入可达5 万~10 万元。通过建造简易圈舍来发展林下养鸡业,林地丰富的饲料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林下养殖鸡的抵抗力强,又可减少用药费用,生产的肉类和蛋类产品品质卓越,需求量大,养殖利润可观,具有优秀的市场潜力。在林下散养过程中,鸡群通过采食林地丰富的天然饲料,同时捕食蚊虫,可以减少饲料补给,精料只占圈养鸡的60%左右,使成本下降35%左右,还具有成活率高、出栏率高、肉质好、市场竞争力强等诸多优点,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在果园养鸡模式中,每亩养50 只鸡,每年可产两批鸡,每批鸡的成活率为90%。每只鸡平均产肉2.1 公斤,市场平均售价为40 元/公斤。表1 和表2 显示了每批鸡的成本和经济效益。(表1、表2)

表1 果园套养土鸡成本一览表(单位:元/ 亩)

表2 果园套养土鸡经济效益一览表

(三)对生态的影响分析。在果园里种植牧草或让杂草自然生长,在围栏内养殖土鸡,围栏周围种上树木,为家禽遮阴,为家禽创造一个天然的“氧吧”,通风散热良好,更容易预防疾病,促进家禽生长。与笼舍养鸡相比,林下养殖土鸡活动范围更广,可提高鸡的胸肌率和腿肌率,降低腹脂率,有利于增加鸡的蛋白质和风味物质的丰富性,提高鸡群的健康水平。放牧家禽以草和昆虫为食,不吃树皮,对林地害虫防治有一定的好处,可以降低害虫对树木造成的致死率。果园环境为鸡提供了卫生、通风的条件和充足的活动场所,使鸡运动量大、免疫力强,防疫成本低。鸡产生的粪便可作为有机肥料,提高林地土壤肥力,还可减少林地种植和粪便处理费用,改善林地土质。林下养鸡和树木生长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生物循环链。

但是,如果养殖场没有科学布局养殖区域和养殖密度,没有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行局部过度放牧或缺乏轮牧意识,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进而影响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平衡,如果不加以重视,可能会出现新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四、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指导不足。林下养鸡可选择的品种繁多,不同品种养殖模式不同,需要一定的科学规划与技术指导,部分农户由于缺乏林下养鸡专业技术知识培训,不能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品种,没有采取科学的养殖模式比例,生产经营模式粗放,难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二)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目前,阿克苏地区林下经济发展初具规模,并未处在成熟阶段,林下养殖缺乏养殖大户,示范基地有待进一步完善,龙头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农户往往自产自销,没有完善规范的市场和平台,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林下养殖产品附加值较低,林下经济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挥。

五、对策建议

(一)科学指导,生态先行。果园林下生态养殖的适宜方式因地区、果树品种、地理环境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为促进果园生态农业发展,政府应按照生态优先、果树优先、统筹兼顾的原则进行科学指导和规划,根据农民的个体因素,如家庭收入、劳动力、劳动偏好等,针对不同的果树品种和树龄,指导农户进行标准化科学的生态养殖,制定出适合的果园林下生态养殖模式。通过宣传典型案例,引导农民通过科学的生态种植方法,积极发展果园生态农业。

发展林下经济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有些模式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压力。因此,发展林下经济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必须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森林生态系统。要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科学分配林地和林下作物的比例,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等资源。要发展可持续的林下经济,就必须在保持整个区域生态和经济平衡的前提下,规划好发展模式和比例。这样,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能促进林业经济效益的发展。充分地了解森林类型、植被组成、动植物种类等,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便于合理规划林下经济。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经济作物养殖。根据森林类型和土地利用现状,合理安排林下经济项目,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二)技术培训,提高水平。应充分发挥阿克苏地区农林科技推广部门的指导作用,联合当地农业院校,对影响林下养鸡的因素进行科学调查研究。选派专家下乡,为农民提供专业的林业和养殖业管理知识,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提供长期的技术指导服务,提高林下经济的管理水平。通过对林地水、肥、光的合理管理,农民可以实现养鸡的稳产、高产,并进一步向产业化规模发展,给农民以必要的信心。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经营林下经济的能力,指导农户掌握养殖技术专业知识,如饲料配方、疾病防治和良好的养殖管理等,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根据合适的养殖品种,制定果园林下生态养殖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示范基地和专家咨询制度,指导农户科学管理和经营,提高林下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政府帮扶,龙头带动。当地政府部门应积极支持果园林下生态养鸡经济产业项目的发展,将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抓手,合理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推广。把果园林下生态养鸡打造成林下生态养殖市场的主打品牌。同时,搭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实现由分散个体销售向集中供应转变。通过培育养殖、销售示范基地,指导农户与专业合作社建立较为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打消农民的疑虑,为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赋能,让农民真正体验到政策带来的实惠。逐步辐射周边地区,实现共同发展。

鼓励果农成立果园林下生态种养合作社,推进规模化经营。吸引第二、第三产业投资兴办林畜产品加工、销售和旅游企业,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培育一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果园森林生态养殖龙头企业。

(四)加强宣传,打造品牌。通过电视、广播、微博等媒体,多角度拓宽宣传渠道,宣传果园生态养殖,打造果园林下生态养殖产品品牌,使广大农户充分了解林下养殖产品高效、天然、优质、绿色的优势,加深农户对林下养殖的认识,激发农户的兴趣,鼓励更多果农从事果园养殖,进一步推动林下产品品牌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讲座、技术培训、指导等方式,加强果园林下生态养殖建设,科学指导确保果园养殖产品的质量,从而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综上,阿克苏地区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富有的森林资源为当地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便利条件,果园林下生态养鸡等林下养殖产品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目前尚未成熟,仍然面临着诸如科学指导不足、养殖技术水平不高、林下养殖缺乏养殖大户、生产经营模式粗放、销售平台落后等一些问题,政府部门应结合地区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指导和规划,制定出适合的果园林下生态养殖模式,让农户在政策、经济和技术上感受到便利。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合理分配林地和林下作物的比例,科学发展林下经济。加强科学指导和宣传推广,发挥龙头带动的辐射作用,打造销售平台,促进阿克苏地区林下养殖产业长久可持续发展,帮助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阿克苏地区养鸡林地
冬春养鸡如何提效
伏天养鸡 注意这四点
春季健康养鸡突出“四个关注”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基于NDVI的干旱区绿洲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浅谈林地保护及恢复措施
自然灾害对阿克苏地区农业影响的分析
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普通班《汉语》教材现状分析——以阿克苏地区为例
林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机理及其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