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交通理念下的交通运输规划研究

2024-03-20 11:29张鑫
运输经理世界 2024年2期
关键词:绿化带公共交通规划设计

张鑫

(河北承德市滦平县交通运输局,河北承德 068250)

0 引言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挑战。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碳排放、资源浪费等问题已经影响了环境和民众的生活质量,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可持续、绿色的交通解决方案来改善交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 绿色交通规划原则

1.1 以人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是绿色交通规划的核心。交通系统的设计和运营应该以满足民众的实际需求、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为首要目标,因此应通过改善公共交通、增加非机动车道和步行道、降低交通拥堵、提供便捷的换乘选项等措施来建立更加人性化的交通系统[1]。交通系统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能够更好地满足民众的出行需求,减少交通事故,改善空气质量,进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2 一体化原则

遵循一体化原则是绿色交通规划的关键。交通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如道路、铁路、水路和空中交通,应该紧密协调,以构建出高效的运输网络。一体化规划可以减少重复建设,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运输效率。此外,一体化规划还包括多种交通模式的互联互通,能够使民众更容易地从一种交通工具转换到另一种,从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进而减少交通拥堵、降低环境污染。

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交通规划中,可持续发展意味着需要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以确保交通系统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民众的出行需求,还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污染和碳排放,进而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规划者采用创新的交通模式和技术,以减少能源消耗、减轻环境负担,包括推广公共交通、鼓励骑行和步行、采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以及优化交通流量等措施。同时,规划者还需要考虑土地利用规划,以减少通勤距离,减少通勤时间,从而减少碳排放和交通拥堵。

2 绿色交通理念下交通运输规划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科学的规划意识

绿色交通规划需要依赖大量的数据、研究和分析,以确保规划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然而,在实际情况中,一些规划者可能倾向于凭经验和主观判断来制订规划,会导致规划不科学,无法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还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2]。

2.2 规划方式比较单一

规划方式比较单一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某些地方的交通规划方式仍然侧重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了多元化的交通解决方案。这种单一化的规划方式会导致民众过度依赖私家车,而忽视公共交通、非机动车道和步行方式。因此,需要采取更加多元化的综合规划方法,以满足民众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从而减少交通拥堵、降低环境压力。

2.3 规划管理效果不佳

即使具备科学的规划和多元化的方案,如果实施和管理存在问题,规划本身也会流于形式。在一些地方,规划往往受到相关政策的制约,导致其无法如期实施,甚至被忽视,这种现象可能与管理体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以及政府部门之间协同不力等有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加强跨部门协同,确保规划能够顺利实施,从而实现预期的综合效益。

3 交通运输规划问题解决策略

3.1 树立可持续的规划理念和意识

要解决交通运输规划问题,必须树立可持续的规划理念和意识。为此,规划者和决策者需要深刻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规划过程。可持续的规划理念强调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以满足当前需求,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利益[3]。这便要求规划者将环保、公平和经济效益等因素整合到规划中。此外,教育和宣传是促进民众建立可持续规划意识的重要途径,便于民众了解规划决策对城市和环境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参与和推动可持续规划的实施。

3.2 丰富规划方式和方法

丰富规划方式和方法是解决交通运输规划问题的关键策略之一。规划者需要积极采用新颖的方法,如智能交通管理、共享出行、自行车、步行,以及城市空间再利用等,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出行需求。其中,多模式交通规划是一个关键概念,其鼓励公共交通、骑行、步行和汽车共存,并提供互联互通的出行选择。此外,采用数据分析、模型模拟和可视化技术可以更好地分析民众的交通需求,进而更好地优化规划路径,并提前发现与解决潜在问题。

3.3 优化规划管理模式

高质量的规划管理模式是确保规划方案成功实施的关键,包括建立健全规划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确保规划过程的透明度、提高民主参与度。为此,政府部门应提高管理效率,确保规划的实施能够按计划进行,并持续评估和调整规划方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际需求。此外,规划管理应强调绩效评估和数据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规划管理者还应鼓励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包括市民、社区和民间组织,以确保规划方案能够充分满足各方的需求和期望。

4 绿色交通理念下交通运输规划举措

4.1 慢行交通系统设计

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旨在鼓励和支持民众采用低碳出行方式,如步行和骑行,从而减少对机动车辆的依赖,缓解交通拥堵问题、降低环境污染,具体设计要点如图1 所示。

图1 慢行交通系统设计要点

首先,改善步行环境是慢行交通系统设计的基础,包括扩建人行道、改善路面质量、增加人行道的覆盖范围,提供更为安全和舒适的步行环境。其中,人行道宽度应足够容纳行人和骑行者,且需要有足够的绿化带来减少步行者与机动车辆的直接接触。

其次,建设自行车道。自行车道应与道路网络紧密相连,并在交叉口处设置明确的标志和信号,以确保骑行者的安全。还要鼓励建设独立的自行车道,进一步保障骑行安全,以此鼓励更多民众选择骑行方式。

最后,引入智能城市技术。包括建设智能交通信号灯,以优化交通流量,提高行人和骑行者的安全性;开发手机应用程序,提供实时交通信息、自行车共享和电动滑板车共享等服务,以方便民众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4.2 停车场规划设计

在绿色交通理念下的交通运输规划中,停车场的规划设计至关重要。传统的停车场规划往往以汽车为中心,注重提供大量的停车位,但容易忽视环保和可持续性。在绿色交通理念的指导下,停车场规划应更加综合和智能化,以减少车辆尾气排放、节约土地资源,并提高停车效率[4]。

首先,可以采用智能停车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利用传感器、数据分析和互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停车场的使用情况,为驾驶员提供实时停车位信息,减少其寻找停车位的时间和车辆排队等待的情况,从而降低碳排放和空气污染。此外,智能系统能优化停车位的使用,提高停车场的容纳量,减少土地资源浪费。

其次,鼓励共享停车和多模式出行。共享经济理念在绿色交通规划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建立共享停车平台,让民众共享私人停车位,从而减少城市停车需求,避免拥堵。

再次,应推广多模式出行概念,鼓励民众在使用汽车之前考虑其他出行方式,如公共交通、自行车或步行。停车场规划应该与这些出行方式相衔接,为多模式出行提供便捷的转换和停车设施。

最后,应提供绿色停车设施。在绿色交通理念下,停车场设计应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包括增加绿化带、采用环保建材、设置太阳能充电设施以供电动车充电,以及雨水收集再利用等措施。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改善停车场的环境质量,还可以减少城市的碳排放和水资源浪费。

4.3 绿化带规划设计

绿化带是指在城市交通网络中设置的绿色、生态友好的区域,旨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优化城市生态系统、提供休闲活动场所,并促进可持续出行方式的发展。绿化带的规划设计应以绿色交通理念为指导,以创造更加宜居和环保的城市环境为目标[5]。

第一,绿化带的规划设计应注重对生态的保护,需要选择合适的植被和树种,以增强绿化带的生态功能。通过种植吸收二氧化碳的树木,净化空气,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气候舒适度。

第二,绿化带的规划设计应强调与可持续出行方式的整合,可在绿化带中设置步行道、自行车道和公共交通线路,以便于市民采用环保的出行方式。规划人员还可以考虑在绿化带中设置公共交通站点,让市民可以方便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种规划设计有助于减少城市交通拥堵,改善空气质量,同时提供健康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4.4 公共交通规划设计

公共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城市的可持续性、环保性和民众的出行便利性,因此公共交通规划设计应以绿色交通理念为指导,促进可持续出行方式的采用,减少汽车使用频率,降低交通拥堵,改善空气质量,进而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

首先,公共交通规划设计应注重网络覆盖和服务频次。为鼓励市民减少驾车出行频率,公共交通系统应覆盖城市各个区域,并确保公共交通线路和频次合理,减少等待时间,提高用户体验,此举不仅有助于降低交通拥堵,还可以提高城市的可达性,使民众更多地选择公共交通作为首选出行方式。

其次,公共交通规划设计应注重多模式接驳。可持续出行不仅局限于公共汽车和地铁,还包括步行、骑行、共享出行等多种出行方式。还应考虑如何将这些不同的出行方式相互连接,以便于用户从一种方式转换到另一种方式。可通过设置自行车停车设施、步行道、换乘站点和共享出行站点来实现不同出行方式的相互衔接。

最后,公共交通规划设计应注重可持续性和创新技术的应用。绿色交通理念强调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公共交通系统设计应考虑采用低排放的清洁能源,如电动公交车、轻轨电车等。同时,应推动创新技术的应用,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时乘客信息系统和电子票务系统,以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效率和便利性,提升用户体验。

4.5 周边生态环境设计

周边生态环境包括道路、公交站、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周边的自然和人工环境,以及与之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绿色交通理念强调通过规划和设计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进而促进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因此,周边生态环境的设计应以生态保护、可持续性和提高民众生活质量为出发点。

第一,周边生态环境的设计应注重绿化和植被保护。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周边的绿色植被具有多重作用,包括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提供栖息地和增强城市美观性。因此,应考虑如何在道路旁边合理设置绿化带、绿化墙、公园和绿化隔离带,以促进植被生长,提供自然通风,吸收尾气和雨水,减少噪声污染,并为民众提供休闲和娱乐场所。

第二,周边生态环境的设计应注重人文景观优化和提高社区参与度。可以考虑在周边环境中设置艺术装置、文化景点和社区花园,以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城市文化氛围。还可以与当地社区合作,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制订符合民众需求和期望的设计方案,建立更加亲近自然的城市环境,提高民众对绿色交通理念的认同和支持。

5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交通理念下的交通运输规划不仅是应对城市交通挑战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依托以人为本、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等原则进行交通运输规划,可以改善交通系统,减少碳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提高民众生活质量,进而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为此,应积极参与并加速推进可持续交通规划的落地,以创造更加美好、绿色的城市。

猜你喜欢
绿化带公共交通规划设计
最美城市“绿化带”
规划设计作品
《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社简介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风景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规划设计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打招呼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