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颖超的礼品观

2024-03-26 19:42孟红
红岩春秋 2024年2期
关键词:邓颖超棉袄延安

孟红

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邓颖超总是站在斗争的前列,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卓越贡献。令人称道的是,邓颖超始终严格遵守党的廉洁纪律,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她曾反复强调,“领导者的言行要考虑影响”,“做每一件事都要想着人民,想着党的利益”。邓颖超的高风亮节,在她对待礼品的观念上得到了生动展示。

随信附寄不准请客送礼的通知

1961年春节前夕,周恩来和邓颖超收到淮安县委托人捎来的莲子和藕粉等土特产,当即委托办公室回信,信中写道:

你县送给周总理和邓大姐的藕粉、莲子、馓子、工艺品以及针织品都已收到了。你们对周总理的热爱和关怀,他们是知道的,但是周总理和邓大姐认为,在中央三令五申不准送礼的情况下,你们还这样做是不对的。现在总理和邓大姐从他们的薪金中拿出100元寄给你们,作为偿付藕粉、莲子、馓子、工艺品的价款,其他的一些针织品等以后有便人带给你们。总理并指示将中央关于不准请客送礼的通知寄给你们一份,请仔细研究,并望严格执行。

总理办公室的承办人员按照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嘱托,随信附寄了一份《中共中央关于不准请客送礼和停止新建招待所的通知》。

这份《通知》的制订有着特定的背景。1960年,全国各地普遍出现粮食紧张的局面,能否公正合理地调配有限的粮食资源,使最需要粮食的地区得到补给,事关社会稳定的大局。但就在粮食调运最紧张的时候,青海省一方面要求中央给他们调进粮食,一方面又给中央送来5万斤鱼。周恩来知道后十分生气,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对此提出严厉批评:“青海送中央5万斤鱼,简直胡闹。为什么要中央调粮又送鱼?”“全国从今以后,不许送中央一针一线一条鱼,要做全面通报,严格禁止。”

会后,周恩来指定负责国务院日常工作的习仲勋、齐燕铭等起草了这份《通知》。《通知》共有五條规定,前两条是:一切单位都不准向任何单位和个人赠送礼物,也不准借用任何名义变相送礼;各厂矿、企业、人民公社试制成功的新产品,除对其直接主管部门可以送一份样品外,不许以献礼或其他名义赠送给上级机关或其他单位和个人。

在随信附寄给故乡的这份《通知》上,周恩来还亲笔写上指示,要江苏省委、淮阴地委和淮安县委负责同志认真阅读,坚决按照《通知》的精神办。

这封信不足200字,可内容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在周恩来和邓颖超看来,对于故乡的深情和关怀,不能表现在接纳家乡人的礼物上,而应从深层次的纪律层面上来考量:请客送礼不仅会加重人民的负担,更重要的是会助长一种腐败的社会风气,这是绝对要杜绝的。

计算并给水果补上合理价钱

1967年4月,周恩来远赴广州视察工作,卫士高振普等人随行。

周恩来在广州的数日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是连轴转,无法抽时间出去游览。

离开广州的前一晚,当地一位领导找到高振普等人,送来了11小筐水果,说:“你们这几天太忙了,没时间买东西,我们就给你们送来一点水果,每人1筐,共11筐。”大家连忙摆手推辞,表明态度说:“我们有纪律,不能擅自收礼。”可那位领导早有准备,坚持说:“我们知道你们有纪律,这些水果不是白送给你们的,你们可以付钱,每筐1元,共11元。”说完,他还掏出了发票。大家商量了一下,觉得这是自己花钱买的,不算收礼,而且看这一小筐水果,差不多也就值1块钱,同时也考虑应该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于是,他们每人掏出1块钱,付给了那位领导。

周恩来一直在忙碌,对这件事起初并不知情。回到北京后,他才发现这11筐水果,询问高振普是怎么回事。高振普作了详细汇报,周恩来因为需要处理很多急事,便没有多问,转头对他说:“回去让大姐处理吧。”

回到中南海西花厅后,高振普主动找到邓颖超,把这件事一五一十地汇报了一遍。他本来以为,自己没有违反规定,邓颖超不会批评自己,可邓颖超处理这件事的做法,却让他汗颜。

邓颖超听完汇报后,并没发表意见,而是先让大家把水果筐打开,称一下每样水果的重量,再按市场价计算这一筐水果到底值多少钱。

大家丝毫不敢懈怠,赶紧照做。待清清楚楚过秤后,算出来的结果是每筐水果共1.78元,比他们花的钱多了0.78元。

高振普连忙承认错误,说自己办事太不认真了,没有仔细核对价钱就收下了,以后一定吸取教训,杜绝类似情况发生。

邓颖超问他:“这次的事,你打算怎么处理?”高振普诚恳地说:“我们把钱补上,再写一份检查,寄去广州。”邓颖超这才点了点头,说:“这样做就对了。你还年轻,要接受这次教训,做任何事情都要亲自去看看。”

后来,邓颖超在一次会议上提起了这件事,对大家说:“通过这件事来看,要坚持一个好的制度有多么不易呀,你想坚持了,外界还会不停地影响你,关键还是你们自己要掌握好。”

用多寄钱的方式避免对方再送礼

有一次,周恩来到云南昆明视察。临走时,云南当地领导送来一箱芒果,交给周恩来的警卫员带回去,说这是送给总理和邓大姐的。

这名警卫员可能因为刚参加工作,在思想上还没有那么警惕,便把这箱芒果带了回去,也没有告诉周恩来和邓颖超。

回到北京后,邓颖超发现了这箱芒果,立即警觉地询问缘由。

警卫员说,这是云南的领导送给总理和大姐的,表示他们的一点心意。

邓颖超听后严厉地说:“中央明确规定不准请客送礼,他们这是违反规定。同时,你也做得不对,怎么能随便收取别人的礼物呢?你们作为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更要提高警惕,以身作则。”

警卫员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对邓颖超作了检讨。邓颖超说:“认识到了错误,下次改正就好。你现在把100元钱和一份中央关于不准请客送礼的规定一起寄给云南。”警卫员说:“大姐,那箱芒果总共也不值10元钱,不用寄100元钱。”邓颖超回答:“就是要多寄钱,才能让他们记住这件事,要是我们只给他们寄10元钱,他们下次还会再送。”警卫员这才明白了她的用意。

事后,邓颖超还告诫大家:“这次是芒果,不能再送回去,不然就烂了。如果是其他东西,就是给钱也不能要,要原封不动地退回去。”

之后有一年元宵节,有人寄来了一些礼物,邓颖超看后,发现是一些糖果、特产,就让工作人员原样退了回去,一点也没有留。

邓颖超后来说:“要堵住送礼的口子,关键在于领导者自身;要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要给下面的人找借口。”

为2斤小米留下粮票和钱

1970年6月1日,邓颖超陪同缅甸、乌拉圭、锡兰、印尼和柬埔寨等国外宾去延安参观。这是她离开延安20余年后的首次回归。

当天下午,邓颖超一行抵达延安,先后参观了毛泽东故居、凤凰山陈列馆。第二天,又参观了杨家岭、枣园、抗大旧址、王家坪和宝塔山等地。面对熟悉的宝塔山、延河水和那一孔孔窑洞,邓颖超的心头百感交集。这里承载着她的青春岁月,留下了她为革命事业默默奉献的足迹。

在参观完返回北京时,延安人民想带点礼物给周恩来。几位年长的同志建议:“总理爱吃咱延安产的小米,就捎2斤小米吧!”随即,大家便将2斤当年新产的小米用一个小布袋装起来,送给邓颖超。

邓颖超笑着对大家说:“延安的小米,恩来同志见了一定很高兴。吃上延安的小米,就像是回了一趟老家。”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接着,邓颖超又说:“不过,粮票和钱你们得收下。我们党有规矩,不收礼。要不我带回去了,恩来同志肯定会批评我的。”

大家说:“2斤小米怎么好收钱和粮票呢?这是我们延安人民的一点心意。”

邓颖超和蔼地说:“延安人民的心意,恩来同志一定很感激。但他从来不违背党的规定,不然,你们这里出小米,他们那里出别的特产,大家你送一点,我送一点,那我们家里还了得!共产党不能搞这一套。”一番话说得大家心悦诚服。

就这样,邓颖超留下粮票和钱,才带走了2斤小米。

收下73名工人亲手缝制的棉衣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病逝。追悼会结束后,邓颖超见大家脸上愁云密布,便强忍着悲痛安慰道:“恩来去世了,你们都很悲痛,我也很悲痛,但是,悲伤和眼泪不顶用,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这年春节前夕,人民日报社给西花厅寄来一个包裹,并附有一封信。邓颖超十分疑惑地打开包裹,只见里面是一件崭新的绸面丝棉袄,还散发着新面料的味道。

她又打开那封信,戴上老花镜,慢慢读了起来。原来,这是天津红桥区服装二厂(后改名天津天虹服装厂)的73名青年工人写给她的问候信。信中说,棉袄是给她的新年礼物,一针一线都是对她的敬意。

邓颖超心里頓时涌上一股暖流。她连忙脱下上衣,把这件棉袄穿上,站在镜子前笑着说:“这大小正合身着呢。”

试完衣服,邓颖超不免有些伤感,往年同周恩来一起过春节的欢乐情景仍历历在目。不知不觉,她的双眼已噙满泪水。她转头仔细看看棉袄和信件,感慨地想:这73位工人从来没有见过她,却能做出这么合身的棉衣,可见费了不少心血。

想到这里,邓颖超左右为难起来:自己一辈子从来不习惯收人家的礼物,可这件棉衣的意义太重大了,她又不得不收。一旁的秘书赵炜看出了邓颖超的犹豫,便建议道:“您应该接受他们的心意,决不能退回棉袄。”

邓颖超含泪询问:“这是他们的一片心呀,但是我要付钱给他们,你说30元够不够?”赵炜点了点头。

邓颖超叮嘱赵炜立即动笔,给天津的工人们写一封回信。信中写道:“她看到你们73位青年工人同志亲手一针一线缝的棉衣,真是穿在身上,暖在心里……寄给你们30元作为衣服的成本费,这笔钱如不好处理,可作为购买学习书籍和用品。”

3月16日,73名工人收到了这封回信,大家不由得热泪盈眶,打心眼里觉得邓颖超就像自己的长辈一样可亲可敬。他们用邓颖超寄来的30元钱购买了几本书和用来庆祝的鞭炮、糖果等,还将糖果寄给邓颖超,同时再附一封信,请邓颖超为他们题词。随后,邓颖超以“为共产主义革命的一个老战士”的名义题了词。

此后的岁月里,邓颖超一直想找机会感谢这73名工人。

1984年6月,邓颖超在登完泰山返京路上,终于有机会来到天津。下车后,她便让同志们去打听这73名工人。

八年里,服装厂早已改名,工人们各自有了去处,重新找到他们很不容易。多方打听下,工作人员找到了他们的下落。

7月4日,邓颖超见到了工人们,除1人已经去世,1人重病休养,其他人全部到齐。邓颖超十分开心,微笑着与每位工人握手。大家担心她的身体吃不消,劝说她跟一两个工人代表握手就行了。但邓颖超依然坚持与每个人握手致谢。对此,她坦诚笑言:“八年前,你们每一个人都一针一线地为我缝制过棉袄,我今天也要一个一个地握住你们的手,表达我的感谢。”

在与工人们交谈中,她道出肺腑之言:“这件棉袄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温暖和激励,我一直将这件棉袄看成极为珍贵的纪念品,我穿着你们做的棉衣,过了两个冬天,出席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见过外宾。我觉得我很骄傲,有这么多同志说是我的儿女,我觉得骄傲得很!”

这次见面在温馨祥和的气氛中结束,邓颖超还与大家合影留念,这是她在周恩来去世后难得的开心时光。

作者系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党史七室主任

编辑/王尧

猜你喜欢
邓颖超棉袄延安
邓颖超:春天过后不是秋
贴心“小棉袄”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贴心小棉袄
邓颖超:你用鲜花绽放我一世爱恋
新媒体技术在复原陈列中应用的探索——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为例
1966年的棉袄
走进延安
一件棉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