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的粮食信用社

2024-03-26 19:42欧阳代德张昆明
红岩春秋 2024年2期
关键词:义仓高利贷信用社

欧阳代德 张昆明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粮食保障始终是事关根据地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对旱涝雹瘟等自然灾害,以及敌人的残酷封锁和破坏,陕甘宁边区政府采取了发展生产、发放贷款、组织互济、以工代赈、厉行节约、移民垦荒等方式缓解灾情、救济群众。其中产生的粮食信用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农村金融发展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

天灾人祸加重群众负担

陕甘宁边区地处西北高原,常年发生旱、雹、水、冻、霜、虫、瘟等灾害。据不完全统计,1939年至1944年,边区土地累计受灾面积7649607亩,损失粮食576820石,受灾人口1055470人(六年合计)。其中1942年受灾最严重,田禾受灾面积841983亩,损失粮食8906石,因水灾淹死496人、伤359人,损失猪羊41311只,损失其他钱财4065.85万元边币。

1941年5月23日,三边分区专署呈报边区政府的《呈请拨发赈济款》中记录:“查三边连年歉收,人民饥馑,……入夏以来,已属青黄不接之季,人民更呈饥荒之象。屡接各区长报告,大部人民已无食粮,经济稍为充裕者,虽有钱亦难买到粮食。各区已有部分人民挖食草根及食榆钱者。据七区报告:‘人民都没吃的,现在吃黄蒿、榆树钱及榆树叶,牲口吃白草根,已有二十七家搬走。九区现在十家有八九家沒粮吃,部分群众面孔极行憔悴,有十数日不见米面者,饿的(得)两腿发酸,眼发黑。”

1941年,陇东分局专署报告边区政府《呈报本分区灾情及救济办法》,其中记录:“1.灾区人民普遍没吃的,就是有吃的都是白蒿、红根、榆钱子、榆树皮、苦苦菜、苜蓿、油渣、麦麸子等等之类。环县还没有苜蓿吃。2.偷偷的搬家逃荒,普遍的发生。华池去年及今年一共逃了百六七十家,其余如曲环亦有,大部逃在边区内的曲、庆、合等县,华池甚至有以羊奶充饥者。3.卖牲口在环县相当普遍。据本署派去该县视察之柳泉报告,洪、环区有七家老百姓,本喂了五六十只羊的,七八十只羊的,去年起到现在全靠卖羊过活,到现在每家只剩下四五只了。”

抗战前,陕甘宁一带便盛行高利贷,贫苦农民受到地主和商人的残酷剥削。在绥德,借钱月利最低三分,最高五分,也有一年借一元还两元的,俗名“一年滚”。借粮食普遍是借三还四。抗战时期,尽管边区政府严禁高利贷,但高利贷依然悄悄蔓延,在灾荒缺粮、物价上涨时借贷更多。

1943年,边区政府在《关于减租减息与交租交息问题》中指出五种高利贷:“第一种是放麦还麦,在赤水发生的放麦账是加五,即今年放麦一斗,明年麦收后还一斗五升。第二种是放杂粮还麦,如今年放荞麦或高梁一斗,明年麦收后还麦子一斗。第三种是借钱还麦或粮,如淳耀区有在一九四二年借钱五六十元,到一九四三年麦收后还麦子一斗的。又如同宜耀庙湾区周老八于民国十九年放给唐澄清六十元,每年每元六升粮利息,已收过二十九石粮利息,还欠了十五石粮的利息。第四种是放盐账,如赤水二区丰泉王恩兴于一九四二年放给孙成娃五百元,每月给二十五斤盐的利息。第五种是短期高利贷,在新正长舌头集上发生每百元每集得利三十元,一月六集即每百元每月得利一百八十元,这种大部分是商人和公务人员、生产人员搞的。”

1944年,一般私人放账利息达30%至50%。在延安附近的集市,暗中进行的“挖蹦子账”每集利息15%至20%,这种高利贷,借五天每元一角利钱。

“探买探卖”也称“买青探青”。西北局调查研究室在《从南区合作社办理信用社的经验》中指出:“探卖粮是目前最流行的高利贷形式的一种,一般在收获前三个月,以低于市场价格出卖其粮食,收获后再交付粮食……过去在粮食收获季节后,粮价往往低降一下,而近年来粮食是直线上涨的,‘探卖一季粮食,三年也翻不了身。然后有些农民迫于需要,仍旧是探卖,这显然对于农民和整个农村经济来说是不利的。据说甚至有些合作社也在农村探买粮食、麻油等。禁止探卖粮食的根本办法,还是举办信用合作。”

1943年,安塞县粮店买粮700石,其中探买300石。对农民来说,探卖很亏,大多时候市价每斗800元,为了急用钱,探卖时只有每斗300元左右。以宋家沟两户为例:贫农马占旺为了还难民工厂木炭钱,1943年8月探卖糜子4斗5升,每斗探卖240元,1944年5月还清。贫农白德玉也是为了还木炭钱,1943年7月探卖玉米2石8斗,探价每斗300元,到了还粮期限,家中没有粮食,这年10月又将36垧山地卖了,以每斗1100元的市价购买玉米还上,家中仅剩下4垧地。

残酷的剥削,让贫苦老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

低利互助的粮食信用社

面对连年灾荒、压榨农民血汗钱的高利贷,边区政府大力开展大生产运动,筹集粮款赈济灾民,积极整顿金融秩序。粮食信用社在农村应运而生。

1940年,关中分区赤水县劳动英雄蒲金山创办边区第一个粮食信用社。他看到一些移民新户初到,人生地疏,借贷困难,即发动村中老户以粮食入股,成立信用社,统一贷出粮食。第一年集股苞谷1石3斗,1943年集股3石6斗,新户均能借贷。借贷手续是:借时打一纸条,盖上指印,秋后归还,每斗加2升利息。之后,蒲金山整顿合作社,将股金变为长期入股,扩大借贷范围,老户新户都可贷粮,以调剂村中粮食余缺。此后,周围一些乡村纷纷效仿,成立了类似的合作社。

1945年7月6日,《解放日报》报道安塞县樊彦旺合作社创办的粮食信用社,介绍其正在进行的五项备荒工作:(一)成立粮食信用社。规定在自愿原则下,每人可存粮1到5斗,每年由合作社付给3分利息(1斗加3升,由倒换中长利付给)。平时除红利可取一小部分外,其余须至灾荒到来时才能领取。现已存到粮食10多石,估计秋收后可存300石左右。(二)调剂籽种。自三边购回60天糜子10石,由政府决定办法,借、换、买均可,但必须是穷人。(三)增产粮食。年成不好,干部也不易精减,决定动手生产,现已抢种谷子250亩,杂田120亩,糜子120亩,并准备种糜麦250亩,将来收获全部归合作社。(四)发展纺织。合作社本身有两架机子,由干部学织,当做副业,并协同建设厅派来组织民间纺织的两位同志发展家庭织布,藉以减少粮食支出,储存备荒。(五)节约。过去一天吃一顿好的(面或肉),现在改为每十天吃一次好的,菜蔬则全部自给。

米脂县发展到1944年,已创办40多个粮食信用社,其中民丰区高家崄办得最好。1943年冬,乡农会号召收互济粮帮助穷苦农民,在高家崄先后召开两次动员会。农民们认为,互济粮要集中到乡里,乡政府怎么用粮他们管不着,而且出粮没什么红利和益处,因此积极性都不高。为说服群众,乡长改变工作思路和方法,提出收互济粮和信用粮两种粮,前者作为互助性质,供给无利借贷,后者作为入股性质,供给有利借贷。两者都在麦收后麦贱米贵的时候换成麦子,秋收后麦贵米贱的时候换成小米,这样粮食可以越换越多。信用粮所得红利主要归出粮人,不过作为备荒之用,平时不分红不抽本,到灾荒时用来救灾,而且入股者可以优先取得红利,作为渡荒之用。粮食由本村保存,在本村调剂与备荒。

自1877年起,当地近70年间发生过九年大旱、几年小旱,农民备荒意识较强。乡长提出为备荒而集粮,粮食又存在本村,农民们便同意建立粮食信用社。大家觉得除了备荒,平时可以借给有急用的人,还可以抵制高利贷,一举多得。

在第三次村民大会上,乡长带头入了1斗,积极分子、穷苦工人艾喜成入了5升。因为艾喜成家太穷,村民们都劝他不要入股。艾喜成却反过来劝众人,备荒救灾是众人的事,多了入不起,少的也应该入些。在这两人的带头下,全村93户有67户入股,共收互济粮106石、信用粮302石。这些信用粮主要借给贫困有急用的本村人,借时要两个保人和行政村主任盖章,每人至多5斗,利息每半年每斗出4升,4个月以上按半年算,4个月以下按月出4合;互济粮借给移民家属和遭受意外的穷苦农民,半年内归还不要利息。

会上选举了3个人负责信用社,主任管出入抹斗,1人保管,1人记账,都是尽义务不挣工资,并选了7人为理事会成员。

据统计,高家崄粮食信用社放出信用粮3石零2升小米,夏收时按每斗米折1斗3升麦子收回(一般市价应折合1斗4升麦),再加上中间利用物价变化用麦子换小米,到1944年底,本利折合小米4石8斗,增加了1石7斗8升,相当于实物红利59%。放出的信用粮和互济粮都起到调剂互助的作用,受助群体有的是因为以前卖粮购买土地,现在吃粮困难;有的因为家穷,青黄不接;还有的因为赶脚驮炭缺少炭本,借粮救急。相比于私人借糧每半年出息3升至5升,信用社放粮的利息较轻,得到村民的拥护。

教育经费是制约偏远地区办学的一大难题。为筹集经费办学,方便村中儿童就近读书,民丰区姬家沟36户人家集中3石6斗粮,七里庙41户人家集中7石9斗粮,成立粮食信用社,把放粮所得的利息作为教员薪水津贴等学校开支。两村各请了一名教员,办起学校,解决了村中儿童上学难题,因而此地的粮食信用社称为“文教信用社”。

粮食信用社转为义仓

边区成立的粮食信用社,具有储粮备荒、互济、借贷的作用,因此兼具义仓和信用社两种性质。随着防灾备荒运动的深入,粮食信用社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为强化储粮备荒、突出公益性质,一些地方将带有借贷和分红性质的信用社改为义仓。

1945年6月,米脂县民丰区召开农会干部大会,讨论备荒运动中农会互济社与信用社的任务。农会互济社由农会会员自动集粮,无利或低利供给穷人及抗工属等,所得利润归入共同财产,全区计有乡社1个、村社25个,集细粮34石多。信用社分两种,一种是各阶层自动集粮,带义仓性质;另一种是纯合作性质,自由入股退股,定期分红,全区计有信用社25个。这两种组织都带有公益性,共有细粮134石多,在抵制高利贷、解决部分农民缺粮困难、发展生产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会上,大家反映备荒和借贷中产生的紊乱现象:姜新庄农会后悔贷出粮食,觉得应该在收成有把握时再贷出;有的村子群众吵着要分伙,弄得各村负责人心里惶恐,不知如何解决。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备荒应以存粮为主,决定将农会互济社与信用社改为义仓,办法如下:(一)向群众宣传存粮备荒作用,尽可能不要抽股,转入义仓。(二)贷出粮食逐步收回。(三)今后停止借贷,注意保存,非到灾荒严重时不动用存粮。

会后,有的村决定交还借粮入仓,不付利息;有的村将农会互济粮扩大三倍存入义仓;也有三个纯合作性质的信用社自由抽退原股。经统计,全区义仓有100石以上的细粮备荒。

一些义仓在管理和经营中,兼具了信用社低利借贷的性质。比如清润折家坪区二乡在1944年秋征集义粮,全乡281户按照“多的多出、少的少出、穷的不出”的原则,250户上交粗粮75石4斗。该乡成立义粮保管委员会,选举劳动英雄白德为主任,周维金为副主任,每村由1人担任委员,规定不遇灾荒不得动用义粮,如遇天灾人祸、发展生产所需之借贷,及婚丧大事救济寡孤等事宜,得由保管委员会讨论决定,但借贷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为避免义粮长期滞囤仓库,增加粮食储备,义粮保管委员会当年制定如下计划:(一)今年集中的75石4斗粗粮,以短期(3个月)借贷放出,到明年初冬可放4期,可得本利120石。(二)明年每村种义棉1垧到3垧,全乡共种24垧,按每垧收40斤净花计,可收960斤,折合粗粮120石。(三)明年冬两项收入共可集中粗粮240石,如明年不遇灾荒,则后年上半年可达300石。该乡义仓也成为清润县备战备荒、互助互济、联系发展信用社、刺激生产的典范。

抗战时期创办的粮食信用社在防灾备荒、调剂粮食、抵制高利贷、服务贫苦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依然有一定借鉴意义。

编辑/王尧

猜你喜欢
义仓高利贷信用社
从义仓到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历史演变
名与实:“作为一种方法”的清代云南义仓
新语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收高利贷
收高利贷
上化乐善义仓碑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