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成长的关键要素与实践路径

2024-03-27 15:50张志勇李婉颖何赵颖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关键要素实践路径

张志勇 李婉颖 何赵颖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教育强国、迈向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阶段,教育变革的伟大时代呼唤教育家。探究和总结教育家成长规律,以教育家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时代的迫切呼唤和战略需要。教育家的成长是人格品质、学识与思维素养、实践能力等个人特质与所处场域环境等多重关键要素之间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教育家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教育行动、以洞察未来的智慧应对时代之变、以躬耕教坛的作风求索教育规律、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提供教育方案、以真理力量引领教育变革,在实践中实现专业成长。

关键词:教育家成长;关键要素;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4)01-0012-0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新时代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2]“倡导教育家办学”[3]的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做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决策。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勉励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4]。探究和总结教育家成长规律,以教育家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時代的迫切呼唤和战略需要。纵观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教育家始终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推动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面对世界、时代和社会的不确定性,迫切需要卓越教育培养的卓越人才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确定性。随着国家对教育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教育家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需要快速适应教育之变、有效回应时代之需。对教育家的成长规律进行探究和总结,揭示教育家成长的关键要素和实践路径,强化教育家的理论与实践引领,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命题和必然要求。

一、教育家是时代的优秀作品

时势造英雄。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但凡人类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也是呼唤教育家、造就教育家的时代。教育家既是时代变革的产物,是时代的优秀作品[5]9,也是时代变革的推动者。教育家是时代的灵魂,他们不仅引领着教育的方向,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变革的进程。教育家通过教育传播新的思想观念,激发社会的创新活力,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一)轴心时代东西方出现了灿若群星的教育家群体

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第一次把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这一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的时代称为轴心时代。轴心时代是真正群星璀璨的时代,世界各大文明体系中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教育家等都扎堆出现,是人类伟大精神导师集体亮相的时代——老子、孔子、孟子、庄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犹太先知们,共同塑造了此后2000多年人类的心灵。雅斯贝尔斯在其著作《四大圣哲》中,把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孔子和耶稣并称为“四大圣哲”,其中,苏格拉底和孔子作为世界文明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对东西方的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孔子和苏格拉底均生活在繁荣社会的末世,经历了社会从兴旺发达走向衰败,他们不约而同地揭示了教育对于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思想和文化辉煌灿烂、群星闪耀的时代,各种思想流派和学派涌现,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孔子、孟子、荀子、墨子等教育家。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中叶)是古希腊历史上的重要时代。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几代师徒相承,将理性思维、真理与本质的思想推向了高潮。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亚里士多德的那句“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的名言,柏拉图的《理想国》,都为人类文明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二)工业革命时代引领教育改革的教育家及其精神

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以机械革命、电力革命和信息革命为代表的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推动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在这一历程进程中,涌现了一大批教育家,他们的思想改变着人类教育的图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的理念,认为一切知识都应该被传授给所有人。这一理念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和平等,影响了后来的普及教育运动。卢梭的《爱弥儿》是西方里程碑式的教育著作之一,主张教育应该培养“自然人”,强调儿童应通过活动和亲身经验来学习,而非被动地接受知识。裴斯泰洛齐主张通过要素教育来培养儿童的全面能力,注重儿童的身心发展。杜威提出了“实用主义”的教育哲学,强调教育与实践的结合,提倡通过活动和经验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蒙台梭利的《蒙台梭利教学法》被誉为“儿童世纪的代表”。皮亚杰提出了“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建构知识的,强调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主体性,注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等。皮埃尔·布尔迪厄提出了“社会学主义”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该关注社会不平等和学生阶层的流动,注重美学和社会学主义,重视学生的情感表达和社会公正。

(三)教育强国建设呼唤教育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人类历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6]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理论。一部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社会转型期,教育由于难以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所以受到的责难往往最多,需要回答的问题也最多[5]9。教育强国建设需要一大批教育家回答中国教育的“世界之问”“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这是一个需要教育家的时代,也是必然产生教育家的时代。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做出一系列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取得重大成就。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但是,我国教育事业与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生活的需要相比、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对教育的需求相比、与人工智能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教育的需求相比,还很不适应。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论述,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6]。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呼唤教育家担当时代使命。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教育家用他们的智慧和思想,为今天的教育带来更多的变革,为今天的社会带来更多的进步。时代呼唤教育家,因为他们是引领我们走向未来的灯塔,是塑造未来社会的关键人物。

二、教育家成长的关键要素

教育家是时代的引领者,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解读时代,以新教育塑造的新人为人类社会创造未来。教育家的成长是动态的、连续的、长周期的,受到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是个人特质与特定时代背景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首先,教育家的成长是一个自我适应的过程。所处环境会决定教育家的人生经历,影响其个体的发展模式;而社会需要会直接影响其个体的发展方向。其次,教育家的成长是一个自我锻造的过程。教育家成长必然要经历理论学习、深入实践、反思批判的过程,在学习、实践与反思的碰撞中认识自我,并持续进行自我锻造。最后,教育家的成长是一个自我蜕变的过程。教育家在理想信念指引、理论实践积累以及对内外反思批判中获得新知,不断进行自我解构与重构,最终实现质的飞跃。教育家的人格品质、学识与思维素养、实践能力和身处的场域环境构成了教育家成长的关键要素。其中,人格品质是教育家成长的内驱力,学识与思维素养是教育家成长的基本条件,实践能力是教育家成长的重要保障,场域环境是教育家成长的催化剂。综上,本研究从教育家个体因素层面和外部环境层面,构建了教育家成长的关键要素结构模型,教育家的成长与发展有赖于各关键要素的有机结合。

(一)人格品质:教育家成长的内驱力

教育家的成长不是自发的过程,他们具有明确坚定的自觉意识和不懈奋斗的卓越品质。教书育人是一项特殊的奉献型、持续发展型事业,教育家的成长需要长期的坚守和主观努力,教育家具备的独特的人格品质和精神气质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激发内生性发展动力。

首先,教育家需要有坚定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尊重、爱护学生,拥有自觉奉献与服务的教育精神,拥有充沛饱满的教育热情,并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强烈的使命感,是教育家的精神内核,是教育家长期坚守的关键。其次,教育家需要有胸怀天下的格局与情怀[7],有天降大任的社会使命感,有对美好社会与理想的崇高信念。教育家要有很高的政治站位,将个人的教育实践与更广泛的社会与文化联系起来,深切关怀和深刻体悟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具有为公共利益以及教育理想承担责任的品格,怀有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人类教育和民族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的抱负,这是教育家不计个人功利与得失,投入解决教育问题的重要动力。最后,教育家需要具有强烈的成就动机和高层次的发展需求。他们自我发展的意识尤为强烈[8],将追求卓越的人生期望與教育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为自我发展绘制蓝图,因而产生内在驱动力,自觉进行教育改革实践,勇于探索教育实践创新,不断追求自我价值提升。

(二)学识与思维素养:教育家成长的基本条件

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9]。教育活动需要精细的能力和规范的知识,深厚的学识素养和完善的专业素养,是教育家能够理性认识教育规律、思考教育问题、把握教育本质的前提,为其成就教育功业提供基本条件。教育家要以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持续地学习教育、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掌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建构并不断丰富全面系统并具有包容性和多元性的知识理论体系,为投身教育实践做好充分准备。

同时,战略眼光、理性批判与质疑精神是教育家的鲜明品格,这意味着教育家具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能力。他们常怀远虑,高度关注国家战略需要和战略决策,勇于基于教育理想的指引以及国家、人民的需求解构和重构自己的认知体系,敢于质疑和批评权威,并能够辩证地对原有结论进行补充、完善和建构,通过创新实践实现教育目标。

(三)实践能力:教育家成长的重要保障

书斋里不会产生教育家[10],实践是教育家成长的摇篮和土壤[11]。纵观国内外教育家成长的历史和现实能够发现,教育家是在长期的教育经历、实践探索与研究中自然成长起来的。教育家是反思性实践者,其专业发展不是短暂的,也不是靠单一知识素养的提升,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长期的反思性实践探索和积累。教育家的实践能力依赖于理性的判断和自省,并将通过判断和自省获得的认识提升到个人的思想理论层面,这是其得以不断成长的重要保障。

教育家的实践成长应该经过“实践参与—实践审视—实践总结—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循环往复过程。一方面,教育家具有将教育理想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的能力,以及善于考虑和判断教育行为后果的智慧。教育家能够充分运用理性判断能力,在各种复杂的现实图景中清醒、慎重、负责地选择教育行为,采取道德的、合宜的、有效的教育行动。另一方面,教育家能够对教育行动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教育家参与并反复审视、总结丰富的教育工作实践,系统梳理和反思这些教育实践的目的、方式与结果,不断深化对人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理性认识,从而真正把握教育规律,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四)场域环境:教育家成长的催化剂

人是环境的产物。“教育因时而起”,同样的,教育家也应时而生。教育家的成长实际上是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12],既受到个体微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其所处生态环境的影响,其成长既有一般规律可循,也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外部场域环境会影响个体特质的塑造、发展与作用发挥,是具有潜力的教育工作者蜕变为教育家的催化剂,为其成长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动力。

一方面,宏观文化制度环境是教育家成长的土壤。就教育家成长的外部环境来看,历史表明,充满挑战的时代、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13]2-3,可容纳教育改革的教育环境[14],是教育家自发成长的沃土。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教育家,个体所处场域为其提供了具体的实践对象,场域内社会、经济、文化等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实践的内容和特点,是其教育家潜力能否得到充分发挥与利用的重要条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环境可以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敢于实事求是和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变革的教育实践能够为教育家的成长和作用发挥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但有时,外部的不利因素反而能激发教育家自我成长的动力。真正的教育家总是既善于适应环境,更勇于选择环境,他们借此创设出更适合自身发展的条件,推动自我价值与目标的实现。

另一方面,社会需要是教育家崛起的基点。教育家是能够在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领域中做出杰出成就、产生重要社会影响的人[13]2。社会需要为教育家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生成提供了关键契机;同时,其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符合社会需求,是其受到社会高度认同、广泛认可的关键。立足新时代教育发展形势,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处于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期盼出现一批尊重教育规律、推动素质教育的教育家,这既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对教育家的呼唤,也是教育家建构和创生教育思想的实践场域。

三、教育家成长的实践路径分析

教育家的成长过程是教育家精神孕育的过程。“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土壤,孕育于壮阔的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人民教师职业形象、职业素养和职业职责内涵的科学阐释[15]。教育家成长于丰富的实践,具有高水平的实践追求,是杰出的教育行动家和教育实践者。卓越教育实践的持续过程也就是教育家诞生和成长的过程。教育家无法培养出来,但教育家成长的实践路径是有迹可循的。

(一)价值追求:教育家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教育行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是润物无声的长期浸润,是一项需要情怀、良知、高尚道德来共同铸就的伟大事业。顾明远先生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16]。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说过:“谁要没有强烈的感情,就不会有强烈的志向,也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上。”[17]教育工作需要虔诚的、炽热的情感,挚爱教育、关爱学生、精心育人是教育家與其他领域大家的最根本区别。真正的教育家怀有殉道者精神,以教育为至上追求,将教育事业发展和为国育才成效视为生命,甚至高于生命,是其人格所在和追求的高尚价值所在。

教育家以教育为志趣,其教育行动是一种价值性的追求,在具体的成长实践中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诚挚热爱。首先,挚爱教育体现为教育家在教育实践中始终满怀着对教育应然价值和美好事物的乐观与期待,相信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甘愿为之努力和奋斗。其次,挚爱教育体现为教育家在困难、挫折与诱惑中对教育信念与教育价值的追求和坚守,能够超越生计、名誉等世俗功利心态,坚定理想信念。最后,挚爱教育具体表现为教育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对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强烈的责任感,追求的是让每一位学生成人成才、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

(二)智慧赋能:教育家以洞察未来的智慧应对时代之变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承担着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新型的高素质人才的任务。教育的超前性决定着引领教育发展的教育家必然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人。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主题,影响着教育的表现形式、发展任务和发展方向,能否准确把握、精准刻画和科学应对时代主题与形势,在正确的方向上引领教育发展,是判断教师是否具备教育家情怀的重要标准。

走在时代前列是教育家的成长追求和行动自觉,是其保持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历史和实践证明,教育家之所以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善于把握历史发展大势,科学判断时代主题,进而为教育事业满足时代需要贡献力量。首先,教育家具有与时代同行的智慧,对国家与社会的教育需求有洞察力,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深刻把握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时代主题。其次,教育家具有超越时代的判断力,能够以时代主题为依据科学、客观地分析时代形势,领悟和研判教育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应然状态。最后,教育家具有忧患意识和积极面向未来的博大胸襟,始终拥有深邃长远的战略思维,既立足于当前,又着眼于未来,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打造教育新形态。

(三)扎根实践:教育家以躬耕教坛的作风求索教育规律

教育家躬耕教坛,无论面对困难还是挑战,他们始终坚守初心,矢志不渝。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奉献,点亮教育的未来,引领社会的进步。他们不断探索教育规律,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他们的奉献精神和不懈努力激励着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事业。

教育家始终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和推动教育改革。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学习就是经验改造”的观点,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来学习,倡导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而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在教学方法上,教育家也积极探索创新,例如引入项目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家深知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更加重视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因此,他们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育家不断呼吁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他们致力于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教育公平”,强调教育应该面向所有学生,应该让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杜威也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社会公益,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应该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还有一些教育家通过实际行动来推动教育公平。例如,印度著名教育家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在20世纪初创办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不收取学费,也没有任何门槛,旨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教育家始终怀有悲天悯人的大爱之心,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为解决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他们发起教育扶贫项目。教育家重视义务教育的发展,呼吁政府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质量,保证每个孩子都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教育家注重职业教育的发展,推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和支持,消除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歧视。

(四)创新发展:教育家以开拓创新精神提供教育方案

教育既需要与时代同行,更需要超越时代,实践创新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教育家正是在不断实践创新中为教育开辟新的道路,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教育不断发展。

教育家强调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苏霍姆林斯基、罗杰斯等教育家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德可乐利、维果茨基等教育家认为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社交技能、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

教育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孔子强调,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他提倡“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蒙特梭利、杜威等教育家也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性,主张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进行个性化教学。

教育家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力,只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培养,每个学生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罗宾逊强调创造性思维对于教育的重要性,主张教育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提升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杜威主张教育应该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相结合。在现代教育政策中,一些国家的教育部门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鼓励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积极性。

(五)思想引领:教育家以真理力量引领时代教育潮流

思想引领和真理力量在教育变革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其核心是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正确的思想引领和真理力量在教育变革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思想引领是教育变革的先导。正确的思想能够引领人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教育变革提供有力的指导。同时,正确的思想也能够为教育者提供清晰的教育目标和价值追求,使他们在教育实践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正确思想的引领有助于推动教育公平和教育普及,也有助于推动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思想引领是教育变革的先导,只有通过正确思想的引领,我们才能够克服教育中的问题和挑战,推动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真理力量是教育變革的动力。教育的目的是追求真理、传播真理,帮助学生认识真理、把握真理。只有具备真理力量,教育才能够真正打动人心,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求知欲望。在教育实践中,真理力量可以通过富有启发性的教学内容、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以及优秀教师的言传身教等方式来体现。这些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真理的魅力和力量,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人们很容易陷入迷茫和困惑。因此,教育更应当强调对真理的追求和传播,帮助学生辨别真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理,作为教育的核心,是激发教育变革的关键动力。正如诸多教育家所强调的,教育应当追求真理、传播真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是这种真理力量,赋予教育巨大的魅力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求知欲望。

改革创新意识是教育变革的关键。教育变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教育家需要具备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改革创新意识不仅要求教育家具备开放的心态和敏锐的洞察力,还需要他们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教育家可以解决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人类教育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在实践中,教育家需要结合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勇于尝试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同时,教育家也需要注重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思想引领、真理力量和创新意识是教育家引领教育变革的重要因素,是促进人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通过正确思想的引领和真理力量,教育家不断为教育变革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动力;通过改革创新,教育家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推动教育的进步和发展。由此,一代又一代教育家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关键人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9-10)[2023-12-08].https://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8-01-31)[2023-12-08].https://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eqid=93ccfe9200029e35000000066459a4ff.

[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EB/OL].(2019-07-08)[2023-12-08].https://www.gov.cn/zhengce/2019-07/08/content_5407361.htm.

[4]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EB/OL].(2023-09-10)[2023-12-0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6597883047512879&wfr=spider&for=pc.

[5]陶西平.教育家和教育家精神[J].未来教育家,2015(2-3).

[6]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EB/OL].(2023-09-15)[2023-12-08].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3-09/15/c_1129862386.htm.

[7]兰美荣.弘道追求:为教育家担当使命定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175.

[8]康万栋.名校长的成长规律[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1):16.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

[10]顾明远.希望更多的校长和教师成为教育家[J].人民教育,2010(13-14):58.

[11]周兴国.“教育家办学”:应然与现实[J].教育科学研究,2009(9):20.

[12]沈玉顺.校长教育家成长机制解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30(12):41.

[13]文东茅,林小英,吴霞.教育家成长的制约因素与政策建议——基于“教育家成长的政策支持”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3(2).

[14]邝孔秀.基础教育实践中教育家成长的机制探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3,33(1):62.

[15]张志勇,史新茹.“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演进逻辑、本质内涵和时代价值[J].中国教育学刊,2023(11):2.

[16]张欣.教育的本质是传承文化培养人才——访第四届“教学大师奖”获得者顾明远[N].中国教育报,2023-04-10(2).

[17]周德义.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程[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9:181.

责任编辑:杨孝如

*本文系国家社會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研究”(AAA200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3-12-28

作者简介:张志勇,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主要研究宏观教育政策与教育治理;李婉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何赵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关键要素实践路径
浅谈农作物栽培技术中的关键要素
大学跨学科合作的学科整合机制及其模式选择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品牌化开发路径研究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撰写科技论文需把握的关键要素
科技期刊集团化、集约化发展的几个关键要素
基于AHP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关键要素的研究
我国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关键要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