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改建工程对沿线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探究

2024-03-30 02:28郭志超
花卉 2024年6期
关键词:大瑶山国道自然保护区

郭志超

(广州草木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520)

0 引言

国道线路是我国公共交通路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原国道G535 作为广东省的交通要道,自2005 年开工建设以来,已投入使用多年,曾于2013 年遭受过两次超强台风的影响,目前路面受损程度较重,已严重影响行车安全,需对其进行必要的改建。改建线路途经大瑶山自然保护区,为避免改建工程对大瑶山自然保护区造成恶劣影响,管理人员需要切实做好生态影响分析,制定并落实生态恢复策略,保证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安全。

1 国道改建工程概述

国道G535 线是广东北部山区东西方向上的重要交通道路,该国道连接仁化、始兴以及乐昌三地,是广东省通往湖南省以及江西省的出省要道,对构建广东公路网,加快国道沿线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国道G535 线乐昌乐城至桥头段的旧路长度为51.56km,该段线路的技术等级较低,行车条件较差,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国道G535 线路与京珠高速、广乐高速相连,改建工程将切实发挥公路的辐射作用,以此加强对沿线区域资源的有效开发。工程的初始点为乐昌市乐城榴村,向西北进行延伸,经过乐昌开发区后,在风塘村滴水岩与乐梅旧路分离,之后途径太平坑、肖家岭以及八里排等地,终到梅花镇桥头,线路全长49.158km,改建线路基本沿着旧路走向布线,对旧路基的利用率为53.18%。工程路基计价土方数量为220.188 万m3,石方数量为289.023 万m3,路基防护工程21.6454 万m3,路基排水工程5.228 万m3。改建沿线共计建设桥梁25 座,新建桥梁21 座。项目的投资估算总金额为9.8040 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984.86 万元。路线采用设计速度V=40km/h 或60km/h 的二级公路标准,行车道以及土路肩横坡为1.5%。原道路自西向东横穿广东乐昌大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南部实验区,穿越部分长度为13.9km,本次改建线路在原道路的基础上进行截弯取直,并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其中K272+400—K286+300 路段途径保护区,占改建总线路段的28.28%,涉及自然保护区面积50.18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0.63%,占南部实验区面积的1.72%[1]。

2 大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现状

大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广东省乐昌市中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南岭山地以南,属于大源镇以及乐城街道辖区,自然保护区的西南方与乳源瑶族自治县相邻,该自然保护区于2004 年经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准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7913.9hm2。

大瑶山自然保护区的裸露地层涵盖震旦系乐昌峡群以及寒武系八村群等,山体高度较高且陡峭,风化壳上的植物一旦被破坏,将会导致自然保护区中的土层出现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山体滑坡,如图1 所示。该保护区中的地貌类型为中山地貌,平均海拔为1000m,最高海拔为1254.4m,岩性主要为绢云母板岩以及变质砂岩等,山势陡峭,水土保存不易,特别是较为柔软的绢云母板岩更是容易出现山体滑坡危险,所以需要切实做好植被保护。

图1 山体滑坡

乐昌市的河流纵横交错,集雨面积高于100km2的河流共计12 条,多年平均径流812.4mm,地表径流总量为19.4 亿m3,过境水量高达41 亿m3。自然保护区位于武江流域,是北江第二大一级支流,河流从湖南宜章县流出,在三溪水镇进入广东省。武江主干道在广东省境内流速较大,含沙量较少,是典型的山区河流。

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具有明显的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特点,全年无霜期较长,约300d 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9.6℃,1 月平均气温9.3℃,8 月平均气温27.8℃。乐昌市地处内陆,年降水量不足1500mm。但是大瑶山降雨较为丰富,年降水量高于1600mm,自然保护区的降雨多集中于3—8 月,年平均日照时长1320.4h[2]。

3 生态影响评价

3.1 生态系统及环境质量影响

针对生态系统以及环境质量影响而言,森林生态系统作为评价区域的主要生态系统,国道改建项目在原始道路的基础上进行截弯取直。该项操作会对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些植被造成破坏,从而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功能性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割,对自然保护区的土地资源进行占用,对动植物的生存空间造成影响。但是大瑶山森林生态系统的分布面积较为广泛,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所以本次改建项目并不会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3.2 植被多样性影响

(1)施工期。国道改建项目不可避免会对土地资源进行占用,并对地表植被进行直接破坏,从而影响土壤质量,并对路面形态造成改变。同时还可以对自然保护区中的动植物生活环境造成影响,导致生物群落结构出现变化。本次改建工程涉及保护区的面积为50.18hm2,道路与裸地面积为15.41hm2,自然植被面积为34.75hm2,范围内的植被类型划分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以及暖性针阔混交林等。在评价区域内调查记录到珍稀濒危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 种,如金毛狗、巴戟天以及观音座莲等。由于公路施工原材料种类较多,如水泥、石灰以及碎石等,这些材料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倘若在运输以及使用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没有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便会产生扬尘问题。此外,运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对路面造成碾压,从而产生粉尘,若遇大风天气,粉尘便会随风吹落于植物表面,从而导致植物的蒸腾速度以及光合作用下降,进而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2)运营期。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由于车辆的通行以及道路硬底化,使得植物无法在道路区域内生长,但道路的建设运营对植物的传播影响较小。值得注意的是,车辆尾气的排放会对周围的植物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大瑶山自然保护区的空气质量较好,环境容量较大,汽车尾气在扩散后对周边植物的影响较小。管理人员可通过在沿线布置警示牌,加强巡护力度,以此来保护沿线植物。

3.3 动物多样性影响

(1)施工期。改建项目区域中出现的两栖纲动物主要为蛙类和蟾蜍类,该类动物喜在河沟边等阴暗潮湿的区域生活,主要以昆虫为食。爬行纲动物主要为蜥蜴类和蛇类,这些动物常年栖息在针阔混交林或是阴暗潮湿的灌丛之中,以昆虫、鸟类以及蛙类为食。在施工过程中,废弃建材会对改变周边溪水的浑浊度,从而影响上述动物的生存环境。与此同时,施工开挖以及机械碾压作业会对自然保护区中的野猪以及豹猫等兽类动物造成影响;施工结束后,由于人为活动干扰减少,植物也将得到恢复,外迁的动物也会陆续回到原来生境中。除此之外,施工噪声也会对保护区中的鸟类造成影响,但是根据现场勘查,改建项目的沿线没有鸟类集中的繁殖地[3]。

(2)运营期。在运营期,车流量的增多以及行车速度的提升,会对陆生野生动物造成阻隔以及分离,缩小动物的生活活动范围。过往车辆所产生的噪声以及尾气排放都将对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动物的觅食、筑巢以及栖息等行为。根据现场勘查可知,公路运营过程中,其影响区域不会超出沿线道路的200m 距离。

4 生态保护措施

4.1 施工期

道路改建项目的管理人员需要切实做好施工管理,对施工区域进行有效的管控,不能随意扩大施工范围,改建过程中所使用的石方以及木料都需要从市场中进行购买,不能随意破坏自然保护区中的树木以及土石结构。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监理,避免发生钻渣以及泥浆的事故性排放问题,管理人员需要从管理以及工程等多个方面切实做好生态保护。规避施工油类泄漏问题,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都需要通过临时排水系统进行收集,在处理后成为工程洒水。此外,要做好宣传教育,在施工区域树立警示牌和宣传牌。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人员行为进行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方以及石方不能丢弃在保护区中,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区域安装临时挡土墙(图2)以及护栏网。在对水泥、石灰等建材进行装卸以及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遮盖,降低扬尘。施工中的堆场要在附近村落的主导风向下游200m 之外,管理人员需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堆场进行管理;施工营地以及各类料堆场都要远离河流,所有的化学品建材也需要进行集中管理,规避泄漏问题。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噪声进行控制,根据有关规定对不同施工阶段的施工音量进行控制[4]。

4.2 运营期

管理人员需要综合建设规划,在公路两侧位置种植乔灌木,以此提高对过往车辆的尾气吸收。并且需要切实构建起车辆排放检测制度,对尾气排放严重的车辆进行限制。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在各个桥梁上设置监控系统,增设紧急报警电话,在桥梁两侧增设防落网,提高桥墩防撞等级[5]。根据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切实落实环境保护措施,从而对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规避。并且可以在沿线安装指示牌,如图3 所示,以此来提示过往车辆。

图3 指示牌

除此之外,管理人员需要切实做好动物保护措施,构建生态廊道。当改建项目需要经过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时,便可以构建生态廊道或涵洞。由于爬行动物的移动速度较慢,其在横穿公路时,不会轻易引起驾驶人员的注意,所以可以设置动物通道,并在道路两侧增设诱导生境,图4 为动物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4 动物通道结构示意图

5 结语

综上所述,切实做好国道改建工作分析,可以有效降低对沿线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影响,从而保证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质量,降低区域间的水土流失以及山体滑坡概率,真正地将自然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有机结合。因此,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切实做好改建工程对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影响调查分析,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组织协调国道改建工作与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工作之间的关系,真正的实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促进国道改建沿线的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大瑶山国道自然保护区
插电混动车跑318国道到底什么感觉 魏牌摩卡DHT-PHEV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道路面施工平整度的控制方法探讨
广西大瑶山社垌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分析
桂东大瑶山地区金成矿背景及找矿方向——以新众金矿区为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保护区管理研究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207国道黄集至伙牌段破损严重亟待维修
罗阳明:大瑶山里的年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