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多西环素联合强脉冲光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患者的疗效

2024-04-01 03:21向叶刘启亮邱媛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一医院湖南长沙410001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7期
关键词:多西脓疱丘疹

向叶,刘启亮,邱媛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一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1)

玫瑰痤疮属于皮肤疾病中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玫瑰痤疮主要多见于面部皮肤[1]。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为其中一种,患者可出现针头至绿豆大小的丘疹、脓疱,极少数有结节,皮肤损害可能时轻时重,长达数年或更长时间。口服抗生素是针对丘疹脓疱型、红斑肿胀型玫瑰痤疮的一线治疗方案,常用的抗生素药物包括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通过药物抗炎作用达到治疗目的。除了应用药物治疗玫瑰痤疮之外,还可以对患者使用物理治疗方法,如强脉冲光、射频修复治疗以及红黄光等。强脉冲光治疗是针对玫瑰痤疮的有效物理疗法,可破坏扩张毛细血管,利用光调作用、抗炎功能对受损皮肤进行修复处理,达到治疗目的。本文将探析多西环素配合强脉冲光对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患者的治疗效果,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患者60例,选取时间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纳入标准:①入组患者均符合《中国玫瑰痤疮诊疗指南(2021版)》[2]中的玫瑰痤疮诊断标准;②无认知功能异常;③对本次研究中使用药物过敏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光敏性疾病;②属于瘢痕体质患者;③有面部复发性单纯疱疹病史;④有精神病史。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等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性4例,女性26例;年龄在18-43岁,年龄均值为(30.46±3.49)岁。观察组:男性5例,女性25例;年龄在20-41岁,年龄均值为(29.78±3.53)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数据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单纯应用多西环素[国药准字H13021945;河北东风药业有限公司;0.1g(按C22H24N208计)]口服治疗,单次服药剂量为0.1g,每天服药1次。共治疗8周。

1.2.2 观察组对患者采取口服多西环素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多西环素用药方法与剂量和对照组相同,并在患者口服多西环素2周后、5周后、8周后,分别给予患者1次强脉冲光治疗;应用强脉冲光治疗仪(科英强脉冲光治疗仪KL-L型)对患者实施强脉冲光治疗,滤光片参数设置为590nm,模式设定为双脉冲模式,能量参数设定为12-18J,而光斑面积则设定为35mm×15mm,将治疗位置的皮表呈现出淡红斑至中等红斑表现作为治疗终点反应。在完成1次治疗后,若是效果并未达到终点反应,则重复治疗1次;治疗时对患者的双侧颧颊部位的能量参数设置应当低于其他部位。患者初次治疗之前,可根据其光斑测试结果合理控制能量数据,并且对不同部位的参数数据进行合理调整,确保疗效。向患者告知治疗后48h内不可使用任何化妆品以及含有酒精的护肤品,同时要注意做好日常防晒。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3]治愈(丘疹、脓疱等完全消失不见,仅存在痘痕与少量色素沉着斑)、显效(丘疹、脓疱等有明显改善,存在轻微色素沉着及痘痕)、有效(丘疹及脓疱等得到改善,有色素沉着及痘痕)、无效(丘疹及脓疱等改善不明显或者恶化)。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皮肤炎症测评[4]于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8周,使用临床医师红斑评估量表(CEA)评估患者面部红斑严重程度,评分标准:0分(无红斑)、1分(基本上看不到面部红斑)、2分(和正常肤色稍有差别的持久性淡红色斑)、3分(和正常肤色有显著差异的持久鲜红色斑)、4分(显著的深红色斑);应用VISIA皮肤检测仪对患者面部红斑分值测定比较;对两组患者的面部红色炎症性丘疹、脓疱数量计数,并组间比较。

1.3.3 皮表屏障功能 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使用皮肤水分测量仪测定患者面部皮损区域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并且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皮损区域的经皮失水量。

1.3.4 不良反应 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灼热、脱屑、肿胀。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以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由表1数据得出,观察组比对照组的疗效更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肤炎症指标 如表2数据所示,治疗后,两组的红斑分值相比治疗前明显提高,而CEA评分、炎症性皮损数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皮肤炎症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皮肤炎症指标对比(±s)

组别(n=30)时间CEA评分红斑分值(%) 炎症性皮损数(个)对照组治疗前2.65±0.4618.75±2.4610.64±1.46治疗后1.67±0.3449.25±3.644.74±0.45观察组治疗前2.68±0.4518.82±2.3410.89±1.25治疗后1.34±0.3156.12±3.792.24±0.56 t/P组间值(治疗前)0.255/0.7990.113/0.9110.712/0.479 t/P对照组(治疗前后)9.384/<0.001 38.025/<0.00121.152/<0.001 t/P观察组(治疗前后)13.431/<0.001 45.867/<0.00134.589/<0.001 t/P组间值(治疗后)3.928/<0.001 7.161/<0.00119.060/<0.001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肤屏障指标 如表3所示,治疗后,两组的角质层含水量相比治疗前明显提高,而经皮失水量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皮肤屏障指标对比(±s,g·h-1·cm-2)

表3 两组皮肤屏障指标对比(±s,g·h-1·cm-2)

组别(n=30)时间角质层含水量经皮失水量对照组治疗前46.45±13.1228.21±10.25治疗后54.31±10.2523.12±8.75观察组治疗前46.74±13.5828.12±10.46治疗后59.79±9.7819.02±6.42 t/P组间值(治疗前)0.084/0.9330.034/0.973 t/P对照组(治疗前后)2.223/0.0302.069/0.043 t/P观察组(治疗前后)4.271/<0.0014.061/<0.001 t/P组间值(治疗后)2.119/0.0382.069/0.043

2.4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由表4结果表明,观察组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例数更多,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患者可表现为面部遍布暗红色丘疹,聚集状分布,部分损害相互融合,周围有大面积的鲜红色斑晕,边缘不规则但清晰,表面粗糙不平,附着少许鳞屑。玫瑰痤疮虽然对于患者的健康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但对于患者的面部外观形象可造成严重影响。

多西环素属于比较常用的抗生素药物,其属于人工合成的第二代四环素类药剂,主要通过作用于细菌的核糖体阻止细菌的蛋白合成达到抑菌作用,抗菌谱相对比较广泛,对于常见的革兰阳性菌以及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作用活性[5]。多西环素用药后,可有效杀灭痤疮丙酸杆菌,而痤疮丙酸杆菌在痤疮的整个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致病作用。通过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有效发挥药物抗炎作用,达到治疗目的。强脉冲光的应用原理是通过利用强脉冲光作用于皮肤表层及真皮层,促使黑色素被分解,并且可以刺激及诱导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的重组,以此达到改善肌肤的效果[6]。运用强脉冲光治疗玫瑰痤疮,可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有效对扩张毛细血管造成破坏性影响,达到消除红斑的效果。除此之外,强脉冲光治疗玫瑰痤疮还可以通过对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的重塑,促进改善皮肤弹性,有利于消除红斑,达到治疗目的。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对于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患者实施口服多西环素辅助强脉冲光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在患者口服抗生素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强脉冲光治疗,达到内外同治的效果,有利于提高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红斑分值、角质层含水量相比治疗前明显提高,而CEA评分、炎症性皮损数、经皮失水量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指标改善幅度更大,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采取口服药物结合物理疗法干预的疗效确切,有利于促进炎症改善,促进皮肤屏障修复。观察组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例数更多,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提示联合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较高。

综上所述,在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患者临床治疗中,对患者采取联合方案(多西环素+强脉冲光)治疗,能有效改善面部红斑,提高皮肤屏障能力,增强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多西脓疱丘疹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多西环素涨至800元/kg,95%的原料暴涨,动保企业也快扛不住了!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鱼腥草外敷除脓疱
北方地区羔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措施
盐酸多西环素长效注射液对猪喘气病的临床治疗试验
多西环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多西环素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组织的影响及可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