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桑梓赤子心

2024-04-04 15:32兰姬慧李新宇
党建 2024年3期
关键词:高唐县党代表农技

兰姬慧 李新宇

她是一个农民的孩子,情系桑梓、一心为民,用脚步丈量着她深爱的每一寸土地;她是一位基层农技推广员,投身“三农”、扎根沃野,用热爱奔赴在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她是一名共产党员,牢记初心、不辱使命,用忠诚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她叫杜立芝,是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高级农艺师。她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农技推广先进个人”、“全国最美基层干部”、“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和“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齐鲁时代楷模”等荣誉,并连续当选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代表。

择一事忠一生

“把先进农业技术送进千家万户”

“有困难找杜站长!”这是高唐县许多老百姓在田间地头遇到难题时的第一反应。

2023年12月上旬,我国华北地区遭遇大范围强降雪,极端天气致山东多地降温、降雪突破历史极值,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高唐县也不例外。

那几天,杜立芝时刻关注着天气变化,来回穿梭在不同乡镇、村庄之间,脚步几乎没有停下过。

“喂,杜站长,您在哪里?”这天一大早,雪还在下,杜立芝的手机铃声便一遍遍响起。“别着急,我马上过去!”杜立芝挂断电话,扯上一件棉大衣,火速冲出家门,一头扎进风雪中。

冬日的尹集镇花园新村寒风凛冽,风夹着雪像刀子一样直往脖子里刺,她的脸和手冻得通红,嘴唇发紫,但声音却十分洪亮:“赶紧清理积雪,别压坏了大棚,注意做好保温……”话语间,杜立芝已经和大家一块喊着号子干了起来。

“杜站长来了,俺这心里就踏实了!”种植户王可来笑着说。话音刚落,杜立芝再一次接起电话:“好,我这就过去!”转眼间,她又消失在白茫茫的漫天飞雪中。

这是杜立芝的日常。早些年,她就向社会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成为高唐县30万农民家喻戶晓的“求助热线”。2018年,座机热线电话正式开通,她又设置了呼叫转移。于是,不管何时何地、何种天气,只要电话响起,杜立芝总会第一时间接听、第一时间处置。

“清平镇代官屯村花生遇虫害”“杨屯镇谢庄村小麦死苗”“尹集镇王官屯村玉米空棵”……当地群众每次求助时的愁眉苦脸,都被杜立芝变成丰收时的笑逐颜开。“我是农民的女儿,打小我就清楚,土地对于农民的重要性。为了老百姓的丰收,再苦再累再难,我也要把先进农业技术送进千家万户!”杜立芝坚定地说道。

1964年,杜立芝出生在高唐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中姊妹五个,她排行老二。上高中时,自家地里的棉花苗不明原因枯死,眼看着全家一年的收入要没了,父母却无计可施,整天愁眉不展。杜立芝当时就立志:一定要学农业,把庄稼地里的问题都搞明白!

1985年,农校毕业的杜立芝毅然回到家乡,投身“三农”。她从一名基层农技推广员到农技站站长,再到高级农艺师,一干就是39年。这期间,杜立芝骑坏了3辆自行车、2辆摩托车,走遍了全县600多个自然村,硬是靠双脚一步一步走进老百姓的心里,被当地群众称赞为“问不倒的‘活地图”和“难不倒的‘土专家”。

舍小家顾大家

“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

在杜立芝的眼里,老百姓的事无小事,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她常说:“再好的农业技术,老百姓不了解也是白搭。老百姓掌握了技术,关键时候救了庄稼的命,其实也就是救了老百姓的命。因为,土地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

“俺家今天的好日子,多亏了杜站长!为了减少灾害损失,她都快把家搬进俺家大棚了。”提起杜立芝,赵寨子镇张庙村大棚种植户王月兰总有说不完的感谢话。

2021年10月,王月兰的大棚因连续降雨,导致部分围墙坍塌,围墙土壤中的盐分渗入地块,造成大棚土壤盐渍化,西红柿产量骤减。王月兰一家人急坏了。得知情况的杜立芝,第一时间找到王月兰,并给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这是大棚土壤盐分过高导致的减产,而且围墙土是生土,种啥都不长。”杜立芝带着王月兰一家人,通过施肥解盐、更换品种等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产量。

王月兰清楚地记着:那一年,杜立芝隔三差五就往她的大棚里跑,选什么品种,用多少肥料,什么时间播种……杜立芝都是面对面指导、手把手传授,牺牲了大部分的周末和节假日。2022年,王月兰的单个西红柿大棚收入超3万元,2023年提高到5万元,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因杜立芝的女儿、女婿工作繁忙,两个年幼的小外孙还需要她帮忙带。那段时间,她只好带着两个孩子进出大棚。有一天,4岁的小外孙指着大棚突然问她:“姥姥,这是你的家吗?”令在场的人忍俊不禁、感动不已。

带着孩子下地进棚,这对杜立芝的女儿朱淑慧看来,一点儿都不意外。在她儿时的记忆里,母亲好像从没带她去过公园、动物园或者游乐场,经常去的地方几乎都是麦子田、玉米地;自己做过最多的事,就是一次次接起电话,帮着电话那头的人找“杜站长”,而母亲留给自己的却永远都是背影。

每当提起这些,杜立芝心中难免愧疚,但女儿却从无怨言。谈到母亲的工作,朱淑慧总会动情地说:“她的工作并不浪漫,离天空很远,但离大地很近,能让她把根深深扎进泥土里。在她身边,我也时刻能感受到一种向上生长的力量!”

39年来,杜立芝用对家人的“舍”,换来了农民丰收的“得”。她记录了70多本共计400多万字的农情日记,从党的方针政策到农业创新技术,字字句句,饱含心血。她每年接听咨询电话7000多个,为群众解决了上万个种植、养殖中遇到的难题,实现了她心中“家家种好地,年年多增收”的梦想。

用真心暖民心

“老百姓的认可就是我工作的最大动力”

杜立芝的微信收藏夹里,有一条信息她一直珍藏着。信息内容是:“杜站长,您的党课讲得真好!我们一定听党话跟党走,好好种地,好好致富,过好日子!”

发信息的人,叫王心平,是赵寨子镇东小王村村民,这是她2023年9月听了杜立芝的“马扎课堂”后的感言。王心平常说:“杜站长是我们农民见得上、够得着的专家,她讲的,庄户人家不仅听得懂,还能学得会!”

在高唐县,杜立芝的“马扎课堂”开到哪儿,农民就拎着小马扎跟到哪儿,党的创新理论和农技知识就传播到哪儿。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党代表,不光要把先进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更应该带头把党的声音送进百姓家!”杜立芝说道。2018年11月,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正式成立,从此高唐县有了“一站式”理论政策宣讲、乡村人才培养、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全县以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为中心,建设镇级工作站18个,村级联络点746个,构建起县、镇、村三级农业科技服务队伍。

从“老把式”到“新农人”,杜立芝的服务范围在不断扩大,目前借助抖音、微信等平台,“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账号已累计发布视频400多条,受众累计30万余人次,越来越多的理论政策和农技知识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从指尖传递到农民心间。如今,由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培养出的1000余名科技服务团队成员和7000多名“田秀才”“土专家”奋战在乡村振兴第一线。

在杜立芝党代表工作室的一面墙壁上,高高悬挂着一幅“粮食画”。画面中,由小麦、玉米等糧食组成的两颗巨大爱心并排交叠,紧紧依偎在一起;画面上方,整齐排列着“以百姓心为心、同人民心连心”12个红色大字。据杜立芝介绍,这幅作品名为《心连心》,是2023年自己获评山东省“齐鲁时代楷模”时,高唐县当地农民自发制作并送来的。

“‘心连心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老百姓和我们农业科技服务团队成员始终‘心连心;另一个是时刻提醒我们,作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战线上的一员,我们要时刻把粮食安全这件头等大事放在心上!”杜立芝的话语铿锵有力。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她如此坚定?杜立芝说:“老百姓对我的认可,就是我工作的最大动力!”是什么样的信念让她始终向前?杜立芝说:“我要对得起身为农技人员的良心,更要守得住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作者单位:《农村大众》报)

(责任编辑:孙进军)

猜你喜欢
高唐县党代表农技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听,来自党代表的声音 看,山西党代表的风采
打通人大代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山东省高唐县“千名人大代表听民声”的创新实践和理论思考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高唐县:送羊还羔 助贫困户养羊致富
高唐县2016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高唐县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