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2024-04-04 15:32王雪峰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语文

王雪峰

当前,给学生“减负”势在必行。不少教师也意识到这一点,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倡导给学生“减负”。从实际情况来看,有的教师只是口头上“减负”,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减到实处。怎样有效推进“减负”,最终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在吃透新课标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搭建平台,开展语用训练,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養,真正给学生“减负”。

一、与学生对话,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是教师讲解为主,大多数学生都是被动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效果最终需要通过学生来体现。因而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之中,已经成为当前践行“双减”政策迫在眉睫的事情。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做到眼中有学生,能够真正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阅读教学活动,为打造高效课堂创造条件。

教师可以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构建学习任务群的小组合作机制,引导学生借助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自主阅读,同桌研讨,小组交流,全班展示,让阅读学习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其中,尽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助推课堂生成精彩。

比如,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由于文本涉及民族方面的知识,学生很难理解文本内容。对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认知出发,从他们最喜爱的故事、视频、画面出发,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将抽象内容转化为具体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现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风土乡情,展现西南地区民族小学的学习场景,让学生从中感受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之情以及少数民族学生的美好生活。

针对文本的校园描写,比如描写大青树的具体句子,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读几遍,多谈感想,然后利用活动课或者班会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带领学生在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画一画、写一写……接着,小组之间说一说各自观察的情况。这种不一样的教学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校园情况,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尝试用课文中涉及的技巧进行表达,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也能较好地落实单元要素。

二、与阅读对话,注重语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生学习文本的最好方法,就是阅读。统编教材的编者也注意到这一点,围绕单元要素与人文主题进行双线编排,目的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从中掌握语用表达技巧。事实上,教师倡导给学生“减负”,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积累知识,习得方法,孕育情感。如果学生拖到课后完成作业,必然会浪费学生的时间,给他们增加学习负担。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与阅读对话,提高课堂质效,帮助他们在课堂上巩固语用知识。

比如,教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者同桌互读、小组赏读,让学生在交流研讨中认识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先在小组内交流;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列出来提交给教师,教师将其纳入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阅读文本加以解决。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为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打下基础。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可以借助写作帮助学生有效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堂需要,针对一些重要的语句段落,设计随文练笔作业。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课文,找出其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然后围绕句子的关键字词进行仿写。学生写好句子以后自己读一读,与文中句子比一比,然后再进行修改。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与作业对话,改变形式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阅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技能,需要长时间的反复训练,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

比如,《燕子》一课,属于散文,重点赞美了美好的春天。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让他们搜集春天的文章、诗句,可以找一些春天的图片或者视频,也可以在父母的朋友圈、自己的相册里寻找春天的痕迹,继而唤醒他们对春天的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具体到课文预习,教师可以指出预习方式,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的方法,比如明确要求学生标出文本的自然段,标注生字词,勾画重点字词,批注自己的阅读体会,等等,引导他们与文本互动。在课后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手抄报,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围绕小动物的具体特征写一段话。教师通过课前预习指导、课后复习巩固等方式,引导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有必要,教师还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与家长取得联系,建议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孩子仔细观察燕子的特征,引导他们与课文描写的燕子进行对照,理解燕子的特点,帮助他们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

总而言之,针对“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改变传统思维,改变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主动搭建平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出发,有针对性地与教材、教师进行多元对话,积累语文知识,发展阅读理解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