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文体单元课文的教学落实

2024-04-04 15:32马菊兰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普罗米修斯盘古神话

马菊兰

神话作为故事家族中的一员,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得到重视,以文体单元的形式安排在四年級上册第四单元学习,包括课文《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和《女娲补天》;该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这就要求教师在神话文体单元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讲述神话故事,品析神话的语言特色,了解神话的文体特点。

一、围绕起因、经过、结果讲述故事

故事都是用来讲述的,神话故事同样是讲述的对象。在神话文体单元学习中,学生讲述课文故事就是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打基础。

首先要紧扣关键因素讲述故事。神话文体单元中的故事情节不怎么复杂,一般由一条很清晰的主线贯穿,学生抓住组成这一主线的关键词,与故事讲述的关键因素对接,就能够比较轻松地完成故事讲述任务。如《盘古开天地》一课,主要讲述巨人盘古先用斧头劈开天地,再用身体撑开天地,累倒在天地间,身体化作自然万物。在讲述这样的故事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中找出关键要素:一是故事的起因,宇宙本来混沌一片,盘古也在里面睡了很久很久;二是故事的经过,可分两个部分,盘古醒来后用斧头劈开了混沌的世界,初步分出了天与地,盘古怕天地又合成混沌一片,就用身体支撑在天地间,直到天地成形而累得倒下;三是故事的结果,盘古的身体化作了天地万物。教师让学生围绕起因、经过、结果来讲述课文故事,就能够把讲述课文故事与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其次是借助人物关系图讲述故事。有些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比较多,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复杂。对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清神话中的人物关系。如学习《普罗米修斯》一课,学生以普罗米修斯为中心,确定普罗米修斯与太阳神阿波罗、火神、宙斯、大力神之间的关系,明确相应的故事起因、经过、结果与哪些人物有关。学生在借助人物关系图讲述故事后,也能够轻松完成概括主要内容的任务。

二、抓住文本语言特点开展品读活动

在神话故事中,神奇的想象、鲜明的人物都需要借助独特的语言进行表达。这就是教师在神话教学中需要抓住文本语言进行品读的重要原因。这种品读,可以分成自主品读和引导品读两种方式。

首先是学生自主品读。主要以批注的形式进行,尽管批注方法是安排在后面单元学习的内容,但学生在策略单元课文学习中已经初步学习和运用了该方法。如学习《普罗米修斯》一课,学生读到普罗米修斯被绑在高加索山崖上,他的肝脏每天都被鹫鹰啄食,就会自主批注普罗米修斯“受尽了痛苦的折磨,但普罗米修斯决不向宙斯‘认错,他为了人类能够过上安全的日子,宁可牺牲自己”,说明学生已经意识到故事中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力量正是普罗米修斯的献身精神。其次是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表达力强的语言进行品读,如《精卫填海》一课的句子:“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故事中的精卫鸟是那么弱小,每天从西山上用嘴巴衔着一些小的木石,填塞无边无际的大海;在这样一大一小的对比中,精卫还一直坚持做下去,能够说明什么呢?学生品读语言背后神话人物的精神力量,是神话学习、理解的重要目标。

三、突出神奇想象,感知鲜明人物形象

神奇的想象与鲜明的人物是神话文体的突出特征,自然属于单元学习的重点内容。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体会神话故事中神奇的想象特点,领悟神话人物的鲜明形象中蕴含的伟大精神品质。

首先是神奇想象的体会。当神话故事中出现日常生活中无法完成的任务和事情时,神奇的想象就派上了用场。如《女娲补天》中,女娲找齐了五色石后,燃起神火熔炼……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在看似简单的表述中,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神火熔炼”“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都是女娲动用神力的结果。在神话故事中,神奇的想象是随处可见的。其次是鲜明人物形象的感知。如《盘古开天地》中,盘古累得倒下后,身体上的一切都变成了自然万物,充分说明盘古为了创造美丽的世界而奉献了自己的全部。

总之,在神话文体单元课文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文体特点,突出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的要求,让神话在学生心中化为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沃土,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普罗米修斯盘古神话
和普罗米修斯过一天
东方神话
盘古开天辟地
《普罗米修斯》——探索之途,还是毁灭之路?
尼古拉·特斯拉:现代普罗米修斯的非凡人生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盘古
盘古
神话谢幕
“神话”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