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习作教学的梯度训练路径

2024-04-04 15:32刘俊珍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新编拟人蜗牛

刘俊珍

在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中,童话归入了想象类习作。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来编童话”和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这样想象真有趣”;其他适合写童话的习作还有,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奇妙的想象”,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我和( )过一天”,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故事新编”,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变形记”等。这些童话习作需要进行梯度训练,这种训练梯度又要与各年级的习作要求相匹配,才能使学生的童话习作能力得以提升。

一、以拟人手法编童话

在三年级的统编教材中,童话文体得到重视,不仅安排了单元整组的童话课文学习,而且在口语交际、练笔、习作等表达活动中,与童话有关的要求也增多了。从习作的角度看,这是童话类习作的起步阶段,要求学生采用拟人化的手段开展习作实践活动,一方面重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乐于进入习作活动中,另一方面让学生借助拟人手法体现表达上的新鲜感,把自己喜欢的对象用拟人的方式呈现出来。如习作“我来编童话”,就要求学生根据所给出的词语展开想象,以拟人的方法表达有神奇意味的童话世界。以第一组词语“国王、黄昏、厨房”为例,学生可以运用拟人手法将表达对象赋予人的表现,如“黄昏时分,老鼠带着国王的帽子大摇大摆地进了厨房……”这样的拟人化手法,必然带来系列精彩故事。当学生以丰富的想象完成童话故事编写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开展评价活动,看看学生写的童话习作有没有童话味,有没有采用拟人的方法,想象有没有出乎意外的情形,习作中最精彩的表达是什么。

二、抓住情节编童话

在童话习作中,人物形象的设计固然能够吸引人关注,但那只是一时的新鲜感,能够持续吸引人的还是童话的故事情节。随着童话文本学习的增多,学生从中能够学习多种促进童话情节发展的方法。其中,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安排的由动物主要特征的变化进而引起情节变化的写作方法,比较适合学生迁移运用。在这一习作中,学生对自己选择的表达对象需要有两方面的关注:一是正常情况下该动物的特征,二是自己希望该动物具有怎样的特征。在童话故事情节推进的过程中,该动物前后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足以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比如,学生以蜗牛为对象进行想象:学生平时见到的蜗牛,行动缓慢,人只要一步就走过的路,蜗牛爬了几个小时还没有走过这段距离;发生变化后的蜗牛,不仅个头变大了很多,关键是具有了健步如飞的能力,能够在水面上快速漂移,十分惊人。学生在编写这样的童话故事时,可以增加蜗牛与兔子赛跑的情节,让兔子输得口服心服。

三、续编和新编童话

统编教材中还安排了续编、新编童话的表达训练,与此前的童话编写训练相比,这种童话故事续编、新编的要求要高一些,关键在于续编、新编童话故事时,需要充分考虑原有童话故事人物、情节的限定。比如,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故事新编”,尽管不限于新编童话故事,但是学生在新编故事时,必然受限于原有故事人物、情节。假如学生以龟和兔为角色新编一个童话故事,兔子必然还是具有比乌龟跑得快的特点,而且也会记得上次赛跑输给乌龟的教训,因而一定会暗暗地憋足了劲要报仇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编故事情节的发展。因此,新编的故事要想有所突破的话,学生就必须在原有角色基础上想象出再次比赛的新方法。

四、想象变形编童话

通過想象变形编写童话故事,在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已经有过一次训练,只是故事中对变形对象属于客观表达。在六年级的教材中,编者再次安排了想象变形的习作训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此前学习的童话《我变成了一棵树》,从中提取本次习作需要借鉴的表达方法:把自己变成一个令人羡慕的对象,想象变形后带来的新感觉,以及与自己此前生活习惯的冲突形成的不适应,还有自己解决矛盾的路径与结果。学生完成这样的童话故事,能够很好地锻炼写作童话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童话习作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围绕想象开展多种实践活动,有梯度地组织学生在童话习作中提升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新编拟人蜗牛
龟兔赛跑新编
新编报到等
拟人句
拟人句
拟人句
学会拟人句
蜗牛说
小蜗牛
《亡羊补牢》新编
蜗牛(共3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