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文旅携手共绘新篇章

2024-04-08 01:28郭嘉董潇张于惠子
时尚北京 2024年4期
关键词:时尚法国设计师

郭嘉 董潇 张于惠子

“无象穿行”中法时尚与艺术文化交流展

共绘时尚艺术新画卷

2024年3月4日,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盛宴在法国塞纳河畔的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办,北京时装设计师协会承办,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支持,北京一行一线服装设计有限公司协办的“无象穿行”中法时尚与艺术文化交流展,以时尚为媒,艺术为桥,展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国际时尚品牌的创新融合。

这场展览不仅是艺术的盛宴,更是中法两国在时尚艺术领域深度合作的结晶。它巧妙地将东方美学与西方设计哲学融为一体,通过创新的榫卯结构与镜面反射展陈方式,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虚实相生的艺术之旅。28组充满艺术张力的作品,不仅引领观众深入探索艺术的殿堂,更展示了中国元素的多元表达与环保理念的深刻实践。

“无象穿行”作为本次展览的主题,寓意着艺术家在探索艺术道路上的忘我追求与不懈探索。它以文化为核心,时尚为载体,将东方传统文化进行“时尚化、国际化、多元化”的创新表达,挖掘出超脱于语言和表象之外的美学价值。

在展览现场,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综合运营部总监杨贝贝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以资深设计师与策展人的身份,与大家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大的文化交流盛事,并详细地为现场嘉宾介绍了展览的内容和特色。“此次展览,以独立、多元、立体的视角,深入挖掘并精彩展现了中国元素的全新面貌。敦煌飞天、凤冠霞帔、梅兰竹菊、龙图腾、古琴、折纸艺术、少数民族元素以及青花瓷等文化符号,均在此次展览中得到了深度诠释与精彩展示。同时,还有一些融入了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葬花部分的独特解读,以及以南宋女诗人李清照诗词为创作灵感的作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在此交相辉映,绽放出璀璨的光彩。此次展览不仅关注文化的传承与展示,更致力于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播。通过废弃物再利用的服装设计和创新面料工艺,向观众传递了对环保理念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实践。此外,展览中的手工创意面料设计、编织艺术、新中式风格都市丽人作品集以及潮牌機车服的另类演绎等作品,均展现了多元化的时尚动态。设计师巧妙运用裁剪技巧,打造出迷宫式的结构设计,同时模仿自然生态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呈现出中西合璧的视觉效果。展区内的水墨作品,更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河之美,为整个展览增添了一抹浓厚的书香气息。时尚插画师则将中国元素融入法国时尚品牌的作品中,通过插画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对中法友谊美好愿景的描绘,使时尚与传统在此和谐交融。未来,我们期待中法两国在文化交流领域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探索更多创新的可能性,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此次展览不仅是一次文化的盛宴,更是中法两国友谊的见证,相信它将为未来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北京时装设计师协会会长房莹在致辞中表示,20年前她曾作为优秀当代青年设计师受邀参加中法文化交流年,这次重返巴黎继续深度参与两国间时尚对话意义非凡。时尚艺术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可以吸引年轻一代更多了解和接触不同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创造力。

值此中法两国建交六十周年、中法文化旅游年的重要时刻,此次展览及论坛的举办无疑成为两国之间增强人文纽带、深化友好情谊的有力见证。它不仅是时尚与艺术的一次深度对话,更是中法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次重要里程碑。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不仅推动了中法两国在时尚艺术领域的深度合作,更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期待中法两国在时尚艺术领域的合作能够继续深化,共同探索更多创新的可能性,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同时,也期待更多的中国文化和时尚品牌能够走向世界舞台,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让“无象穿行”的精神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绽放光彩。

《时尚北京》对话北京时装设计师协会会长 房莹

《时尚北京》:作为北京时装设计师协会会长,您能分享下对这次展览的思考和期望吗?

房莹:北京时装设计师协会是一个创意与才华的汇聚地,旨在发掘和培养杰出设计人才。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舞台,尽情展现自身创造力,实现个人梦想。同时,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推动中国时尚行业的蓬勃发展,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意。

《时尚北京》:您是如何从众多设计师中选拔此次展览的设计师,标准是什么?

房莹:本次参展的设计师及品牌经专家评审团严格筛选,展现了新视觉与新创意的杰出人才。评审未遵循固定标准,而是重点关注成长于Z时代的新锐设计师。他们多毕业于国内外知名设计院校,深厚的教育背景与文化素养赋予了他们国际化的视野,进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审美观念。交流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世界和服装的深入探索,展现了令人瞩目的创意与才华。

《时尚北京》:您可否分享下交流过程中的感触?以及这次交流活動对以后中法时尚文化的交流有何重要意义?

房莹:此次交流盛会,我们举办了“未来时尚”可持续创新论坛。中法设计师围绕此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元观点和艺术碰撞激发出众多新颖而富有启发性的话题,为日后中法时尚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石。未来,北京时装设计师协会将积极推动和促进中法两国时尚、艺术、设计界的广泛交流。同时,我们也会积极吸纳更多与我们价值观契合、怀揣共同梦想的优秀艺术和设计人才,使协会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时尚界的发展贡献力量。

《时尚北京》:在您看来,这次展览中,作品是如何实现融合与创新的,有哪些作品的亮点可以分享?

房莹:这次作品展览汇集了28组设计师的杰出创作,展现出了设计元素的丰富多样与独特魅力。其中,我特别想分享几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设计师作品。丁罕青,这位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设计师,专注于新材料针织设计的研发。她于2022年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针织品牌HANQING DING,其作品被福布斯赞誉为“柔软有骨”的创新设计,传递出独特的“她力量”。她的作品以柔软的线条构建出强烈的造型感,既像一件装置艺术,又兼具穿着的艺术性。赵品慧,伦敦时装学院的优秀毕业生,PINHUI设计师品牌创始人。她设计的首款高定礼服《竹》,将具有深厚东方文化意蕴的竹子以灵动、立体的方式呈现,宛如浮雕般镶嵌在严谨的服装造型上,巧妙地将传统与现代元素融合在一起。还有刘玚和刘梦迪,这两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博士,引申YINSHEN品牌创始人,GYVEMARKET首饰品牌创始人。他们的作品《SHAPE OF YOU》通过配饰展现了人们潜意识中那个美好的缪斯形象。从文艺复兴到超现实主义,他们打破了传统与创造的界限,用当代审美致敬古老艺术文化的精髓。这些设计师的作品都充满了创意与激情,展现出了设计的无限可能。

作品:“Mei Lan Zhu Ju”haute couture dress

作者:赵品慧,伦敦艺术大学伦敦时装学院MA,PINHUI设计师品牌创始人,中国十佳设计师,中国服装设计师时装艺术委员会委员。

作品介绍:展品是PINHUI品牌的首款高定礼服《竹》。竹子作为东方文化的象征,寓意坚韧、纯洁、淡泊名利、谦逊和优雅。设计师将这些特质融入礼服中,打造出经典精致、充满东方韵味的高级定制礼服。礼服全采用桑蚕丝面料(可持续天然面料),竹子图案部分的工艺采用了中国非遗手工艺绒花,上半身面料是手工染的黑白渐变色,水晶部分采用了施华洛世奇水晶手工贴钻。

参展感触:参加此次展览,深刻体会此次展览从无到有,对于时尚与文化、艺术的结合有了深刻的体会。相较于时装秀,展览更具学习教育意义,展现时尚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每件作品都凝聚了艺术家的心血与智慧,传递深刻思想和文化内涵。在展览中,我亦深切感受到中法交流所散发的独特魅力。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深厚而博大,而法国则拥有众多引领全球时尚潮流的品牌公司。这种古今文化的融合,中华千年文化与法国时尚文化的碰撞,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更为未来时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时尚、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是很有助力的。

作品:SHAPE OF YOU

作者:刘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引申YINSHEN品牌创始人、一行一线国际艺术留学创始人。刘梦迪,GYVE MARKET首饰品牌创始人。美国Cranbrook Academy of Art MA,Metalsmithing(2016专业排名全美第一)。

作品介绍:此系列意在通过配饰诠释人们潜意识中那个美好的缪斯形象。这是一次从文艺复兴到超现实主义的浪漫旅行,用米开朗基罗创造的近乎完美的五官,去打破现实的逻辑。在无法名状的爱里,佩戴即合理。

参展感触:传统文化可持续性在当今时代至关重要,其内含的符号与精神能在现代设计文化中焕发新的活力。设计师应运用现代工艺与手法,让传统文化更易被现代消费者接受与欣赏。此次展览中,设计师们通过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创新,巧妙结合中国纹样与西方剪裁,或完美交融中国工艺与西方流行文化,展现了设计的独特文化价值。这种创新丰富了设计内涵,为中法设计交流与合作开辟广阔前景。

作品:HANQING DING

作者:丁罕青,HANQING DING品牌主理人,本科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女装设计系,硕士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 oya lCollege of Art)Fashionwomenswear(knitwear)。

作品介绍:每一次“流浪”,都不仅是身体上的迁徙,更是灵魂的探险。它是对生命深度探索的过程,对自我了解和真实愿望的追求。通过灵动的针织技艺和光影下珠饰的变幻,象征生命旅程中不可预测的变化和美好的偶然。这个系列挑战社会对角色的固定看法,引领我们寻找心中真正的自我和自由之心。它激励女性重新审视“自我”,摆脱被传统角色定义的框架。HANQING DING 24AW延续品牌“柔软有骨”的女性精神, 以极致的浪漫主义审美表达女性在寻找自我、追求自由和认识生命真谛过程中的勇气和坚韧。丁罕青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她表示,无论前方是浪漫的星辰或是残酷的荆棘,她都想纯粹地认识极致的真我,无论是在静默的反思中还是在大胆的冒险里。

《时尚北京》对话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李宁教授

《时尚北京》:您认为此次展览在推动中法艺术设计领域的跨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李宁:此次展览无疑是中法艺术设计领域跨文化交流的一座重要桥梁。它成功吸引了法国时尚界的广泛关注,打开了一扇文化之窗,让更多人重新审视中国当代设计与时尚的魅力。曾在法国最高行政法院工作的贝尔娜黛特·夏蕾女士对此次展览赞不绝口,她惊叹于中国时尚设计的生机与活力,并期望之后有更多中法文化交流的机会。此外,活动还汇聚了中法文化、时尚界的重要人物,进一步推动推动了双方交流与合作。

《时尚北京》:展览中有哪些设计作品体现了艺术设计的创新与突破?这些作品是如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

李宁:展览作品题材丰富,强调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法国国际时尚与奢侈品商学院巴黎分校的副主任塞韦琳·阿穆玛高度赞扬展览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展现可持续发展与时尚创新。设计师赵品慧的竹之衣礼服设计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她采用中西合璧的设计手法,将时尚的装饰造型与工艺融入竹的元素中,既展现了竹的高洁气质,又体现了现代设计的时尚感。此外,我的作品则通过对中国传统服饰平面性特征的研究,运用中国传统服饰元素作为设计要素,完成了新的造型与装饰设计,并结合多种手工艺,创造民族特色与现代审美并存的时装,现场得到众多观者的喜爱,甚至有许多人希望購买此件作品。

《时尚北京》:您认为中法艺术设计院校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方面应如何加强合作?这次展览是否为您提供了新的启发?

李宁:中法艺术设计院校应强化交流与合作,通过互访、教学合作、展览及比赛等形式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同时,与行业协会、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实现教产研共赢。本次展览让我认识到国际合作与交流对培养国际视野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性。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合作方式,推动中法艺术设计领域的共同发展。

参展设计师

作品:甲辰龙年 祥龙呈瑞作者:雷傲(Sarah),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工业和信息化评价高级人才,京司坊品牌主理人、SHANG JIUSS品牌主理人。

作品介绍: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作品运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京绣的传统绣法,设计双龙戏珠纹样,寓意吉祥幸福。结合苏绣与现代工艺,创新设计理念,展现东方美学,诠释“甲辰龙年 祥龙呈瑞”主题,传递中国工艺与辉煌,展示锦绣中华、盛世华诞。

参展感触:此次交流活动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为我的设计成长增添了宝贵经验。我期待中法两国加强时尚交流合作,共同成长,感受不同文化下的设计情感和设计思维。同时,探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科技与时尚的议题也至关重要,期待未来有更多相关合作。

作品:瓷尚

作者:许栋樑,设计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副教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太阳鼓苗侗服饰博物馆兼职研究员,珠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

作品介绍:作品以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的飞鸟元素与青花瓷元素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东方文化和西方审美相融合的时尚艺术作品。

参展感触:我希望通过作品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青花瓷、枫香染、刺绣等技艺,展现非遗文化的魅力和东方美学的内涵。展览受到中法时尚、文化界友人的关注,他们热爱中国文化,喜欢传统与时尚的融合。展览展示了中华文化魅力,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巴黎有丰富时尚资源,中国有深厚传统文化。未来,中法时尚领域合作前景广阔,可在文化交流、可持续时尚与设计等领域深入合作。我期待两国设计师在人才培养、艺术教育、可持续材料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创造高水平成果,推动中法文化交流与合作。

作品:高山流水

作者:李翔宇,山东理工大学教师,青年设计师。

作品介绍:以中国传统古琴乐为灵感,通过服装的线条和空间感呈现古琴乐独特的韵律美感,同时也呈现洒脱、雅致的高山流水之景,充分表达了中式美学的意境美。

参展感触:参展让我体会到设计艺术的多样与包容,不仅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还为文化传承与美学融合带来了新的灵感。交流展为青年设计师提供展示与交流平台,推动设计语言丰富和发展空间、拓展。中法两国在时尚领域的合作能促进文化交流与时尚产业创新。此次展览的众多作品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显示年轻设计师注重历史与传统对当今社会的影响,这将有力推动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互鉴。设计师应探索时尚与科技结合,推动服装产业循环、绿色、低碳发展,为时尚产业注入创新活力。

作品:MISS ZHOU

作者:周红波,BISELENA品牌创始人。

作品介绍:从BISELENA品牌丰富的基因库中汲取灵感,MISS ZHOU系列深究设计与美学本质,以时间作为创作的调色板,巧妙地将经典审美与现代时尚融为一体。注重个性表达,“自由与爱”的主题在新系列中得到了延续和升华。

参展感触:我期望通过作品展示中西方美学元素的融合,与观众产生共鸣,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设计背后的理念和思考。参展让我见识了多样的创意表达和新颖设计技巧,促进了我的成长。此次跨文化合作不仅丰富了时尚表达,还促进了中法文化交流与理解。

作品:葬花

作者:陳厚霖,青年独立设计师。

作品介绍:灵感源自《红楼梦》舞剧选段《花葬》。清代宫廷和贵族社会背景中,云肩是权贵服饰特征。作品以云肩为花瓣,以现代审美和概念演绎《葬花》。千红一窟,万艳同悲,邀君入梦,再续红楼传奇。

参展感触:此次展览,我选择Clo3D作为工具,以虚拟时装作为此次展览的作品。服装业作为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身为服装设计师我深感有责任在生产、设计与开发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而虚拟时装在设计、开发与生产过程中,能够显著节省时间成本与物料成本,进而减少环境污染。法国以时尚闻名于世,而中国则拥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传统技艺。将中法两国的传统技艺相互交融,并以现代手法诠释与表达,将为时尚界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意。

作品:Labyrinth:God is with Me

作者:王姝涵,MsWANGSHUHAN品牌创始人、AOF国际大赛青年设计师。

作品介绍:迷宫具有精神意义,象征着复杂而漫长的道路。生活就像一个迷宫,每个人都有一个自身相信的目标,引导我们走向出口。

参展感触:通过此次展览,我深刻体会到中法双方对合作的重视。对于年轻设计师,这样的交流机会尤为珍贵,能促进相互学习与心得分享。未来,我坚信中法时尚合作将更加紧密。中法两国作为东西方文化代表,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历史上,“中国风”在法国的风靡与法国的“洛可可”风格,都展现了文化交融之美。我期待中法时尚界深入合作,友谊长存,共推时尚产业蓬勃发展。

作品:龙重登场

作者:王智玮,就职中央美院国际学院色彩与材料研究中心,国家一级色彩搭配师。梁圆,服装设计师,硕士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学院纺织品设计专业,2023釜山国际艺术节服装设计铜奖。

作品介绍:作品以剪纸艺术结合针刺挂毯,呈现三个小龙娇憨可爱的姿态,精美神气又萌萌可爱,引人发笑。这是对剪纸艺术的传承发展,也是对生肖文化的诠释和演绎。

参展感触:期望观众通过作品感受中西方艺术融合的魅力,拓宽文化视野。在展览过程中通过分享彼此的艺术理念和创作经验,我们得以从中汲取新的灵感与启示。参与此类活动有助于设计师提升社交和沟通能力,培养开放包容心态,应对不同文化和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

为中法人文交流注入新活力

2023年11月24日,中国外交部与法国外交部在北京隆重举行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六次会议。此次盛会不仅巩固了两国之间的深厚友谊与合作,更为中法人文交流注入了崭新的活力。在会议期间,双方达成共识,决定以中法建交60周年和文化旅游年为契机,携手推动两国人文交流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为此,双方共同揭幕了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的徽标,并发布了2024年中法精品人文交流活动清单。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REVELATIONS CHINA)荣幸地成为法方在中国举办的八项重点活动之一。

中国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源于法国的REVELATIONS国际工艺创新双年展,此次首次走出法国,在中国落地。该盛会由法国艺术工会、北京国际设计周以及法国阁爱文化三方共同策划,并计划于2024年9月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盛大启幕,成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一大亮点。博览会的举办将有力推动中法两国在艺术设计、非遗活化、手工艺创新等领域的深度合作,进一步增进两国艺术界的相互理解与友谊。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浪潮下,中法文化交流展现出勃勃生机与无限潜力。现代传媒的迅猛发展使得国际交往更加即时、生动,拉近了遥远人们的距离,让共鸣之声跨越国界。中国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的举办,正是中法文化交流合作新机遇的生动展现。借助数字化技术的力量,浪漫的法国艺术将与古老的中国手工艺相互融合,共同创作出新颖独特的艺术作品,为全球艺术生活注入新的活力。而作为中法精品人文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在促进中法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博览会不仅为两国手工艺者、设计师和创意人才搭建起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更通过创新工艺展览展示、论坛对话等形式,推动工艺、设计、商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法两国文化交流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时尚北京》对话北京歌华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京 国 北际设计周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昱东

《时尚北京》:可否請您简要介绍一下是什么契机促使北京国际设计周与法国艺术工会合作在北京举办中国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活动举办的初衷和主要目标是什么?

王昱东:北京国际设计周自2009年举办以来,一直探索创意设计与非遗技艺的深度融合,积极推动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与传承。除了在北京举办手工艺博览会,我们还致力于将优秀的中国手工艺艺术品推向国际舞台,在多个国际城市进行展览。法国国际工艺创新双年展,作为由法国艺术工会(Ateliers dart de France)主办的盛事,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鼎力支持,已然成为国际手工艺领域的顶级盛会与经济贸易合作的重要平台。每届展会都吸引着众多收藏家、拍卖行、收藏机构、工艺品爱好者、设计师、建筑师、基金会、学校及国际媒体等专业群体的关注与参与。得益于法国阁爱文化公司的积极促成,北京国际设计周于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推荐中国艺术家参与法国国际工艺创新双年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鉴于此,我们与法国艺术工会、法国阁爱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商议,计划将双年展中的精品作品引入北京,举办中国国际工艺创新展。此举旨在向公众传播非遗创新理念,促进机构和个人的手工艺作品收藏,并推动各国手工艺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经过三年的精心筹备和中法两国的共同努力,首届中国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将在2024年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与公众正式见面。我们坚信,通过这两个平台的强强联手,将打造出一个集传承、展示、传播手工艺创造力于一体的国际舞台,吸引全球的手工艺艺术家齐聚一堂,共同助力中法两国、亚洲和欧洲乃至全球工艺品行业的生态建设与产业升级。

《时尚北京》:9月即将举办的中国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选择了哪些中法两国的文化元素进行展示?这些选择背后的考量是什么?

王昱东:本次博览会将盛情邀请来自50余个国家的手工艺艺术家参展,其中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占比达25%,剩余75%则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精品。届时,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手工艺门类,如漆器、瓷器、玉器、丝绸作品、金银工艺、景泰蓝以及竹制品等,将与创新设计巧妙融合,以焕然一新的姿态呈现于观众眼前,展现中国工艺的独特魅力。同时,法国的手工艺艺术品亦将亮相,它们蕴含着浓郁的法兰西浪漫情怀,结合当代艺术理念与精湛的手工技艺,如羽毛、编织、玻璃、金银等工艺品极具辨识度,令人一见难忘。此外,国际知名艺术家Simone Pheulpin、邬建安以及KingHoundekpinkou将作为首届中国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的主视觉艺术家,亲临现场,展示他们的杰出作品,为本次盛会增添更多艺术光彩。

《时尚北京》:对于即将在未来参与本次活动的公众,您希望他们能够获得哪些具体的体验和收获?王昱东:首届中国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致力于深度推广中国手工艺的独特价值,以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

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推动中国非遗文化的活化,将中国手工艺人与业内机构紧密联结,共同构建一个既能够整合全产业资源,又能展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全新手工艺生态平台。作为当代高级手工艺的展示舞台,我们将为观众呈现出一系列细腻考究、充满创造力与情感魅力的卓越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彰显了材料的独特魅力与手艺的世代传承,更融入了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不断改进的工艺技术,同时注重贴近生活的功能设计,力求为观众带来一场深刻而丰富的艺术体验。

《时尚北京》:在活动筹备和进行过程中,您认为如何确保中法两国文化的准确传达和深度交流?

王昱东:法国艺术工会,作为一系列重大展览的拥有者和策划者,深感荣幸能够引领巴黎国际工艺创新双年展走进中国,开启一段全新的文化交流之旅。法国艺术工会与北京国际设计周均对各自的技艺、传统和历史怀有崇高的敬意,同时,我们也对未来抱有共同的憧憬,致力于推动非凡的艺术创作跨越国界,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深知,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手递手的交往,才是最为珍贵的交流方式。这种交流方式如同手艺在不同族群间历经千年的传承,充满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因此,在本次博览会期间,我们将为国际参展艺术家安排与京津冀地区的手艺人进行深入的交流,参观他们的工作坊,探讨技艺的精髓,甚至携手合作,共同创作出更多令人瞩目的作品。我们期待通过这样的交流,不仅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与友谊,更能够推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手工艺技艺相互融合、创新发展。

《时尚北京》:在您看来,中法两国文化中有哪些相似的元素或精神,使得两国人民能够产生深厚的情感共鸣?

王昱东:法国与中国,均为拥有悠久传统与卓越技艺的国度。两国均深深珍视那些依赖于长时间精心呵护、源自热爱与世代传承的技艺。自2013年起,法国艺术工会便创立了法国国际工艺创新双年展,每两年在法国举办一次,旨在展示世界顶尖的手工艺与艺术作品。这一盛会不仅聚焦于法国本土的杰出创作,更汇聚了近30个国家的精品,其中亦包括中国的优秀代表。多年来,它一直致力于激发艺术行业的活力,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发展。首届中国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的举办,将为法国艺术界与中国手工艺界搭建一个崭新而美好的交流平台。此次盛会不仅将展示两国在手工艺领域的卓越成就,更将推动双方深入对话与合作,共同探索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的完美结合。

《时尚北京》:在推动中法文化交流的合作的过程中,您认为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王昱东:在手工艺领域,法国与中国的从业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体现在他们的学历背景、创作理念、选材习惯、工艺技法、传承方式以及目前的经营模式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在作品的评审过程中,对于“创新”这一核心评判标准的理解和把握,两国的专家团队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磨合与沟通。这一过程旨在寻求共识,尊重差异,确保能够选取出最具创新性和艺术价值的作品,进而实现两国文化艺术的交流与互鉴,推动手工艺行业的持续发展。

《时尚北京》:对于未来中法在文化交流方面的发展,您有何期待和愿景?

王昱东:以设计为媒介,以文化为纽带,我们致力于传递创意与美好,助力两国携手迈向更高的台阶。我们希望通过首届中国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的举办,推动中法两国在文化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展望中法

未来旅游市场新机遇

2023年伊始,随着出境旅游限制的解除,中外交流日渐频繁。同年8月,我国文化和旅游部宣布恢复旅行社经营至138个国家的出境团队游,至2024年3月,法国团队游也逐步回归。这意味着出境旅游将迎来复苏。自五一小长假至国庆黄金周,旅游业的蓬勃生机已初步显现。法国,作为备受中国游客青睐的国际旅游胜地,其魅力无处不在:巴黎的浪漫气息、阿尔卑斯山的雄伟风光、蔚蓝海岸的旖旎景致,以及法国各地独特的文化风情,都深深吸引着中国游客的目光。从便捷的交通到丰富的购物体验,法国旅行的多元与法国旅游发展署大中华区总经理Mme Catherine ODEN 邓佳琳 独特,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游客的心之所向。

中法文化旅游年,开启旅行新序幕

2024年是两國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这对中法两个旅游国家来说是强烈而积极的信号。旅游业在中法两国关系中居于重要地位,中法两国希望发展两国在旅游文化领域的交流。旅游业对于中法两国都具有重要的经济影响,旅游业有助于共同发现各自国家的丰富遗产,并鼓励人们分享文化知识并促进交流。

2023年11月23日至24日,法国欧洲和外交部部长卡特琳娜-科罗娜女士来访中国。会谈后,中法发布了签证方面的重要通告:法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签入境。持有法国或中国硕士学位、有过法国一学期以上求学经历的中国公民,可获得为期五年的往来签证。在中国游客越来越青睐自然旅游、运动旅游、慢旅游和自驾游,更多中国游客倾向以全新的方式,探索与以往不同的、更独具一格的法国。

法国旅游发展署大中华区总经理Mme Catherine ODEN邓佳琳女士表示,2024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不仅是因为2024巴黎奥运会和残奥会,同时也是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是法国旅游发展署特别关注的一个项目之一。法国旅游发展署向中方提出了一项名为“Mirror”的数字旅游活动。该活动专门针对中法两国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将覆盖中国的53个遗产地和法国的49个遗产地。项目将重点介绍遗产地周边的地方美食,并提供多样化、创新性和可持续的体验。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已批准由法国旅游发展署和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开展此项活动。“很高兴这项活动即将启动,希望它将有助于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世界体育赛事奥运会和残奥会在法举办

2024年法国将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在旅游业层面,该项赛事可以提升法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质量,并推广法国专业人员的活动专业知识,同时通过邀请国际游客延长逗留时间,增加经济附带利益。世界上最盛大的体育赛事奥运会和残奥会在巴黎举办,汇聚世界上最偉大的运动员,带来独一无二的体验。除了体育赛事之外,法国的旅游景点将提供一系列节庆和娱乐活动,向国际游客和30多亿电视观众提供一个绝佳的展示机会,展示法国最优秀的传统,展现非同寻常的法国。上一次在法国举办夏季奥运会还是100年前,2024年法国将再次自豪地迎接这一盛会。法国旅游发展署将向法国旅游业提出具体措施,以改善游客体验,特别是提高中国游客的旅游体验。

2024巴黎奥运会和残奥将会为法国旅游业带来非凡机遇。奥运会和残奥会不仅是重大体育赛事,也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弘扬,更是全世界游客发现法国神奇魅力的绝好机会。奥运会期间,安全是重中之重,所有场所将受到保护,奥运场馆周围和旅游景点的重要位置均设置严格的安全警戒线。在游客安全方面,法国已经制定了打击奥运场馆附近犯罪活动的计划,公共交通上的安保人员也将增加三倍。

法国旅游发展署继续提升服务质量,为中国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体验。同时,法国也加强在中国的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中国游客了解和欣赏法国的美丽风光和文化魅力。法国将张开双臂自豪地迎接全球旅客,期待他们的到来,特别是中国游客、体育发烧友和运动员。法国希望与广大旅客共襄盛典,共同探索法国。

巴黎大区的新探索新惊喜

根据巴黎大区2023年的数据,远途游客正在经历强劲的复苏,尤其是中国游客,同2022年相比数量增长了150%。2023年夏天,中国是继美国、英国、德国和巴西之后的第五大客户群体。巴黎大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充满活力的城市和如诗如画的风景,是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的旅游胜地:从埃菲尔铁塔到华丽的凡尔赛宫、从沃勒维孔特城堡到卡耶博特庄园。巴黎大区的活动一直在不断更新,从购物到美食体验,从游轮到歌舞表演,从探索新开放的文化场所到日益多样化和创新性的商务会议接待及举办。巴黎这个旅游胜地不断重塑自己,为数百万游客带来惊喜,吸引并欢迎诸位的到来。

巴黎一直努力从世界第一旅游胜地转变为世界最佳旅游胜地,开发了大量数字工具,为确保游客获得最佳体验。2024年4月15日是印象派150周年纪念,2024年3月26日至8月11日期间,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将逐一开展以庆祝150周年,尤其是在巴黎奥赛博物馆举办的历史展览,参观者可以置身展览感受独特的沉浸式虚拟现实体验。

法国航空在中国

最佳法航 倾情呈现

经贸是两国关系的晴雨表。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不仅开启中法文化旅游年,也提振了两国贸易的深度交流。法国企业在中国发展,见证了中法建交以来的光辉岁月。值此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回顾中法在民用航空领域所缔结的深厚情谊。作为法国政府官方认可的中法航线的航空承运人—法国航空公司已在这条航线上耕耘了58载,见证并参与了中法关系的历史性成长,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连接东方,连接未来

回顾往昔,法国航空公司也积极参与了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早在1966年,法航便已在上海展示其先进技术,协助四发动机飞机调试降落设备系统及完善地面服务;在通讯领域,也与中国有过紧密合作。对中国民航界而言,法航不只是一家运营于中国的外商航空公司,更是一个信誉卓越的合作伙伴。

1966年9月,法国航空一架名为“舍维尼城堡”波音707客机的AF180航班—起飞前往上海,标志着第一条西方航空公司通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航线的开启。这不仅仅是航线的开通,更是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的起点。在这58年的历程中,法航始终坚守对中国市场的深耕承诺,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搭乘法航航班不仅是一趟航班的行程,还是一次文化與精神的交流—它连接了东西方,也连接了过去与未来。

法航于1973年9月首次开通北京定期航班,但中法之间的航空联系和连接两国的航线却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二战后,法航于1947年3月恢复了飞往中国的航线,执飞的线路是巴黎-上海和西贡-香港,全程耗时4天半。4月,法航开通了西贡-上海航线,1948年又开通了西贡-海防-河内-昆明航线。1949年,由于内战,法航暂停了上海航线。

1956年10月,巴黎和北京之间开通定期航班。法航和CSA搭载乘客从巴黎飞往布拉格。俄罗斯航空公司将乘客从布拉格运到莫斯科和新西伯利亚。最后,中国国家航空公司将乘客从新西伯利亚送往北京。1963年5月24日,中国民航总局与法航在北京签署了协议,并于7月15日生效,根据协议条款,双方均接受对方的运输文件。1966年9月,法航使用波音707型飞机复航1949年关闭的巴黎-上海航线。由中国民航的航空公司保障从上海转机飞往北京的乘客。彼时,法国航空成为唯一一家服务于上海航线的欧洲航空公司。

1973年9月7日,巴黎-北京航线由法国航空公司开启,首架航班由名为“Ch?teaud'Hautfort”的波音707客机执飞,载着共和国总统及80名随行记者,经由卡拉奇飞往中国。除了这条每周一班的快速航线(飞行时间为13.20小时)外,从9月23日起,还增加了第二个每周一次的航班,将原来经由雅典、开罗、卡拉奇和仰光的巴黎-上海航线延伸至北京。1973年12月6日,包括法国交通部长伊夫-盖纳(Yves Guéna)在内的130名贵宾参加了由法航董事长加里逊(Galichon)组织的巴黎-北京首航。贵宾们参观了北京及周边地区,然后乘坐中国专机从北京飞往上海,并于12月11日直接返回巴黎。

飞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中国持续优化的外资政策生态给予了外资企业不断拓展业务、加大投资的信号和信心。在华法企用亲身经历和实际行动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投下信任票。法航荷航大中国区总经理韦迈纶(Wouter Vermeulen)先生表示成立90年多年以来,法航一直以崇尚品质、优雅、法式美食而闻名于世,如今他们很高兴能为中国大陆的旅客提供每日航班服务。展望未来,法航承诺将持续为中国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法式旅行体验,以及更多灵活的航班选择,促进两国间的经贸人文交流,让两国文化精髓进一步飞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如今,法航机队规模达到了240余架,每日提供近千个航班,遍及全球200个目的地。在大中国区市场,法航荷航集团每周提供44个客运航班,连接欧洲两大航空枢纽—巴黎戴高乐机场与荷兰史基浦机场,直通北京、上海、香港和台北四个主要城市,为中欧旅游市场的持续繁荣提供坚实的支持和保障。

自1966年开启首航以来,法航不仅见证了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更鉴证了中法两国关系从萌芽、成长到繁荣的全过程。随着中法两国交往的日益频繁,法航已经远远超越了其作为一家国际航空公司的本职角色,转化为连接两国人民、促进中法友好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展望未来,法航期待继续沿着这条载满历史意义的航线前行,开辟新的飞行篇章,飞向双边关系更加辉煌的明天。

猜你喜欢
时尚法国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我是小小设计师
法国(三)
法国(一)
设计师访谈
推荐一个设计师
从社会文化角度谈中法汽车广告的对比
中法两国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比较
协商民主语境下中法立法协商比较分析
中国与法国石油天然气合作的特点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