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构建分析

2024-04-08 22:21张思羽
活力 2024年5期
关键词:账实管理人员监管

张思羽

(南京国盛电子有限公司,南京 211111)

引 言

国企固定资产具有多样性特点,工作内容较为复杂,以致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可能存在疏漏,如固定资产利用率低、损耗率高等,进而造成国企成本费用不断提高,压缩国企利润空间。另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国企会计工作核算结果的准确性,管理工作不全面可能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为此,国企需要构建系统、全面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完善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机制,可以帮助国企管理人员树立正确认知,明确自身职责内容;也可以确保国企资产购置、处理、流转等程序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并及时发现资产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企构建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的必要性及固定资产的特点

(一)国企构建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的必要性

从国家发展初期开始,国企始终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提高国企经济效益可以显著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具有较强的变化性,国企要想继续承担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使命,就需要积极进行改革。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作为国企的重要管理内容,构建其内部控制机制逐渐受到国企相关人员的重视。具体的必要性如下。

第一,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固定资产价值,降低出现固定资产损耗、流失等问题的概率。国企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部分处于高精尖领域的国企,随着固定资产购置频次持续增加,国企既有固定资产数量较多、种类丰富,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一方面可以确保固定资产购置的合理性,防止贸然采购、采购中舞弊等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为管理人员制定了一套规范的管理流程,进而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避免出现因相关人员主观因素而降低固定资产价值的情况。

第二,有利于提高国企抵御风险的能力。国企在经营过程中无法有效规避部分财务风险,因此需要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固定资产管理作为财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机制可以为财务部门制定明确、规范管理标准,引导财务部门加强管理力度,进而保证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全面性。财务部门通过规范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方面可以发现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隐患并及时解决,进而有效预防固定资产风险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确保固定资产保持较低的损耗率,在国企发生无法避免的财务风险时,可以通过出售、流转固定资产等方式获得营运资金,从而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三,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信息的准确性。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促使管理人员按照规范开展工作,详细记录使用情况、损耗率、库存余量等固定资产相关信息,从而为财务部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二)国企固定资产的特点

国企的固定资产大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特别是主营业务专业性较高的部分国企,如化工企业、能源企业、科技企业等。并且,上述企业的固定资产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在未达到使用寿命前,固定资产可以连续、长期地参加国企生产经营工作[1]。另外,国企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磨损,而磨损分为生产使用造成的有形磨损和技术改进造成的无形磨损。有形磨损不会改变固定资产使用形态,可以在使用寿命中持续使用;无形磨损需要对原有固定资产进行产权注销。在固定资产达到使用寿命后,国企可以选择报废处理,也可以选择与其他相关企业合作,对固定资产进行资源回收,进而增加企业营运资金。

二、国企构建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国企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未能贯彻落实

目前,部分国企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机制处于构建初期,内部控制机制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未能得到贯彻及落实,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由于固定资产数量较多、种类丰富,内部控制机制无法全面覆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催生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管理条例缺乏、管理力度较弱等,进而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效低下。第二,国企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机制缺乏执行力,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未能有效贯彻内控理念,依旧沿用传统方式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导致内部控制机制与实际管理工作结合度较低,无法深入落实,固定资产采用、使用及管理过程存在混乱,内部控制机制价值不能有效发挥[2]。

(二)国企账实不符,导致盲目采购固定资产

目前,部分国企固定资产台账工作存在明显问题。首先,管理人员在制作台账时未按照固定资产实际情况进行记录,固定资产账目缺乏真实性、周密性。其次,在固定资产发生流入、流出时,管理人员的记录工作存在滞后性,进而造成账目缺失,相关固定资产存在丢失风险。再次,部分国企在进行固定资产处置时,管理人员缺乏处置的严谨理念,导致固定资产处置存在主观性、随意性问题。同时,由于对固定资产产权注销等相关工作不重视,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国企管理层基于错误的固定资产账目进行采购规划,会导致采购规划存在重复性、盲目性,以致固定资产采购工作占据国企大量营运资金,影响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国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监管

完善国企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机制建设,需要确保监管工作有效开展。目前,部分国企监管人员由财务人员兼任,违背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一方面,由于财务人员缺乏专业性监管知识及监管素养,对监管工作缺乏自主判断能力。另一方面,管理层未赋予财务人员足够的独立性,导致财务人员监管工作易受到上级领导约束,无法有效履行监管职责。上述问题造成固定资产监管工作流于形式,未能有效落实内部控制机制相关要求。

另外,尽管部分国企选用了专业监管人员开展固定资产监管工作,但监管人员对国企固定资产相关工作缺乏正确认知,按照传统监管方式对固定资产进行后置性监管,主要工作内容为审核财务部门提供的固定资产账目结果,并未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全流程监管,在部分管理环节中出现监管缺位现象,如固定资产购置、验收、盘点、处置等环节,进而造成固定资产流失等问题。

(四)国企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财务领域的信息化技术趋于成熟,国内外企业均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国企也应当加大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但目前根据国企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现状可以发现,国企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机制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部分国企未构建信息化交流平台,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时存在滞后性,不能及时进行信息交互,导致固定资产记录、变更、查询等工作不及时。其次,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工作时,管理人员未对固定资产工作进行分类编号处理,采用同质化管理方式,导致管理工作缺乏层次性。部门内部管理编号未与固定资产编号相对应,且编号的变动具有随意性。最后,部分国企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信息化能力较弱,不能熟练使用信息系统辅助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五)资产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

国企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部分国企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机制建设需求不匹配,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升存在障碍。部分国企对人才培养的内容不够全面,缺乏针对固定资产管理岗位的专门培训方案,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大多侧重于财务知识及浅层次管理知识讲解,员工专业能力不足。同时,部分国企在对固定资产管理员进行绩效考核时,一方面,在考核指标设置上缺乏合理性,侧重于员工完成的工作量,导致员工过于注重工作效率而忽视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奖惩激励的幅度较小,无法有效激励员工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工作质量。

三、国企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构建与完善措施

(一)推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与流程建设

国企要想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就需要细化机制内各项制度,加强落实,提高各项工作的执行力度。首先,国企要进一步提高相关人员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意识,可以采取多样化宣传方式营造全面参与的良好氛围,如党建引领、融入企业文化等,从而促使相关管理人员主动参与机制建设。其次,国企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内部控制机制构建目标。一方面,国企要结合自身主营领域及战略目标,制定与企业未来发展相契合的长期内控管理工作目标,并以长期目标为导向,优化固定资产管理组织结构,明确相关部门、岗位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国企要根据现阶段各项经营活动制定短期固定资产管理目标,确保各项目周期内固定资产管理可以达到目标要求,从而为持续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流程奠定基础。最后,国企要注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阶段性,要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的规定顺序开展报告、批复、购买、验收、记录、盘点、处置等工作,同时要注重将监管工作嵌入各项工作环节中,确保机制有效执行,规范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二)坚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的工作原则

在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构建时,国企要明确要求管理人员遵循“账实相符”原则进行台账记录,对固定资产购置、使用等情况要全面、准确地记录,及时反映固定资产变动情况,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账实不符现象[3]。一方面,国企应当委派第三方机构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清查及盘点,对台账记录与实际情况进行对应性核查。在发现账实不符的情况时,管理层要进行深入追查,确保固定资产台账的准确性,从而能够根据台账进行科学的固定资产购置规划。另一方面,国企要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制定工作细则,明确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及账目主要登记内容,同时要求管理人员划分不同类型,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并及时备案,以此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性、条理性,从而保证国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三)健全国企固定资产管理内控的监管机制

国企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需要引入监管机制,通过加强监管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深度落实。首先,国企要组建独立监管部门,筛选具有正确价值观及较高职业素养的监管人员参与监管工作,并赋予监管部门一定的职权,进而保证监管部门工作不受外部因素影响。其次,国企要确保监管工作的主动性,将监管工作贯穿固定资产全流程中,确保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最大限度地避免固定资产潜在风险。最后,国企要明确监管工作目标,保证监管目标分别与长、短期固定资产管理目标相匹配,监管人员要提高对监管目标的重视,确保监管目标有效达成[4]。

(四)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在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中,国企应当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模式与国企发展速度相匹配,满足国企工作需求。国企应当构建信息化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系统功能。首先,国企要在系统中架设交流平台,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与其他部门提供及时、高效的交流渠道,从而有效实现信息交互。其次,国企要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不同项目,有针对性地设置子系统,如采购子系统等。管理人员及时将采购时间、资金使用量、供货商等采购相关信息录入子系统中,保证固定资产采购信息的全面性[5]。通过设置不同的子系统,可以将复杂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分类,建立清晰、明确的工作思路,提高管理工作质效。再次,部门内部管理编号应当与固定资产编号保持一致或对应关系,变动需要有充分的原因及审批手续。最后,要注重信息化系统维护工作。国企应当筛选专业信息人才对信息系统进行维护。一方面,维护人员要定期对信息化系统进行升级,避免系统出现故障;另一方面,维护人员要提高系统安全性,避免国企固定资产数据流失,造成潜在风险。

(五)加强人员培训

国企各项工作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对专业化人才具有较高依赖性,为此国企要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国企可以开展专项招聘,提高用人门槛,要求应聘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从而确保聘用人员可以及时投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

结 语

固定资产作为国企重要资产构成部分,能直接影响国企各项经济活动效益。为此,国企需要加强构建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从而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良性运转。国企可以采取加强执行力度、保证账实相符、提高监管力度、构建信息化系统、加强人员培训等方式促进内部控制机制建设,进而保证固定资产管理有效发挥工作价值,推动国企平稳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账实管理人员监管
村庄货币资金盘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IT资产管理信息化在账实核查工作中的作用
PDCA循环在医院固定资产账实管理中的应用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高校规避账实不符仪器设备资产的对策探究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