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24-04-12 05:40黄淑英
南北桥 2024年5期
关键词:应用问题预算绩效管理解决策略

黄淑英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5.044

[摘 要]事业单位在医疗、卫生、文化、科学、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下国家推行体制改革,以事业单位为改革主体,要求事业单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在此背景下,事业单位要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具的应用,加快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融合,通过绩效目标的合理设置,客观公正地对预算执行效果进行评估,为预算管理体系的优化提供依据,为单位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奠定基础。文章简单阐述事业单位应用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并结合具体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事业单位;应用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志码:A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级单位要积极优化预算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绩效管理理念,构建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提出事业单位要建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鉴于此,通过将绩效工具和预算管理相结合,事业单位可以基于自身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解决,有效提高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1 事业单位应用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

1.1 提高资源配置合理性

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对项目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动态监督,对经济事项进行事前评估、事中监督和事后总结,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和科学防范,按照各个项目的实际需求进行资源配置,有效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事业单位多数资金来源于财政资金,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所以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利用财政资金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使财政资金在公共服务中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通过预算绩效管理,事业单位可以更好地对公共资源进行管理,按照公共事业的实际需求进行资源的调配,解决分配不公问题。比如,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可以对资金额度进行细化和量化,对绩效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对单位产出进行评估,为下一阶段的资源调配提供依据,从而提升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1]。

1.2 提升财政资金配置效果

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利用预算绩效工具全面梳理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修正措施,从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2]。在这一过程中,事业单位可以对财政资金进行全面整合,对各个年度的预算执行效果进行科学分析,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对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进行持续优化,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防范,从而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透明性和资金使用的规范性,提高项目投资带来的社会效益,为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2 预算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的应用现状

2.1 财政资源配置有待优化

一些事业单位缺乏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对财政资源配置工作不够重视,对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缺乏深入了解,未能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对财政资源分配模式进行优化,未能将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进行有效结合,影响了财政资源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影响了单位的资源利用效率,不利于单位的健康长远发展。

2.2 权责体系不完善

预算绩效管理本质上是事业单位用于管理和考核财政资金的一项工具,由于財政资金经过投资活动以后往往会分散在不同的单位中,因而对资金使用结果开展考核活动,必然需要各项目部门、基层职工的参与。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事业单位未能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组织结构,未能对各个部门和岗位员工的职责权限进行合理划分,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单位职工将预算绩效管理看作财务部门的职责,未能根据各项工作的实际需求进行数据反馈,阻碍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预算绩效目标设置缺乏合理性

在预算绩效实施过程中,事业单位要结合履职清单、资源需求等情况进行目标的设置,为预算申请提供依据,但是一些单位未能对目标设置的原则和流程进行明确,定性指标过多,未能从数量、质量、成本、时效等方面对发展目标进行细化分解,使得绩效考核指标缺乏客观性和可行性,影响了其在预算管理中导向作用的发挥。

2.4 预算绩效管理缺少监管

其一,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信息公开不足的情况,外部利益相关者无法获得有关预算使用情况的详细信息,无法了解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效果。同时,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建立有效的报告制度,没有及时向上级部门或利益相关者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外部利益相关人员无法对事业单位开展问责与监督。其二,部分事业单位缺乏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专业的内部审计团队,无法对预算执行进行独立的审计和监督,容易导致内部控制不完善和违规行为的发生。

2.5 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结合程度不高

一些事业单位将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交由两个部门落实,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存在严重的信息壁垒问题,影响了绩效目标在预算管理中导向和激励作用的发挥。许多单位虽然预算管理意识较强,但是对绩效评价缺乏重视,未能对资金收支进行有效管控,认为二者存在较强的重复性,使得两项工作存在脱节问题。

2.6 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多数事业单位都加强了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是依然有许多单位对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缺乏重视,资金投入不足,培训工作落实不到位,未能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平台,无法对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各类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影响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 预算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策略

3.1 优化财政资源配置

其一,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和发展需求制订科学完善的资源配置计划,对内部的国有资产、财政资金等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和科学调配,确保各类资源能够得到安全高效的利用。其二,事业单位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资源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动态监督,为预算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其三,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工具对数据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单位在财政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风险,结合问题成因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在保证资源安全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其四,事业单位要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对财政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明确财政资源管理重点环节,积极转变工作理念,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为单位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奠定基础。

3.2 明确划分预算绩效管理职责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牵扯多个部门和层级的评价模式,与各个岗位职工的经济利益和职业发展具有紧密的关联。为了保证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事业单位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组织结构,为目标设置、运行监控、考核评估、结果应用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从事业单位运行特点和绩效管理要求角度出发,单位可以建立三层预算绩效管理组织架构。其中,第一层是绩效管理委员会,事业单位党委在预算绩效管理中要发挥指引和约束作用,设立绩效管理委员会,负责各项工作的统筹规划,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设计、过程监测、考核评价、结果应用等各项工作中进行组织领导,形成自上而下的推动力[4]。第二层是管理机构,要从财务和业务部门中挑选精通预算绩效管理知识且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负责进行日常事务的管理,督促各个部门员工高效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定期对执行效果进行监测和考评,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预算绩效管理委员会。第三层是执行机构,单位要对各个科室和岗位在预算绩效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使所有职工清晰认识到自己的目标任务和时间限制,严格按照有关制度高效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3.3 合理设置预算绩效目标

一方面,事业单位要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目标设置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的内容主要涉及年度收入和支出管理两个方面,因而单位要从收支两个角度对预算目标进行科学设置和统筹估算,保证绩效目标与单位实际情况的一致性。在设置预算支出目标的过程中,要明确单位的工作重点,满足关键项目开展需求,加大民生建设和单位运转资金投入,坚持实事求是和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则,避免大量举债增加政府财政压力。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要对预算绩效目标设置流程进行规范。预算绩效目标指的是单位在配置内部资源的过程中,需要达到的政策、经济、社会治理、生态治理等目标,所以其设置工作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责任,而是需要事业单位从整体角度出发对预算目标设置流程进行规范,从全局角度进行顶层设计。财务部门要对往年预算管理有关数据进行全面收集,利用信息化软件或者数据模型对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各个部门要根据自身工作职责和发展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绩效目标,为单位整体预算目标的设置提供依据。

3.4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监管工作

从内部监督角度,事业单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事业单位应制定并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权限,确保预算绩效管理过程的规范性和透明性。其二,定期进行预算绩效评估。事业单位应定期对预算绩效进行评估和审查。通过制定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偏差,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其三,强化内部审计。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建立预算监督审计机制、加强内部审计等方式来监督预算绩效管理。内部审计可以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独立客观的审查和评估,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从外部监督角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预算绩效监督管理。其一,加强财政部门监督。财政部门作为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的监督和指导。通过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和政策,对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预算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其二,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事业单位可以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预算绩效进行独立评估。第三方评估机构可以提供客观、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督,确保预算使用的合理性。第三,加强公众监督。事业单位作为公共资源的使用者,应接受公众的监督和评价。通过公开预算信息、召开听证会、接受社会监督等方式,确保预算使用符合社会公众的期望。

3.5 融合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

其一,事业单位在针对内部职工的考核指标中,应纳入预算执行相关指标,特别是要重点关注对单位长远发展和未来规划存在影响的预算指标,适当提高预算管理在绩效考评中的比重,通过考核这一方式联动单位利益与职工个人利益,确保预算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其二,事业单位要完善评价结果应用机制,以评价结果为导向来制订财政资金使用计划,由此提高单位的财政资金配置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其三,事业单位要建立评价结果问责机制,不应当只将重心放在问题的识别和整改方面,还要对有关人员的责任进行追究。单位要积极完善预算绩效评价成果问责机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公示评价结果,使社会公众参与到单位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当中,提升财政资金利用的规范性和透明性。

3.6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

其一,事业单位要树立数据化管理思維,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利用先进技术和管理工具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对数据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建立科学高效的大数据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其二,事业单位要以预算绩效管理要求为基础,建立覆盖到预算绩效管理全流程的大数据信息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各个环节进行动态监督,及时发现预算绩效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列示风险清单,对风险出现概率和危害程度进行科学评估,结合风险等级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助力。其三,事业单位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定期组织有关职工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并通过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的应用,激发相关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相关职工的信息系统应用能力,为信息技术在预算绩效管理中深化作用奠定良好基础。

4 结语

预算绩效管理是事业单位安全高效利用财政资金的有效手段,是增强单位预算资金统筹能力的重要路径。面对日趋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事业单位要树立预算绩效管理理念,科学设置预算绩效目标,明确管理职责权限,加强绩效管理监管,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从而实现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有效融合,为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蔡倩. 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 大众商务,2022(5):128-130.

[2]刘青青. 关于深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J]. 经济管理文摘,2021(4):178-179.

[3]胡瑜.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点及实践应用探析[J]. 财会学习,2022(8):55-57.

[4]黄亚琴.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点及实践应用探析[J]. 首席财务官,2022(16):148-150.

猜你喜欢
应用问题预算绩效管理解决策略
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绩效管理的应用探析
试论高压供电系统无功自动补偿的应用问题及解决措施
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探析
论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用难点及建议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在体育课中设计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任务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当前中小工业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实践探析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