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工智能场域下教师角色重塑的挑战、机理与路径

2024-04-15 06:25高佳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场域人工智能智能

摘      要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是数字技术发展的时代必然,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重塑教育体系和教育生态的力量,并由此掀起了教育数字化发展浪潮。人工智能技术嵌入数字教育对教师的存在价值和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重塑新型教师角色的关键在于形成智能技术与教师之间优势融合和有效互动的运转机制。人工智能是数字技术发展的高阶形式,教师需要提升角色素养并促进角色创新,发挥智能技术融入数字教育的积极作用,以应对数字化教育对教师角色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关  键  词  人工智能;教师角色;角色认同;角色素养;角色创新

引用格式   高佳齐.教育人工智能场域下教师角色重塑的挑战、机理与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4(09):12-17.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和“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1]。2022年12月,教育部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明确了教师数字素养框架,规定了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共五个维度的具体要求,为进一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和规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行动指南[2]。面向数字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教师队伍数字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信息技术正驱动教育场域深刻变革,智能技术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也使当代教师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角色冲突与挑战。

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出寄托了教育数字化变革对教师角色新的期待和要求。教育人工智能场域下,教师与智能技术之间通过优势融合和有效互动的机制作用,与智能场域构建新的“吻合的关系”,并赋予教师角色新的数字化内涵。

一、教育人工智能场域下教师角色重塑的现实挑战

“AI”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全球性、个性化的特点,它改变着教育的生态,教师也受到“AI”的严峻挑战[3]。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身学科教学与智能技术的关系时存在认知偏差,严重影响其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角色定位,造成教师与智能化教学能力不匹配的现实矛盾,导致教师的角色引领严重缺位。

1.技术依赖:话语权利转移,角色认知模糊

在传统的“传道授业”的教育中,知识存在形态与信息传播方式相对匮乏和僵化,教师充当标准教学者,教师的“知识权威者”角色从未受到质疑。互联网与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拓宽了知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资源共享已经成为整个智能教育场域的有机组成部分。人工智能通过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技术传播,使整个教育场域形成了一个万物互联、跨界结合的立体有机资源库。原本由教师传授和指导的学习活动,大部分都可以借助人工智能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和探究,如课前预习、查询信息、问题解答、课外辅导与课后评价等。人工智能代替传统教师的“知识传授者”“评价管理者”等角色,对学生学习的学科知识体系进行个性化的定制,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一些教育工作者由于过于依赖技术工具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教育感知与教学反思,陷入单纯的“唯技术论”的误区,忽略立德树人的育人本质。

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绝对话语权的个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输出自身的知识结构与价值观念,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成为具有教育话语体系表达的权威性主体。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海量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使话语权场域由课堂转向线上线下叠加。知识传播也从传统的师生交互传递知识为主要形式的线性传递转变为人人交互的知识共建共享的非线性过程,教师的话语权威遭到稀释,话语权利遭到质疑,话语空间不断被挤占,失去对课堂教学的引导性,逐步被异化为课堂教学中的透明人。无论教师如何更新知识储备,人工智能在质量和速度上都具有挑战教师知识权威的可能,面临“客我”之于知识传播者的角色边缘化的挑战与“主我”之于“何以为师”防线的动摇[4],使教师对其角色认知产生模糊,进而导致模糊课程的学科性质和育人旨归。

2.技术脱节:专业资本有限,角色素养低阶

智能技术拓展了未来学校的教育时空,将学校现实、社会生活与虚拟世界融为一体,形成 “边界软化”组织形态的生态场域[5]。进入智能教育场域,信息流动加速了虚实空间的有机耦合,使课堂教学呈现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新样态。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生态中,教师是否能够合理运用智能技术,技术是否能够准确嵌入教学环节,也同样反映教育数字化的教师角色素养程度[6]。而当前教师的专业资本有限,角色素养低阶,缺乏学科教学与智能技术整合能力,忽略了智能技术的精准运用,导致教学和技术之间的脱节。

教师拥有的适应智能教育的专业资本的结构和数量决定了他们在智能教育场域中的相对位置空间[7]。智能技术带来新的教育场域格局的变化,个体通过人工智能设备随时随地有获得学习的机会,突破有限的学习形式,向着多边参与、无边界的学习格局发展。当前教师技术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智能教学人力资本匮乏。传统的教育活动是功利化的追求教学效率最大化的过程,教师以标准化教学者的角色对学生进行机械化的教学。而论及程式化、精确度、稳定性,人类老师无法与人工智能相比。传统的教师未适应智能教育情境,没有具备利用智能技术开展教与学活动的角色素养。第二,智能教学社会资本式微。形塑智能教学共同体是教师开展智能教育的关键保障。社会供给的资源、信息、知识式微,教师缺少整合多元共治的智能教育治理体系的能力。第三,智能教学决策资本缺失。智能教育场域要求教师结合教学情境、教学目标以及学生个体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在合适的限度内自主地实施教学决策。传统的教师角色较少关注学生的心灵,缺乏一体化协同的决策力。

3.技术宰制:传统惯习束缚,角色差距明显

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场域更多的为自然人、智能技术、社会环境交互作用与影响的群体智能共同体。“互联网+”教育与“ChatGPT”的出现,引入多种智能化技术、多样化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师生面对面指导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数字技术的持續升级迭代,及其与资本的深度联姻愈加强化了数字技术的引领与操控。缺乏价值理性的引领,一味强调工具理性可能会引发技术应用的灾难性后果[8]。教师若无法真正理解教育数字化的目标定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盲目“数据化”的误区,技术“宰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执行的能力,成为隐秘的“数字奴役”,导致教育教学活动乃至师生关系被技术化、工程化,严重影响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角色定位,造成教师与信息化教学产生能力不匹配的现实矛盾。

一方面,教师角色深受社会的期待,赋予其社会代表者的身份,承担知识传授与文化传递的使命。教师长期以来塑造的角色形象、形成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惯习,在短时间内是难以逾越的。农业社会最原始的教学行为,就存在着明显的“教师中心”取向,甚至演化成“道德的化身”。工业时代的教师角色行为逐渐产生“技术化”倾向,作为学校流水线式工具化的产物,学生逐步“规格化”[9]。传统的惯习束缚导致教师成为“被操控的机器”,缺乏主动适应数字信息技术的能力,不具备人工智能时代需求的创新素养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场域的教师具有多重角色期待。智能媒介技术和被智能媒介技术赋能的非教师群体,正在解构着教师作为专业者的权威性角色。AI技术推动的未来智能教育场域下的师生角色,“能者为师”成为师生角色定位的新趋向。理想化的教师既要成为师生之间的关键纽带,也要成为有效地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实现最优化教学的应用者。这就要求新型的教师角色既要适应智能时代的发展需求,又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而现实的教师角色在智能素养等方面存在着局限,教师角色实践停留在静态性的工具化教学者角色,教育活动成为一种规训式的操作而不是积极的创新,导致教师无法及时跟进智能化的社会场域变革并作出相应的转型,产生较大的角色差距,甚至被边缘化或淘汰出局。

二、教育人工智能场域下教师角色重塑的作用机理

人工智能使社会场域变成万物互联的智能社会,但无法像人类一样具有自我意识和思辨性,人类必须在与人工智能的共处共进中重塑主体地位,实现自我解放[10]。人工智能场域中教师扮演多重角色离不开智能技术与教师之间优势融合和有效互动的运转机制作用,智能技术赋能下教师要关注技术与心灵之间的亲密关系,创新引领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适应未来技术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人才培养需求。

1.本体融合:紧扣“育人为本”原则,做人文渗透技术的关注者

智能技术渗透到教育场域改变的是教育形态的多维发展与教育时空的生态重构,但不变的是教育的本质与真谛。首先,“教书”与“育人”共在才称为“教育”。智能教育场域中教师要规避“技术化”与“规格化”的教授角色,回归教育本质,在对话的过程中给予学习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成为学生心灵的关怀者与成长的引路人,强化人性发展需求,将“教人成人”作为重塑教师角色的价值追求与逻辑起点。

其次,教师要以个人化算法主导智能技术的程序化算法。人工智能的核心是大数据算法模型与精密的程序化设计,但算法应用中存在算法的简约化与大规模化、算法黑箱、算法偏见、算法鸿沟等风险,导致教育形式化、学生同质化,最终使教育被算法控制[11]。基于学生的差异化与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教育本身具有模糊化与多可能性的特征,算法公式化的精准推送会使学生的知识碎片化并对其个人发展潜能产生抑制。教师要保持在教育中的自主性和主导权,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培养学生区别于机器的才能,满足智能场域下学生发展的诉求。同时,教师要凭借掌握的具身性知识保持教育智慧,成为教育活动中的“决策者”。未来的智能教育场域下,教师必须保持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中的主导地位,探索人机共生的教育场域下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再生路径。

2.协同互补:构筑“人机共生”生态,做技术协同教学的建构者

智能教育场域下,教师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建构者的同时,经历着由技术引发并導向的自我建构,努力寻求人工智能技术性与教师教学性之间的平衡,实现教学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相互融合[12]。传统的教育工作者仅限于与学校的其他教师合作不断改进教学,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智能教育场域中“人机共生”的教学生态是重要的未来发展趋势。人机共生强调人机之间的双向“互利”,即利用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之间的互补性,将二者结合起来实现共创价值最大化[13]。教师需要学会与人工智能协同互补发展,要结合各自的长处,弥补彼此的弱点,增强彼此的教学能力,成为技术协同教学的建构者,不断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实践。

第一,人机协作构建创新教学共同体。智能场域的教学生态变革将由传统的三维结构转变为新的四维结构,即学生、智能化学习环境、智能化学习资源和智能化教学支持服务[14]。人工智能以数据和算法为核心,可助力教育者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教学”,共同构建 “人工智能 + 泛在教师”的“双师”型创新教学共同体。人机协作共同开展学情数据与教学数据的智能分析,协助教师进行教学诊断,并制定精细化的教学方案和预设教学结果,构建“平等沟通、启迪互引”的智慧教育课堂。智能技术与教育者“各司其职”,共同实施PBL等新型教学方式,提供更加立体的智能化教学,满足科学化和精确化的教学诉求,形成一种典型的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型教学范式。

第二,人机协同赋能学生学习科学化。面对智能教育场域中知识资源的泛在,智能技术通过赋能学习过程为学习者搭建科学化与终身化的学习时空。教育人工智能场域把受教育的对象变成自我教育者,智能教育场域中的学生是主动追求发展的能动学习者,智能技术赋能学生的科学化学习方式推动其自身的全面发展。学生应注重掌握“搜索、分析、反思、实践”等智能学习能力[15],利用智能技术对自身评估的大数据自主构建学习目标,从资源库中选择个性化的学习资源,生成科学化的学习方案,把学习变成促进自身多元智能发展的交互过程。

第三,人机协同共促教育评价精准化。人机共教中的人工智能在学习诊断与评价等方面具有多元化的角色,不仅是自动批阅作业及试卷的助教,而且是问题解决能力测评的素养提升教练[16]。智能测评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学习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进行精准化反馈,指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智能教育评测构建了非线性的科学评价模型,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为其提供精准的分析和描述,帮助学生判断其学习结果,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法。教师通过学生智能测评的形成性评估反映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快速而准确的教学回应,提升教学效果。

3.互动创新:推进“智慧共创”走向,做技术引领变革的责任者

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构建了以“人工智能+泛在教师+学生”为教育主体的新型教育形态,对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明晰人工智能带来的教育变革,理解智能技术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的影响。人与智能机器“智慧共创”体现为二者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从智能走向智慧,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性发展。教师作为智能技术的使用者,在与智能技术的互动创新中要发挥自身的智慧性、人文性与创造性,深刻认识未来社会中人机共生的属性和常态,理性看待智能技术赋能的优势与价值,同时也要警惕智能技术带来的社会威胁,成为技术引领变革的责任者。

在社会引领方面,教师应具备智能教育素养的创新力与引领力。利用教育人工智能速度优势的同时发扬人类智能巧度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双向建构、耦合共生,是当代教育人工智能前进的必然方向[17]。首先,在智能场域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智能教育素养,积极探索智能技术应用的规律和方法进而创新教学范式,推动人工智能场域的教育变革。其次,教师要根据育人目的与教学需求评判人工智能技术的功能价值,将智能技术在教育活动中的使用效果积极反馈给研发者,优化智能技术的局部程式功能,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完善与更新提供有力支持,成为人工智能创新中最重要的信息供给源,以此引领人工智能场域的社会变革。

在社会责任方面,教师应具有合格的数字公民的责任感和社会伦理道德。教师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教学的过程中要秉承“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守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道德标准,既要认识到人工智能的教育教学价值,也要防止算法歧视和滥用问题,避免人工智能对学生造成侵害。教师是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责任者,使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方法将成为其他人接触人工智能时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因此,教师既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智能技术形成积极健康的双向耦合关系,也要承担智能技术的道德责任,划定人机协同的责任边界,规避滥用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算法产生的伦理安全问题和社会风险。

三、教育人工智能场域下教师角色重塑的发展路径

人工智能是数字技术发展的高阶形式,需要发展教师数字素养,使教师把握个性化学习机会,改善教育数据管理和使用方式[18]。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促使教育数字化转型,也要求新型的教师角色必须具备数字素养并促进角色创新以满足未来智能教育场域的专业发展需求。

1.个体增能:增强角色认同,补位智能技术的情感缺陷

ChatGPT被誉为最接近通过“图灵测试”的智能机器[19],但经过诸多测试它不能代替人类教师。教师具备专业化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思维特征,在与之交互的个体(领导、同事、学生、家长)之间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教育活动的交往主要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的精神交往,而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过度使用使师生之间的交往被异化为符号与符号之间的交往,师生情感交流难以实现。因此,教师要突破传统的角色认知,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即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成长辅导者、情感陪伴者[20],提高自我的情感素养并增强角色认同,构筑新时代的教师专业情意。

第一,发展个性化教学与情感智能,使学生对教师角色再认识。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习风格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支持。人工智能虽然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教学设计,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提供思路启发与多种备选方案的個性化学习[21],但无法像教师那样全面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在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方面存在不足。教师虽然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情感关怀,填补AI技术在这方面的缺陷。建立良好的情感连接和信任关系,有助于学生认同教师的角色及其意义。教师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社交角色,能够帮助学生发展社交和情感智能,并可以与学生建立深入的互动,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造师生情感融通的教育性教学蓝图。

第二,唤醒教师的使命感,增强教师的自我角色认同。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具有显著的伦理性和精神性,只有教师才能承担起教育伦理责任。教师可以强调教育伦理和人类价值观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到教育过程中。AI技术缺乏道德判断和人类情感的理解,但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伦理和价值观的问题,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授,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思维能力和人格发展。教师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他们能够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激发他们的潜力和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只有通过持续的学习、专业发展和积极适应新技术,教师才能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增强自身的角色认同,并为学生的未来做出积极的贡献。

2.合作共生:提升角色素养,明晰智能技术的教学价值

未来的学校教育场域,将走向“AI+教师+学生”三者和谐共生、创新发展的广阔前景。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场域的迅速发展对教师的角色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教师需要对人工智能技术有清晰的认知,主动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的融合。面对智能场域的教育生态,教师应积极提升角色素养,具备利用智能技术开展教与学活动的能力,能够积极探索、创新引领智能技术的教育应用[22]。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工智能教育观,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学价值[23]。在教育活动中适应智能社会的发展和技术更迭,帮助学生形成人工智能时代所必备的智能素养和智能思维,从而强化教育的本体性育人功能。

第一,智能技术认知素养。首先,教师要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例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并理解它们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对数据处理、算法、模型训练和推断等方面的理解。其次,教师要熟悉与教育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工具和平台,例如智能教学系统、个性化学习平台、自动化评估工具等,了解这些工具和平台的特点、功能和应用方式,以及它们如何改善教学和学习的效果。最后,教师要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实际教学场景中,提供更有效、个性化的教育解决方案,包括设计和开展教育科技项目、提出创新的教学策略、评估和改进人工智能教育工具的能力。

第二,智能技术应用素养。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个性化学习体验教学。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和行为模式,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兴趣和学习风格,定制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路径,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其次,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辅助教学工具。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供各种辅助教学工具,例如智能教学助手、虚拟实验室、模拟器等。这些工具可以提供互动性和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动化评估和反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动化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提供及时的评价和反馈。通过分析学生的作业、测验结果和学习过程,人工智能可以识别学生的弱点和潜在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学习质量。

第三,智能资源整合素养。首先,教师需要具备评估和选择智能教育资源的能力。教师应该了解不同的智能教育资源,如在线学习平台、编程工具、教育应用程序等,并能够评估其适用性和质量,以选择最合适的资源来支持教学。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分析和处理大量的教学资源和学习内容,提供個性化的资源推荐和学习建议。通过学习者的兴趣、学习历史和目标,人工智能可以为学生推荐合适的学习材料、教学视频、练习题等,丰富学习资源,提高学习动力和效果。其次,教师应该了解如何有效地将人工智能技术教育资源融入教学中,并能够指导学生使用这些资源。教师应该能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概念和技能,并能够将人工智能技术教育资源融入到教学设计中,设计具有互动性和创新性的学习方案。

3.社会引领:促进角色创新,应对智能技术的社会风险

人工智能不会取代教师,相反,它将支持他们,并通过人机协同共生引导他们成为适应教育人工智能场域的创新型教师。教师要不断促进角色创新,推动教育体系的数智化转型,以此应对智能技术的社会风险。教育人工智能场域的教师角色将从主导走向服务,将学校科技创新链、人才培养链和人工智能技术链深度融合,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共教、共学、共创中实现共同成长[24]。

一是要引领学生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需求,推动教育创新和教育数字化转型。教师可以发挥导向和引领作用,帮助学生发展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技能和素养,包括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解释能力,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智能素养和信息素养,以及与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理解和分析数据,正确利用智能资源。人工智能时代强调数据驱动的决策和创新,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智能素养和信息素养,能够有效地获取、评估和应用信息。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人工智能场域。教师要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教师可以积极整合创新科技和教育实践,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自适应学习系统等技术,创造丰富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应积极提倡教育创新和变革,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教育人工智能场域下,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字化素养和智能场域适应能力,让他们成为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有能力和有担当的人才。

二是要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发挥积极的作用,“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引领社会服务。教师可以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社会引导者和传播者,促进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资源共享和合作,建立教育科技创新的生态系统。通过与家庭、教育机构和社区组织的合作,教师帮助其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力和限制,共同开展研究、项目和实践,分享教学经验和成果,培养他们正确使用和评估人工智能工具和应用的能力。教师应积极参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倡导,推动政府和相关机构在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重视教师的角色和需求。通过参与政策制定过程,教师可以为教育政策提供建议,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教育实践相协调,并保障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角色和权益。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科技创新项目的设计和开发,推动教育实践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教师可以与教育科技公司合作,参与产品测试和反馈,为产品改进和优化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以此促进教育科技的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创新性应用和创造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16)[2023-06-18].https://www.123

71.cn/2022/10/25/ARTI1666705047474465.shtml.

[2] 教育部关于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EB/OL].(2022-11-30)[2023-06-18].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

ceku/2023-02/21/content_5742422.htm.

[3] 宋灵青,许林.“AI”时代未来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07):73-80.

[4] 徐兴子.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挑战与突围[J].教育科学研究,2023(04):19-25.

[5] 王素云,冯建军.智能技术下的未来学校图景[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6(02):89-98..

[6] 张冉妮.教育数字化视野下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23(08):46-51.

[7] 刘晓琳,张立国.智能时代“何以为师”——对智能教育场域中教师专业资本的考量[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1):27-33.

[8] 陈廷柱,管辉.教育数字化:转型还是赋能[J].中国远程教育,2023,43(06):11-18.

[9] 李星龙,金鑫,唐松林.教师角色行为的时代嬗变——兼论人工智能时代的问题与选择[J].湖南社会科学,2021(05):144-152.

[10] 高伟.人工智能与人类解放的未来——基于马克思的科技哲学观[J].人民论坛,2020(10):122-123.

[11] 谭维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算法风险[J].开放教育研究,2019,25(06):20-30.

[12] 秦丹,張立新.人机协同教学中的教师角色重构[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11):13-19.

[13] 于雪,翟文静,侯茂鑫.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共生的模式及其演化特征探究[J].科学与社会,2022,12(04):106-119.

[14] 荀渊.未来教师的角色与素养[J].人民教育,2019(12):36-40.

[15] 邬杨,黎群芳,欧阳忠明.技能型人才的智能情境化学习场域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11):21-28+41.

[16][24] 陈鹏.共教、共学、共创: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角色的嬗变与坚守[J].高教探索,2020(06):112-119.

[17] 龙宝新.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及其走向[J].南京社会科学,2023(03):123-133.

[18] Pedró,F.,Subosa,M.,Rivas,A.,& Valverde,P. Artificial intellige-

nce in education: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

opment.UNESCO[EB/OL].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

3/pf0000366994.

[19] 吴军其,吴飞燕,文思娇,等.ChatGPT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机遇、挑战和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3(05):15-23+33.

[20] 刘蕾.从“身体在场”到“多重在场”——人工智能发展下的“教”与“学”变革探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03):17-20.

[21] 卢宇,余京蕾,陈鹏鹤,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与展望——以ChatGPT系统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23,43(04):24-31+51.

[22] 郭炯,郝建江.智能时代的教师角色定位及素养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21(06):121-127.

[23] 丁世强,马潇,魏拥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专业素养框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3,44(06):120-128.

[作者:高佳齐(2000-),女,吉林松原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生。]

【责任编辑    郭振玲】

*该文为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代思政课适应性研究”(22JDSZKZ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场域人工智能智能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2019:人工智能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