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三课”:落实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实践策略

2024-04-15 20:12汤瑾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实践策略

汤瑾

【摘 要】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至少包括“导读”课、“推进”课和“分享”课三种样态。教师可用任务驱动、活动推进、方法指导、跨学科拓展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读起来、读进去、读出来,有效落实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学习任务群 一书三课 实践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于“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是这样定位的:“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定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设置,确立了整本书阅读对于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作用。借助整本书阅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社会、世界,培养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阅读品质和品位,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如感知和理解作品的整体性,建立完整的阅读体验。

相较于单篇阅读,整本书阅读具有独特的价值,它和单篇课文阅读、专题阅读(群文)等构成了完整的阅读形态,具有自身独特的功能和不可替代性。基于这一认识,整本书阅读教学应力求强化整本书阅读的独特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整本书的价值。

一、“一书三课”的内涵

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至少包括“导读”课、“推进”课和“分享”课三种样态。整本书阅读,“一书三课”的设计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以及困难点。“导读”课重兴趣激发,烘托阅读气氛,让学生在阅读初体验中充满阅读期待;“推进”课通过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引导学生提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调整方向、改进方法,特别是教师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能够真正读进去;“分享”课引导学生不断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促进个体的阅读收获和意义建构转化为集体的、丰富多彩的阅读智慧。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分享阅读成果,提高理解能力,反思总结方法策略,促进思维发展,感受阅读学习的快乐。

“一书三课”是相互依存、融合的,在阅读全过程中要融会贯通,让学生能够真正读起来、读进去、读出来,帮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阅读者。“一书三课”阅读流程见图1。

二、“一书三课”的价值

整本书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文化场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注重培养学生从阅读中汲取人生营养的能力。由于课内阅读指导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学生阅读兴趣、习惯、策略的培养,以及阅读能力的提高、思维品质的提升上,充分彰显整本书阅读的独特价值。教师可以通过“一书三课”的形式,选择科学合理的组织方式或学习模式,组织学习资源,开发丰富多彩的学习任务,由内而外延伸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与认知、表达与交流、分类与研究等自主活动,发展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使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价值向纵深发展。

三、“一书三课”的实践策略

(一)用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细化为一个个“子任务”,通过“子任务”来体现学习总目标。在学习动机的驱动下,学生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展开多种实践活动。

整本书阅读时,教师通过设置难度不一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重读作品,加深理解。要完成这些任务,学生需要持续、深入地沉浸于作品中,任务成了驱动阅读的动力。整本书阅读过程主要围绕三大任务展开:重构内容、品析情节、评鉴人物。重构内容的前提是对内容的有效梳理,对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关系、情节发展过程等进行分类,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奠定基础。在分类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重构,即在阅读全书后,学生提取相关信息,将其组合,以新的形式呈现出来。品析情节即学生对作品中的关键情节,如重要的场景、语言、动作等进行捕捉、分析、品味,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批注,在重构的过程中实现与作者的深度对话。评鉴人物,则以结构化的信息整理为基础,通过设计鲜活生动的阅读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完成信息的深度加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与思考,在思辨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二)以活动推进

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某一话题展开探讨,从学生“学会什么”出发,指向学习实践,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学习过程,用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阅读兴趣,促进整本书阅读。如师生共读、同伴共读,开展朗诵会、故事会、戏劇节等活动;也可开展名著推介、名著改编、名著评论等活动,以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经验。当然,除了新课标提及的实践活动,教师还可以设计与阅读材料相契合的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发地推动阅读的进程。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是“走近中国古典名著”,本组课文选自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学习这组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名著,初步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快乐读书吧·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之《西游记》作为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的配套书目,分上下两册,共有100回、1101页。书中编排了阅读指导部分,旨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读完、读懂整本书。《西游记》是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写的一部神魔小说。作者以瑰奇的想象塑造了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讲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作为家喻户晓的经典名著,学生通过影视作品对《西游记》有一定的了解。学生阅读原著,可以建构任务群作为驱动,用丰富的实践活动设计推动其阅读的深入。

在导读课中,教师设计了三个主要的学习活动。活动一,聚焦回目,完成“孙悟空称呼梳理单”。学生通过阅读回目,从回目中找一找,梳理出孙悟空的相关称呼。活动二,初读回目,猜测结构。学生通过浏览上下两册的回目,说说整本书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再根据回目内容,基于相关经验,猜测故事。以故事图式的方式梳理故事情节,呈现出“遇到困难—解决困难—战胜困难”的圆形结构,进而认识人物,读懂故事。活动三,再读回目,梳理整合。引导学生借助回目,再聚焦某一个经典章节,一同深入阅读,感受经典名著的精彩。

在阅读推进课中,教师以绘制“西游地图”、找一找西游记中的“三”的故事、舌尖上的“西游记”这三个活动为主,在充满趣味性和参与性的活动中,搭建阅读支架,从细节描写、情节推进等方面,帮助学生读完、读懂作品,进而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积淀语言文字、丰厚情感体验、汲取精神成长力量的同时,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在阅读分享课中,学生通过分享悟空成长史、悟空“我”来劝、西游比“美”大赛的活动设计,以辩论、赏析等方式多角度分析人物,既能看到取经团队以坚定的决心、顽强的意志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最终降妖除魔,完成取经任务,修成正果,又能看到每个人物身上存在的不足,如唐僧的胆小怕事、猪八戒的好吃懒做,辩证看待人物,进而全方位评价人物。学生通过回顾相关章节、补充资料等辨析作品主题,获取精神成长的力量。

(三)显方法指导

教师要在落实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从导读课到推进课再到分享课,将阅读方法的指导渗透其中,进而实现学生自如地迁移与运用。

借助教材中“快乐读书吧”不难发现,其中的阅读小贴士就是明确的阅读方法的提炼与指导,因此在“快乐读书吧”的整本书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落实相关阅读方法,并在后续的阅读中“随身携带”,自如运用。

如在三年级下册的寓言阅读中,通过设计有趣的“阅读菜单”:“故事里的‘故事”“跨时空的‘故事”“真真假假的‘故事”等丰富的学习实践活动,有效落实“能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在六年级上册的名著阅读中,为落实“厘清人物关系,有助于讀懂故事;关注故事情节,可以更好地感受人物形象”这一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师设计了人物关系谱和人物档案等活动,让学生在兴致盎然的活动体验中体悟并运用相关阅读方法,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当然,除了“快乐读书吧”中所示的阅读方法,教师也可以结合学段特点和文本特色,进行相应的阅读方法与策略的渗透。比如,在五年级下册的名著阅读单元的四篇文本中,除《草船借箭》根据原著进行改编外,其他三篇课文均为原著节选,实现了学生与原著的零距离接触,增加了学生阅读的难度。选文编排的特点就决定本单元的学习要在阅读策略的指导上下功夫:遇到生僻的文字,勾连上下文,猜字词意思;借助语境、形声字规律等猜读较为生僻的白话文言用词,同时积累富有韵味的语言文字。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学生可根据阅读回目运用跳读、浏览等策略,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地读;适当补充资料,引入影视作品等,缓解阅读鸿篇巨制的畏难情绪,让阅读变得更加顺畅。

(四)跨学科拓展

新课标明确提出并设置“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这是适应社会发展及学生未来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设置,是语文教学的新探索。

为确保整本书的阅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确保所读之书具有最大价值,教师不应局限于本学科,而应具有跨学科的理解和视野。在整本书阅读中,可打通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的界限,综合运用语文甚至多学科知识,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其培养的是问题解决、团队合作、实践创新等综合素养。例如,在阅读《西游记》一书时,既有西游路线图的绘制,又有人物卡通形象设计、给人物配上经典台词、精彩情节“我”来演等,落实跨学科学习,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整本书阅读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研读、思考、交流,还围绕其他学科、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展开了多个相关联的实践活动。

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进行跨界阅读。跨界阅读,顾名思义就是跨越不同艺术门类的阅读,打破学科界限,以纸质为媒介进行综合阅读,借助戏剧、电影、书评、漫画等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艺术形式在表现人物、创设情节、立体评价人物等方面的特质,加深对原著的理解,有助于多角度客观评价和分析原著。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与运用的时空不再局限于课堂、学校,而是走进生活、走向社会,打通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联。学习领域更广阔,阅读的收获就会更丰富。

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是长周期的学习任务群,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不断督促其坚持,并注重对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和阅读成绩的评估。同时,利用评分表和阅读反思表等工具,让学生自我反思,改进阅读方法和习惯。

“一书三课”是基于学情构建的层层推进的阅读模式,导读课重兴趣激发、推进课重策略运用、分享课重思辨鉴赏,关注阅读的全过程,让学生能够真正读起来、读进去、读出来,有效落实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从而更好地丰富精神世界。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实践策略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关于“学习任务群”的几点忧思与期盼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研究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幼儿园艺术整合活动的实践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