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剪纸艺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策略探析

2024-04-18 04:47李志宏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4年2期
关键词:剪纸艺术综合能力小学美术

李志宏

摘  要:剪纸是民间较为流行的传统艺术活动,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剪纸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掌握基本剪纸技巧,了解剪纸艺术的文化魅力,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文化自信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深入、有效、广泛地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剪纸艺术进入校园受到重视,效果较为明显。通过展示名家作品、开展社团活动、鼓励实践探究、加强思想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增强其文化自信力,助力其实现全面成长。基于此,文章对基于剪纸艺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策略进行深入探析。

关键词:小学美术;剪纸艺术;综合能力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所谓“剪纸艺术”,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语言、民族特色和表现形式的中国民间艺术。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将美丽图案从纸面分离的艺术。剪纸艺术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中华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還客观地反映了多姿多彩的中华特色文化,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民间剪纸创作者对美的追求、对艺术的想象和对生活的创造性再现。因此,将剪纸艺术编入小学美术学科,既是对艺术学科教学内容的丰富,又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更是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另外,剪纸艺术还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活动,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如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文化自信的增强等。如何挖掘剪纸艺术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因素,如何让学生在掌握剪纸技能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如何在剪纸技能培养与艺术价值挖掘之间建立有效联系,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和教师的艺术指导。下面以湘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四年级上册“剪纸故事”为例,从剪纸艺术概述及利用剪纸艺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剪纸校本课程的开发、剪纸技能的提升和剪纸艺术的传承奠定理论基础。

一、剪纸艺术概述

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民间民俗文化,其地域分布广泛,源自人民生活,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审美追求,蕴含了民族文化情结,是民族特色较为浓厚的民间艺术之一。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剪纸艺术不仅能掌握基本的剪纸技能,还能了解剪纸艺术的发展历程,认识剪纸艺术中蕴含的独特的文化魅力,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并在此过程中感悟民族文化精神,增强民族文化修养,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剪纸艺术,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剪纸并非简单的艺术形式,而是一种呈现理想价值的符号,一种表达思想感情的载体。随着社会发展,这一传统民间艺术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装饰生活、展示才艺和抒发情感的重要艺术形式,如在门窗、墙壁、橱柜、灯饰上,以各种剪纸图案来表达对生活的积极向往或美好祝福。同时,剪纸艺术还与大家熟悉的刺绣、印染、木工雕花、陶瓷装饰、建筑设计等有着密切联系。剪纸艺术的发展,是各种民间艺术造型的基础,是古代民间装饰品和工艺品创作的基础,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进程。

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历史文化财富。同时,剪纸艺术源自民间,源自劳动实践,其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部丰富的历史教科书。小学美术学科将其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开设剪纸校本课程、开展剪纸社团活动、组织剪纸作品展示,旨在引领学生通过了解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深切感悟民族文化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例如,“剪纸故事”一课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引领学生了解剪纸文化,通过雕刻和绘画等图像符号表达内心的感受。一方面,用它来装饰、美化生活;另一方面,传递一种思想情感,寄托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当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内容之一的剪纸艺术,不仅得到了教师的高度重视,还被编排到了小学美术教材中。通过剪纸教学,让剪纸艺术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得以彰显,能够引领师生认识剪纸艺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其“内在美”胜过“表面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意识和实践意识。这样,学生就可以发挥创新能力,利用一把剪刀设计出美妙绝伦的图案,以此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并通过丰富的图案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例如,学校在重视剪纸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开展了丰富的剪纸社团活动,让学生的才艺得以展示,技能得以锻炼,创意得以呈现。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利用剪纸艺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策略

1. 展示名家作品,激发学习兴趣

剪纸艺术因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形式而备受关注。小学生对此感到神秘、好奇。神秘于它细腻而精致的图案,好奇于它复杂而精细的技巧。虽然这项民间艺术流传已久,但是小学生接触和了解的相关信息和知识却不多。他们或许会因为一时兴起为剪而剪,也或许因为没有熟练掌握剪纸技能而半途而废。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关键在于教师和家长如何看待,如何引导,如何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剪纸兴趣,进而引领他们进入剪纸艺术“腹地”,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带来的视觉享受和心灵触动,增强民族自豪感,建立文化自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剪纸故事”授课前,教师不妨通过网络和多媒体设备搜集并展示剪纸方面的相关优秀作品,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搜集于梅的《榴开百子图》《福寿有余》,映彩华的《畅想》《大海母亲》,以及大家较为熟悉和喜欢的《雄鸡报晓》《孔雀开屏》《十二生肖》《富贵牡丹》等经典剪纸艺术作品。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设计简单、有趣的剪纸作品,让学生感受到剪纸艺术的趣味性,同时认识到剪纸技能也并非高不可攀。这样借助互联网搜集素材、展示优秀作品,加之教师现场进行剪纸,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剪纸兴趣,学生动手操作热情高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 开展社团活动,培养审美能力

剪纸经典作品的展示,教师的现场示范,在吸引学生眼球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然而,对于剪纸这项民间艺术活动而言,看上去赏心悦目,操作起来却并不简单。剪纸技能的掌握,仅凭美术课上教师的教授是不够的,仅凭学生琢磨自学也是不现实的。为此,学校可以针对这一民间艺术开展相关社团活动,让专业教师教授学生基本的剪纸技能,助力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只要平台搭建了,兴趣激发了,学生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加上教师的悉心指导,学生会学得格外入心、入境、入情。他们或折纸,或画图,或裁剪,小手灵巧细腻,剪刀上下翻飞,一件件精美作品破剪而出,令人赏心悦目。这样,学生对剪纸技能的掌握顺理成章,其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水到渠成。

例如,在开展剪纸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入手,认真观察周围生活中花草树木的造型、人物的外形、动物的动作及建筑的特点等。在此基础上,展示优秀的剪纸艺术作品,引领学生欣赏并分析其创意和美之所在,并鼓励学生以身边熟悉的事物为原型进行剪纸创作。或剪一只可爱的小白兔,或剪一束美丽的郁金香,或剪一座精致小巧的凉亭……参与剪纸社团活动,学生会从中感受到剪纸艺术的魅力和文化传承的意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此期间,学生不仅掌握了剪纸技能,其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力也得以培养。

3. 鼓励实践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为学生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开辟了新路径。同时,教师的引领和鼓励会助力学生的剪纸作品不断出新,使学生兴致盎然。然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满足于现状,满足于当下的“小有成就”,如此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实践,善于创新,善于从当下的“成就”中走出来,把自己从固有的思维中解放出来,用一把普通的剪刀,加上丰富的创意,用精美的图案表达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同时,剪纸艺术中所蕴含的浓厚的文化因子也会悄然扎根于学生内心,促使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主动传承民族文化。

我们常用“心灵手巧”形容动手能力较强的人。其实,也可以用“心静手巧”来形容学生的动手能力。只有静下心来,学生的创造思维才能汩汩而出。进一步说,“心开手更巧”。所谓的“开”,即开阔、灵活、拓展,心智灵活了,其思路自然也就开阔了,随之而来的则是学生源源不断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剪纸指导课中,欣赏完作品《十二生肖》后,教师不妨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创作。在学生的巧手和剪刀的默契配合下,或折叠,或镂空,或裁剪,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呈现眼前。有的学生为家里阳台窗户设计“春暖花开”的窗花,有的学生为爸爸的爱车设计“一路平安”的装饰性剪纸作品,还有的学生为班级图书角设计“书海扬帆”的精美剪纸作品。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干涉学生的思维方向,应该任其自由想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萌生出更多创意,进而创作出更多精美、优质的剪纸作品。

4. 加强思想教育,传承文化理念

剪纸是最常见、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学生学习剪纸,不仅是为了剪几幅美丽的图案,熟练掌握剪纸的技能,更是为了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思想。学校将剪纸艺术纳入社团活动,不仅是为了丰富活动内容,更是为了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接受民间文化艺术的熏陶,并从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因此,无论是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还是在社团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崇尚艺术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剪纸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进而在提高剪纸技能的过程中弘扬民间艺术文化的精髓。如此,使学生身心得到“美”的陶冶,思想得到“美”的浸润,从而在剪纸艺术中开发心智、醇厚品质、发展能力、传承理念,让剪纸艺术充分发挥其教育意义。

例如,在授课或者社团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由创作,要求作品设计要有创意、有寓意。创意,指作品既要有民间艺术的特点,又要彰显现代剪纸的风格;寓意,指作品要蕴含设计者的美好愿望和祝福。在教师的引领、学生的领悟和开放的主题下,呈现了一件件精美的剪纸作品,令人眼花缭乱。有送给祖国生日礼物的《繁荣昌盛》,以表达对伟大祖国的深深祝福;有送给爷爷奶奶的《福如东海》,以祝福长辈健康长寿;有欢度佳节的《年年有余》《粽叶飘香》和《明月寄我情》。每件剪纸作品都精美别致、赏心悦目且富有寓意。更为重要的是,每件作品中都蕴含着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伟大祖国的祝福,对传统文化的内化。

三、结束语

剪纸不仅是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更体现了劳动人民最为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在艺术传承的过程中,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时期的人们又融入了不同的文化元素,使得剪纸艺术既保存了民间艺术的特点,又表现了现代艺术的风格,两者结合,使得这项传统艺术文化多姿多彩、趣味横生、意义深远。为此,学校要重视剪纸校本課程的开发及学生剪纸兴趣的激发和剪纸技能的创新,更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这样,既能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又能为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弘扬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促进传统艺术的发展。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传承剪纸艺术提高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行动眼界(GS[2021]GHB0752)。

参考文献:

[1]赵娜. 浅谈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特征[J]. 美术文献,2019(3):145-146.

[2]马建英. 浅谈民间剪纸艺术[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7):74-76.

[3]刘丽娜. 浅析民间剪纸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11):111-112.

[4]陈甜甜. 小学美术课中剪纸艺术教学的研究与策略[J]. 华夏教师,2023(27):82-84.

[5]吉璐.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概述及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实践应用[J]. 少儿美术,2023(9):4-6.

猜你喜欢
剪纸艺术综合能力小学美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的发展趋势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究
交叉学科下高中语文综合能力培养探究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剪纸艺术元素在包装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剪纸艺术现状及创新设计应用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