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24-04-21 16:09张敏朱婉莹
知识窗·教师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岗课赛证高职

张敏 朱婉莹

摘要:文章研究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现有培养模式的分析,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基于“岗课赛证”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岗课赛证人才培养;大数据与会计专业

2019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首次被列入教育部备案专业名单。目前,国家政策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求会计专业教育要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还要求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根据行业发展需求进行课程改革。

一、人才培养目标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获得的一种内在素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推进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职业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专业技术课程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而且为构建“岗课赛证”融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如图1所示。

(一)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课程体系建设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也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而言,课程体系的建设应以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岗位群需求、专业发展趋势、学生个性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需要,设计符合高职教育特征的课程体系。

首先,需要进行职业能力分析。职业能力是指在特定的职业岗位上从事某种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等。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岗位群需求和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分析岗位群对基本能力的要求,从而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其次,需要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在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时,高职院校要重点考虑课程与学生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即高職院校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二)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要面向行业需求和社会需求,把“双师型”教师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培养一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注重“双师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鼓励有条件的专业教师积极参与行业企业实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双师型”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让他们在教学科研中获得成就感。

(三)校企合作目标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是改革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而合作形式包括项目式培养、共建专业和课程、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等。为满足行业需求,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实训中心项目、校企合作项目和专业群建设项目等方式,实现了课程开发、师资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科研合作等方面的深入合作。校企合作需设定明确目标和具体措施,所以高职院校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将学生实习实训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学生到企业开展顶岗实习;要积极寻求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建会计综合实训中心;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活动,如举办会计技能大赛、会计知识讲座等。

二、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可以构建“1+X+N”课程体系。“1”是指基础会计课程,包括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知识和技能、职业道德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财务会计岗位职业能力;“X”是指大数据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知识和技能,旨在培养学生的大数据财务岗位职业能力;“N”是指会计相关职业技能证书,旨在培养学生会计岗位职业能力以外的其他能力。

(一)基础会计课程

基础会计课程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涵盖企业账务处理流程、会计核算、账务处理软件功能及应用等基础知识。课程重点讲解了基础财务核算流程、凭证单据填制和审核流程,以及账务处理软件功能的应用。

(二)大数据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知识与技能课程

大数据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知识与技能课程为大数据与会计学的必修课程,重点阐述了大数据环境下会计岗位的知识与技能,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和显示等方面的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以及对财务核算、财务报告的编制与分析。

(三)税务筹划课程

税务筹划课程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课程,主要讲解企业纳税筹划、税务登记管理、纳税申报等方面的知识,重点涵盖企业所得税清算和申报等相关内容,以及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此外,课程详细讨论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标准体系、内部控制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

三、教学内容重构

(一)课程内容重构

课程内容的重构应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企业需求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根据岗位实际需求设置课程体系。

(二)教学内容重构

首先,教学内容要及时更新,跟踪最新发展和政策法规,以保持时效性。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应紧跟技术趋势,不断革新。以财务共享中心为例,高职院校建设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模块,重视更新和拓展大数据知识,包括特点和应用。其次,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紧密结合,满足企业实际需求。高职院校可以根据会计岗位的需求设置课程模块。如出纳实务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财务管理、出纳业务处理、现金管理等基本流程,成本会计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成本核算方法,财务管理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企业财务分析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块。最后,教学内容重构应体现信息化教学特点。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以“项目”为核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如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开展在线课程培训、推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等,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四、教学方式创新

(一)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的基础是典型的企业或行业工作任务,课程项目根据职业活动过程和方法进行设计,并转化成具体的学习任务。这种方法将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教师以任务为引领,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项目任务。通过项目化教学,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这个创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或几个典型工作岗位进行学习、实践和思考。通过真实情境的模拟,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岗位任务和职业标准,并在实践中掌握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

(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主要包括三个层面。首先,实践导向的创新。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岗课赛证”模式强调实践导向。通过将实践课程与岗位需求相结合,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技能,提高专业素养。其次,竞赛机制的创新。在“岗课赛证”模式中,开展实践竞赛是重要的一环。通过参加竞赛,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更好地表现自己。竞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竞赛机制的引入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最后,认证制度的创新。通过参加岗位实践和竞赛,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证书或资格认证,证明自己在相关领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这一认证制度的建立也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创新。通过实践导向、竞赛机制和认证制度的创新,该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成长平台,培养出更符合时代要求的专业人才。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生评价等方面,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邓菲.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2(16).

[2]聂玺,王星.“1+X”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探究: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1(2).

[3]李怀宝.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证融合”途径及策略探索[J].会计师,2022(11).

[4]翁扬菁.1+X证书制度下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22(5).

[5]钟小茜.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专业课证融通研究[J].世纪之星(高中版),2022(17).

[6]王淑洁.大数据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世纪之星(交流版),2021(12).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岗课赛证视域下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項目编号:2023SJYB2248。

猜你喜欢
岗课赛证高职
中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岗课赛证”融合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现实问题与实践路径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