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文化如何融入音乐表演课程

2024-04-21 11:00林别嘉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1期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钢琴演奏教学实践

【摘 要】深入研究中國传统音乐文化如何融入音乐表演教学课程,本文从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钢琴演奏教学的价值效用着手,通过对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阐明二者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探索传统音乐文化在钢琴演奏教学中融入的可行性及前景,坚持立德树人理念,开拓钢琴演奏教学的中国视野,并促进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钢琴演奏;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1—119—04

随着钢琴演奏教学的普及度日益拓展,其群众基础及世界性音乐语言的泛用功能进一步增强,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钢琴演奏教学,能够积极实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传播的国内国际“双循环”。[1]目前关于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钢琴演奏教学的相关研究已有一定基础,涵盖教学实践、基础理论、技法研究、名家经验、乐派思想、作品分析等细分领域,但仍缺乏充分的实践检验,因此必须加强钢琴演奏课程融合传统音乐文化实践路径的研究,从根本上推动钢琴演奏教学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进而在世界钢琴文化之林树立中国音乐的文化自信。[2]

一、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钢琴演奏教学的价值效用

(一)在钢琴作品欣赏中增强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

任何音乐均是对情感的表达,钢琴音乐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作曲家个人情感和作曲家所属的民族情感,赋予钢琴音乐特定的民族文化意志。在钢琴教学中使用中国钢琴音乐为素材,让学生在欣赏钢琴作品时充分感受其中蕴含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内涵,增强其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3]以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为演奏教材和练习教材,学生首先必须充分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音乐内涵,精准掌握音乐演奏技法,真正领悟作品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4]而学生对民族文化情感的深刻理解和认同,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更加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自强。

(二)在钢琴作品演奏中体验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

音乐教育也是一种美育,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还能启迪学生认识美、发现美,以及充分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文化作用。在钢琴教学中,使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或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教材,让学生在学习和演奏中国音乐作品时,认真感悟传统音乐文化中的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体验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不同于西方音乐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5]因此,将富于本土文化内涵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应用于钢琴演奏教学,不仅让学生充分体会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和魅力,还起到振奋学生家国情怀的作用,提升其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与认同,以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三)在钢琴演奏创新中汲取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

现代钢琴演奏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钢琴演奏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音乐演奏的创新思维。钢琴演奏教学并非只是单纯学习演奏技巧,而是需要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演奏钢琴音乐作品时,学生必须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特性,认真领悟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掌握音乐情感中的发展与变化,结合独立的演奏技巧,才能真正表現出音乐作品的风格与特色。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演奏中的创新更离不开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通过深刻体会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神,不断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并进一步在钢琴演奏创新中挖掘、汲取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6]

二、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钢琴演奏教学的实践案例

绝大部分中国钢琴音乐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深厚的文化内涵,需要运用独特的演奏技法。[7]钢琴演奏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主要通过学习演奏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分别从认识传统民族乐器、了解中国戏曲曲韵、熟悉地方音调和语言、研究各民族风情民俗、接触并深入中国传统“诗、书、礼、乐”等不同层面的体验。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感悟民族音乐的意识与内涵,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怀,还能拓展学生文化传承的视野。下面以中国钢琴独奏作品《涛声》和《夕阳箫鼓》的教学实践案例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钢琴演奏教学的实证。

(一)中国钢琴独奏作品《涛声》的教学实践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中国钢琴独奏作品《涛声》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作品中运用在五声音阶基础上的音乐素材,体会将中国传统音乐曲调与日本都节调式相结合,形成具有鲜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主题,学会听辨非三度结构和弦及模仿钟鼓声的演奏技法。同时,借助音像资料介绍乐曲的背景故事,引导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展开思考。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远关系不同调性复合、多达五个调性平行进行等弹奏技法,学习演奏以十六分音符组成的六连音为音型、以分解八度音程与分解和弦琶音塑造波涛翻滚的形象,从而让钢琴的表现手法更贴切地展示中国古典曲风。

教学难点:区分作品中类似于中国民族五声调式的日本“都节”调式,厘清两种各具特色的调式中音程关系构成的差异,即日本“都节”调式是由小二度及大三度音程构成,而中国民族五声调式则由大二度和小三度音程构成。[8]

3.教学内容

(1)讲述作品创作故事,突出优秀传统文化背景。《涛声》选自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这套作品是作曲家看到画家东山魁夷的画卷有感而发创作的。

作曲家在乐谱上写下“我遥想一苇远航者的精诚,似闻天风海浪化入暮鼓晨钟”的诗句,这一段文字像是钢琴曲的前奏,完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风格在异域音乐背景中的转化,展现了音乐主题形象的民族化追求。

作曲家通过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想象力将中国传统音乐风格同异域传统音乐风格巧妙生动地融为一体,让整部作品赋予人文精神的同时又体现了丰富的哲学含义,深入而鲜明地刻画了无私奉献的崇高理想和博大的人文情怀。

(2)借助音画结合交流,强调民族文化元素。播放音像资料,讲述传播文化的伟大壮举,由画入音,但不局限于画面,充分引导学生展开音画结合的联想。第一次渡海主题段落,始终保持低音谱号背景音乐和弦的宏大,延续衬托高音的旋律。主题与连接部表现渡海的场景,海面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提示学生在演奏时抓住情绪的对比变化。

第二次渡海主题与连接部由柔和的单音结构和宏大的和弦构成,旋律交替发展,提示学生注意控制声音的两种情绪。第三次渡海主题是第一、第二次发展的补充,通过模进、调性的转变,将扩充的织体音乐推向高潮,表现克服万难渡海成功的画面。

4.教学总结

通过学习演奏《涛声》,帮助学生领会作品的传统音乐文化特色:首先,调式调性的民族化。乐曲通过琴声和画意的结合,把具有中国古典风格与具有异域传统风格的民族音乐巧妙融合在一起。其次,多声技法与民族特征的结合。作品以四声部呈现并伴随多声部发展演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注入民族音乐元素。再次,运用了多种非西方传统的和弦结构形态,采用高叠和省略三音及四五度叠置等和弦,弱化了西方传统和声功能,增强了中国传统音乐风格。最后,则是作品中不同调式连接之间的频繁转换。

(二)中国钢琴独奏作品《夕阳箫鼓》的教学实践

1.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中国钢琴独奏作品《夕阳箫鼓》的教学,帮助学生感受作品中运用的民族五声性和声,体会空五度和弦、琵琶和弦、附加音和弦、代替音和弦、二五族和弦、三四度叠置和弦、省略音和弦等民族五声性和弦形式,学会模仿古筝、琵琶、箫等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同时,借助音像资料介绍相关古诗词与古曲,将中国艺术的“乐、诗、画”融合为一体,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中和”“简约”的审美认知。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作品中以二、三、四度音程级进为主,相邻乐句、乐段之间首尾环环相扣的中国传统音乐“鱼咬尾”结构特点。掌握作品运用的民族五声性和弦,尤其是通过代替音和弦及以“空五度和弦”为代表的省略音和弦,营造古雅、空灵、亲切、自然的艺术风貌。演奏方面,在模拟琵琶、箫、鼓等演奏技巧的同时,吸取古筝、古琴的演奏方法。[9]

教学难点:由于改编自琵琶古曲,所以对传统音乐的了解直接影响这首乐曲风格的把握和表现。除学习如何通过触键的深浅虚实、踏板的使用以及装饰音的长短强弱,在钢琴上表现中国传统乐曲丰富的音色外,还需一步挖掘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将其融入教学,让学生传承并汲取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精髓。

3.教学内容

(1)作品分析阶段,介绍民族乐器特点,对比古曲审美意蕴。《夕阳箫鼓》是在琵琶古曲《浔阳月夜》和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基础上,将西方作曲与民间乐器技法完美结合的钢琴改编曲目中经典之作。这部作品采取了汉族五声性调式,在保留原曲典雅意蕴的同时,也在变奏的曲式中,采用了大量不同宫音的调性对比。

作曲家还运用中国特有的汉族五声调式并大量使用四、五度所构成的空泛性和声。乐曲中随处可见琵琶的音响效果和演奏技法,同时也存在对古筝、萧、木鱼等民族乐器的音响模拟。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乐器的音色技法与钢琴丰富的和声表现力,以多元化的创作手法与深厚的民族意蕴形成了丰富的艺术特色。

(2)知识学习阶段,围绕传统音乐结构,突出民族音乐风格。《夕阳箫鼓》音乐作品的基本特征是以主题为核心音调,作五声音阶式自由模进和变化而展开,刻画出一曲温婉动人的江南船歌。全曲对主旋律的加花、变奏是其鲜明的节奏特点。作品共分十一段,由引子、主题、八个变奏及尾声构成。曲式结构为中国特有的变奏叠句曲体,调式为中国五声调式降G宫调。

这部钢琴作品沿用了中国传统音乐曲式结构“散—慢—中—快—散”的原则,自由却不拘谨,音乐组织有机和谐、逻辑严密。作品中的引子部分使用了节奏自由的散板;主题部分为从容的小慢板;变奏一具有抒情性的中板;变奏二节奏却又是自由的风格;变奏三是速度较为舒缓的慢板;变奏四是节奏欢快的小快板;变奏五至变奏七都采用了中国传统的节奏类型“慢起渐快”,整體节奏潇洒而又充满活力,尾声与引子相呼应又回归到节奏自由的散板。

(3)展示实施阶段,借助古诗赏析意境,学习民族演奏技法。一是情境引入。通过观看琵琶演奏的《夕阳箫鼓》及《春江花月夜》,音画结合,感受白居易《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的意境及古诗词的韵味,从而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及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同时,借助对乐曲相关古诗词的了解及古曲的欣赏,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情感,坚定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

二是提升演奏实践效果。在演奏过程中,结合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民族乐器的认识,通过把握富有民族特色的触键方式、装饰音长短强弱的诠释方法、以及踏板的准确使用,进而实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钢琴演奏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

4.教学总结

通过学习演奏《夕阳箫鼓》,帮助学生领会作品的传统音乐文化特色:包括“换头合尾”“连环扣”“鱼咬尾”等中国传统音乐常用的变奏方式,大量运用承递、引申、展乐主题发展的手法等。同时以“中式和弦”营造中国民族音乐特有的古典美,以“空和弦”省略淡化了三音三和弦的音响效果,并以相隔大二度的两个纯四度音程构成的“琵琶和弦”保留了古曲原有的意境,而空八度和弦的运用则模仿了古琴悠远绵长的音乐神韵。此外,各个乐段速度的大幅变化也不同于西方钢琴作品,引子部分极具散板风格,而高潮乐段则呈现稳中有“乱”、不断加速。最终,阐明这部钢琴作品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审美品格,蕴含着 “天、地、人”和谐统一的传统美学思想与文化精神内涵。

三、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钢琴演奏教学的发展趋势

(一)弘扬“礼射文化”的以礼修身教学理念

高校钢琴演奏教学的礼乐理念有利于加快全国艺术院校音乐表演课程建设的步伐,推动地方高校从自身地域人文体色和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出发,对不同类型艺术高校课程进行具体设置,改变地方高校课程设置无特色、千校一面的现状,从而为我国地方音乐课程体系建设奠定基础,也为我国艺术高职教育提供实践路径。在礼乐教学理念下,高校钢琴演奏教学可以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学生主体性和个体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以及开放性教学理念等等。从美育德育出发,弘扬“礼射文化”的以礼修身教学理念,实现立德树人。

(二)传承“鲁班技能”的德技并修教学理念

自20世纪后期以来,人们普遍认识到社会政治、经济对文化教育的影响,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高校钢琴演奏教学多元化理念,有利于复合型音乐人才和创新型音乐人才的培养。从社会对人才需求出发,以弥补普通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专业划分过细,过于强调人才的技艺化,而忽视了理论知识和社会教学实践等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钢琴演奏教学,还能促使钢琴专业学科体系从单一的专业教育朝着综合素质教育转变,以深化艺术职业教育中钢琴演奏教学改革,培养当代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复合型音乐人才。[10]

(三)开拓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学理念

创新型音乐人才是指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开创事业的新局面。创新型人才大多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超强的科研能力、积极的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我国传统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所培养的人才多为专业型演奏人才,具有较强的演奏技能和技巧,然而创新性却相对不足。具有创新精神的创新型钢琴音乐人才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多元化钢琴演奏教学理念,能够对不同培养目标,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拓展艺术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学模式,争取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培养出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应用性钢琴音乐人才。

综上所述,在钢琴演奏课程教学实践中,秉持多元发展的趋势,强调将西方音乐的“多声思维”和“理性逻辑”与中国民族音乐的“线性思维”和“意境神韵”相互有机融合,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传统音乐文化内涵,引导学生采取对作品标题的文化解读,以及对原曲旋律腔韵的反复听唱与揣摩,并以“音色技法”获得新的音乐想象,才能突出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中“以韵传神”的民族特色,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筑牢基础,实现在中国钢琴演奏教学中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王晓璇.谈中国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8(8).

[2]杨奇阳.建立中国钢琴演奏及教学体系可行性探讨[J].黑河学院学报,2017(3).

[3]黄芳.谈中国钢琴艺术创作与教育的民族化发展[J].黄河之声,2008(5).

[4]余琨.文化自信语境下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民族性研究[J].黄河之声,2021(1).

[5]王晓璇.谈中国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8(8).

[6]林林.略论中国钢琴演奏教学的发展[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7]高立丽.谈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中和声色彩感的重要性[J].经济师,2019(4).

[8]张璟.《东山魁夷画意》之《涛声》的民族化特征[J].黃河之声,2016(16).

[9]吕晓燕.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教学策略[J].通俗歌曲,2016(5).

[10]卢莎莎.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的钢琴专业教学分析[J].黄河之声,2018(2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福建省职业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立德树人理念在高职钢琴演奏课程中的实施路径研究与探索”(课题编号:GB202205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林别嘉(1983—),女,汉族,福建福州人,硕士研究生,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钢琴教学、音乐学。

猜你喜欢
传统音乐文化钢琴演奏教学实践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
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谈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益阳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当地旅游音乐资源的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