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味道

2024-04-24 10:38徐文龙
投资北京 2024年4期
关键词:百工猴儿天桥

徐文龙

京畿博物

博物馆,一个奇妙的地方。你可以在这里寻求亘古之秘,也可以在这里看到未来奇景;可以探索宇宙的角落,可以放大微观的世界;你能和宋徽宗握手,也能一览达芬奇的珍藏。这里压缩了时间与空间、凝结了智慧与想象,有趣、新奇、精巧、不可思议……你能在这里找到足够多的理由来表达你的喜欢,同样的,你也无法找到哪怕一个理由拒绝它。当然,它也从不拒绝你。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我们要和您一起去看看。“文化映像”栏目新专题“京畿博物”,带您认识一下北京的“博物馆们”。

国际化、现代化、科技感、古都……如果要从无数个形容北京的词里面选出一个,我会选择“有意思”。北京是座“有意思”的城市,市井百态、千形万象,无处不透露着“好玩儿”。如果要把这些有意思和好玩儿汇集在一起,恐怕没有任何一座博物馆能盛放下。所以这一期京畿博物,我们精挑细选了多个有意思的博物馆,一起去看看。

百工巧戏

在龙潭湖路上,有这么一家博物馆,可以说和北京其他的博物馆相比,有点不太一样。它就是“百工博物馆”,也叫作“百工坊”。之所以说它不太一样,原因在于百工坊是一座“活的博物馆”。超过100 位工艺大师在百工坊拥有自己的工作室,而这些工作室既是大师们产出艺术品的地方,也是陈列艺术品的地方。在百工博物馆,你能看到艺术品的诞生,能看到艺术发生的过程,能感受到艺术的生命力。

谈到艺术,人们常常觉得有一层“厚障壁”,它由冷峻、复杂、高深、晦涩堆叠块垒,拒人于千里之外。可百工坊的艺术品不是这样,有趣、好玩儿、京味儿,是这些艺术品的根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可以说是“毛猴儿”。

说起毛猴儿,上了年纪的北京市民一定不陌生,这是一种传统的北京手工艺品。毛茸茸的小猴儿几厘米高,活灵活现十分可爱。虽然毛猴儿个头不大,来头却不小,它是由蝉蜕做头、辛夷(玉兰花骨朵)做身、白芷做胶、木通做具制成的。听名字就知道它跟中药沾亲带故,而毛猴儿的故事,确实也和一家药店有关。

传说道光年间,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有家药铺,字号是“南庆仁堂”。有一天,药铺的伙计因为一些小事被账房先生痛骂,晚上伙计整理药材的时候突然发现,蝉蜕的头部“尖嘴猴腮”,跟账房先生的样子颇为相似。为了发泄心中不快,伙计就用木通沾着白芷糊,将蝉蜕、辛夷粘成了一个小人,其他伙计们一看,果然活脱脱一个锱铢必较的账房先生。从此,毛猴儿被手工艺人加工制造,成为了北京地区特有的一种工艺品。

除了毛猴儿,百工坊还有捏面人儿的、做绢人儿的、做风车儿的……各种生活趣味艺术五花八门一应俱全,无论哪个都带着北京的一点回忆、一点意趣。

当然,既然是一座艺术博物馆,北京的民俗艺术不能少,奇技大工更不少。燕京八绝——景泰蓝、玉雕、牙雕、漆雕、京绣、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在这里都能看到。更绝的是您别忘了咱们开头说的,百工博物馆是一座“活的博物馆”,各样绝技的顶级大师在这里聚集。您不仅能看到极致的工艺品,更能欣赏到大师们让人为之赞叹的高超技艺。如果您愿意,不妨来百工博物馆走上一遭,跟艺术品零距离接触,顺便跟大师们也聊上两句。

南城一隅

说起北京的市井百态,南城是一定跑不开的。有清一代至民国,南城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民间艺人、行走商贩、赶考举子、文人雅客都在这里汇集,形成了很有意思的宣南文化。它并不是一种独立文化,它是各种文化的大融合,像皇家祭祀文化、京城士人文化、会馆文化、传统商业文化、民俗文化等等,都属于宣南文化。

说相声撂地、澡堂子听书、天桥儿看戏法儿,是宣南文化;荣宝斋的《柳浴图》《苕溪石帖》《圣母帖》是宣南文化;会馆聚集、商务往来,是宣南文化;生旦净末丑、同光十三绝,还是宣南文化。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宣南可谓是包罗万象。

如此好玩的综合文化,想把它用一个小小博物馆盛放起来让您一眼看尽,这种地方有吗?还真有,而且就在宣南。

从牛街往北到长椿街,不用几分钟,路东就有一片红墙灰瓦。此处是万历年间的“京师首刹”——长椿寺,长椿街也由此得名。长椿寺是明万历年间神宗皇帝为其生母所建,规模宏大、地位超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至清朝时长椿寺历经几次重建、修复,至今虽没有了往日香客盈门的盛景,可它却成为了宣南博物馆的藏身之所。

宣南博物馆一共有八大展厅,主题分别是“悠悠宣南”“宣南士乡”“革命先驱”“梨园盛景”“城南乐园”“百年兴商”“民族团结”“宣南文化保护”,内容不一、十分丰富。

“悠悠宣南”讲述了北京城的由来,从蓟国到北京,宣南都有着自己的身份与角色;“宣南士乡”展厅则介绍了南城名士,包括耳熟能详的“铁齿铜牙纪晓岚”、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和宣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革命先驱”展厅,顾名思义是讲述宣南与革命先烈们的故事,孙中山先生所居香山会馆、徐锡麟与秋瑾所居绍兴会馆、康有为所居南海会馆、梁启超所居新邑会馆、谭嗣同所居浏阳会馆等等,革命的火种从宣南燃起;四大徽班进京、同光十三绝出世,哼上一句“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在“梨园盛景”展厅,你能“听到”历史;“城南乐园”展厅复原了那个“南来的北往的、推车的担担的、卖米的卖面的、卖烧饼油条卖茶叶鸡蛋的、过路的英雄行路的好汉,都汇聚于此”的宣南,空竹、风车儿、糖葫芦儿,外加天桥儿八大怪,在这儿您都能看到;“百年兴商”展厅有大门大脸的大字号——张一元、同仁堂,也有小模小样的小叫卖——打着唤头的剃头匠、吆喝着的菜农、打着冰盏儿的冷饮贩子,一副老北京商业图谱在这里缓缓展开;“民族团结”展厅讲述了汉、回、蒙、维、满等各个民族大融合后,在宣南留下的精彩一笔;“宣南文化保护”展厅则向参观者们讲述了老北京宣南文化在今天,有着怎样的风采。

走街串巷

在北京,宣南算是好玩儿的地方,可在宣南,天桥儿算是好玩儿的地方。

天桥儿一带是浓缩了的宣南,更热闹、更混杂、更市井,也更有意思。在这里,其他的文化能量似乎被一种“玩”文化给屏蔽了。旧时的天桥儿突出一个“逛”字,说学逗唱、耍谈变练、测字儿相面,来了天桥儿,不花几个大子儿看看“玩意儿”,不上几个江湖人的“恶当”,算是您白来一趟。

耍猴儿的、耍狗熊的、变戏法儿的、耍杂技的、顶中幡的、说相声的、撂跤的……只要是您想看的,天桥儿就没有找不着的。在喝彩声中扔下“几大枚”,转身走出人群,找个算命先生开个财运、再花两文钱买个枣馒头做的大力丸,明知道是“上了恶当”,可就是买个欢喜、买个热闹。这就是天桥儿,用北京老话儿说,是个“解心宽”的地方。

现而今,让艺人们纷纷走上大街,在天桥儿地区摆开阵势来个“十样杂耍儿”,别说老百姓得跳着脚举报艺人们扰乱治安、堵塞交通,就算是艺人们自己也不能同意文化工作倒退一百年。所以如果您想再一睹老北京天桥儿的盛景,就不妨来天桥儿印象博物馆。这儿不光有“天桥儿八大怪”的影音资料,更有其艺术的发扬表演。只不过您不必扔几个大子儿,正常买票观看也就是了。

在天桥儿逛上一圈儿也就差不多该回家了,原先北京人的家在哪儿呢?大多在胡同儿、巷子里,这也是一众北京老人最熟悉的区划单位。那如果您要找胡同儿的味道,能不能选中个博物馆呢?还真能——史家胡同博物馆。

别看这博物馆不大,只有千把平米,可它硬生生还原了北京人在胡同儿里的各种生活细节。如果您有心留意,从晚晴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人胡同生活的变迁都能在这里找到,从而捋出一条生活脉络。

当然,您要是不想费心劳神也没事儿,史家胡同儿博物馆还有另外一样新奇的东西——声音记录。这里记录了北京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五十到六十年代,以及七十到八十年代三个阶段,多达70 多种声音。其中包括北京现已绝迹的“八不语”(即无需吆喝,使用响器叫卖的逐行业)、各类老式吆喝,还有那些四季变换时,胡同里各种让人熟悉的声音。如果你没住过胡同儿,也没遇上“少年时的北京”,那你大可以閉上眼睛在史家胡同儿博物馆坐上一两个小时,让旧时的北京与你来一场“声音奇遇”。

说了这么多,您心动了吗?笔者都快忍不住出门去看看了。让我们在博物馆相遇吧,让我们在博物馆里遇见有意思的北京。

猜你喜欢
百工猴儿天桥
墨子百工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当代启示
試説清華三《説命上》中的“股人”*
『百工之祖』鲁班
小猴儿
五六十年代的老天桥故事
FLY ME TO THE SKY
FLY ME TO THE SKY
技艺传承的“摇篮”
天桥
六只猴儿七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