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作品“古巷遗韵”系列创作

2024-04-25 16:55阁成萍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用笔色彩

摘 要:水彩画由西方传入我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充分运用水的性能,展现出透明清新、滋润空灵、流畅洒脱的艺术特色,从而给观者带来一种特殊的美感。水彩画中的水分与颜料融合,会产生不同的绘画效果。系列作品“古巷遗韵”是以水彩颜料进行的绘画创作,画者通过对徽派建筑的写生与考察,了解徽州古巷的建筑文化特色,在此基础上运用水彩绘画技法,表达出绘画者对徽州古巷的情感。

关键词:水彩画创作;用笔;色彩;意境表达

一、“古巷遗韵”的选题来源

(一)选择“古巷遗韵”为题材的思考

“古巷”就是古老的巷子,画者从小就喜欢在巷子里奔跑,对古老的巷子情有独钟。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巷子离画者的生活越来越远,伴随身边的是大城市的繁华与喧嚣,这就使得画者对这些古老的巷子充满了思念与向往。“古巷遗韵”系列作品旨在使观者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之余,感受古巷的独特魅力,唤醒人们内心对宁静的渴望。近年来,画者多次走进古巷,深深地被不同地域古巷的风格与魅力吸引。其中,最吸引画者的是徽州古巷,它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给人一种独特的身心享受。因此,画者选择徽州古巷作为“古巷遗韵”系列创作的基本素材。在对徽州古巷的写生考察中,一块块青石铺成的巷道、古朴的老屋、极具代表性的屋顶、经典的马头墙,引起了画者的无尽遐想,勾起了儿时的回忆。巷里巷外,安逸、亲切,岁月的洗礼与沉淀使徽州古巷散发出独有的古雅与韵味,这也是画者该系列作品的情感寄托与灵感来源。

(二)“古巷遗韵”的文化意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徽文化是其中的瑰宝。在系列作品“古巷遗韵”创作之前,画者对徽文化进行了系统性的了解与认识。在考察与写生的过程中,画者看到了粉墙黛瓦,墙面的皴裂与斑驳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此起彼伏的马头墙赋予了徽州古巷连绵的气韵,雕琢精细的三雕技艺见证着徽地人民卓越的创造力。典雅与朴实的建筑造型,处处彰显了徽地居民的勤劳与善良,远处氤氲的群山,无数次勾起画者的万千思绪。浸淫在这些独具特色的徽州古巷当中,不同形式的构图与造型在画者的脑海中萦绕。为此,画者勾勒了多幅创作小稿,从中选出了一些作品作为“古巷遗韵”系列水彩作品的创作原型。

对徽地村落生活的向往触动着笔者对朴实乡村生活的情感追求。徽州古巷的风景不同于其他古巷风景,与大自然的深切融合、与徽地人民面貌的高度契合体现了徽州古巷的独有魅力。“古巷遗韵”系列的创作离不开画者对于徽派文化的了解。古徽州劳动人民基于所处地理环境,建造住宅时往往就地取材,以坚固、实用为建造原则,形成了朴素典雅的建筑风格。笔者在创作前期对这些建筑材料也进行了深入观察与研究,创作过程中通过用笔表现建筑的质感,借鉴国画的皴擦与书法的中锋用笔,以期更好地表现徽州古巷的独特魅力。

二、作品“古巷遗韵”的营养汲取

(一)“用笔为上”创作理念的影响

在画者看来,用笔对水彩创作至关重要。画者自幼学习书法和中国画,对二者有着深厚的情感,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也读到了许多中国书画的理论知识,其中赵孟頫提出的“书法以用笔为上……用笔千古不易”、唐代张彦远提出的“书画用笔同法”,对画者产生了重要影响。用笔在中国书法和绘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着作品的风貌与情感表达,系列作品“古巷遗韵”吸收了中国书画“用笔为上”的创作理念,借鉴了中国书法和国画的用笔方法进行创作。

用笔灵动使中国书法与国画变化万千,耐人寻味。画者为了使系列水彩作品“古巷遗韵”更具表现力,对不同的用笔进行了大胆尝试,收到了不同的绘画效果,并最终体会到用笔的流动性对于水彩作品气韵的表现效果极佳。画者将线条造型作为用笔流动的主要表现方式,为进一步皴染与上色提供了坚实的画面基础。

中锋用笔适合表现建筑棱角、木质物象、电线等物的坚实质感。书法中的篆书、隶书多追求中锋用笔,线条婉转挺劲,如“折钗股”。画者主要运用中锋用笔表现建筑的边角、青石路基的边缘、电箱、斜靠在墙上的木杆、码放整齐的木椽、贯穿建筑的电线等物象。

工具的差异导致了西方油画和中国书画在用笔方面的不同。排刷笔尖平齐,材质坚硬,这使得油画多块状线条,笔触清晰。该系列作品借鉴了西方油画的这些用笔特点,如在对建筑阴影、墙面侧边等条块区域的表现方面多用排刷完成。在油画用笔的借鉴方面,画者受塞尚、凡·高等油画大师的经典作品影响较大,如:塞尚的静物系列作品中,多用条状线条和坚实笔触来表现木质桌面与门窗的物象特点;凡·高《夜间的露天咖啡座》中的墙面与木质门窗也多表现出这样的特点。两位大师采用同样的工具与用笔方法,却在风格上表现出明显差异,这也是畫者所追求和向往的。

水彩画传入中国后,中国画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赋予了水彩画更加丰富的内涵与表现力。优秀的绘画作品多受区域文化或不同艺术形式的影响,表现出特有的艺术风貌,这也是推动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系列作品“古巷遗韵”的创作不仅借鉴了中国画的用笔技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西方油画的用笔方式,画者以此将中西方不同的用笔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为绘画创作提供了更丰富的技法形式。

(二)印象派创作理念的吸收和借鉴

印象派画家注重户外写生,其画作内容多有现实原型。画者受到了印象派绘画的影响,在创作系列作品“古巷遗韵”前不仅进行了多次写生实践,而且搜集了大量关于印象派的资料。绘画创作绝不是简单的场景再现,更重要的是通过画面表达作者的绘画主张与内心情感。印象派主张回归自然,注重画面光与色的基调表现。“古巷遗韵”在创作中也尝试着通过对光色的运用来表达徽州古巷的独特韵味。印象派画家以户外写生来直接表现大自然在不同光线下的物象,它打破了传统的古典主义框架,描绘的题材以日常实物和自然风景为主。“古巷遗韵”系列作品中不仅有对人文建筑等实物的描绘,也有对远处山林等自然风景的表现。

在进行绘画创作时,要注重师法自然。“古巷遗韵”系列作品在具体物象的表现方面,虽然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但是并不违背事物固有的自然规律,以期达到艺术与生活的完美结合。

莫奈是画者最喜爱的印象派画家之一,在“古巷遗韵”系列作品中,画者在光与色的运用方面借鉴了其“干草垛”系列作品。莫奈在该系列作品中用高超的技法表现了不同光照下干草垛的不同色调,画面中的光与色巧妙结合,通过不同的色彩运用来表现不同光照下的草垛形象,自然生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享受。“古巷遗韵”系列作品也对不同方向、不同时间光线下的徽州古巷景色进行了描绘,使得墙体及其他物象在色彩上表现出多样性,如:在强光和弱光照射下的墙角,阴影分别呈现漆黑和淡灰的效果;路面在不同强度光线的照射下由于光线反射也会呈现不同效果。

三、作品“古巷遗韵”的创作实践

(一)徽州古巷写生实践与创作

写生是“外师造化”的重要形式,也是绘画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写生是对自然界事物的直接描绘,它是画家学习物象造型、走进自然生活、提高技法实践的一种绘画练习方式,需要绘画者对所描绘对象进行深入体验、观察、提炼、研究,从而为绘画创作积累丰富的造型经验和实践基础。

画者通过实地考察与写生经历,丰富了对徽派建筑及当地人文风俗的认识与表现,为系列水彩作品“古巷遗韵”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与情感基础。画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徽州古巷的创作技法,以期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风格。在写生的过程中,画者通过走访,对徽派建筑相关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了解,并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绘画创作。当然,在实践中也难免产生一些困惑,在徽州古巷写生的过程中亦是如此。如时常会出现怀疑自己的实践方向,不敢下笔等现象。这个时候停下笔来,进行思考和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具体问题,翻阅相关书籍,借鉴不同时期与地域画家的处理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绘画当中,这也是提高实践水平的重要过程。

(二)作品的构图

构图是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构图往往中心明确,各元素之间自然融合,画面协调统一。“古巷遗韵”系列水彩作品的构图以焦点透视为主,以建筑主体为中心,以两建筑之间形成的巷子为中轴线展开,两建筑分居画面两侧,占据了画面的主要空间,画面的中下部以青灰石板为主要基调,深沉厚重,使画面的重心不致飘浮,以达到具体物象的平衡。墙体的阴影、漆黑的门洞所占空间与阳光照射地面的高光面积合理搭配,使画面趋向合理。画面的中上部多是淡蓝的天空,这不仅符合当地的天气特点,也使画面色调不至于过度明亮,条状分布与青灰石板相映成趣,整个画面通过焦点透视表现出了古巷的纵深感,形成了由近及远的平视效果。在这些共同特性的基础上,不同作品又体现出不同的构图意趣,通过横向和纵向的电线把巷子两侧的建筑有机联系起来,整张作品构图严谨,疏密有致。

(三)用笔、色彩及意境的表达

在艺术实践中,绘画创作离不开用笔、色彩、意境表达等绘画语言。“古巷遗韵”系列水彩作品在用笔上总体采用高执管中锋用笔为主、侧锋用笔为辅的用笔方法,此种用笔方法使得运笔灵活,线条富有力量感。色彩根据画面的整体基调,在用色中追求变化中的统一。为营造出不同的意境,画者欣赏了不同名家的经典作品,吸收和借鉴了部分名家对意境营造的不同方法,这些作品时时影响着“古巷遗韵”系列创作的意境营造手法。

“古巷遗韵”系列作品在用笔上主要使用的工具是羊毫排笔和兼毫毛笔,作品在构图草稿的基础上先用较大的排笔铺大色,然后根据物象的结构,使用较小的笔逐个造型,最后根据画面效果进行局部微调,使画面在造型上达到初步的重心平衡。画者在用笔上深受赵云龙教授的影响,其水彩画作品功力深厚,风格明显,极具研究价值;在绘画语言表达方面融入了中国画的用笔方式,强调用笔的书写性,自由、洒脱,同时体现了西方绘画长于用色的特点,变化丰富,感染力强。画者在其中一幅作品中,对近景中木椽、木桶等物象的描绘笔触清晰,对远处的屋脊、群山等物象轻描淡写,形成近实远虚的效果。作品以皴擦的侧锋用笔方法表达墙面的年代沧桑感;采用中锋用笔方法刻画墙角转折处,体现墙的坚硬质感;建筑支撑立柱的色块表达,借鉴了《西递印象》中墙面色块的用笔及用色方式,更好地表现墙体的剥落形态。绘画用笔的速度、力量、方向的不同变化也直接影响画面的表达效果。作品中对墙侧电线的描绘上,运用急速中锋用笔表现曲线动感,使画面更具活力。建筑棱角以垂直的线条表现,给人一种稳定、坚实、有力的感觉。地面的水平线表现得相对轻快,使生硬的地面显露出些许柔和,给人以走动时的轻松感,远处流动的云彩、斑驳的墙面、低矮的老屋使整个画面沧桑、深沉但不失活力。

在“古巷遗韵”系列作品创作中,第一遍上色多采用湿画法,从上而下,依次用色,结束之后自然晾干,使颜色固定,而非吹风机干扰法,这种操作保证了色彩的饱满度。第二遍上色多采用干画法,对画面物象进行逐个施彩。第三遍主要是用微调的办法调整整个画面的色彩平衡。又通过冷暖对比,调整过于平淡的颜色,丰富画面色彩,寻求画面最终的和谐统一。其中一幅作品在用色方面以暖色调为主,红色飘动的灯笼为整个画面增添了活跃的气氛,但是在施彩过程中为了使画面更加协调,将其红色颜料的纯度降低,避免突兀感。画家赵龙在作品中运用冷暖色对比法,将绿色的树和红色的房屋、地面对比统一,很好地表现了暖色大地上富有生命力的树木。画者对这种用色方法进行了借鉴,其中一幅作品天空的淡蓝色和地面的灰褐色形成对比,能强化视觉中心,吸引观者的注意力,墙面的色彩对比同样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古巷遗韵”系列作品在意境的表达上,主要通过冷色的运用营造出建筑的年代感。其中一幅作品为了更好地体现古巷的历史文化气息,画者在作品基调方面借鉴了赵云龙的表现手法,如其作品《阳光下的古巷》,以“写”的用笔方式表现线的韵律,以灰色为主要色调营造出了深沉、古朴的画面风格,墙面反射的高光又使得画面不至于阴郁。画者在作品中也以灰色为基调,斑驳的墙面和厚重的青石板使整个画面深沉、含蓄,营造出徽州古巷的独特意蕴。画面中间远处的鸟,以点皴写意完成,不仅起到了画面连接作用,还使得画面在深沉中又不失生机与活力。

四、作品“古巷遗韵”的创作反思

经过不断地理论学习与技法尝试,该系列作品创作基本完成,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也得到了许多有益经验。问题固然存在,但这也为画者今后的努力方向指明了道路。中锋用笔是中国书法创作的主要用笔方法,画者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特意进行了书法研究,并进行了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如学习临摹了西周金文《大盂鼎》《散氏盘》等,这大大提高了画者中锋用笔的熟练程度。针对用色不够大胆的问题,画者学习研究了徐悲鸿、李可染等具有代表性的现代画家的大胆用色,期待在今后的作品中不断地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2]張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3]刘海粟.海粟黄山谈艺录[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4]老子.道德经[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5]赵云龙.色彩风景写生[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阁成萍,硕士,北海艺术设计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水彩画。

猜你喜欢
用笔色彩
找不同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用心用笔 一起战“疫”
这里的夜晚静悄悄
不可“烘染太过”——用笔过猛,反倒弄巧成拙
秋天的色彩
缤纷夏日
忙碌的早晨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