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第四课

2024-04-25 06:44李忠东
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海潮实验舱钢球

李忠东

2023年9月21日下午15时45分,随着航天员景海鹏“同学们好,我们一起开始一场探索之旅吧”的开场自,“天宫课堂”第四课拉开了序幕。这节太空课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面向全球现场直播,时长约48分钟,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

介绍梦天实险舱

在课堂中,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和朱杨柱介绍了梦天实验舱,给大家展示了两相系统实验柜、超冷原子物理實验柜、流体物理实验柜、在线维修装调操作柜、燃烧科学实验柜,以及高温材料科学实验柜等实验装置,简要介绍了它们的特点与用途。

3位航天员还展示了舱内锻炼器材,比如抗阻锻炼装置,专用于航天员在轨进行力量锻炼。

梦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的第三个舱段,也是第二个科学实验舱(第一个科学实验舱是问天实验舱)。

桂海潮告诉大家:“实验载荷区域可以开展流体物理、材料科学、燃烧科学、微重力物理科学的基础研究,同时还能探究在轨制造、新型能源推进等工程技术领域的前沿问题。”

球形火焰实验

3位航天员通力合作,演示了一组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在球形火焰实验中,地面课堂的授课老师和空间站的桂海潮同时点燃了一根蜡烛,结果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火焰。

桂海潮解释说,地面蜡烛的火焰在竖直状态下呈锥形,是因为垃面上有重力作用,燃烧后热气上升,冷气下降,形成了浮力对流。而在空间站,不管蜡烛朝哪一个方向,它的火焰都近似球形,原因在于微重力环境使得加热的空气不会上升,只能慢慢扩散,向各个方向运动的趋势相同。此外,在空间站里,燃烧对流十分微弱,氧气的补充不如地面及时,因此蜡烛的燃烧没有地面充分,火焰的温度也会更低一些。

这个实验有助于理解重力对燃烧过程的重要作用。重力不仅影响燃烧产物的运动和排布,还对燃烧的热传导、质量扩散和喷射等过程产生影响。对微重力环境下的燃烧进行研究同样有重要意义,比如保障航天员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再比如,可以帮助改进地球上的燃烧过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

“乒乓球”实验

接下来的一场空间站“乒乓球比赛”别开生面。

朱杨柱和桂海潮使用普通球拍时,水球被牢牢粘在球拍上,但在换成毛巾贴面的球拍击打水球,水球不仅没有被吸住,反而弹起来,像真的乒乓球一样。

朱杨柱解释道:“这是因为除了表面张力使水球不容易破裂之外,毛巾的表面还布满了疏水的微绒毛。这种疏水结构的处理工艺在纺织工业很常见,大家穿的冲锋衣、速干衣,都使用了类似的工艺。”

此前在“天宫课堂”第三课上,航天员陈冬演示过毛细效应实验,笫二课也有液桥演示实验,这一系列实验都展示了流体现象的天地差异。在微重力环境下,液体特性会发生改变,这也意味着航天器燃料的流动性质与地面存在显著差异。

动量守恒实验

在微重力环境下,不同质量钢球的质心碰撞会产生什么现象?

这一次,朱杨柱和桂海潮在舱门挂上一米见方的标准网格布,以此为背景进行了实验表演。网格布上的小方格长与宽均是10厘米。朱杨柱将一颗质量500克、直径49.5毫米的实心钢球放到网格布前方中央,球悬浮在空中。桂海潮将一颗同样的钢球抛出,碰撞到悬浮的第一颗球,结果两颗球碰撞之后产生了动量交换。

两人随后拿出一颗100克重的小钢球,再次演示钢球碰撞。这一次,小钢球撞击大钢球之后,调转方向返回,大钢球则沿着小钢球初始的运动方向前进。反过来,大钢球碰撞小钢球时,小钢球随大钢球沿着同一方向前进。

桂海潮总结说,通过计算可以发现,刚才这些碰撞无论是接近于正碰,还是斜碰,都能够满足动量守恒。

又见陀螺实验

在神舟十号的天宫课堂上,王亚平曾用一个小陀螺演示了定轴特性,讲解了陀螺定向仪在精准测量航天器飞行姿态的重要作用。

在这次陀螺实验中,桂海潮双手持握一只大陀螺的两端,仅仅轻微改变手持能方向,便成功地带动自己的身体转动起来。这里面蕴含的物理知识便是关于物体的角动量:当陀螺静止时,它的角动量为零;而当陀螺高速自转时便拥有了巨大能角动量。

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呢?这和室间站的姿态改换有关。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理解,桂海潮让大家想象他的身体就是空间站,两手和手中的陀螺是空间站上使用能特殊装置——控制力矩陀螺。原来,控制力矩陀螺高速自转具有非常大的角动量,改变它的方向就可以对空间站施加很大能力矩,从而改变空间站的姿态。

猜你喜欢
海潮实验舱钢球
梦天实验舱,发射!
认识梦天实验舱
走近空间站实验舱
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并完成对接
柳永·望海潮
昆钢球团生产降事故率降消耗的生产实践
8Cr4Mo4V钢球压碎载荷不合格的原因及返修
自动控制的钢球分离器设计与实现
望海潮·八里湖
望海潮·枫林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