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检测过程的质量管控分析

2024-04-26 23:24钱一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6期
关键词:耗材仪器设备试剂

钱一华

(池州市农科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所,安徽 池州 247000)

农产品与生活息息相关,流入市场前均要进行质量检测,以排除不合格的产品,消除相关安全隐患,为健康生活提供安全保障。实践中农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可能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性、检测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检验流程的科学性等。因此,提高农产品检测工作质量十分重要,对农产品检测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可及时就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使检测过程更为规范化、标准化,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可靠。高质量的检测管理工作,有利于优化检测程序,加快检测节奏,使农产品的检测工作快速且高效[1-2]。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检测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本研究从实际出发,分析农产品检测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法,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1 农产品检测工作特征分析

1.1 检测工作

农产品质量影响食品安全,也直接关系消费者的饮食健康,经由专业实验室对农产品质量进行安全检测,有利于农产品市场的有序发展。农产品检测实验室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风险监测工作,即对农产品主要成分或残留有害物质进行分析、测定,并对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同时配合相关单位的抽查任务。因此,农产品检测实验室为农产品生产经营提供监督服务,是保障农产品市场正常运作的基础。

1.2 检测内容

农产品产量、种类的持续增多,为消费者日常饮食提供了更多选择,也让农产品检测实验室所需检测的农产品种类增多。农产品检测实验室须对所有种植、养殖产品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农药和重金属残留等,达400项。确保检测程序科学、精准并顺利完成,有利于高效达成检测目的,为农产品市场安全提供切实保障。

1.3 检测人员素质要求

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十分重要,对实验室检测水平、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实际工作中,由于实验室检测涉及的业务、程序较多,实验室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如管理人员不仅要对检测质量负责,同时还要负责内审工作、实验室管理和抽样工作等。因此,农产品质量检测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

2 农产品检测工作质量管控要点探析

2.1 工作岗位设置和人员培训

农产品检测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包括完善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责任心等。为更好地开展实验室管理工作,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工作人员职责范围,尽可能地降低其工作压力,帮助其提升工作能力,从而减少检测质量问题的出现。此外,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检测人员、内审员、质量监督员、仪器设备管理员、档案管理员、样品管理员、试剂及耗材管理员和标准物质管理员等实验室所有岗位人员均须具有相应的学历和专业技术能力,聘用程序要规范、科学,工作人员均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核后持证上岗[3-4]。为使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能够更好地适应相关岗位,还应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继续教育和考核,从而倒逼工作人员不断进步,实现农产品检测工作的高质量、可持续。

2.2 仪器和设备检查维护

检测仪器和设备是农产品检测的重要辅助工具,仪器设备的性能、状态和卫生情况等均会影响检测结果。实际工作中,诸多因素均可能会导致检测仪器和设备出现问题,包括较难被发现的仪器构件方面的故障、清洁清扫工作未到位引发的仪器设备检测失准和仪器设备未及时校正等问题等。因此,在农产品检测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中,每次检测完成后均要对仪器设备进行清洁,对每台设备进行标号管理,建设独立档案,对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使用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开关机时间、状态、环境情况和使用人员签名等,同时应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对计量器具进行管理,定期检查设备仪器状态并进行校验校准,从而确保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的有效性。通过引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实验室检测人员、管理人员、保障人员和仪器设备的信息互动。

2.3 农产品抽样检测过程规范管理

农产品检测以抽样检测方式为主,该方式能够提高检测效率。若样品抽取、存储等任何一个环节存在质量问题,均会影响实际检测结果,从而影响农产品最终检测品质[5-6]。因此,对样品抽取、存储和管理等过程加以规范十分必要。在蔬菜、食用菌和水果等农产品的抽样检测过程中,应严格按规定进行抽样,始终遵循随机性、代表性、可行性和公正性四大原则[7-8]。抽样完成后,若须等待一段时间再进行检验,还应做好存储工作,蔬菜类产品应存储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存储时间较长则应同时进行低温保存处理。抽样完成后,根据农产品检测要求对样品进行粉碎等前处理,做好试样、留样和备样等工作,以确保检测顺利完成。抽样后及时开展检测工作,以提升检测结果的可靠性[9-10]。

2.4 检测方法选择和验证

检测方法的选择,对农产品检测质量也会产生影响。农产品质量检测可选用气相色谱质谱串联质谱仪或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从操作方式来看,气相色谱质谱串联质谱仪操作相对烦琐、成本较高,气相色谱仪操作相对简单。2 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精度有所不同,气相色谱质谱串联质谱仪的检测结果更加精准,气相色谱仪的检测速度更快。鉴于此,实际检测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检测方法与仪器,侧重检测结果的精度时,选择气相色谱质谱串联质谱仪,须加快测定速度时,选择气相色谱仪。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产品质量检测方法、设备和技术等不断更新,新的检测方法具有更高效、更节约的特点,有助于优化检测流程。因此,农产品检测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先进检测设备和技术的认识,实验室积极引进相关设备,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技术,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农产品的质检工作。

2.5 实验室环境优化

农产品检测过程中,环境质量对检测结果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实验室环境优化也十分必要。具体而言,应确保检测区域干净、整洁,能够满足实验质检的基本需求。对于存在的环境质量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环境质量控制程序,如限制有关机械设备的驶入、驶出,对有关区域设置定时开放,以及对有关区域人员流动进行限定,使试验操作环境更加安全、可靠。除了对实验室试验操作环境进行优化外,还应对仪器设备的存储环境进行管理,以确保仪器设备的状态良好。如对仪器设备的存储区域进行定期清扫,并确保存储环境干燥、通风;对可能存在于仪器设备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干扰情况,将有关仪器设备进行区分存储,重要的精密设备给予单独的存储空间。总之,实验室环境的优化须依照科学的管控程序,交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对重点区域进行科学管控,从而为农产品检测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2.6 试剂和耗材管理

为提升检测工作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农产品质量的检测过程同样应注重对试剂和耗材的管理。首先,试剂和耗材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检测效果,所以应选择高品质试剂和耗材。其次,选购相关试剂和耗材后,应对其进行科学存储,普通试剂和耗材应存储于室温、干燥和通风的环境中,以预防其过早质变,有特殊要求的试剂存储于指定环境中。最后,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对相关试剂的品质、保质期等进行核验,确保相关试剂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2.7 记录报告管理

对所有农产品检测记录报告实行分类管理,包括检测过程和质量管理产生的记录,明确保存期限。确保原始记录包含充分有效的信息,记录字迹应清晰准确,检测报告格式和结论用语应符合标准,检测结果若涉及有效数字应根据检测方法要求及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保留,对记录的修改应规范,修改原字迹应清晰可辨,并由修改人签字确认。

3 结语

综上,对农产品进行检测是确保农产品安全进入市场的基础,也是保障人们健康生活的关键,因此,对农产品检测过程进行质量管控尤为重要。从实际情况来看,影响农产品检测质量的因素众多。为了确保实验室农产品检测数据结果的可靠性,必须给予有效的质量管控,包括工作岗位设置和人员培训、仪器和设备检查维护、农产品抽样检测过程规范管理、检测方法选择和验证、实验室环境优化、试剂和耗材管理和记录报告管理等,使检测过程更为规范化、标准化,确保农产品检测结果的真实、有效。

猜你喜欢
耗材仪器设备试剂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耗材两票制来袭临床话语权或将受抑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基于能力培养自制实验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