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放羊记

2024-04-27 10:53俞海云
新教育·校园 2024年3期
关键词:几只羊头羊山巅

俞海云

儿时,放羊的经历让人难忘。

包产到户后,家家户户养着几只羊。平日里父母兼顾照管着,寒暑假或星期天,放羊的光荣任务自然落在我头上。

清晨,我早早儿出发。我拉着母羊,其他幾只跟在后面,牵到村子附近的荒地、山坡、水沟或堤坝两侧去吃草。接近中午,我就牵着羊回家饮水,解开缰绳让它们在羊圈里午休。

下午天气炎热,几头羊把头挤在一起不吃草。太阳快落山时它们才忙活起来,几只羊咬着青草吃得有滋有味。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夜幕降临,我拉着羊回家,一天放羊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寒假来临,我的任务依然是放羊。天寒地冻,冷风飕飕,田野里一片空旷,荒山秃岭,只能把羊驱赶到半山腰吃些干枯的莎草。晚上,父亲添加些储备的干草或拌些饲料给羊吃。

过了两三年,家里的羊发展到17头。我早晨五六点出发,把羊驱赶到离村子四五里外的荒地里或山沟里放牧。到达预定区域,羊群吃草,不慌不忙;我看书,津津有味。

时间长了,头羊似乎摸清了我“懦弱”的脾性,它们总是一边吃草一边“窃窃私语”。羊群并不听话,你说往东,它偏要朝西。你说原地休息,它们拼命地疯跑。你要它们吃草,人家又挤挤挨挨,任你无可奈何。

有一次,等我抬头时,好端端在半山腰吃草的羊竟然一头也不见了。我赶忙提着书去寻找,远远发现头羊带领着它的亲信,扭着屁股往麦田冲去。我拿着土块狠狠地打向它们,头羊一边向麦田中间钻一边死命地咬麦穗。其他的羊也“趁火打劫”。

还有一次,我把羊群赶到山谷里,坐在山巅远远地监管着。我原本想着山谷是个死胡同,羊吃完草就会出来。孰料,羊下到谷底后好长时间不见踪影。我靠近山畔仔细搜寻,却连一只羊的影子也没有。我急匆匆下到谷底又气喘吁吁登上对面的山巅,隐约发现山底一块苞谷地里羊影幢幢。我赶忙跑下山,把羊立即赶回家圈起来,不给它们水喝,以示惩罚。

可是,那群羊却与父亲很亲热。父亲说:“干任何事都是一门学问,甭看它们不会说话,其实聪明着呢。它们一旦摸透脾气,就会设法欺侮你。你得提根鞭子,对不听话的有时给上几鞭子,它们就老实多了。你的衣兜里最好装些苞谷一路上喂些,它们就会给你尊严和颜面。”父亲又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啊。不然,你以后长大了怕是连一群羊都放不住。”

此后,每次出门放羊时,我会拿着一根木棒或羊鞭。羊群总在离我不远处吃草,若看不见我的身影,还会忐忑不安地“咩咩”叫唤着。

身为人师后,我反复告诫学生,要学会羊的反刍精神,温故而知新,不断重复消化,才能牢牢记住学过的知识,不至于如“猴子掰苞谷——这只手掰,那只手丢”,最后连一个苞谷也没有留下。

猜你喜欢
几只羊头羊山巅
挺立山巅的松
各养几只羊
迷途的羊
亡羊补牢
在达古雪山巅
拍脑瓜
头羊
头 羊
迈向山巅——一张报纸与她所处的年代
后套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