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落实策略

2024-04-27 17:09黄彬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4年1期
关键词:圆柱平行四边形教师应

黄彬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要夯实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还要着力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基本学情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加强教学引导,促进独立思考

有效的教学引导能够为学生提供思维支架,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会忽略教学引导的作用,直接切入主题,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导致一些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知半解。基于此,教师应加强教学引导,借助巧妙的课堂导入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在教学梯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已学过的面积公式进行拓展思考。学生通过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分析,发现它们的面积和高、底相关,按照这一思路,可以将梯形分割成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这样一来,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呼之欲出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常常会忽略这一知识基础,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不利于前后知识的串联,影响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结合日常生活,提高理解能力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例如在教学分数的相关知识时,因为“分数”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如果照本宣科,势必会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完全理解,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分蛋糕”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何为分数,用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又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一些学生无法完全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特点,学习效果不佳。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三角形的,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学生经过思考,发现身边有很多物品都是三角形的,如三角晾衣架、手机支架的底座等。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东西不做成其他形状,而做成三角形呢?进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特征。

三、强调实践教学,培养抽象思维

理论只有运用于实践才是有意义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探索欲,因此探究活动更能激发其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一些卡纸,让学生利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圆柱和圆锥。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圆柱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形组成的,所以圆柱的底面周长就是长方形的边长,圆柱的面积计算公式也能由此推导而出。

四、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各有其独特的优势,教师应尊重个体的差异性,依据基本学情开展差异化教学,因材施教。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时,针对学困生,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基础类的练习题,以强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基本认知;针对学优生,教师则可以设置拔高题,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此促进学优生深度思考,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基于基本学情,立足實践,不断丰富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落实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圆柱平行四边形教师应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削法不同 体积有异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