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难点分析

2024-04-30 00:18杨绪明山东恒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14
中国房地产业 2024年9期
关键词:分层强度建筑工程

文/杨绪明 山东恒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4

杨凤金 济南德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101

1.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类型

1.1 全面分层浇筑

全面分层浇筑是指按照设计方案,将混凝土逐层进行浇筑的一种施工技术。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小型建筑混凝土结构平面,通过逐层施工,确保混凝土结构在浇筑过程中能够逐渐形成完整的整体,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1]。通常情况下,浇筑顺序是从下到上进行,沿着长边或短边方向逐层完成。相比于其他浇筑方法,全面分层浇筑的浇筑强度较小,可以更灵活地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全面分层浇筑也可以采用从中间向四面或从四面向中间的倒注方式,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结构的形状较为复杂或存在某些约束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灵活调整浇筑的方向,可以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的结构形状,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结构的整体性。

1.2 分段分层浇筑

分段分层浇筑是一种通过将混凝土结构进行分段,逐段进行分层浇筑的施工技术。这一方法主要应用于大面积、短长度、高强度和施工强度大的建筑,通过将结构划分为若干段,使得每一段都可以独立浇筑,从而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一般而言,从底部开始浇筑,一层一层从下往上完成,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浇筑的难度,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特别适用于需要大量混凝土且施工难度大的建筑工程。这样的浇筑方式能够确保每一层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具备足够的强度,为上层的浇筑提供稳定的支撑,适用于面积和厚度适中的混凝土结构,可以更好地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2]。

1.3 斜面分层浇筑

斜面分层浇筑是一种将混凝土结构进行斜面划分,逐段进行分层浇筑的先进技术。相对于整体分层浇筑,斜面分层浇筑能够更好地适应坡度相对较小的建筑需求,实现对结构的更为精准的施工,不仅能够提高浇筑的灵活性,同时也能提升浇筑效果和施工质量。相比于传统浇筑方法,斜面分层浇筑在坡度适中的建筑结构中能够更好地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减少结构内部的应力集中,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抗压能力和耐久性[3]。施工过程中,通常从最底层开始进行振动,逐步向上振动,有助于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更好地排除气泡,确保混凝土的致密性,减少缺陷和孔洞的产生,从而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

2.1 混凝土收缩问题

混凝土施工的浇筑时间通常是一个相对短暂的时间窗口。在这段时间内,混凝土会经历水化反应,导致混凝土内的水分快速蒸发,从而引起混凝土的收缩问题。特别是在高温、低湿度的环境下,水分蒸发更加迅猛,使得混凝土的收缩问题更加突出。混凝土的收缩会引起结构内部的应力集中,最终导致混凝土的裂缝。尤其是在表面拉力较高的情况下,混凝土更容易发生裂缝,不仅影响结构的美观,更严重地影响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可能威胁到整体工程的安全性。为减少混凝土收缩问题对工程质量的不利影响,监管中需要加强对混凝土的管理,提升混凝土的抗收缩性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4]。

2.2 混凝土浇筑难点

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强度、耐久性等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在众多建筑项目中,我国在混凝土浇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然而,随着工程规模的增大和建筑结构的复杂性不断提升,混凝土浇筑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其中,混凝土标号的选择和按顺序施工成为重要的技术难点。此外,在一些钢筋数量较多的部位,如何提高浇筑质量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规避混凝土浇筑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合理选择混凝土标号,根据工程需要进行搅拌和浇筑,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按照施工的顺序进行浇筑,避免因施工顺序混乱而导致的问题,提高整体浇筑效果。对于钢筋数量较多的部位,应使用专业设备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达到设计标准,最终为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5]。

2.3 混凝土处理难点

混凝土处理作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美观性。然而,混凝土处理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难点,必须对其给予足够重视。首先,应科学设计方案流程,不仅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浇筑顺序,还需考虑连续浇筑的问题,避免因浇筑中断而引发的结构问题。其次,一旦混凝土浇筑完成,应及时进行刮平处理,有效修正浇筑过程中出现的不平整,提升混凝土表面的美观性。最后,在混凝土处理过程中,应协调施工人员,确保规范操作,保证每一步骤都按照标准进行,从而确保混凝土处理的质量和效果。

2.4 混凝土搅拌难点

混凝土搅拌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其难度较大,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混凝土的搅拌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搅拌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在搅拌前,必须对搅拌设备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定期维护设备,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搅拌工作顺利进行。在搅拌过程中,需要确保每种材料按照规定的顺序添加,比例满足标准。通过合理的配比和搅拌手段,确保混凝土中各种成分充分融合,提高其整体性能,从而达到更好的抗拉和抗弯效果。为了更好地应对混凝土搅拌中的难点,需要科学利用各种搅拌手段,同时,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各环节都需要在标准框架下进行,以良好地把控整个搅拌过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6]。

3.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3.1 材料使用问题

通常情况下,采购人员在选购混凝土原材料时主要考虑规格和价格,而对于材料质量却了解不足,导致选购的材料并不符合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在建筑混凝土浇筑中,选用具有良好信誉的生产厂家至关重要。然而,由于采购人员缺乏对厂家信誉的充分调查,会出现选择不当的情况,导致采购到的混凝土质量无法达标。混凝土施工中,施工人员的专业性不足,导致在混凝土配比的过程中出现错误,使得原材料的配比不均衡,不仅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能,还会导致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受损。并且,混凝土的原材料配比不均衡往往难以用肉眼观察,因此这一问题常常被忽视,引发建筑工程中的裂缝、强度不足等质量问题,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7]。

3.2 配合比方案不合理

在部分建筑工程中,企业并未选择直接采购商品混凝土,而是在现场搅拌配制混凝土材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但由于条件限制,混凝土配比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工地搅拌混凝土的方式,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包括人为操作不慎、计算错误或者对混凝土性能的不充分了解等,导致混凝土的材料比例和性能与预期不符,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使其无法满足建筑工程的要求,增加了结构质量问题的风险。裂缝、麻皮、脱落等问题往往是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引起的,不仅影响建筑工程的外观质量,还会缩短混凝土结构的实际使用寿命,增加了维修和改建的成本。

3.3 施工不规范

混凝土浇筑是一道综合性强、专业素养要求高的工序,施工人员需要具备对混凝土材料、搅拌、浇筑和养护等方面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经验。然而,由于混凝土浇筑工序的复杂性,很多施工人员在专业素养上存在不足,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难以有效应对各种复杂情况,从而影响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涉及多个专业领域,标准繁琐,施工难度大,使得混凝土浇筑工序容易出现误操作和违规行为,从而影响施工的规范性和质量。不仅如此,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普遍存在违章操作、低管理水平、不合理方案等问题,增加了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隐患的风险,引发建筑物的结构问题,甚至威胁到施工人员的安全。此外,技术交底不充分,施工人员可对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理解不透彻,难以正确操作,从而影响混凝土浇筑的规范性和质量。

4.有效处理建筑混凝土工程技术难点的策略

4.1 混凝土露筋现象的处理办法

在处理混凝土露筋现象时,首先要清洗残渣,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杂物和污垢,为后续处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清洗后,使用水泥浆进行涂抹,水泥浆应由工程规定的标准比例进行混合,然后涂抹在露筋表面,提高其抗腐蚀性能,同时增加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美观度。当钢筋外露较深时,处理方法需要更为细致,应先消除外露的混凝土表面,暴露出较为新鲜的混凝土。接着,刷洗浸润露筋表面,确保其与新浇筑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粘结性。最后,使用豆石混凝土捣实,将新浇筑的混凝土填充至露筋部分,使其与周围的混凝土形成一体,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强度。此外,处理完露筋问题后,要进行养护,提升处理效果,确保整体结构质量。

4.2 混凝土外形尺寸偏差现象的处理办法

当出现混凝土外形尺寸偏差现象时,可以通过在偏差部位涂抹砂浆来修复。关键在于砂浆的配制,其比例应与混凝土相同,以确保修复后的表面具有一致的外观和性能。细小偏差在一定范围内是难以避免的,过于苛求会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如果其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整体外观,可考虑不予理睬,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经济性。大尺寸偏差会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需要专业机构或建筑监理部门进行认定。一旦大尺寸偏差被认定,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包括重新浇筑混凝土、采取加固措施、进行结构修复等,具体取决于偏差的具体情况和原因,确保处理后的建筑结构符合安全和质量要求。

4.3 混凝土棱角缺损的处理办法

混凝土棱角缺损与浇筑前木板检查和浸润有关。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对于用于模板的木板进行仔细的检查是至关重要的,要确保木板表面平整、无裂纹和疵痕,防止影响混凝土的表面质量,并提前对木板进行浸润处理,使其吸水饱和,防止混凝土与木板之间出现脱模问题,从而减少棱角缺损的发生。在混凝土初凝后的一段时间内,要及时浇水,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减缓水分的蒸发速度,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同时,定期进行维护,如覆盖湿润物料、防止直射阳光等,减少混凝土表面的龟裂和缺损。当需要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需要特别注意非承重模板的强度,如果混凝土强度在规定的范围内,可拆除木板,但在拆除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防止意外引起的棱角缺损。在进行修复时,需要凿除松散颗粒,水冲洗浸润,然后使用水泥浆进行磨平养护,恢复棱角的完整性和表面的平整度。

4.4 混凝土夹芯现象的处理办法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科学的控制和管理,有效避免混凝土夹芯现象的发生。在连续浇筑的过程中,适当的间歇时间可以帮助混凝土逐渐凝固和强度发展,因此,应保证间歇时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并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查,减小夹芯的风险。在浇筑前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硬化处理,包括清扫、冲洗和浸润保水,去除表面的杂物和污垢,提高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程度,减缓水分的蒸发速度。振捣是提高混凝土接缝强度和密实度的有效手段,特别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振捣尤为重要,可以考虑采用两次振捣的浇筑方法,但需要进行实验验证,以确定其在具体工程中的适用性和效果,有效避免夹芯现象的发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和耐久性。

5.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优化措施

5.1 科学选材

在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中,不同工程对混凝土的要求各异,因此在选择水泥和骨料等原材料时,需要充分考虑工程的特点和需求,保障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其他性能指标。水泥作为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在选择水泥时,应进行性能检测,确保其符合工程要求。同时,选择合理品牌水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信誉和质量,提升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在采购骨料时,除了检测光滑性等性能外,还应根据工程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骨料,以满足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不合理的材料选择会导致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如强度不达标、耐久性差等。因此,在采选混凝土施工材料时,需要充分了解各种原材料的性能和特点,避免盲目选择导致工程质量问题。混凝土施工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包括材料学、结构力学等领域,应不断提高采购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使其更全面地了解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和作用,以及混凝土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原理,从而更好地进行材料的选取和应用。

5.2 保证混凝土的科学配比

在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通过合理的混凝土配比,可以有效减少原材料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此外,科学配比还有助于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从而减少后期维护和修复的需要,缩短工程周期,提高施工效率。在混凝土施工前,要进行仔细的计算和规划,明确水泥和砂石等原材料的用量,确保施工中的配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在搅拌的过程中,按照预定的顺序逐步添加原材料,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图纸是工程设计的依据,工作人员应深入了解图纸,更准确地理解混凝土的设计配比和要求,在实际施工中,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操作,以保证最终的工程质量。搅拌温度和时间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过高或过低的搅拌温度以及搅拌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混凝土性能下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科学控制搅拌温度和时间,确保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达到最佳状态。在完成搅拌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检验,及时发现潜在问题,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不仅如此,施工人员之间也要加强沟通和协作,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5.3 强化浇筑过程管理

控制水泥砂浆均匀性是浇筑过程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均匀性,在混凝土浇筑中,可以选择台阶法或平铺法,通过合理的操作,确保水泥砂浆在浇筑过程中均匀分布,减少材料浪费,提高混凝土整体质量。同时,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厚度和方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其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浓缩和凝固不均匀的问题,保证结构的均匀性和整体性能。溢水会导致混凝土表面的不均匀和质量问题,因此有关人员需要及时进行检测,并采用科学的防水措施,如设置合适的挡水板、加强浇筑现场的排水系统等,有效减少溢水问题,确保混凝土的顺利施工。

5.4 严格检测施工质量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各个阶段,工序交接中监理人员需要对上一环节质量进行严格检测,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的连续性,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有力的保障,减少潜在问题的发生。一旦监理检测发现施工中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对问题进行标记,并责令限期整改,只有在问题达标后,方可继续施工,保证每个施工环节都符合标准和规范。不仅如此,要详细记录备份质量检测过程与结果,为后期的质量评估提供有力的依据,有助于在发生问题时进行溯源和快速定位,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在所有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全面检测,处理存在的问题,只有在检测结果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宣布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确保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只有全面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有关人员必须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需要合理选用浇筑施工技术,重视浇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对各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使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促进建筑领域的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分层强度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Vortex Rossby Waves in Asymmetric Basic Flow of Typhoons
有趣的分层
地埋管绝热措施下的换热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