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团生物成本管理分析

2024-04-30 17:43郭泽锴仪秀琴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13期
关键词:价值链环节食品

□文/郭泽锴 仪秀琴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大庆)

[提要] 食品企业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之一,其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本文从价值链视角出发,以紫团生物科技公司为例,分析食品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食品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食品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其成本管理涉及到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物流配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在传统的成本管理中,食品企业往往只关注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而忽略了其他环节对成本的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食品企业的需求,因此需要从价值链视角出发,对食品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这可以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各环节的成本构成和变化情况,为企业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

(二)研究意义。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选取紫团生物为案例,由于紫团生物是典型的区域性中小食品企业,其存在的问题和管理模式与其他中小食品企业具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其具体改善措施对于其他食品企业而言也有可以学习的地方。基于价值链视角下的食品企业成本管理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具体如下:(1)降低企业成本管理成本;(2)增强企业竞争力;(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4)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可以帮助食品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和成本压力,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相关概念

(一)价值链理论。1985 年,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价值链理论,这是一种战略性分析工具,用于评估企业在生产和交付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价值创造和成本分布情况。波特认为,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可以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环节,这些活动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交付相关。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等环节,这些活动为基本活动提供支持。通过对价值链的分析,企业可以识别其各个环节的优势和劣势,并确定哪些环节可以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整个价值链的效率和效益。此外,价值链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以及如何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来提高整个产业链的价值。价值链理论已经在企业管理和战略制定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创造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二)成本管理理论。成本管理理论作为企业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着重关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和优化,旨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发展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当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开始关注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到了20 世纪50 年代,成本管理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涌现出了多种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技术,比如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等。成本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企业各项成本的分析和控制,以最小化成本并提高效益。其目标是在不影响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成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决策等方面。成本核算旨在确定企业各项成本的金额和结构,以便进行成本分析和控制。而成本分析则通过对各项成本的分析,识别成本的驱动因素和变化趋势,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成本控制则是通过制定成本控制目标和计划,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成本。成本决策则是在成本分析和控制的基础上,制定最优的成本策略,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成本管理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中,对于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创造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经济环境和技术的不断变化,成本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以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

三、紫团生物成本管理现状

(一)公司简介。山西紫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金为1,600 万元,是一家以农业综合开发为主的国家级领军企业,也是三国两地合作的开放型公司。主要经营食用菌产业,公司先后开发了食用菌鲜品系列、食用菌包点系列、调味品系列、饮品系列、牛奶系列等五大类100 余种产品。现已建设基地53,000 亩,员工超过1,600 人,总资产超过6 亿元。年产各类食用菌达35,000 吨,2022 年销售收入达4.03 亿元。

(二)紫团生物内外部价值链成本管理分析。在产品优化设计环节,山西紫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紫团院士工作站的规划协调下通过与14 个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对旗下产品的设计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些可以优化的环节,如减少包装材料、优化产品配方、增加产品种类等。通过这些方法,紫团公司成功地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在供应链管理环节,山西紫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对供应链的分析,实施优化物流路线、减少库存、增加原料渠道等措施,采用“三链四共”的商业模式,将分散的一家一户菇农进行联合,便于技术指导、质量监督、标准化生产,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共同致富。通过这些改进,企业成功地降低了供应链成本,提高了供应链效率。

在生产流程优化环节,紫团作为一家食品生产企业,通过对生产流程的分析,在减少生产线上的浪费、优化设备布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1)优化企业内部价值链,消除非增值作业、低效率和低效益作业,改善生产工艺流程,从而降低成本;(2)通过纵向价值链分析,与上下游企业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优化整个价值链,实现成本的控制和降低。

在客户关系管理环节,该企业为提高客户价值、企业利润、客户满意度和加强客户关系维护,将企业的价值链分解为不同的活动,并对每个活动的成本进行收集、分析和管理,以优化整个价值链的成本效益。通过这些改进,企业成功地提高了客户忠诚度,增加了客户回头率。

在库存管理方面,库存的下降也会减少成本,而堆积存货会导致大量的仓储费用,并且会延长资金周转周期,增加营运风险。根据紫团生物2020~2022 年的财报数据来看,三年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3.48、8.88、10.97(单位:次),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103.45、40.54、32.82(单位:天),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的上升意味着该公司存货管理水平的上升,公司的成本也随之减少。

四、紫团生物价值链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线上平台未健全,外销渠道不完善。紫团公司实行的是小型经销商路线,与本土的小型经销商合作。随着各种电商平台的出现,紫团生物也急需销售渠道的转型。然而,如何扩展销售渠道和增加线上业务量也是紫团面临的一大难题,线上平台产品的价格受线下终端的限制,且产品在全国知名度并不高,线上平台一直发展缓慢。这也导致了紫团生物营业收入的减少,2021 年的营业收入为7.30 亿元,而2022 年的营业收入降低为4.03 亿元。

(二)物流成本缺乏有效控制。紫团公司的产品以奶制品为主,而全国奶业竞争激烈,且奶制品运输成本较高,进一步限制了公司的发展。此外,考虑到企业物流成本是根据仓储租金来确定的,而中国大部分交通枢纽的仓储租金较高且持续增长,因此紫团的仓储费用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三)成本管理模式较为传统。紫团作为一家食品企业,其成本管理模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通常特别关注食品的生产和质量安全问题,因此在内部生产环节有较强的控制力度,进而对其成本管理也非常重视。然而,在其他环节的成本管理方面较为薄弱,更容易忽视供应商、顾客以及竞争对手对企业自身的影响,这导致成本管理效果并不明显。

(四)成本管理工具缺乏信息技术支持。紫团作为一家食品企业,在成本管理工具上缺少技术投入。公司没有及时地更新财务内控系统,导致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和时间,无法有效快速、准确地分析成本数据,导致效率低下。紫团在使用传统的成本管理工具上还存在数据输入错误、数据丢失等问题,导致成本数据不准确。同时,公司的管理工具无法与其他系统进行整合,导致数据孤岛和信息不流通,还缺乏可视化的呈现方式,导致成本数据难以理解和分析。在缺乏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企业在获取信息上存在滞后性,也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成本管理目标。

五、基于价值链的紫团生物成本管理改进建议

(一)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对我国食品企业成本管理现状的分析,阐述了成本管理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企业的各种成本得到了整体的降低,增加了企业的利润和整体实力。这就要求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成本管理体系。首先,在企业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建立成本控制的规则,对研究开发、采购、生产、储存、销售等各方面的费用进行标准化和约束。其次,要建立健全事前预防、事中和事后监管的制度。这就要求企业要在项目实施之前就做好目标成本规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高成本计算的精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成本进行监控与评估。再次,简化会计程序,防止因繁琐的程序而造成数据信息不匹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成本主管可依据工作的具体内容,对有关的审批程序、会计程序进行有条件的简化,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重复劳动的目的。最后,要积极推行奖惩机制,定期对员工进行评价,奖优罚劣。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约束员工的行为,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进而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总之,一套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可以使企业的成本管理更具综合性、精细化,从而为我国食品企业进行价值链成本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推动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引进先进的资讯科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企业自身的成本运作规则与运作模式,并结合大数据的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进行成本价值链的设计。通过与外部软件公司的协作,实现了企业的集成化管理。比如,对于存货的管理,我们引入了盘点、折旧和预定物资的功能,并将其与成本-价值链分析模型进行互联共享,通过大数据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其次,要运用资讯科技来减低公司的其他运作费用。人工成本一直是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一大难题。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减少人力的使用次数,极大地减少了企业在招聘、培训等环节上的资本支出,全方位地降低了企业的综合管理费用。在此基础上,将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引入到食品生产企业中。与此同时,企业的财会人员也要事先做好投入与产出比率的测算,并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为企业减少运营费用。

(三)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在当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食品企业也应该构建并健全信息共享体系,为企业实施价值链成本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建立一个信息共享体系,可以使企业对各种信息进行快速的搜集、整理,使企业内部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成本有更直观的认识。另外,该体系能够精确地确定每一个环节中所产生的活动价值,以减少无附加价值活动的费用。此外,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可以使企业内各个部门间的信息交流更加及时,降低了交流的费用,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

从企业外部价值链成本的角度来看,建立一个信息共享体系,可以使企业更容易与上、下两个顾客进行信息交流。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更快、更全面地获取外界的信息,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及时地对生产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及时减少损失,节省了生产费用,增加了企业的收入。

(四)引进高素质人才。为了吸引高学历和高层次的人才,食品企业要积极利用各种渠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文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证每个员工都能把共同发展的思想贯彻到每个人的心里,同时也注重提高每个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除此之外,食品企业还需要对在职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培训,尤其要加强对在职职工的职业技术培训。通过这种方式,员工可以熟练地使用先进的制造设备进行生产和加工,减少了操作差错,降低了费用的消耗,增加了公司的经济效益。

综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开始表现出对质量的追求,同时食品生产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食品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就必须把降低成本放在首位,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提高资本的流动性。食品企业应该主动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进企业成本管理的信息化,提高企业员工对成本管理的了解程度,运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手段,来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达到企业的战略目的。

猜你喜欢
价值链环节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食品造假必严惩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