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及改革路径

2024-05-06 23:59任豪辉
机械职业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劳动院校职业

任豪辉

(菏泽职业学院 宣传部,山东 菏泽 247000)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同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劳动教育,新时期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受到高度重视,国务院、教育部等国家政府部门就劳动教育如何在各学段落地落实进行了系列重要部署,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1]《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等指导性政策文件。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高职院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各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进行劳动教育探索与实践,但难以避免地产生了“教而不劳”“劳而不育”等问题。在五育融合的新背景下,高职院校势必根据自身优势特色进行劳动教育改革与实践,这对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内在逻辑

(一)国家政策导向: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劳动教育开展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教育部等相关政府部门为推动劳动教育落实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职业院校指出,“要将实习实训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主渠道,适时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主题教育”。同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要求职业院校重点结合专业特点,依托实习实训基地,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责任感、认同感。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教育公平”的战略部署,这是劳动教育第一次被明确写入党代会报告,直接彰显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劳动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但其综合育人的价值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未能取得与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地位[3]。随着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其地位得到重新审视,劳动教育正从“五育”并举走向“五育”融合的新高度。

(二)强化职教适应性的必然要求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时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新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标志着职业教育适应性问题进一步法治化。根据现有研究成果,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实质内涵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即外部适应性和内部适应性[4]。具体来说,前者是指适应产业的更迭发展是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基本旨归;后者是指适应人的全面发展是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根本含义。

劳动教育在强化职业教育内外部适应性上具有独特优势。就外部适应性来看,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服务地区经济发展,为地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劳动教育能够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满足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从人才供给端强化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就内部适应性来看,高职院校重视劳动教育是回归教育本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系统科学的劳动教育,能达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培育科学的劳动价值观与培养高水平的岗位职业技能既是劳动教育最直接外显化的教育目的,也是从内而外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竞争力的关键。同时,职业认同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高职学生职业初次选择及行业深耕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行业深耕,对于其个人职场晋升具有重要作用。

(三)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特色体现

新职业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有效改变了“层次教育”“兜底教育”等歧视职业教育的错误理念[5],为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高职院校强化劳动教育能有效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强化劳动教育可以巩固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可以视为一种功能教育。与职业教育侧重职业技能性教育不同,劳动教育更加强调劳动价值观等主观性教育。我国职业教育之所以长期处于被歧视状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大众对劳动及劳动者的认知出现了偏差,从而出现由歧视某一劳动到歧视某一职业,再到歧视职业教育的连锁反应。高职院校强化劳动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平等、职业平等的科学劳动价值观,引导更多学生主动选择职业教育,进一步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使其真正具有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是教育目的一致性。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强调服务区域发展,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因此,满足社会及个人的发展需要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总基调,而普通教育强调知识累积,以升学为导向。同时,劳动教育主要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劳动观与劳动能力,更加贴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在教育目的上具有一致性。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问题探析

(一)学校: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劳动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劳动教育内涵不断丰富。在《意见》和《纲要》等文件的指导下,新一轮的劳动教育热潮席卷而来,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实施问题,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正逐渐受到重视。但是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劳动教育理念弱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劳动教育在“五育”中的地位不够突出,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五育”并举,更谈不上“五育”融合。各高职院校多是以完成国家政策文件要求为目标实施劳动教育,并非以育人为目标。政策文件如何规定,高职院校便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未有机融入院校特色及专业特色,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6]。

二是未形成系统的劳动教育体系。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尚未形成系统科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例如,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缺乏专门的劳动教育板块,对学分学时没有明确规定,只是将劳动教育穿插在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中,但彼此间却并未融通。另一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与评价机制。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高职院校教学、学生、后勤等方面的管理,更是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参与落实[7]。大多高职院校将劳动教育挂靠在后勤处、教务处或学工处,抑或是归属多个部门管理,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归属上的模糊不清,会加大劳动教育的实施成本,造成劳动教育功能性失调。

(二)教师:劳动教育专业化不足

专业化的师资团队是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保证,教师教学水平是影响劳动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8]。与本科院校相比,师资力量薄弱本就是高职院校的典型客观问题之一。具体到劳动教育教学领域,教师教学专业化不足则更加突出。一方面,劳动教育教师缺乏劳动教育专业素养。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配备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师,多由辅导员、专业课教师或思政类公共课教师兼任劳动教育教学工作。该部分教师缺乏劳动教育的系统化专业训练,或仅在短期内接受过专项培训,对劳动教育尚未形成系统化认知,容易出现“教而不劳”“劳而不育”等问题,这直接影响劳动教育的水平和质量[9]。另一方面,此类教师对劳动教育的教学发展规律掌握不足,教学方法创新性有待提升。劳动教育是从劳动价值观培育和劳动技能提升主客观两个方面形成育人合力。一般来说,专业课教师更多采用实践教学法,侧重提升劳动技能,思政类课程教师多采用理论讲授法,侧重主观层面劳动价值观的培育。因此,兼任教师容易受原有教学习惯的影响,使用自身所擅长的教学方法进行劳动教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教学效果。

(三)学生:劳动教育态度偏差

作为接受劳动教育的主体,学生对劳动教育持何种态度直接影响劳动教育效果。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态度存在偏差,主要表现为劳动认知浅薄、劳动情感弱化及劳动行为教育窄化。

一是劳动认知浅薄。很多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理念落后,对于“劳动光荣”“劳动平等”“尊重劳动”等劳动价值观缺乏认同感,将体力劳动视为一种“低等劳动”,认为脑力劳动更高级、更体面[10]。然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各行各业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不可避免需要从事一线劳动。受错误劳动理念与就业现实两者矛盾冲突的影响,出现了企业“招工难”与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局面。

二是劳动情感弱化。受劳动认知浅薄的影响,学生容易产生劳动情感弱化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体力劳动阶段,而持久弥长的劳动热情和激情是高职院校学生坚守工作岗位、促进个人职业发展、做到爱岗敬业的力量源泉。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尚未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对开展劳动活动缺乏积极性和自觉性,甚至出现鄙视劳动、厌恶劳动等情绪问题。

三是劳动行为教育窄化。依托专业实训实操课程是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的有利渠道和主要优势,高职院校在劳动行为教育方面精力投入不足,未充分发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功能。同时,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先进化机器设备得以普及,真正需要人参与全程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少,人类基本不用在恶劣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11]。如果继续使用传统的劳动教育案例,而不进行新的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劳动教育的信服度就会大打折扣。第二课堂也是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依托,如社团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些活动形式多样,但也具有临时性、随意性及表面性等问题,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劳动教育效果较差。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改革实施路径

(一)理念层:更新劳动教育价值理念

“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新时期高职院校要做好劳动教育顶层设计,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维度出发,自上而下更新劳动教育价值理念,改变劳动教育边缘化问题,推动劳动教育系统化。

首先,强化学校党委领导,发挥学校劳动教育引领作用。学校党委要深入理解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自上而下构建“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校领导—部门(院系)领导—劳动教育教师”的四级联动机制,确保劳动教育政策的落实落细。其次,提升教师对劳动教育的深刻认识。教师要在“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深入挖掘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强化学生劳动教育情感。情感认同是改变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偏见的关键一步。受多方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轻视劳动教育,尚未对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形成全面认知,学生只有真正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教育。

(二)实践层:构建特色劳动教育体系

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构建特色劳动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首要问题。一是明确劳动教育课程培养目标,同时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意见》和《纲要》的指导下,高职院校要结合院校特色和专业特色,突出职业荣誉感和职业技能水平,从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及劳动习惯和品质等方面出发确定课程目标。二是完善课程内容。针对劳动教育课程混乱分散的问题,高职院校可以在《意见》和《纲要》的指导下,整合现有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进行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同时,合理安排课程结构。高职院校要统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时调整课程安排,形成“劳动教育必修课+劳动教育选修课”的基本课程结构,并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做好劳动教育课程学分、学时及开课学期的具体安排。三是拓展劳动教育形式,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开发第二课堂教学资源。例如,设立多样的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在真实劳动实践中体验“有劳动才有收获”的劳动价值观;邀请劳动模范、工匠大师、非遗传承人等进行劳动教育专题讲座,在真实劳动事迹中培养学生“干一行爱一行”的劳动态度;利用职业教育活动周、五一劳动节等特殊日子,集中展示学生的优秀劳动事迹,如技能大赛奖励或优秀成果作品展示,发挥身边人的榜样力量,激发学生崇尚劳动的情感。

2.师资保障。针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师资薄弱的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打造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过关、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团队[12]。一是根据院校劳动教育实际需要,在整合现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引进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劳动教育教师。二是对于难以引进专业化劳动教育教师的院校,要加强劳动教育专项培训。进一步强化教师劳动教育意识,提升劳动教育实施的自觉性,帮助教师提升劳动教育专业化教学水平。三是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现代产业学院等方面的办学优势,与相关企业联合成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非遗传承工作室等,邀请行业工匠大师或一线人员担任劳动教育荣誉教师或实践指导教师。

3.评价机制。如前文所述,高职院校强化劳动教育是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特色体现,因此,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机制要突出体现职业导向性,将职业认同、职业能力、职业精神等职业劳动素养融入劳动教育评价指标,同时,打造多元化评价主体。劳动教育教学实践场域较多,多方共同参与,评价主体应当多元化。学校、社会、家庭等劳动教育参与方都可以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评价主体,建立“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企业评价、家庭评价”的多元评价模式。

另外,评价方法应该多样,避免采用单一评价方式。一是改进终结性评价。要对劳动情感、劳动素养等隐性指标进行考核,全面准确反映评价对象的真实情况。二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对具体教学过程进行监测、记录、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问答、作品汇报、组间比赛、技能大赛等方式,全面考查学生对劳动基础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掌握水平。三是探索增值性评价[13]。高职院校应聚焦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前后在劳动认知、劳动情感、劳动行为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纵向对比,关注学生个体发展问题,激发学生专业兴趣,激励学生自我发展。

(三)融通层:全方位渗透劳动教育

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外,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都蕴含丰富的劳动教育元素,既是实现劳动教育全方位渗透的关键,也是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举措。

1.与专业教育相融通。专业教育主要是指专业课程教育,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绝对优势,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在《意见》和《纲要》等指导性政策文件发布前,专业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发挥出重要的劳动教育功能,涉及专业劳动技能水平的提升、劳动价值观等主观性教育,但并非重点。

新时期,高职院校专业教育要继续发挥劳动教育优势,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挖掘劳动教育要素,全面渗透劳动主观性教育和客观性教育,尤其要利用好实训实操类课程。具体来说,一是选择具有丰富劳动教育要素,与劳动教育契合度高的课程内容展开教学设计。二是在三维教学目标中融入劳动认知、劳动情感、劳动技能等目标内容,以劳动教育目标导向进行教学设计。三是围绕职业体验组织教学过程,采用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等体验式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

2.与通识教育相融通。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主要以公共基础课为载体,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占比最大,劳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高职院校要找准劳动教育和思政课程的契合点,明确两者融合的着眼点和立足点。例如,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引入习近平总书记的奋斗幸福观理论,劳动幸福理论是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主要理论来源,而劳动幸福是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基本要义之一,以此培养学生“劳动最幸福、劳动最崇高”的劳动情感;依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与法治建设”等板块,有机融入工匠精神、爱岗敬业、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等劳动教育内容。

3.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通。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性劳动能力与思维,是对劳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二者在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教育功能等方面具有天然内在联系和深厚的渊源基础[14]。在教学实践中,高职院校可以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探索两者融合互通的有效路径。一是“一体化”教育目标设计。高职院校可以设计融“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创新意识、创业思维”为一体的劳创教育目标,以劳动价值观的塑造为基础,培养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持之以恒、艰苦奋斗、敬业诚信、合作精神、责任意识等优良创业素养。二是搭建融合化实践教育平台。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专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训练等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的优势,将创新创业教育课堂拓展到校外实训基地,利用沉浸式课堂进行体验式教学,组织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参与劳动实践,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劳动院校职业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热爱劳动
我爱的职业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