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型

  • 广东地区下焦湿热型石淋患者体质量指数与胱抑素C的相关性分析
    淋高发,且下焦湿热型患者最为多见[4]。泌尿系结石是成人梗阻性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不当者可致反复泌尿系感染[2],梗阻解除不及时者可能会导致急性肾损伤,甚至部分患者在梗阻解除后肾功能仍不断减退[5],均可致终末期肾病。而在肾功能的相关检测指标中,胱抑素C是较为理想的一个。胱抑素C对肾脏病变具有良好的评估和诊断价值[6-7]。相关研究[8]发现,在危重患者中,相较于肌酐,胱抑素C对其发生急性肾衰竭的早期诊断可提前2 d,因此,胱抑素C 可作为早期诊断肾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6期2023-06-09

  • 金汁粪菌移植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疾病活动指数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金汁FMT 对湿热型UC 小鼠疾病活动指数以及炎症反应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实验动物 SPF 级C57BL/10 小鼠,6 周龄,体质量范围20±2 g,由江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科技中心提供。1.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葡萄糖硫酸钠(DSS,翌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美沙拉秦肠溶片(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148,规格:0.25 g),小鼠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

    药品评价 2023年2期2023-05-26

  • 中西药联用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药联用治疗肝胆湿热型CHB患者相关临床研究,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1 纳入与排除标准1.1.1 纳入标准 ①研究类型:慢性乙型肝炎相关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纳入无论盲法有无;②研究对象: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型诊断标准[6];③干预措施:治疗组给予中药或与中西药联用治疗,对照组给予相应的西药治疗;④结局指标:有效率、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证候疗效

    海南医学 2022年3期2022-02-15

  • 白头翁汤加减+美沙拉嗪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刘凌华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类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腹痛、腹泻、血便、里急后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目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临床治疗中给予及时有效治疗以防止患者出现严重脱水情况,通过消炎杀菌改善患者的肠道功能[1,2]。目前,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中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西药中以美沙拉嗪为常规治疗药物,中医中以白头翁汤加减治疗为主,两者都是针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式,而基于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特点和危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8期2021-11-28

  • 中药连朴清胃汤在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
    0080)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与患者饮食及生活习惯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我国人们在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等变化的影响下,致使该病发病率骤然上升,在造成人体严重损伤的同时会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至会直接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安全。以往临床对于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常用治疗方式则是以西药治疗为主,在抑制胃酸分泌与胃部幽门螺杆菌的同时,能够提升胃黏膜保护情况,促进肠胃蠕动,缓解患者胃部不适情况,但是西药在临床应用也会产生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因

    北方药学 2021年4期2021-09-27

  • 湿热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肠道菌群失衡的风险模型建立及降酶方干预效果
    病之一[3]。湿热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主要是病程不明确或超过半年而患有慢性肝炎的症状,其HBV临床检测为阳性[4]。CHB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乏力、肝区疼痛、腹胀等,其表现又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5]。目前治疗CHB主要采用核苷类似物药物,但会面临病毒变异、停药难、服用时间长等问题[6]。而中西医结合治疗越来越呈现出巨大的优势,中药联合西药治疗CHB患者的运用突显优势[7]。中医讲究辨证施治,CHB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1年7期2021-08-13

  • 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湿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体效果不理想。湿热型为湿疹常见中医证型,中医认为湿热型湿疹由体内湿热毒素所致,治疗应以祛湿解毒为主。清热除湿汤可清热解毒、除湿、祛风止痒,对改善湿热型湿疹患者临床症状应用前景良好[3-4]。基于此,选取本院78例湿热型湿疹患者,分析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湿疹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78例湿热型湿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男性17

    天津药学 2021年3期2021-07-29

  • 清热利湿法治疗“湿热型”痛风性肾病临证经验
    邪痹阻而成,而湿热型为其中常见证型,对于此型痛风性肾病的治疗,历代医家都离不开“清”和“利”两方面,文章主要是以四妙丸为基础方,采用清热利湿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思路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参考。【關键词】 痛风性肾病;湿热型;清热利湿;四妙丸【中图分类号】R249.2/.7【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07-0077-03痛风性肾病( Gouty nephropathy,GN) 又称慢性尿酸性肾病,主要是指因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1年4期2021-07-11

  • 疏肝健脾法治疗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观察
    疏肝健脾法治疗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益肝灵片治疗和疏肝健脾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关键词】疏肝健脾法;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效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以及与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害,根据病情的轻重可分为非酒精性单纯性肝脂肪变、非酒精性

    婚育与健康 2021年3期2021-07-05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王翠翠(延安市中医医院,陕西 延安,716000)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选取2021年1月-2021年4月于我院收治的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5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分为观察组(西药添加半夏泻心汤)与对照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Hp转阴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Hp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

    今日健康 2021年5期2021-06-18

  • 张荒生教授“淡以通阳”法治疗湿热痹病
    键词】 痹病;湿热型;淡以通阳;经验;张荒生张荒生教授系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对痹证诊治有独到的见解。张荒生教授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治痹方法,精炼治痹方药,现仍在临床一线诊治大量患者。中医药不仅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实践医学,也是我国的国粹之一,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中医的发展依靠历代医学家临床经验的积累。痹病是以气血经络痹阻不通为基本特征的一组疾病的总称。《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年3期2021-04-13

  • 清热利湿法治疗“湿热型”痛风性肾病临证经验
    发作。2 对“湿热型”痛风性肾病的认识“湿热型”之痛风性肾病,其病机关键在于“湿”和“热”,湿热之邪可由外感而来,也可自内而生,这两种途径往往相互交错,无法完全分割开来。临床上所见多由脾肾亏虚,气机升降失常,使气化和推动功能下降,湿浊内停,瘀积日久,湿邪则从阳化热,形成湿热之邪,痹阻肾络而引起。临床多表现为肢体关节的红肿疼痛,口干,口苦,口中黏腻,头晕,心情烦躁,肢体沉重乏力,易疲劳,尿赤,或伴有尿痛,大便干结或黏腻不爽。中医在对于此型痛风性肾病的治疗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7期2021-03-28

  • 三白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型泄泻的临床效果
    莫丹湿热型泄泻是肠道感染中最常见类型的一种,多发于夏秋之交。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侵及肠胃,传化失常而发生泄泻。常见症状有泻下急迫;泄而不爽;肛门灼热;肛门下坠;脓血便;烦热口渴,小便短赤等[1]。西药治疗虽然是临床治疗腹泻较为常用的手段,但只是针对病菌本身进行杀菌。中医对于湿热型泄泻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经验,相较于西药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从整体上调节患者的机体状况,达到和缓、全面治疗的目的。中药保留灌肠可以直接作用病变部位,可有效发挥药物的作用,而且中药保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26期2021-02-25

  • 半夏泻心汤加减应用在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疗效研究
    0)张会转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作为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占据胃镜检查患者的大多数,主要由幽门螺旋杆菌入侵胃部,致使胃黏膜不断被炎性细胞侵袭,破坏胃黏膜屏障,出现炎症反应,中医认为该病属于“痞满”,患者湿热内蕴,不易根治[1]。为改善常规西药久治不愈,病情反复,同时较大剂量对机体产生一定副作用,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治疗,提高疗效,防止复发。现就半夏泻心汤加减应用在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中效果具体研究。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在医院伦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1期2020-11-25

  • 探究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价值
    关鍵词】 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半夏泻心汤加减慢性胃炎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药物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但长期治疗可增加用药不良反应。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属“胃脘痛”“胃痞”范畴,其中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最为常见,发生原因与湿热蕴结于脾胃,诱发脾失健运后失纳而成,发病原因与饮食不调相关,因此为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需降燥补气、调理脾胃、散结消痞[1]。半夏泻心汤主要用于寒热错杂之痞证,可调和阴阳、健脾祛湿。为

    人人健康 2020年5期2020-09-02

  • 自制茵陈退黄汤泡浴治疗126例湿热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观察
    陈退黄汤泡浴对湿热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湿热型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周期5天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按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应用自制茵陈退黄汤剂浸泡,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以探究自制茵陈退黄汤药浴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蓝光治疗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制茵陈退黄汤泡浴,对湿热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退黄效果更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7期2020-07-04

  • 阴虚型和湿热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
    :探讨阴虚型和湿热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分析277例阴虚型和湿热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2组在性别、年龄、病史、系统累及、实验室指标、疾病活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烟酒史、家族史、抗核抗体阳性率、抗SSA抗体阳性率、抗SSB抗体阳性率、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2R、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ESD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0年2期2020-05-06

  • 输刺夹脊穴联合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湿热型LDH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给予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加用输刺夹脊穴治疗,共治疗1个疗程即1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腰椎JOA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腰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当归拈痛汤 湿热型 输刺夹脊穴 针药结合[Abstra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4期2020-04-27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医辨证划分肝胆湿热型是慢性胆囊炎患者最为常见的证型。祖国医学研究认为,慢性胆囊炎属于胆胀和胁痛范围,病因多为酗酒无度或饮食过于甘肥且外受邪气,劳动过度[2]。慢性胆囊炎病位主要在胆腑,与肝失疏泄和胃失和有关。超声检查慢性胆囊炎患者是最为常用的方法,能够清楚显示胆囊壁的增厚情况以及结石的具体类型和大小。有学者在调查中发现,胆囊超声检查的敏感度高达95%[3-4]。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2例肝胆湿热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3期2020-03-25

  • 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慢性湿疹临床观察
    为多见,其中以湿热型最为多发,是一种难治性、易复发性皮肤病。湿热型慢性湿疹发病后患者会出现瘙痒、患处皮肤粗糙增厚、浸润等现象,部分患者病程可达数年之久[1]。患病后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均会受到影响,从而对患者形成持续的负面影响。目前,在湿热型慢性湿疹的治疗中临床上提出了多种方案,其中,中医龙胆泻肝汤治疗近年来取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2]。为进一步探讨湿热型慢性湿疹的优化治疗方案,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与工作实践,对龙胆泻肝汤治疗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与报道。1 资料与

    光明中医 2019年19期2019-11-14

  • 三联疗法联合健脾清热化湿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的效果分析
    病分型多为脾胃湿热型,健脾清热化湿可用于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治疗[3]。因此本文分析了三联疗法联合健脾清热化湿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的效果及安全性,以为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的治疗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Hp阳性的胃炎患者60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胃镜下确诊为Hp阳性,中医分型为脾虚湿热型(表现为脘腹胀满、肢体困倦、尿少色黄、大便溏泄不爽、纳少厌食、恶心呕吐,或面目肌肤发黄、色泽鲜红如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3期2019-09-24

  • 香连丸治疗脾胃湿热型胃脘痛临床效果观察
    。西医治疗脾胃湿热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并不明显,易反复发作,为了研究中医方法对症治疗脾胃湿热型胃脘痛的效果,我院特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脾胃湿热型胃脘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7年3月—2018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46例脾胃湿热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患者,观察组2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9例,患者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为(41.09±5.82)

    医药前沿 2019年24期2019-09-18

  • 和胃降逆汤配合药穴指压治疗湿热型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合药穴指压治疗湿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湿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8例)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和胃降逆汤并配合药穴指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 LPO)、P物质(Substance P, 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10期2019-09-10

  • 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本次研究针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明确最佳病情治疗方法,以此说明中药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方案临床应用可行性显著。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表法分组后明确2组所用药物;对照组43例:男16例,女27例;年龄分布范围为36~72岁,平均年龄为(45.33±6.19)年;病程分布范围为2~10年,平均病程为(4.29±1.15)年。观察组43例:男14例,女29例;年龄

    光明中医 2019年6期2019-03-26

  •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9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融入中医治疗手段。疗程后,将两组的具体治疗效果加以比较。结果:无论是常规比较治疗有效率还是从中医视角下比较症候改善的有效率,研究组患者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湿热型;西医治疗;中西医治疗;临床疗效通常将由酒精以及其它各项明确原因所致具有肝细

    健康周刊 2018年4期2018-10-21

  • 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治疗中三金片联合复方甲硝唑栓的应用分析
    研究选取68例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分析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治疗中三金片联合复方甲硝唑栓的应用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68例湿热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均于2016年3月~2017年5月入院,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34例),另一组为研究组(34例)。对照组年龄为54~75岁,平均年龄(63.64±4.82)岁;病程15~43d,平均病程(24.91±7.65)d;绝经年限4~13年,平均绝经年限(6.82±1.55)年。研究组年龄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17期2018-08-06

  • 止痒舒心方治疗湿热型肛门瘙痒症临床疗效观察
    心方”辩证论治湿热型肛门瘙瘁症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本次实验的湿热型肛门瘙痒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5例采用止瘁舒心方坐浴治疗,对照组2 5例采用苦参汤坐浴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束后整理数据评价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较对照组更显著(P【关键词】止痒舒心方;苦参汤;湿热型;肛门瘙瘁症肛门瘙痒症是肛肠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主症有肛门周围瘙痒、肛门部皮损及色素沉着等。现今西医对该疾病发病原因仍不十分清楚,認为与内分泌、血液病及恶性肿瘤等全身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2期2018-06-17

  • 慢性盆腔炎可以试试中医食疗
    、烦躁易怒等。湿热型多见于潮湿的阴雨天,表现为下腹隐痛或灼热感、腰酸,或有低热、疲乏、白带增多小便黄,或尿频、尿急。寒湿型多见于体质虚弱,或长时间、大量使用抗生素的女性,表现为下腹冷痛,热敷则痛减,头晕,疲乏,口淡,胃口不好。除了这些主要类型,还有兼气虚、痰湿等情况。如果慢性盆腔炎只是病程较长,还没到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程度,那可以先不服药,通过中医药膳进行调理。气滞血淤型 用益母桃仁红糖水。配方:鲜益母草60克(干品30克),橘核、荔枝核各15克,桃仁、

    家庭医药 2018年5期2018-05-22

  • 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疗效观察
    代医学认为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发病和饮食、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酗酒、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相关,其中以幽门螺杆菌感染最为常见。因此,对于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治疗关键在于清除幽门螺杆菌[1]。本研究中用理胃舒肝汤及西药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120例,均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淮滨县中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23~65岁,平均(38.62±2.13)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2期2018-03-22

  • 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拿配合中药治疗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11月我院推拿门诊收治的100例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为A、B两组,A组患者接受推拿配合中药治疗,B组患者只接受推拿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B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配合中药对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关键词]推拿;中药;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17期2018-02-10

  • 疏肝清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型疗效观察
    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型疗效观察赵 彬(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河南 濮阳 457000)目的:观察疏肝清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用消炎利胆片治疗,观察组用疏肝清胆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50%、对照组6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清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型效果显著。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型;疏肝清胆汤慢性胆囊炎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11期2017-12-12

  • 中药内外合治面部痤疮肠胃湿热型疗效观察
    治面部痤疮肠胃湿热型疗效观察秦 剑(河南省滑县秦剑复美医院,河南 安阳 456400)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中药面膜治疗面部痤疮肠胃湿热型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中药内服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面膜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中药面膜治疗面部痤疮肠胃湿热型疗效显著。面部痤疮;肠胃湿热型;中药内服;中药面膜我院采用中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10期2017-11-16

  • 针灸治疗青春期湿热型痤疮36例临床观察
    压丸治疗青春期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青春期湿热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进行针刺配合刺络拔罐及耳穴压丸治疗,对照组进行针刺治疗,一周3次,2周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36例,治愈12例,好转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9%。[结论]针刺配合刺络拔罐及耳穴压丸治疗青春期湿热型痤疮具有较好疗效。【关键词】痤疮;湿热型;针刺疗法;耳穴;刺络拔罐痤疮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疾病,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俗称

    科技视界 2017年9期2017-09-04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湿热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湿热型;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一种较为常见的多发病,严重时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临床上患者多

    医学信息 2016年37期2017-03-20

  • 亚甲蓝溶液局部封闭配合自拟除湿止痒方坐浴治疗湿热型肛门瘙痒症的效果观察
    除湿止痒方; 湿热型; 肛门瘙痒; 疗效观察doi:10.14033/j.cnki.cfmr.2016.36.0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6-0115-02肛门瘙痒症是我国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流行病学统计结果显示该疾病的发病率约为5%[1],该疾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为中青年,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群该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该疾病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学习和生活,也会给患者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36期2017-03-01

  • 清热解毒汤联合罗红霉素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疗效观察
    红霉素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疗效观察阎重玲(河南省博爱县中医院中医内科,河南 博爱 454450)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汤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的效果。方法: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口服罗红霉素胶囊,观察组加用清热解毒汤。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1%、对照组7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清热解毒汤联合罗红霉素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能够提高有效率,且安全性好。肠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1期2017-02-23

  • 葛根芩连汤加味保留灌肠结合综合护理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
    合综合护理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陈源金目的 对葛根芩连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75例经过葛根芩连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入院时间均在2013年4月—2014年7月期间,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有38例患者,对照组有37例患者,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光明中医 2016年23期2016-12-23

  • 健脾清化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97例临床观察
    清化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97例临床观察崔根荣江苏省盱眙县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盱眙 211751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7例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100)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n=97)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健脾清化方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面色无华、少气乏力、纳差腹胀、小便灼热不利、舌苔黄腻等症状的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Scr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20期2016-11-18

  • 探究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经柴芩清胆汤治疗的疗效
    00)探究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经柴芩清胆汤治疗的疗效李燕芳(乌海市海勃湾区中医院,内蒙古 乌海 016000)目的 探究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经柴芩清胆汤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原则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1例。甲组服用柴芩清胆汤,乙组服用消炎利胆片,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甲组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总改善率比乙组高(96.1%vs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6年29期2016-05-19

  • 湿热痹清丸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X线观察
    湿热痹清丸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X线观察闫文涛曹玉举翟景丹滕佳良(河南省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影像科,郑州450016)摘要:目的利用X线观察湿热痹清丸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17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18例,对照组59例。试验组给予湿热痹清丸口服,9 g,每日3次,6个月1疗程。对照组给予正清风痛宁片,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治疗前后对患者的双手X线正位片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早期有效率95.5%,中期有效率81.7%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4期2016-04-01

  • 连翘黄柏汤治疗湿热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连翘黄柏汤治疗湿热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路德全(沈阳市铁西区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1)目的 探讨连翘黄柏汤治疗湿热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72例早期证属湿热型的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予连翘黄柏汤内服外敷,28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WBC、NE%和 CRP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连翘黄柏汤;糖尿病足;临床疗效糖尿病足溃疡是下肢血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6期2015-10-31

  • 茵陈蒿汤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50例疗效观察
    陈蒿汤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50例疗效观察张 颖,符润娥(云南省曲靖市中医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目的 观察茵陈蒿汤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符合脾胃湿热型痤疮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用西医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口服茵陈蒿汤辨证施治,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75%,治疗组有效率9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痤疮;茵陈汤加减;脾胃湿热型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皮肤病,中医称“肺风粉刺”。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9期2015-04-24

  • 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量化诊断标准的确立
    0000)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量化诊断标准的确立韩捷(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郑州 450000)目的:归纳确定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量化诊断标准。方法:将152例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临床指标及常用中药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哪些症状、指标、中药与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密切相关。结果:与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密切相关的临床症状及一般状态有大便次数、泄物性状、脓血便、腹痛腹胀、消瘦等,指标有CD4、CD8、血沉、聚集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8期2015-04-11

  • 清肝解毒饮联合西药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合西药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周文锋 谢金晖 何小珊(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梅州514031)目的:观察清肝解毒饮联合西药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清肝解毒饮联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ALT、AST、TBIL等肝功能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年6期2015-04-02

  • 中医治疗湿热型湿疹的效果观察
    付士金中医治疗湿热型湿疹的效果观察付士金目的观察中医治疗湿热型湿疹的效果。方法68例湿热型湿疹患者,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每组34例。给予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 给予实验组除湿1号中医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 并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6.47%)相比,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湿1号中医治疗湿热型湿疹的临床效果较好, 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湿热型湿疹;中医治疗;除湿1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6期2015-03-08

  • 中药方剂治疗湿热型经间期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0中药方剂治疗湿热型经间期出血临床疗效观察苏慧河北省隆尧县医院妇产科055350摘要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剂治疗湿热型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7例湿热型经间期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128例和常规组129例,中药组给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常规组给予炔雌醇口服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5%高于常规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中药方剂经间期出血湿热型临床观察经间期出血又称排卵期出血,是指在月经中期由于雌激素水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期2015-02-24

  • 序贯疗法治疗湿热型溃疡型结肠炎活动期的临床观察
    茹序贯疗法治疗湿热型溃疡型结肠炎活动期的临床观察李华茹目的 探究序贯疗法治疗湿热型溃疡型结肠炎活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湿热型溃疡型结肠炎活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总有效率显著提高,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序贯疗法治疗湿热型溃疡型结肠炎活动期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少, 复发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序贯疗法;湿热型溃疡型结肠炎活动期;临床疗效湿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2期2013-09-16

  •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和积液中炎性介质PAF含量的微观辨证研究*
    型分为风热型、湿热型、痰瘀型。对符合SOM诊断标准和观察病例纳入标准的SOM患者,先由两位具有副主任中医师资格以上职称的中医临床医师,依据SOM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进行临床辨证,两者中医辨证证型一致者才纳入观察病例,两者中医辨证证型不一致者则剔除。1.4 观察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SOM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者;(2)有中耳积液者;(3)愿意配合本研究实施并同意抽肘静脉血和进行鼓膜穿刺抽取中耳积液治疗者。1.5 观察病例排除标准(1)鼻咽癌引起中耳积液的患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4期2013-06-11